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超赞作者:肉书屋
长生(超赞第18部分阅读
桌用餐……原来这都是真的么?她们真的占了鹊巢的鸠么?
长生撑着头走神,赵曦掂着白玉棋子轻轻敲了敲桌面,问道:“想什么?”
“明德老头真的不知云铭是血无殇之子?”长生随口道,眼睛盯着棋面陷入了长考。
赵曦端起茶来喝了一口,淡道:“知与不知,又有何妨。”
长生想了足有小半盏茶的工夫,才下了一枚子,又抱着温热的水杯在手中转。赵曦看了她一眼,起身取了一件薄绒的披肩来给她搭在肩上。北方的初冬,临水而居,已经有些寒意。
看着一脸云淡风轻的赵曦,想起正焦头烂额的云铭,长生突然笑起来,道:“好玩么?”这位太子殿下真正是个妙人,处身风暴的中心,却最是安然,步步若有深意,其实没有一点落在实处。
赵曦挑眉看了她一眼:“玩?”随手落了枚白子下去。
长生冷哼了一声。
赵曦不置可否,再次轻敲桌面,示意她落子。长生眼睛转到棋面上,一下子就想不起别的来了,又一次陷入漫长的长考中。赵曦看着她微拧的眉,微笑起来。别人都觉得跟长生下棋是种折磨,只有赵曦不以为然,哪怕是简单得一目了然的局面,他也可以悠然的等着她长考上大半个时辰。
夜冷烛干
按下最后一枚白子,也不用数目,赵曦直接递过去一管长笛,伸手做一个请的姿势。自己放松了脊背靠在扶手椅上,架起脚,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长生无语地接过,低头盯着看了半响,竖着拿在手里顿了顿,神情说不出的古怪。细细长长的竹笛直长静雅,色泽枯素,带着一股子清气,似乎凑唇上去,立时就能用九天之音破宵而起。光看这卖相,不用试就知道,定是管好乐之人求之不得的好笛。她下棋赌输是常有之事,可前世今生加起来,从来也没有人要求过要听她一首笛曲。
“真的只要听我吹笛?”握着笛子敲了敲手掌,长生确认道。
赵曦单手撑着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她:“琴箫什么的,也可以。”
长生默然,倒没有睁眼狡辩说没有器物。赵曦其人,太子那会儿出行就浩浩荡荡地没有低调过加上监国两字后,就更是只有嫌人多没有少人的份。虽然连乐器都带着很是诡异,但这么一个人,怎么想都不过分,慢说琴箫了,你就是要编钟大鼓,他也立时能在院子里给你摆上一套出来。
竹笛捏在手里,手指摸索着搭配好,大无谓地凑到嘴边。
无声
赵曦撇过头去,茶盏挡着嘴,眼睫一阵颤动。
长生脸黑可一下。好吧,她承认,她其实根本就不会吹笛。事实上,所谓君子六艺,乐之道,她一样都不会。棋劳神,琴伤心,她从前天天喝药养身还来不及,哪有空折腾这些风雅的玩意儿。到了这边后,她也忙着养家糊口打家劫舍熟悉生存环境,就根没有形式浪费在这方面上了。安鞅倒是学得不错,不过那都市先生的功劳,跟她可没什么关系。前后两辈子加起来,丝竹管弦什么的,她充其量也就擅长个赏析。非要她表现一下打军鼓算么?
没搭理忍俊不禁的赵曦,长生站起身走到窗前,单腿一架侧身坐在窗台上,再接再厉地继续摸索着。原本就不是什么太复杂的东西,没一会儿就给她找着了门道,很快就吹出了声音来。
如锋锐的指甲划桌面,碎瓷片在铁板上撕刮,赵曦眉颤了好一会儿才忍受下来。是有声音,不过也就只有声音而已,所谓调,那是绝对没有的。而且长生气息绵长,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尖锐单薄的笛音只高不低,简直撕云裂日,赶得上音杀。院外的东宫侍从不愧训练有素,犹自面不改色,青瓷等人却都青白着脸,纷纷用丝巾塞住耳朵,瞬间跑得没影。
井痛苦低抱着头诅咒:“监国也这么空闲吗?水灾旱灾蝗灾造反的都赶紧吧”
尽管难听,但若掩住耳朵只用眼睛,她持笛的姿态却是一副画。一幅水墨画,窗外的落叶,是江南水乡梅雨时节的绵绵细雨,微掩的那双眸,不再冷淡威仪,黑与白构成了静默的她,仿佛错觉般的高雅与轻柔。
赵曦撑着头,平静地听着,如同是一生种最美最动听的天籁。
明日,这位监国太子,将在太后的主持下,迎娶四位出身名门的侧妃。
就在刚才,谈到血无殇,长生突然道她其实从来未中过毒。太子殿下淡淡一笑,回道,他根本也就不曾下过毒。
她跟他,是这样的两个人。
长生应许赵曦一个必输的赌约,赵曦说,要听她一曲清笛。
他与她,是这样的两个人。
大红的被褥,大红的锦缎,大红的椅垫,描绘着龙凤的大红烛,柳芳馨盖着大红盖头,安静地坐在这一片鲜艳的红色种。她的嫁衣恨精致美丽,从裙摆的褶到领上的刺绣花边,都完美得找不到半点瑕疵,除了那仿佛被水调和过冲淡了的水红颜色。
今日是她嫁人的日子,她终于以女主人的身份被大轿抬进了这座宫殿。她心如鹿撞地等待着那人来挑起她的盖头,这样羞涩的期待,甚至让她一时忘却了穿起这一身不够完美的水红色嫁衣的委屈。因为只是侧妃,是妾,所以哪怕是太子,也可以差不多就行地在太后的主持下如期成婚。连那远不如她的木参层表妹,指婚给了燕王,只因为是正室王妃,所以就得拖延婚期直到御驾回京。
他是值得她受委屈的。柳芳馨摊开袖中紧握的手,端正优雅地放在膝上。
今夜的新娘不止她一个,一共四个,四位同样出身高贵,同样貌美,同样知书达理,同样水红嫁衣的名门贵女。可新郎只有一位。
她的战争,从现在开始。
这个红烛辉映的不眠夜,不光四位等候的新娘紧张,就是钟粹宫的太子妃,也不曾安眠。
他今夜会先进谁的房间?挑起谁的盖头?牵谁的手?
五个女人的心,一样的惴惴。
“殿下。”老太监小心翼翼地轻声唤着。
书桌后面的太子殿下早换下了那一身鲜艳的红衣,虽然是大喜之日,这位无人敢灌酒的监国太子殿下身上却没有一丝酒味,翻看着奏折的模样,也不像是个今夜是新郎官的人。
“把这些快马发出去。”赵曦指了叠在一齐的三本折子,吩咐道。建明皇帝虽然御驾在外,但每日八百里加急该送去的奏折却一份也不会少。
〃喏。〃太监赶忙上来收拾。
看太子依旧手不停,半分没有要起身的一丝,老太监暗暗叹了口气,知道不能劝,只得沉默地退下了。
夜,渐渐深了。
太子妃看着烛火,笑这个悲凉的自己,为何就是放不下。
红烛如流淌的眼泪,一点点变短,慢慢走向那必然的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