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魏军在每一只竹筏上面只配备了一名弓弩手,但这个弓弩手却不是普通的弓箭手,而是连弩手,最码在整个的第一攻击梯队之,配备的全部是连弩手。
连弩的威力早已不用赘述了,虽然一只竹筏只有一名连弩手,但第一攻击梯队至少也是有三百只竹筏,那就是三百名连弩手,一发十矢,魏军就拥有着短时间内向吴军阵地倾泻三千支弩箭的能力。
三千支弩箭如果一齐射向吴军岸防阵地的时候,形成的一道箭雨也是蔚为可观的,就算是吴军的岸防工事修筑有掩体,但这三千箭矢,也足以将他们压制地死死的,连头也抬不来。
在羊祜的计划之,就是要利用连弩的强大火力,对吴军的岸防部队进行压制,趁其不备之时,先取得箭矢上面的优势,这样魏军的登陆,可以减少不少的障碍。
果然一切如羊祜的所料,吴军对魏军连日来的演习行动早已经是习以为常了,明显地存在着防备不足的问题,似乎谁也不相信魏军会在今天发进攻。
而且江面上的浅雾也帮了魏军不少的忙,这次出击,魏军是调动了全部的竹筏的,而平时的演习,魏军最多也就是出动三分之一左右的竹筏,如果是大晴天,吴军便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魏军竹筏数量的变化,从而提高警惕。
但此刻江面上弥漫的浅雾让吴军根本无法分辨出魏军究竟有多少只竹筏出击,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一次又是魏军一次例行公事般的演习。
可他们做梦都没想到,这次魏军是玩真得了。
当魏军的弩箭如连珠一般地射向吴军阵地之后,吴军这才是如梦初醒,终于意识到这不再是演习,魏军是实打实地发了进攻。
陶抗指挥吴军立刻予以还击,此刻魏军的箭矢太密集了,压得吴军根本就喘不过气来,许多的吴兵只能是藏身于掩体之内,从掩体的空隙之处,向着魏军的竹筏战阵仓皇地进行射箭。
魏军将会从北面向番禺新城发进攻,这对吴军而言,早已不是秘密了,所以陶基和施绩在北边一线部署了大约一万人的军队,又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这一万人之,至少也有近三分之一是弓箭兵。
尽管在魏军展开进攻的时候,吴军的弓箭兵遭到了连弩的压制,但毕竟吴军的人多,他们藏身于掩体的后面,还是对魏军展开了顽强的反击。
双方在近岸的位置上,都集了大量的弓弩进行互射,一时间,漫天的箭雨在空交织,好似形成了一道遮天蔽日的大网,将天地都笼罩在了其间。
魏军担任第一攻击梯队的三百竹筏,完全是排成一个密密麻麻的方阵向前推进的,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都很小,小到魏兵可以轻易地从这只木筏跳到另一只木筏的上面。
如此密集的阵型,吴军的弓箭兵都不用去瞄准,只要是在射程之内,几乎闭着眼睛都能把箭射到魏军的木筏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