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簪精工细致的绢花,腰系洒金的大罗裙,肤白如粉,媚眼迷离,一步三折,腰如水蛇,人未到,香气已经袭来,可见年轻的时候肯定是一代艳妓,如今也依旧可说是风韵犹在。
这半老徐娘走近前来一把扯了安翰林的袖子,高声嗔道:“哎哟……该让姑娘们都出来瞧瞧这谁呀……我的状元公子,这都多日子不登我‘醉月楼’的门了?可怜姑娘们眼都望穿了,真正是个小没良心的……!”
鲜红的蔻丹长指,粉白的手,印在少年金线锦绣的黑色华服上,当真治艳得紧,仿佛一下子从严寒的冬日跳到了百花盛放的春季了。
披着火红狐皮大氅的少年从黑色的大袖中伸出一只手指细长的手来,手中轻捏着一把小小的檀香木扇,轻轻一挑妈妈的下巴,笑道:“媚娘你今儿这眼力可就差了,今儿的主客可不是我,不必这么卖力奉承。”
胡妈妈横了安鞅一眼,继而笑折了腰:“听听,这说的什么话……状元公子呀,您这嘴皮子姑娘们喜欢,媚娘老了可经不起您这调侃。”说着描得影沉沉的大眼已经朝旁边扫来,钱公子何公子的招呼了一圈,看见朱成时,眼睛夸张的一亮,裙角一摆,人已经攀住了朱成一只手,口中啧啧道:“这是谁家公子?好俊的模样!”
朱成没来得及躲开,只感觉到一具温热丰满的人体贴在自己身上直发烫,一时有些手足无措,脸不自禁热了起来。
安鞅哈哈一笑:“这是刚到京城的荆楚朱大才子,正是今儿主客。媚娘,你就这么把我们撂在门口不成?”
媚娘紧拉着朱成的胳膊,向安鞅微昂起下巴,故意满不是滋味的怨声道:“媚娘可不敢,敢不让状元公子进门,我这把老骨头非被姑娘们活拆了不可,就怕公子您贵人事忙,连‘醉月楼’的大门朝哪开都忘了……”说着,人已经拽着朱成往‘醉月楼’走去。
安鞅的扇子在手中转了一圈,微微带笑道:“今儿是文青姑娘的场,人来得不少吧?”
“正是。”胡媚娘脸僵了一下,赶忙笑道,只是这笑就不那么自然了。
这么一行人刚进‘醉月楼’大堂,眼光“唰”的一下都扫了过来。
“安公子……”
“是安公子……”
“兰楚公子来了……”
四处都是压抑着兴奋的声音,还有人“蹬蹬蹬”的往楼上跑,往后院跑,就是那些来寻欢的欢客们也都是一脸惊喜与仰慕的表情,空气顿时沸腾了起来。
安鞅微微一笑,满堂都亮闪了起来,看得朱成是瞠目结舌。这小小年纪的状元郎,看样子还真是万花丛中的风流人物。
其中也有不少目光落在朱成身上,尤其是那些姑娘们,俱都眼前一亮,已经在开始小声打听这位从未在京城社交场上出现过的俊俏公子是谁了。
胡媚娘仿佛有些不舍的松开了朱成,腻声道:“文青姑娘待会就出来了,公子是先坐大堂稍等,还是这就去包厢?”
