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楼]大老爷的科举人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然而。

今日早朝上的气息却出奇的沉闷。

一反寻常。

原因无他。

徒源的心情明显很不好。

他对几个大臣雷霆大怒之后,就挥手退朝,只留下章桁和贾赦二人去御书房。

贾赦弯下腰道了声是。

他心里疑惑不已,不由皱了皱眉,朝廷上最近也没有出什么事啊,徒源这么震怒是为什么?要知道,徒源当太子的时候,不显山不露水,脾气温和仁厚,当了皇帝后,虽然多了几分说一不二的霸气,但是心胸依旧十分宽厚,否则以郁弈航之前的事,早就能够发落他了,可现在郁弈航还还好好地当他的户部侍郎呢。

究竟会是什么事?

能把徒源惹怒成这个模样?

“混账东西!”徒源气得直拍桌子,一盒药膏模样的东西从桌子上滚落了下来,铛铛铛地滚了一地,滚到了贾赦跟前。

贾赦皱起眉头来,弯下腰把那东西捡起来,这是什么?

章桁却连看都不看那东西一眼,因为这东西就是他命人找来的。

因着御书房里只有他们三个人的缘故,徒源也不端着皇帝的架子,他拂了拂手,“舅舅跟贾大人解释一下。”

章桁朝贾赦看去,他的眼神带着了然的意味,贾赦心里头咯噔了一下,还没来得及琢磨章桁这眼神的意思,就听到章桁说道:“这是从闽南一带搜罗出来的,名唤作‘芙蓉膏’,听说是海外治病用得良药,那些海外的商人说这东西比人参还来得有效,如今在闽南一带多是一些富商在用。”

芙蓉膏?

贾赦低下头看着手中的药膏,黑乎乎的模样,这不就是鸦/片吗?

他的眼中蹿起了怒火。

看来他那一步还真走对了,不然的话,以鸦/片的可怕,迟早会从闽南一带沿海地区蔓延到全国,到时候,情况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因为想要彻底销毁这些东西,就算以举国之力,也是事倍功半!

如今只是闽南一带的富商的话,问题还不至于过于严重。

章桁看着贾赦,说道:“但是——我命人去给那些富商把了脉相后,却发现他们吸食了这些芙蓉膏之后,身体不但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还更加虚弱,更可怕的是,这东西就跟□□一样,一旦吸食就会上瘾,倘若中途没了这芙蓉膏,那些人就跟疯子一样,六亲不认。”

章桁说完话,眼睛直直地看着贾赦。

徒源并没有觉察出异样来,但是贾赦和章桁相处了那么久,他们彼此都对对方十分了解。

仅仅只是章桁的一个眼神,贾赦就明白了他要说什么话了。

贾赦沉默了。

好在徒源在此时开口,打破了寂静,他气得满脸通红,“还不止只有这些,舅舅,你把其他的事也和贾大人说说。”

“是。”章桁点了下头,沉着地顺着刚刚说的话接了下去,“与此同时,我派去沿海一带的手下,还发现沿海一带倭寇作乱早已成害,甚至还出现过倭寇屠村,掠夺粮食和妇女之事,但是福建巡抚和提督却从未在奏折上提及此事,这次调查的过程中,还遇到当地有人拦着,若不是遇到个义盗出手相助,恐怕我的人还回不来了。”

贾赦心里头的情绪顿时被愤怒所覆盖。

他握着拳头,手背上青筋暴起,为了考核隐瞒当地实情的事并不少见,但是知道是一回事,亲耳听见又是一回事,倘若不是那些官员为了自己的考核遮瞒实情的话,那些倭寇也未必就敢那么大胆!

“听听!”徒源气得连杀人的念头都有了,他本来还以为那本《天书》上所写的内容未必为实,但是眼下,一件件事情都被验证了。

他才不会相信什么那些上岸屠村的倭寇都是个人所为的这类屁话。

身为一个统治者,徒源哪里会分不清楚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

这些话语无非都是借口罢了!

那些海盗背后如果没有倭国的支撑的话,怎么会有可能这么大胆?这么肆意妄为?

