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房就在马站最内侧,上房下坑,背后挨着一排矮矮的围墙。他们绕到围墙外,发现旁边是一家卖坛罐的铺子,凶手只要滚来一个大罐,立起来后就能垫脚,分成数块的油布包轻易就能抛过只有肩高的矮墙丢进坑里。
宋羊顺着他的描述思考:发现的时间是十天前,遇害的时间只会更早。粪坑的环境能加速尸体腐坏马站的粪坑一般多久清理一次?
程锋:半个月。伙计说,距离下一次清理还有五天,但粪坑的气味太臭,这才提早清理。
宋羊:那就是说,遇害的时间是十五天至十天前。
时间太长,找不到目击者。程锋说道。
尸体被找到后,是凭借右手的残疾才指认出是他。仵作验尸后得到的有用信息不多,毕竟凶手也是一个不输于仵作的对人体解剖极其了解的人。宋羊和程锋一致认为,最重要的线索是找到被害人失踪的地方、失踪前见的人。
宋羊:那第二起呢?
程锋:第二起遇害的同样都是男子,年纪约四十岁上下,不是京城人士,是暂居城南的走货商。与他们相熟的走货商半个多月前发现他们不见,但都以为他们去别的地方走货,直到发现他们数日未归、行囊都在,才报了官。程锋道。
那是官府找到这二人的尸体的?
这二人被砍断手脚,拆解后裹在油布里,放在竹筐中,沉在池塘中。是在池塘边玩耍的孩子发现的,就在马站尸体被发现的第二天。
也就是说这三个被害人遇害的时间很接近......不过,直接将油布包沉塘就好,为何要用竹筐?宋羊疑问。
程锋说出他的推测:凶手可能在假扮货郎。一根竹担,两个竹筐,这是街头走货的货郎的标配。
......宋羊捏紧拳头,他真是嚣张啊。不怕别人发现,就怕别人发现不了。他把尸体丢在马站也是,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大告天下。
程锋不反对这个说法,这个凶犯的心智确实异于常人。他唯一在意的地方是,那天他在刑部时正好遇上将尸体抬回来的差役,当时他看到竹筐上夹着鸭绒,但池塘附近并没有养鸭的人家,后来他找遍了城南养了鸭子的地方,有一处确实丢了两个旧竹筐。
在哪里?宋羊追问。
两人来到书房,宋羊打开之前卓夏给他的简易城南地图,程锋提起朱笔在图上做标注:这是马站,这是池塘,这是鸭舍。这是鳏夫的家、这是走货商下榻的馆子,这是戏园。
宋羊看着这些点似乎成了一个大圆,心里浮现一个想法,但他不敢再先入为主,又问道:匠心坊里的那位遇害者呢?
也是男子,五十三岁,眼瞎,五天前的傍晚不见,与子女同住。
全是男子、年纪偏大。宋羊思索,遇害者的共通点居然只有这两条。他原本设想,凶犯挑选年老力衰、有残疾的人是因为好下手,但那两个走货商却很健康,甚至力气不小吧?而且更好下手的不是还有女人和小孩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