安鞅扇子一击掌:“坐大堂吧。”
众人在大堂正中的一张圆桌上坐下,胡媚娘自去招呼几个姑娘来倒酒。
朱成摆脱了那位妈妈扑鼻而来香气,理了理儒衫袖子,暗暗松了好大一口气。
见好友这番情景,钱祟暗笑着拉了他坐在身旁,轻声笑道:“无需拘束,我们这位安大人可是秦楼楚馆中出名的人物,从来待客都是一定要来太康坊的。千金难买兰楚曲,为求他一曲,太康坊数百妓家是钱也不要的。”
听钱祟毫不避讳的当面议论自己,安鞅眉眼一挑,众人哄笑起来。朱成边听好友细说,边打量着这位安大人,神色掩不住的惊讶。
原来这位安公子善策论,眼光敏锐,文章厚重,远见卓识,圣上喜之钦点为状元。但毕竟年龄摆在那里,于要大感抒怀的诗词之道却是不擅长,偏偏又能做得好曲,现下流行的‘长相思’‘天净沙’‘沉醉东风’等都是出自他的手笔。通常好诗好词好曲得其一就能捧出一个名角,所以那些秦楼楚馆的姑娘们人人念着想要状元郎为自己写一曲。这秦楼楚馆中不成文的规矩,于此等人才,走进哪家青楼都是不收钱的。
钱祟正说着,姑娘们已经来,一人身边挨着一个坐下,席面上顿时花红柳绿,莺声燕语,热闹起来。看样子还跟钱祟等人甚熟,一句句钱公子何少爷的,一人拉着一个,亲热的调笑起来,众人都顾不上朱成了。
朱成虽然也出身世家,也深谙魏晋之风,但因为家境,这种欢场,他还真是初客,不免有些手足无措。青楼的姑娘眼睛最是毒,如何看不出来?当下眼波流转,人吃吃笑起来,屈身款款一福:“奴家柳依依,见过公子。”侬软的声音,青碧色的长裙高高的束在腰上,外套织锦短襦,衬得腰细若柳,裙摆拖得极长,让朱成想起一句诗:裙拖六幅湘江水……
“奴家为公子请酒。”一双洁白如葱似的手捧着一杯酒凑到他跟前来,娇嫩的长指托着青瓷,杯中的美酒也是一色的碧绿清澄,娥眉淡扫,江南女子灵秀妩媚的风情,顾盼间说不尽的脉脉情思,真是人如其名,杨柳依依。
朱成低头就着她的手饮了一口酒,淡淡一笑,柳依依的眼睛立时亮了起来。原不是个不堪的迂腐书生,极短的时间内便收起了青涩的尴尬,神态自若,显出风流人才来,气度立现。
安鞅似乎一直注意着这边,见朱成立刻就能放松自己,泰然自若起来,眼中也有些惊讶。随后他低头浅浅一笑,跟身边的人说笑起来。
喝了两杯酒,渐渐习惯了玉手持杯,媚眼如丝的香艳,朱成慢慢有心思抬头打量起这‘醉月楼’来。
这‘醉月楼’果然是顶尖的青楼名坊,布置得花团锦簇金碧辉煌不说,就连倒酒的小姑娘都一个个眉目秀丽,赏心悦目。大堂中坐了有八成满的客人,也都是衣着华丽,非富即贵,要么就是儒衫飘飘的文人,虽然揽了美人在怀中调笑,也轻怜蜜爱,倒也不觉得不堪入目。
别看这安大人小小的年纪,果然是欢场上的熟客,不时有人端着酒杯过来跟他打招呼,态度皆倾慕中带着恭敬。甚至有些人痴望着他一脸的眷慕,其热度并下于看倾国佳人,看得朱成哑然失笑。看他八方应对,微笑自如的模样,当真应了那句公子如玉,风华若斯。平生所见风流人物,莫过于他也。
一着彩衣的明艳女子突然停了杯,侧耳细听,然后笑道:“文青姐姐要出来了。”
众人皆停声细听去,果然丝竹之声已经息了,远远传来像是琵琶大弦一扣一扣的声音。
安鞅听了一会儿,奇怪道:“文青这又玩什么花样?”
