与此同时,私兵营内。
郭振邦正焦头烂额。
负责后勤的人来催了他好几回了,说今日军粮再不到,晚饭只能喝稀粥。
他烦躁地将人打发走,气得将茶桌都掀了。
“将军……”张平听到动静便进了营帐,这么一看才发现郭振邦急得嘴上都起了燎泡,看来是真的上火不轻,“将军莫要着急,要不末将再派人去探探?”
“你让鲁盛去看看吧,那块地方他不是很熟吗?”郭振邦道。
张平闻言点了点头,当即便去吩咐了鲁盛。
这人从前在大汶山做过山匪,让他去接应最合适不过。
于是,当日黄昏时,刘副将他们便又活捉了一支私兵营的小队。
鲁盛做了数年山匪,大概也没想到自己竟能在老窝的地盘被捉了。
更令他想不到的是,捉他的人,如今和他的旧识们已经打成了一片,就差歃血为盟了。
这事儿还要从刘副将身边那个亲兵说起。
这个亲兵名叫孟凡青,和大汶山如今的大当家关系非常好。
当初他随口那么一说,众人只当是点头之交,没想到实际上俩人是好到穿一条裤子的那种。据说这大当家和从前的兄弟们拆了伙之后改邪归正,有多半的功劳都在孟凡青的身上。
至于中间细节,众人无从得知。
但他们在山下修整时,山上的人下来送了吃食。
一开始刘副将还挺谨慎,怕他们使诈。
后来他们大当家的亲自下了山,他这才打消了疑虑。
倒是于景渡,自始至终都没对这伙山匪多顾忌。
若真的担心他们作乱,于景渡当初也不会选这处地方动手。
“你就不怕他在饭菜里下毒?”容灼小声问道。
“一个人走岔路是很容易的,但是走岔了路的人若想走回正途,就不那么容易了。”于景渡看着不远处与孟凡青交谈的大当家,“你想,他若是想和昔日的兄弟鲁盛走一路,当初何不带着人去投奔私兵营?他们做过山匪,入营可比寻常百姓吃香,说不定还能像鲁盛一样捞个不大不小的官做做。”
容灼认真想了想,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人家山匪都是越做越大,他倒好,做着做着成了良民。”于景渡笑道,“我想他八成是收了心,想过安稳日子吧?这种人对私兵营只会唯恐避之不及,绝不会往上贴的。”
容灼顺着他的视线看去,见那大当家的抬手在孟凡青的耳朵上捏了一下。
对方那动作原本挺随意的,旁人看来或许都不会留意,容灼却一怔,下意识看了一眼于景渡。
不知为何,他骤然便想起了离开京城的那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