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大脑,骆天明只用了四个月,就将所有理论书籍都看完了,然后准备在梁佳辉的指导下进行实战,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实践,当然就是拍电影了。
梁佳辉作为老师,就想为学生安排好,于是到处打电话询问,自己可以降低片酬出演,只要求带着骆天明。
可惜打了一圈儿电话,不是拒绝了他的要求,就是片子太烂梁佳辉看不上,始终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梁佳辉虽然是公认的演技派,什么角色都能演,可在电影业整体萧条的情况下,同样找不到片子可拍,更别说带着骆天明实践了。
骆天明这几天发现梁佳辉情绪不高,于是问了一嘴。
梁佳辉不是那种死要面子的人,叹口气直言相告了,然后惭愧的表示,他这个老师当的不合格。
骆天明听的心中感动,可他不是那种喜欢煽情的人,只是把感动放在心里,等以后有机会了慢慢报答。
梁佳辉找不到拍片的机会,不代表骆天明也找不到,他沉吟了一下说道:“老师,既然别人不给机会,那我们就自己创造机会。您应该知道,我背后是有金主的。”
梁佳辉摇头道:“要想锻炼演技,最好是拍文艺片。可文艺片是很难赚钱的,你的金主就算再有钱,也不可能让你一个劲儿的把钱往水里扔。”
骆天明道:“这还不简单?拍一部赚钱的,再拍一部练演技的,平衡起来不赔不就行了?”
梁佳辉愕然的看着他道:“所以,你先是拍了一部《拳霸》,然后又拍了《放牛班的春天》?”
骆天明道:“《飓风营救》也是我投的。”
梁佳辉哈哈笑道:“这么说,你还有拍一次文艺片的机会?”
骆天明道:“没错!只可惜,《飓风营救》的欧美版权只卖出五百万米元,不然还能多拍两部。”
梁佳辉道:“你就知足吧!资本都是求利的,你背后的金主没让你只拍商业片,为他们赚钱,就已经很不错了。”
骆天明耸耸肩,没再就这个问题争辩,而是问道:“资金有了,导演、其他角色也好办,但剧本怎么办?剧本不够好,可起不到锻炼演技的目的。”
梁佳辉道:“这个好办,交给我。香江每年都有不少好剧本诞生,只是很少有人给他们投资,所以很多都埋没了。现在我们有钱,只要招呼一声,好剧本会自己送到我们面前。”
这话还真不是吹牛,梁佳辉放出风去不久,就有好几个人带着剧本来了。
梁佳辉看过剧本之后,选出了最满意的一个,叫做《香江制造》。
这个剧本的作者叫陈粿,为了这个剧本已经跑遍了各个电影公司,却始终没人看好。只是却不过情面,给了他一些剩余的胶片,以及好不容易募集到的五十万资金。
可这点投资根本不够,而且剩余胶片的质量不一,有的甚至都过期了,很难保证成品的品质。
因此,一听说梁佳辉要找个好剧本,立即屁颠屁颠的来了。
既然梁佳辉看中了这个剧本,骆天明当然没意见,直接问陈粿,需要多少投资?他全都投了。
只有一个条件,主角是骆天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