花衣女子嗔望了他一眼,软声道:“公子话虽这么说,可不都是爱看文青姐姐的花样……”语气中不无羡慕之意。
众人都笑了起来。
果然,原来在包厢中的客人也都走了出来,楼上楼下,竟然一下子挤得满满当当的。
柳依依轻声跟朱成解释。原来这“醉月楼”中有四大花魁,皆是轻易不接恩客的,平日里出场也就只陪酒唱曲。每人每月固定有一日登台献艺,可依自己的心意挑选中意的人春风一度,若是当日无人中选,这一月中纵使奉上万金,也难以一亲芳泽。
见柳依依说得好玩,花衣女子红苕笑着接道:“最挑剔的就是文青姐姐,已经有一年零三个月不曾应允过一位客人了,所以每月文青姐姐登台之时都人山人海的,人人皆在猜到底哪家公子能得姐姐青睐,破了这记录。”
欢场中的女子,所谓卖艺不卖身的一代名妓,那只是杜撰的故事罢了。除非在挂牌之前被人赎身出去,否则既然入了这行当哪有可能保持着清白?只有趁着年轻貌美之时,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混得越高越好,才能多得些自由,多赚些银钱,为后半生划算。所以,有名望的才子文人哪怕没钱也在秦楼楚馆中饱受优待,因为他们有能力让其扬名。就某一方面所言,妓女也如文人一样,最是看重名声。
二楼包厢中有人下来,转过屏风,就在安鞅他们旁边一桌落座,安鞅一眼看见其中一人,顿时黑了脸,冷哼了出声。
朱成认识他这大半日,见识到他的风度最是好,时常都是微微笑着的,看他变脸这还是第一次,而且是如此不加掩饰的厌恶,不禁有些奇怪。
侧目看那惹安鞅不快之人,不禁心中暗赞,这晋阳果然是京城繁华之地,这一等一的人才也能成双撞见。
那公子一身白衣胜雪,不过二十上下的年纪,剑眉星目,俊美中带着清冷,如一柄出鞘的寒剑现浮华世中,让人望之忘俗。比起这位安小公子来,可说是清风明月,各有千秋,不像是讨人厌的人。不知安大人为何嫌恶他至此,难道说是同行相忌,一样的翩翩公子也彼此不相容不成?
觉得自己八卦的心思有趣,朱成一时失笑,却没有注意到原二分天下的目光各分了一分到他身上来。他虽一身不及那两位富贵,甚至还有些寒酸,但气质儒雅,自有一番风采,比起那两位来并不多让,而且胜在是个新面容。
对于皮相之美的贪慕,世人都是难以克制的。
关于云安两位公子的恩怨,堂上的其他人心里都是有数的。两人都是京城中出名的后进才俊,不过与这安公子对秦楼楚馆的嗜好正相反,那位云公子却是出了名的从不涉足烟花之地的人,两人在这种地方遭遇,这还是头一回。顿时众人的目光都炯炯有神盯着他们,气氛波涛汹涌,一触即发,一时竟连那即将出场的花魁都似乎被遗忘了。
胡妈妈拧着丝巾站在一边,一脸的焦虑,她刚踌躇了半天没敢开口,就是为了云公子也在这事。这两位是出了名的冤家对头,一文一武,都是御前的大红人,皇宫大院内圣驾面前都敢掐架,她一个小小的‘醉月楼’,哪一位都得罪不起呀……
“快,去催,让文青赶紧出来!”胡媚娘低声催促着底下人道。阿弥陀佛,菩萨保佑,这两位可千万别在这闹起来……
随着一声急鼓,琵琶铿锵两声脆响,堂中舞台上转出一个一身红衣的妙曼女郎来。
高筒皮靴,小脚踏在舞台上声声作响,胡服劲装,高腰紧束,红裙旋转成一朵艳丽的花。裙上缀着的金铃声声,袖口缝着的明珠闪闪,一扫文青往日里跳“绿腰”的柔媚,这竟是一曲极其高难度的胡旋健舞。
胡旋舞并不罕见,罕见的是跳舞的人是文青。
文青是地道的江南女子,出名的就是那一身水乡的柔婉风情,一曲“绿腰”跳得清美婉转,荡气回肠,京中无人能出其左右。谁能想到,她竟还能跳出这么火辣的胡旋?
