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喵殿下养鱼记[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喵殿下养鱼记[重生]作者:朝朝暮夕

第17节

当天夜里,睡在自己的床上,看到变成先祖返魂的小十一陷在被子里,齐璟竟然有些不适应这软铺,反倒想念起山寺的石床。

屋里用了冰,其实并不会感觉热,但房间里的清凉和山中的清凉完全不是一种感觉,总让人觉得差了一口气。

齐璟叹了一口气,结果把小豹崽引了过来,它用小爪爪搭在齐璟的枕头上,冲着他嗷呜叫。

齐璟听到小家伙的话,顿时红了脸,一向伶牙俐齿的他还结巴了起来:

“什……什么我想把少玄叫过来睡?!”

他们后期在镇国寺的时候,因怕齐璟突然变成先祖返魂,少玄就干脆跟他们睡一屋里,避免意外。

小豹崽以为亲哥刚刚满脸怅然若失还唉声叹气是因为想少玄哥了,于是善解人意地叫齐璟再邀少玄哥同睡。

“嗷呜嗷呜?”小豹崽歪着小脑袋,看着有点激动的哥哥,疑惑地摇了摇小尾巴。

——不睡就不睡嘛,哥哥干什么下床走路去了?

第五十八章折桂

最后,齐璟当然没有邀请少玄过来同睡。

他在屋子走了来回,就故作镇定地回到了床榻上,把小豹崽揉了揉,勒令它乖乖睡觉,然后就搂着小家伙睡了。

从第二日开始,从镇国寺回来的七皇子又恢复了白日到崇文馆和东校场学文习武的作息,让陛下知道他用功后,甚是满意。

众人本是看七殿下离开天京三月有余,课业和武艺怕是耽搁了不少。

谁知他其实并未落下许多,后来还专门请了教习开小灶,很快就跟上了进度。

而且齐璟的武艺也经过洪畴大师的指点,大有进益,连黄校尉都破天荒地夸奖了七殿下几句。

姜亢和胡太医奉命去镇国寺的事情大家都知晓,到底是探视还是监督,大家心里都有主意。

虽几乎无人知道姜内官为什么被遣去行宫,但聪明的旁观者总能嗅出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再加上俞昭仪最近颇为受宠,可见七殿下极得陛下的青眼,这点毋庸置疑。

朝中波涛暗涌,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有的人也许做出了选择,有的人还在观望,有的人可能至始至终都不偏不倚……

但无论如何,光是看表面,是看不清这局势的。

齐璟非常清楚,立后之说的出现,恐为储位之争的开始,今后愿意亲近二皇兄、他七皇子和安国公府的人,或明或暗,会越来越多。

同样的道理,在老五、老六,甚至是大皇兄身边亦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依附。

各自的势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相护博弈,此消彼长,循环往复,直到父皇做出决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是崇文馆、东校场,也不会有多安宁。

“阿璟真是厉害了,又要祈福,还不能落下文武功课,在镇国寺这么辛苦,怕是连个觉都睡不好吧?”

看着y阳怪气的老六,齐璟心想:这是在讽刺他为了讨好父皇殚ji,ng竭虑,连觉都没时间睡啊。

在寺里不争口舌,齐璟已经好久没这般与人针锋相对,竟然感觉有点新鲜。

他坦然笑道:“山中无事,心里安静,做什么都舒坦惬意……六哥若是有机会,去寺里住住便知道了,六哥天赋高,说不准比阿璟收获还多。”

没等对方说什么,七皇子就继续道:“三月不见,六哥的箭真是愈发犀利了,委实令人惊叹,可惜阿璟刚回天京,人还有些疲累,ji,ng力不济,今日就不陪皇兄练下去了。”

这回轮到他带着周围的人离开,留给齐琢一个潇洒的背影,好似完全不在乎对方的冷嘲热讽。

反正他这趟差事也顺利办完了,在父皇面前证明了自己的诚心,也暗示了自己的处境,得到的好处多多,绝不是几句酸言酸语就可以打扰到好心情的。

——他今天可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没时间跟齐老六在这里唧唧歪歪。

齐琢看着被前呼后拥的老七离去,他身边内官知道自家殿下心情不佳,但还是得上前提醒:“殿下,时辰不早了,您该去芙苑喝茶了。”

被内官打断了思路,齐琢有些不耐烦,但并没有说什么,转身往另一出口走去,竟是连同路都不愿跟老七同路。

他一边大步往前走,一边转了转酸软的手腕——刚刚为了跟齐璟较劲,用力过猛了。

内官见状,赶忙问道:“殿下,要请张太医来给您瞧瞧吗?”