“陛下!我等绝不能纵容这些事再发生了。”贾赦斩钉截铁地说道,他丝毫不管不顾自己是否会暴露,反正现在,章桁估计已经知道了实情了,“芙蓉膏和倭寇都必须得解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朕正是抱着此意,才留你们二人下来。”徒源逼着自己平复下怒火,要说他最气的,莫过于倭寇屠村之事,那倭国每年都派遣使臣进京觐见,每年大安也都奉送以重礼,结果到头来却是养虎为患,养出了一头在背后暗暗使y刀的恶虎来!

“陛下意欲何为?”贾赦心里头暗暗早已猜到了徒源想要干什么了。

他心里也万分庆幸徒源还年轻,一个年轻的君主虽然缺乏经验,但却拥有更多的ji,ng力和野心,如果是建明帝的话,即便震怒,也未必会采取措施。

“孔圣人曾经说过一句话,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倭寇既然屠杀我大安子民,朕就要让他们尝尝厉害!”徒源怒目横眉地说道。

“但是恐怕朝廷大臣们不会答应。”章桁心中虽然也震怒,但他仍然维持着理智,冷静地说道。

如今还在和蛮子开战,虽然胜算很大,但是战争毕竟劳民伤财,就算胜算再大,消耗的财力和牺牲的士兵依旧不少,如果再与倭国开战,且不说大安和倭国之间还隔着一片海,财力上就是一个大问题。

徒源点点头,“朕知晓舅舅的意思,因此朕这次留下贾大人,是有一件事相托。”

“陛下此言折煞微臣,微臣乃是大安子民,为国尽忠尽力乃是本分之事。”贾赦连忙说道。

“贾大人,此乃一些海外物种的图画,贾大人和陈家嫡长子乃是至交好友,朕想托你让陈家在海外收集这些物种,一旦收集,便立即送回国内。”徒源将一沓纸递了出来。

贾赦上前接过,才一接过手,他就看到了上头地瓜的图画来。

这大概是临摹他那本书上的画,估计也是徒源亲自动笔的,画的真有七八分相似。

“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嘱咐陈家尽快收集这些物种。”贾赦点头道。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徒源这一步走的的确好,大安的物产丰腴不假,但是倘若再加上这些海外物种,地瓜、玉米和棉花等等,想必打起战来,后方的粮草也决计不会断了供应。

“另外,舅舅。”徒源转过身来对章桁说道,“朕希望你去寻找一些手艺娴熟的工匠、木匠和铁匠来,最好是能从沿海一带找到那些会造船的工匠,越多越好。”

和倭国打战,估计就是在海上打战了。

说来遗憾,大安沿袭的是前朝闭关锁国的态度,官方上不允许开放口岸做交易,私底下虽然多得是有人冒险出海贸易,但那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买通了官吏的缘故,终归是小打小闹。

这回真要打战,如果没有《天书》上头的各种技术,徒源心里头还真有些发怯。

不过,有了《天书》,那就大不相同了。

《天书》上的各项技术每一样都是威力惊人,倭国的海盗所用的也不过是普通的海船罢了,对上《天书》上那一艘艘狰狞如猛兽一般的巨船,那无疑是以卵击石。

徒源的野心远远不至于如此,他的计划是先攻占倭国,而后大开海外贸易,他虽然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但称霸半球,那也足够了。

第117章

将事情安排好后,徒源就摆摆手,示意他们二人出去。

章桁和贾赦一前一后地出了宫门。

贾赦还没走几步,就听到身后章桁的声音,“恩侯,留步。”

贾赦心里此时却很平静,有种“该来的总算来了”的感觉。

他转过身,看着章桁。

两人静静地对视了片刻。

“去我府上说话吧,”章桁最后开口打破了寂静,他平静地说道。

“好。”贾赦点头。

依旧是在章桁的书房。

贾赦的心情也一如往常一样的平静。

他信任章桁,一如章桁信任他一般。

“那本书里头写的内容都是真的?”章桁没有过多地去询问一些有的没的,而是直接切入主题,询问道。

贾赦点头,“十成有九成是真的。”

“那就好。”章桁道,“既然是真的,那我就放心了。”

他说完这句话,就不再多说。

贾赦愣了愣,他疑惑地问道:“章大人不问其他事吗?”