一时人人皆目视着舞台方向,凝住了眼睛,胡妈妈轻轻舒了一口气。谁也没有注意到云安两位是眼斗了数百个回合以后,才由云公子淡淡一挑眉表示大度,这才双双转开了眼神去欣赏舞蹈的。
红裙一次次飘飞旋转,长腿细腰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角度跳跃飞翔着,舞已渐渐到了□,随着舞娘猛然旋转折腰,乐声噶然而止,众人哄堂叫好,赞声如潮。
文青并不多说,起身微微屈身一礼,便转到后台换衣服去了。
众人都知道接下来是什么,都隐隐兴奋起来,如此佳人,已经一年多未曾选中入幕之宾了,当真天下无风流俊杰了乎?
待她换好衣服再出来,朱成才知道何谓女子百变。
刚一曲胡旋舞,热辣刚劲,尽显奔放热情,本以为是个热情如火一样明媚的女子,不料她此时一袭简单的襦衣长裙,细腰轻盈一束,尽显温婉。秋水般的眼眸轻轻一转,躁动的人群立马便都安静了下来,只觉得通身清凉,宛如站在湘江水旁,清风徐来。
让朱成都有些叹息,如此佳人,为何偏陷于这烟花之地。
文青居中盈盈一礼,轻轻启唇道:“如往常一般,然若有能让文青心动者,不嫌文青蒲柳之姿不堪入目,当扫榻相迎。”
这也是青楼中的规矩,有意攀花者送上珍物,谁能打动花魁,谁就是今晚的入幕之宾。
当下台前立刻就堆满了,有千两的金票,有古董字画,有西域的珠宝,有梧桐木的古琴,一时珠光宝气,看得人眼花缭乱。可见这文青一年的记录是多么的让人不甘,欢客们奉上的财物规格一次比一次高,真是日进斗金,晋阳富庶由此可见一斑。当然,也要有这个本事才能玩得这么大胆,若是没有自知之明,也学文青故意来这一套,多半是自取其辱的。
也未必非得要财物才能打动人心,这些京城的名妓们,一般身家都是很厚的,也曾有过那俊俏的公子,只放了一页白纸,却被花魁宁愿倒贴给妈妈钱财也要迎入绣楼的逸事发生过。
大夏风气开明,名流们皆爱惜羽毛,一般少有持身份逼迫名妓委身这种事发生。所以,看文青如往常一般,一件件珍宝自手中流过,脸上始终不见悦色,众人虽然失望,却也没有大闹,只是议论之声渐渐大起来。
安鞅侧着脸跟钱祟不知在商量什么,神情都有些诡异。
文青抚着梧桐木的古琴,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放下了,伸手取过桌面上一卷纸随意展开。也常有文人学子们自视才华,只以自己的诗文送上,但这些名妓们日日唱词吟曲,眼光都养得极高,难得有能入眼的。但这回显然例外,因为文青已经脸色大变,薄薄的一页纸拿在手中细细品味许久,也不招呼乐师,自己张口就清唱了起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虽然女子柔婉之声没唱出这诗的气势,但不能阻碍人们为此诗惊叹。
“好诗!”
“好诗~!!”
纵有那心里有些不服气的,此诗一出,也是心服口服了,甚至有人欢呼了起来,文青这一开口,一年零三个月的记录,可算是破了。
文青唱罢,叹道:“奴家虽然未曾去过泰山,但见此诗也仿佛已经了然三分了。哪位是朱伯定朱公子?”