“多事。”齐琢瞪了那内官一眼,立刻把人吓得静了声。

——老七才刚祈福回来,他就跑去找太医来,倒像是故意跟他对着干似的,到时候别说父皇了,就是母妃她们,恐怕也要怪他不懂事了。

……

齐璟没跟他六哥“寒暄”太久就匆匆回到府中,是要看三日后需放生的动物——从市场上买回来的乌龟和兔子。

在九州,每个月的初八、十五、二十五、三十或佛菩萨的纪念日,就会有人到寺庙的放生池放生。

当然,除了在放生池,也有人会在水里或山林中放生,总之放生地皆是能让所放众生生存悦意且能长寿之地。

乌龟甲鱼一类的生灵,因其长寿,所以通常会被选来放生,七皇子府也不例外地选了这种。

七皇子看了之后很满意,十一皇子看了以后更满意。

对于小十一来说,兔子他还见过,但乌龟却是没有近距离观察过,所以格外感兴趣。

白天哥哥不在,没办法独自去看若璃说的小动物,小十一盼星星盼月亮,才终于把哥哥盼回来了。

为了满足小皇子的愿望,乌龟和兔子就暂时被搬进了七皇子的卧房,只不过一个住盆里,一个住笼中。

用完午膳之后,小十一连午觉都睡得浅浅,一醒来就迫不及待扒在大盆的边沿上,看着里面的乌龟,看起来十分好奇的样子。

他一边看,嘴里一边念叨“小乌龟”、“小乌龟”,还扯齐璟的袖子,示意哥哥看自己刚得的小动物。

比起甲鱼来,乌龟虽然没有那么凶猛,但齐璟还是密切地关注着小家伙的一举一动,免得他被伤着。

少玄则站在他们身后,看着齐璟蹲在大盆旁边,一大一小动作一致,并排盯着盆里的乌龟瞧。

有哥哥和少玄哥在身边和身后,小十一胆子有点肥,过没多久就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他先是看了看齐璟,然后才慢慢伸出小胖手,飞快地碰了碰乌龟的龟壳然后收回来,很顺利地把乌龟吓得缩进了龟壳。

小十一一看乌龟的头、脚和尾巴都不见了,立刻伸长了脖子想往壳里看,差点没掉进盆子里去。

齐璟用手拦住,轻拍他的小屁股:“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小家伙哪里知道不能亵玩的是荷花不是乌龟,但他非常听齐璟的话。

虽然因乌龟不见了而满心焦灼,可还是老老实实地继续扒在盆子的边沿,等乌龟不害羞了、自己出来。

等了好半天,乌龟似乎是感觉外面没有危险了,终于从壳里伸出头来,小家伙眼睛都亮了起来,又情不自禁往里面伸头。

这一次乌龟警觉许多,十一都还来得及伸手,它就已经迅速地缩了回去。

小家伙:“……”乌龟太不友好了,十一不要跟它玩了!

盆子里的乌龟不能做朋友,还有兔子可以看看……小皇子转战笼子旁,请哥哥帮他掀开了布。

然而,市场上买的兔子都是用来吃的,个头非常大,比十一的先祖返魂要大上好几圈。

这让初见“小兔子”的小十一大惊失色。

他瞪圆了眼睛,不可置信地扭过头看向齐璟,喃喃道:“小……小兔兔?”

齐璟被他震惊的小模样逗得直想笑:“厨房有大猫带着小猫,罗夫子的猴子和洪畴大师的猴子,也是不一样的。可见同样是兔子,会有大有小,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他为了向小十一解释长大的问题,特意举例:“你看,你现在站直了还只到哥哥这里,等过几年就能长到这里,再过十年,说不准就跟哥哥一样高了,不会永远是小十一的。”

一直都很羡慕大人们视野开阔的小十一闻言非常高兴。

贴心的小棉袄不仅为自己高兴,也为他亲哥高兴。

他兴高采烈地抱住齐璟的大腿,昂起小脑袋,一脸天真地嚷嚷:“那哥哥再过几年,也能跟少玄哥一样高了!”

膝盖突然中箭的七皇子殿下:“……”

——这次把孩子跟乌龟、兔子一起放生了算了!

