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的风光难以掩盖背后的阴暗,其实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所谓的征蜀将军,不过是挂名而已,并无半点实权,司马昭实则是做为人质而存在于征蜀军的。
这其实就是司马懿和曹爽的一个博奕而已。初征蜀计划出炉之后,司马懿是持强烈的反对意见的,认为现在伐蜀的时机和条件并不成熟,此时出兵伐蜀,只能是虚耗国力,劳命伤财。
但曹爽为了声望考虑,伐蜀的态度极为地坚决,固持己见。
不过司马懿反对了一段时间之后,便不再反对了,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夏侯玄调任征西将军雍凉都督之后,空出了护军的位置,做为交换,司马师当上了护军,所以司马懿也就默认了这次的出征事实。
但是曹爽亲征之后,对洛阳的安全就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毕竟把司马懿这只老狐狸留在洛阳,曹爽出征也难安心。
关键时候,还是丁谧给曹爽出主意,将司马昭调到军,随便安插一个将军头衔,实则是将他扣押为人质,以防司马懿在后面搞什么小动作。
人质的事古今皆有惯例,强如秦始皇赢政这样的人物,年轻时候也做过人质。
曹爽认为扣押个人质,不一定就能到效果,象司马懿这种腹黑的人,真到了关键的时候,说不定就会把儿子给舍弃了,反正司马懿的儿子一抓一大把,和真正的雄心大略比来,一个儿子的性命,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丁谧却认为不必担忧,曹爽虽然离开了洛阳,但却带着绝大部分的军,一旦洛阳有事,只需要调军回师洛阳即可,丁谧认为那怕司马懿在洛阳,手无兵无权的,想必他也无法掀得什么风浪。
至于扣押人质,更多的是一种姿态,让对手投鼠忌器有所顾忌而已。
于是曹爽听从了丁谧的意见,将司马昭调到了伐蜀军,委任其为征蜀将军。
在接到夏侯玄的奏报之后,曹爽大喜过望,其实连他也担忧粮草的问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之所以先派夏侯玄过去,就是提前去筹措粮草辎重的,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军便可以随时准备出发。
得到了夏侯玄粮草已筹备完成的奏报之后,曹爽着实高兴了一把,看来派夏侯玄前往长安来主持大局,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夏侯玄果然不负众望,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此时丁谧又给曹爽出主意:“大将军既然准备伐蜀,那就必须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行,蜀地多险要,如果让蜀人有所防备的话,伐蜀的难度就会变得很大,依卑职之见,不如将伐蜀计划提前,杀蜀人一个措手不及。”
曹爽深以为然,立刻召集军队,前往长安。
得到消息的夏侯玄和郭淮立刻是率众官员出城迎候,将夏侯玄等人迎入了长安城,至于其所率的大军,并没有入城,而是在城外扎营安寨了。
而曹爽入城之后,也仅仅在城停留了一个晚上,单独地和夏侯玄彻夜地秉烛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