“其他什么事?”章桁反问道,“难道那本书不是天降吉兆吗?”

他唇角带着一丝笑意地看着贾赦。

贾赦怔愣了下,随后了然地露出会意的笑容来,他眉眼间笼罩多日的y郁顿时烟消云散,与此同时,心里头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

能被人这么干脆利落地信任……

他何其有幸……

“说起来,章大人还欠我一件事呢。”贾赦忽然探过身子,凑近到章桁的面前,笑眯眯地说道。

“什么事?”章桁疑惑地反问道。

“章大人莫不是忘了?您曾经说过等我考中了会元便告知我章大人的意中人到底是什么模样的?”贾赦眨了眨眼睛,“拖延了这么长时间,章大人也该兑现诺言了。”

章桁咳了咳,用拳头挡着嘴唇,神色有些不自然,他自然是没忘,只是当时一时心喜,说出了那样的话,事后就后悔莫及了,本以为他不提,贾赦不提,这件事就自然而然地过去了,没想到今日贾赦却是翻起旧账来了。

“这、这……”章桁顾左右而言他,眼神飘忽不定,他突然像是想到什么事情,从椅子上坐了起来,“说到这件事,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该解决好倭寇的事,等把倭寇的事忙完了再说。”

拖延?

贾赦挑起眉头,似笑非笑地看着章桁,他唇角带着些许笑意。

其实,他何尝不知道章桁的心思,以章桁的性子,他能对他那么好,那么包容,又不顾一切地信任他,这已经是无声的告白了。

但是,贾赦就是想亲耳听听他从嘴里说出那三个字来。

说坏心眼也好,说恶趣味也罢,贾赦就是觉得这么做会很有意思。

“既然章大人这么说,那就等忙完倭寇的事吧。”贾赦从善如流地说道。

他起身,“章大人也提醒了我,我现在这就去忙陛下吩咐的事。”

贾赦的话才说完,就已经提脚从屋子里走出去了。

章桁看着他的背影,恨恨地咬牙,这小狐狸。

但眼里却充满笑意。

房梁上,负责护卫章桁安全的手下无声地被塞了一嘴狗粮。

默默地对天翻了个白眼。

贾赦出了章府,就马不停蹄地去了陈府。

说到海外贸易,陈家在这一块儿虽然还不能称得上是独占鳌头,但是也可以说是颇有影响力,毕竟陈家枝繁叶茂,单是宗家就有好几百口人了。

“去海外寻物?”陈父惊讶地看着贾赦,“这、这是什么意思?”

陈父有些坐立难安了,毕竟海贸是官方严禁的,他们这些商人做得也算是犯法的事了,不追究还好,一追究一抓一个准,陈父有些担心这是一个“请君入瓮”的局。

“世伯别担心。”贾赦一想,就想明白了他的顾虑,他伸出手指,往上指了指。

陈父立即明白了贾赦的意思,他的眼中流露出喜意,这可是为皇家办事。

“这件事,世伯千万不可外传,最好是亲自去办,不能假于他人之手。”贾赦从袖子里把那一沓画纸取出来,“你们要寻找的就是这些画纸上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何处也都标注的清清楚楚,日后若是能把这些都寻到,那不但是大功一件,更是千古流芳的大好机会。”

陈荣贵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

但陈父却远比他有经验的多,他接过画纸,稍稍一琢磨,就想明白了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用途了。

他既惊又喜,满目郑重地说道:“世侄放心,草民一定会尽力将这些东西带回来。”

贾赦含笑着点了下头。

陈家有不少货船,想来如果顺利的话,不消两个月就能把东西都带回来了。

但是。

贾赦错了。

他远远低估了商人们为了赚取利益能有多拼,这些商人在严查密管的情况下都能造出航船出海贸易,而且风雨兼程,如今陈家有了贾赦这个徒源面前的红人当靠山,为的又是替徒源办事,陈父动用了不少人脉,花费了不少物力,总算是在年前把东西搜罗回来了。

年近腊月。

打了将近一个多月的战争大获胜利,蛮子们被打得丢盔弃甲,屡次想求和,都被徒源回绝了。

徒源才不傻,以前大安想和平的时候,你们就唧唧哇哇,寻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骗钱骗物,最后还经常在边疆抢夺财物,杀害大安子民,眼下打输了,就想要和平了。

想得美!