……

虽然乌龟很羞涩、兔子很肥(雾),但十一还是喜欢它们的,所以到了要去灵兴寺放生的日子,多少流露出舍不得的意思。

齐璟跟他讲道理:“你看我们在琼山生活的时候,多开心?它们这次去了山里,不仅会认识更多的小伙伴,还有广阔的天地可以生活,会比被关在这里幸福很多,你不为它们感到高兴吗?。”

小家伙虽然还不明白自由的意义,但清楚记得在洪畴大师小屋住着的那段美好时光,于是郑重地点点头,不再扒着笼子不放手了。

这一日,齐璟按照计划找带少玄和十一到灵山的灵兴寺。

他是微服出行,只扮作寻常香客,完全没有惊动寺里的僧人和府兵。

在大殿进了香,齐璟就把小十一托付给了少玄,让他先带幼弟去放生池和周围转转,打发打发时间,等他回来了再一起去放生。

他自己则赶到了黄杨春和蔡长全所说的地方,得寺中僧人指引,往山上走了一段,果然见到几个意气风发的书生正谈笑风生。

那里是灵兴寺外的一处亭子,周围恰好种着桂花树,此时花开正茂,香气迷人。

每年秋闱大比刚好在八月,所以人们常将中举者称为“月中折桂”。

齐璟想,黄杨春把诗会设在这里,应该也是想取一个好彩头。

齐璟过去的时候,众人皆是眼前一亮。

虽然齐璟衣着普通,年纪又轻,但无人轻视于他,反都叫黄杨春引见。

黄杨春以王景之名代称七殿下,只道他才刚刚入京。

众人以为他并非京城人士,又见黄杨春对他并不殷勤,猜想他不会是权贵子弟,于是也就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开始了诗会。

既然是诗会,少不了作诗题字,因着位置不大,几人也不多礼,谁在心中有了腹稿,就直接到亭子中的石桌上将诗句默写出来。

齐璟也学了诗,想着凑个趣也好,于是也大大方方地题了一首。

黄杨春见他落笔,拿起读了一遍。

写了诗就是要评的,齐璟正等着黄杨春给自己评诗,这时候有人走进了亭子,笑道:“对不住,对不住,今日我来晚了,自罚三杯。”

第五十九章放生

少玄蹲下身子,搂着小十一的腰,让小家伙可以凑近了放生池看池里的乌龟和甲鱼。

由于灵兴寺香火鼎盛,在这里放生的人很多,每隔一段时间寺里的僧人就要将池里的生灵捞起,再放养在山林水中。

饶是如此,池子里还是有许多的龟类,大大小小,不一而足。

眼前的场景显然让小家伙感到十分惊讶——他之前才刚刚认识一只“害羞”的小乌龟,现在一下子就见到了这么多的乌龟,心情委实有点复杂。

他情不自禁地往后退了半步,然后突然转身,抱住了少玄的脖子,嘴里小声念叨“哥哥”、“哥哥”,显然是慌乱中把齐璟不在身边的事情给忘记了。

少玄轻轻拍拍他的背,虽然没有像七皇子那样张口就能逗乐小十一,但也给了他无声的安慰。

小十一抱着少玄的脖子待了一会儿,渐渐就不那么害怕了,等到了后来,甚至还能大大方方跟池子里的乌龟打招呼。

放生池的乌龟见惯了人来人往,也知道在这里是很安全的,所以香客凑得再近,也不能打扰它们晒太阳的惬意。

它们悠闲自在地摊开四肢,不会突然缩回壳里避不见人,这让曾在乌龟那里得不到回应的小十一感到非常高兴。

不过放生池的乌龟实在太懒了,小家伙看了一会儿,差点被它们感染,连连打起哈欠,都快要睡着了。

他靠着少玄,上下眼皮直打颤,就听到少玄哥说:“少海和黄海也有龟。”

难得听到少玄哥说话,小家伙反应了一会儿,问:“也有这么多吗?”

他是见过海的,那可比放生池要大得多,这样想想,一定有非常多的乌龟。

“有很多,而且很大。”少玄给小家伙比划了一下,顿时把小十一给惊到了。

——比他还大的乌龟!