朱成从文青开唱之时,就坐在下面目瞪口呆,此时被钱祟一拉,浑浑噩噩的站起来,还没反应过来,一脑子糊涂。
见他人才,众人眼中都是一亮,如斯才华,正当配如此人才。明年二月就是春闱大试,如今京城中天下文人才子云集,也有些已经崭露头角的,但此子一出,今科恐怕无人可与之争锋了。
文青刚还镇定自若,此时脸上却突然有些红了,恭恭敬敬的屈身微微一礼,道:“还请公子入内奉茶。”
朱成瞪大了眼睛,看安鞅展扇掩脸钱祟趴桌坏笑的模样,立刻就摆明自己被他们摆了一道了,顿时气闷。可如今他也只能是赶鸭子上架了,虽然没在这欢场中混过,但他也明白,这时要是他开口拒绝,这位文青姑娘就算是完了。
见朱成被人半强迫的拉入后院,安鞅与钱祟何函几人对视几眼,同时拍着桌子大笑起来。
钱祟笑得边擦眼泪,边不如羡慕的道:“这家伙,艳福不浅……”
谁都明白,自今夜起,这朱成的名声便要传遍京城了。
安鞅站在“醉月楼”门口等马车驶过来,眼角余光突然扫到旁边多了一个人,转头看去,正是他的冤家对头——云铭。
对方也看见了他,两人互相冷冷对视了几眼,云铭先开口道:“真是个小孩子,还在做这种无聊的事情。”
安鞅冷笑道:“你云铭不是自持身份,号称从不涉足这花柳之地么,怎么也破戒了?”
“盛情难却,应酬罢了。”云铭淡淡道。
安鞅一把揪住云铭的领口,凑到他耳边,小声怒道:“我警告你,姓云的,你滚离我姐远一点!”
云铭弹灰尘一样三两下弹开安鞅的手,正眼也不瞧他的傲慢道:“大人的事,你小孩子家的,还是少管为妙。”
看着云铭坐上马车离开,安鞅眼波流转,嘴角浅浅带笑,那精灵之感,若不以孩童视之,竟隐隐露出一股邪气,哪里还有刚才怒形于色的模样?
——这年头,孩子也都不简单呀。
惊鸿一瞥
从驿站寄出家信出来,朱成紧紧身上的雪衣,跺了跺脚,将手伸到嘴边呵气。
这一场雪从年前下到正月,整个城市都银装素裹,白茫茫的一片,虽说晋阳所属北方,但这样的大雪也是不常见的。今年定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好年景,可眼下实在是太冷了。
身在此地,才知道京城的繁华景盛,完全不是地方上可以相比的。
豪门大宅处处可见,奇人异事时时发生,公卿王爵盛宴达旦,贵族世家少年倚马斜桥,一掷千金。市井繁华,大街上车水马龙,建明盛世,当以京城为最。
只站在大街上看看过往行人,便可清晰感受到那盛世初来的喧哗气息。难怪当官的都削尖了脑袋要往京城钻,甚至有宁愿在京为一七品小官也不愿意出京为一方大员的说法。
这是一座机遇与冒险的城市,它富贵大气,海纳百川,似乎不管是怎样的人才,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他的位置。只要你有真才实学让它接纳,摸准了它的气质,它对待你便向春风般的温暖热烈。当然,做为天子脚下的卧龙,它也有寒冬般严酷的一面存在。只是朱成现在显然正体会着它的春风,还无缘见识到它的严酷。
正值春闱在即,才子文人云集,整个晋阳呈现出一种勃勃的盛世风云际会之势。做为一名士子新贵,只要你愿意,总能找得到适合你的文会诗宴可以去凑热闹。
因为一首《望岳》,如今朱成在京城也算是小有名气。更因为是“安府”的贵客,从一开始走进这座城市,朱成的起点便比其他的士子们来得高,首先向他伸出的橄榄枝也就相对的比较高。
赴了几次文会,赶了几场诗宴,他的表现也的确没有让众人失望。
经过几次接触以后,京城的潮流圈便以一种极热情的姿态接纳了这位清高儒雅,才华横溢,写得一首好诗的翩翩美男子
长生(超赞第4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