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为长生[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10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宁为长生[重生]作者:谢亦

在朱定北耳边道:“陛下已经密旨,令宁家接掌苏家的一应商营。”

朱定北意外皇帝会把这块肥肉喂进宁家嘴里,但想来这应是皇室与宁家的惯例,便没有多问,而是问:“那孔家……?”

“四成家底,至少。”

朱定北猜想的没错,抄家是刑部的事,但像苏家这样的富商人家,皇室肯定不会让生钱的路数就此断送,但没收家财时那些账面的银子都会被查封冲入国库,这些买卖要继续下去,投入的银钱或许被抄没的银两还要巨大,而这种差事皇室当然乐意宁家来做。

拿孔家的家底救二女儿一家性命,不管李韬想不想这么做,皇帝已经替他做出了选择。

朱定北笑起来,“看来,李老鬼这一次要心疼死。”

他早就说过,李老儿手握两个富可敌国的富商女婿,迟早要被皇帝痛宰。只不过没想到这么快罢了。

“陛下……近来有急用钱的地方?”

这正是朱定北没想通的地方,要不是需要用钱,以贞元皇帝容不得沙子的脾性,苏毅满门早就因为科举舞弊之罪被重处了,不会拖延时间让李韬从中斡旋或者说……引他上钩。但他左思右想,国库充盈,皇帝要做什么不能从国库中取,而是要掏孔家的老本来成事呢?

宁衡点了点他的嘴唇,摇了摇头,示意这不是说话的地方。

到了晚间,朱定北行了针回来,趴在床上昏昏欲睡的时候,宁衡才低声道:“听说陛下进来请人秘密收容了许多筋骨上佳的孤儿……”

朱定北霍然睁开眼睛。

不等他说完,便已经明白他话中的深意。

宁衡见他脸色骤变,不知该如何因他的聪慧而高兴还是为他的早慧而担忧了。

朱定北凝声低语:“皇室一直有精甲暗卫,现在添置这些人,是想要打入军中……是吗?”

针灸过后大夫解了朱定北的头发在他头部细密地揉按解灸,因此宁衡的手指轻易穿插在他硬质的发中,安抚地摸了摸,道:“陛下并非只针对朱家。”

“我知道。”

朱定北沉眸,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说话。宁衡知道他为此心忧,但这种事情不是几句劝解就能解开的结,便没有多说无谓的话。

朱定北额头枕着手肘,忽然闷声道:“为什么告诉我这些,你不怕吗?”

宁衡的手指一顿,而后又轻轻地揉按他的脑袋,低声道:“宁氏后人,无所畏惧。这是昭太后传下来的祖训,我只是谨遵她老人家的懿旨罢了。”

朱定北轻笑了声,将他的手拿下来,翻了个身长叹一声道:“睡吧。”

兵来将挡。

皇帝想要培植自己的人马他无法阻止,只能从容应对了。反正,等皇帝老儿把那些小鬼头培养出来,至少要十几年,到那时候……

就看,谁的手段更硬了。

第111章贾府丧孝

第一百一十一章

扬州科举舞弊一案最终以状元郎苏毅获罪告终。

前往扬州府缉拿百晓生的人果然无功而返,但从扬州学子们的口中已经证实供词的真实性。虽则无罪开释的扬州进士和秀才们名声受损,更甚至带累扬州府学子的声名,但除了一些酸丁将投机取巧不务实事的话挂在嘴边之外,大部分人对此事都缄口不言。

苏毅在刑部大堂受审,罪行公布之时寒窗十数年的前状元失声痛哭,他喊了两声冤枉啊,最终还是憋了回去。

他心中明白,有他阿公在,依旧判处剥夺功名贬为庶人,抄没苏家家财,一门之内三代不得从仕这样的大罪,绝非一定刑部尚书可以下的定论。更何况,他根本罪不至此。

唯一的可能,那就是圣上金口玉言。

那么他,只能认命。

一代状元郎落得如此收场,许多文士观之,心酸胆寒者众,因此奚落的声音便渐渐少了。

贾家铭便是这么对伙伴们说的:“回头想想,此案疑点重重。若果真是百晓生押题,不管是苏毅还是程问应当在上了考场之后才知试题。考场森严,哪怕多说一句话都会被驱逐,苏毅当真有这个本事在众目睽睽之下买通人手毁程问的卷宗?”

苏毅走了狗屎运不假,但他是否真的舞弊中伤同科同乡的程问,有待商榷。

朱定北赞赏地咧了咧嘴,“十一你比那些老东西有慧眼,不愧是陈阿爷看中的人。”

他原先也没想明白,事后再三思索,又有孔苏两家之祸,便明白了其中内情。

正如贾家铭所言,苏毅没那个本事污毁程问的卷宗,但这世上有两个人可以做到。

皇帝陛下和……程问自身!

后者若非疯狂不会自损卷宗,也不会在客栈留血书自残而亡,除非,这一切都是有人授意。

百晓生押题并非探不到的隐秘,而除了为保证科举清正而自由身受限的中正官之外,皇帝是唯一知道考题的人。或许从他知道百晓生误打误撞之后,便开始有意地谋划这一切,皇商苏家和孔家就是他最终的目的。

而程问不过是他的一颗棋子罢了。

唔,或许为了少些变故,这个下棋之人亲自断了这颗棋子的生路。毕竟,程问死了比他活着,更有价值,也可以彻底地封存这个秘密。

他之前还想过百晓生是否就是陛下安排的人,宁衡否决了这一点,却没有多说。

朱定北事后想了几天,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宁衡身上:“他是……宁家的人?”

宁衡笑起来,没有否认。

百晓生是宁家的人,那么,这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要说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是宁家打探不出的消息,朱定北暂时还没想到,至少,科举试题不会是其中之一。

宁家不愧是为陛下分忧解难的好帮手,在皇帝愁着没地方来私房钱的时候,给打瞌睡的皇帝送了枕头。而宁家得的好处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