因着这天的日子寻常,放生池的人并不算太多,但都注意到这一大一小两人。

少玄生得高大,为人又严肃,看得比同龄人更稳重老成,让旁人不禁猜测,这是对父子还是兄弟。

为了减少围观,出门的时候少玄已经进行了伪装,想办法遮盖自己的容貌,但周身的气质难以隐藏,所以他在人群中依然有些显眼。

再加上小十一生得漂亮,粉雕玉琢的,大大的眼睛黑白分明,机灵可爱的小模样特别招人喜欢,使得他们还是招惹了不少目光。

到了后来,见少玄对孩子很温柔,并不像看起来那般可怕,甚至有人大着胆子过来搭话。

齐璟回来的时候,正有人围着少玄,不知道在问些什么,远处还有一些小姑子在望着这边窃窃私语。

那些想跟少玄说上话的人,见这个冷漠的后生有同伴与之汇合,两人似有要走的意思,只能讪讪地退开了去。

哥哥过来了,小十一立刻来了ji,ng神,伸出小胖手让他抱。

齐璟一声不吭地把他接了过来,小家伙立刻察觉到哥哥样子有些奇怪。

他原本想跟哥哥介绍自己刚认识的青背小乌龟和红背小乌龟,还要问少玄哥说到的海里的大乌龟,现在就只是老老实实靠在齐璟怀里,用手抓住他的衣襟。

少玄看齐璟露出这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觉得他不像是因为介意刚刚的事情才生气,于是开口问道:“诗会如何?”

能让齐璟变成这样,一定是诗会上发生了什么事。

齐璟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事,轻描淡写地道:“无事,就是在诗会上,遇到了一个听过名讳的陌生人。”

事实上,齐璟不仅是听过此人名讳,上辈子的时候,还见过他。

刚刚诗会进行到一半,有个人姗姗来迟,说是自罚三杯,但寺中不能饮酒,实则就是饮了三杯茶来赔罪。

这迟来的人齐璟知道,名字叫孟曦严,上辈子是天京这次秋闱的案首,也是来年殿试的二甲传胪,后来按照朝廷惯例,和一鼎甲三人一起入了翰林院。

齐璟为助二皇兄成事,奉俞昭仪之命,私下笼络新科进士,也曾与孟曦严接触过几次。

但此人少年成名,有些恃才傲物,再加上翰林又素来有储相之称,清贵非常,所以为人自视甚高。

孟曦严对七皇子都不假颜色,看样子是要做陛下的纯臣和直臣。

重活一世,再次见到孟曦严,齐璟一时愣怔,心中颇有种微妙之感。

但他转念想想:黄杨春若不是因为母亲的事情被耽搁了,也是有真才实学的,既然同为京城人士,会与孟曦严相识,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真正让齐璟在意的,是对方在诗会上说的话。

因为亭子边的桂花树,孟曦严无意间提到了佛顶珠和玉帘银丝。

身为皇族,齐璟当然知道,京中的一些有名的老园子,尤其以芙蓉盛名的那些园子,入秋之后因芙蓉衰败、难以成景,会引了荆州来的珍贵桂品来应景増香。

只是孟曦严家境平平,此刻又非官身,如何去的了这种地方饮茶赏花?

在场有书生当然跟齐璟有一样的疑问,几人轮番讨教后,孟曦严却一直在卖关子,只是言谈中透着一股自傲,似是并不把此事看作何等难事。

之后他见大家已经成诗,张口就赋了一首,众人的注意力总算转回了诗中,开始互相品评。

孟曦严在这群书生中明显比较有才,竟是毫不客气将他人诗作一一评了过去。

黄杨春见好好的诗会,被孟曦严这么一搅合,渐渐就变了味道,自然不会有多高兴。

他与蔡长全对视,皆在彼此眼中看到了无奈。

这孟曦严平日里不怎么与他们往来,只是黄杨春同窗有一书生与之有亲,曾出口邀了他。

原本以为他未必肯“纡尊降贵”过来,没想到还是来了。

以黄杨春的为人,他不会去嫉羡对方,也不想窥探别人的隐私,所以眼看着孟曦严被众星捧月,再不多言。

孟书生明明迟来,却反客为主,成为所有人的焦点,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诗会是他辛苦办成的呢。

齐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就生出了事来。

——孟曦严到底是跟谁去赏的花,他们去那种隐蔽的园子,难道真的只是喝喝茶、赏赏花?

带着这样的疑问,一直到诗会结束,齐璟都已经无心再说些什么,怕让人看出端倪,他就浅浅笑着,假装在听他们评诗。

孟曦严原本就并非所有人都认得,看到齐璟这个面生的,自然也不以为意,只是见他生得出众,特意看了看他的诗笺。

王景是化名,孟曦严当然不可能听说,再看他诗写的平平,就当是个平庸之辈,暗道一句“金玉其外”,就不再关注齐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