蛮子的厚颜无耻彻底地激怒了徒源。

他大笔一挥,反正《天书》上头不少技术都还无用武之地,倭国暂时又还不能对付,干脆就拿蛮子来当磨刀石。

蛮子这下可就捅了马蜂窝了。

黄将军这人的脾气和徒源也算是臭味相投了,原本不到一个月就能把蛮子都打哭了,他为了实验徒源送来的那些武器,愣是不接受人家蛮子投降,打到最后,蛮子都受不了,战士们纷纷丢盔弃甲,汗王和汗后主动绑缚着三王子投降,才算是了结了这一场战争。

至此,徒源在民间和朝廷上的名声大振。

再也无人敢质疑他的威严。

眼下,临近腊月,黄将军便率领数百ji,ng兵压着俘虏和投降的蛮子贵族们上了京城,一来是来受赏,二来也是以此来贺年。

年底时分,各地官员纷纷进京,这些官员都是进京接受考核的,礼部每年都会在年底对官员进行考核,依据的是地方的治安和百姓的教化程度。

福建巡抚和提督进京后,早早地就给礼部的官员,上至尚书侍郎,下至员外郎送了一份厚厚的“年礼”,但是今年,他们的“年礼”却都没有一份送得出去。

所有的“年礼”都被原封不动地送了回来。

“老贺,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这不是见外了吗?”福建提督黎道不满地对礼部侍郎贺之州说道。

贺之州哪里敢收他的“年礼”,他尴尬地支支吾吾地说道:“老黎,你就别为难我了,现在陛下已经严令下去,禁止这种事,你就别再给我送了。”

他说完这句话,就捧起茶盅来,端茶送客的意思溢于言表。

黎道无奈,只好对下人使了个眼神,让他们把东西带回去。

回到宅邸,黎道斥退了下人,在书房里独自来回地踱着步,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怎么不到一年,事情就变得这么快?

说得难听一点儿,那陛下才登基不到一年呢,这些勾当他未必明白。

可是,怎么那些人就不敢收了?黎道想不通,怎么会有人不要钱呢?这不是傻子吗?

跟他一样抱着同样困惑的福建巡抚罗英豪就聪明得多了。

别人不收他的年礼,他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让下人去盯着,看看别人是不是同样的情况,如果是,那自然没有什么不好,少送一份年礼还能省不少钱呢,如果不是,那可就麻烦了。

然而,事情往往就是朝着最坏的情况发生。

结果恰恰是除了他们这些福建省的官员以外,其他的人送的年礼没有一个被拒绝。

罗英豪得知这个消息后,脸色都变了。

他慌慌忙忙,连夜就收拾了细软就要逃跑,却被安排在他们身边盯着他们的衙役给抓住了。

当然。

罗英豪的失踪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因为现在朝廷上上下下包括黎明百姓,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了即将凯旋回京的黄将军身上。

谁有闲心思去管一个福建巡抚有没有失踪?

黄将军班师回朝的时候,这日的天气也是难得的晴朗,大街小巷上的积雪都早已被人清扫干净,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与有荣焉的骄傲。

从宫门到城门一路大开,畅通无阻。

这是朝廷对一个功臣给的敬重,也是徒源对黄将军的态度。

下面的人揣摩着他的意思,对这次的仪式更加不敢轻视。

黄将军的人马很快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而后,黄将军也出现在官道上,他骑着一头骏马,身上穿着一身盔甲,那盔甲破破烂烂的,上面有好些痕迹,都是连年征战留下来的,在靠近胸口的地方还有一个明显的洞口,不难以此想象,当时的惊险。

第29节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