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人生[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节阅读9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投资人生[重生]作者:捂脸大笑

分节阅读92

于这个很人都觉得头痛的问题,陈远鸣的顾虑其实并没有他人想象的那么大。

下了飞机,驱车驶向硅谷,陈远鸣第个见的就是如今仍在硅谷点金石总部坐镇的乔纳森。

“陈!你终于回来了!”看到陈远鸣,乔纳森的表情里充满了惊喜,“我还以为你要赶不上雅虎上市了呢!”

“点金石第次巨大成功,我当然也要亲自到场嘛。”陈远鸣笑着跟自家ceo握了握手。

这句话还真是所言非虚。要知道点金石在前期投资的公司往往是被其他大公司并购,真正发展壮大,可以上市套利的还没有家。而雅虎就是点金石目前最大的桩买卖,同时也是他们在互联网这块沃土上拓荒良久的第份收获。

在经过两年的持续发展后,点金石已经在互联网上扎下了根系,早就脱离了口口相传的模式,如今这家公司就是网络世界最为知名的天使投资人,无数热爱网络,对这个新兴事物怀有敬意和热情的年轻人,都能从不同渠道了解到这个天使般眷顾他们的存在。

在这样种大势下,点金石也就成了现今在互联网公司投资最、最广的家,只是天使投资至能让这些公司起步,却无法让他们发展壮大,唯有个成功的范例,以及整个华尔街的追捧才能让这些互联网概念股真正腾飞。而任何位有眼光的投资者,都不难看出如今华尔街对于雅虎的青睐。

如果雅虎这种非盈利模式的门户网都能获得胜利,那么其他互联网公司也就有了发展的可能性,这对于以互联网起家的点金石而言,自然至关重要。要知道即便是投入额度不高的天使投资,即便直有成功并购的公司带来利润,但是点金石的整体收支并不乐观,也亏得它基本算是家独资公司,如果跟其他风投公司样采取有限合伙制,恐怕早就人走茶凉了。

“有预测雅虎的开盘价能到10块。”乔纳森显得兴致勃勃,“虽然没有网景的高,但是也非常不错了,开盘估计还要涨不少,就我们持有的16.8%的股份,这次盈利至少在2000%以上!”

年时间,二十倍暴利,就任何投资来说都是件无比划算的买卖,但是陈远鸣深知雅虎的潜能远非如此。当日开盘就压在了30美元的高点,要知道如今的思科、微软也不过每股几美元的光景,区区个雅虎,获得的绝对是让人瞠目的伟业。虽然这次雅虎的上市跟网景挨得太近,不知最终会落到哪个价位,但是只要雅虎能攀上20美元,点金石就能获得高达5000%的惊人收益,而在其后几年,雅虎的股价还会路攀升,达到接近400美元的高点……但凡学过小学数学的人,都该知道这是起么成功的投资。

然而未来这种可以预期的疯狂增值,却没让陈远鸣心动。家公司的股价能在庄家的炒作下无限升高,但是它的实际价值确是个大致恒定的数字,只要那些华尔街那些大鳄觉得吸够了血,公司的股价马上会应声而落。就像同样经历过互联网泡沫的大型高科技公司,微软、思科、甲骨文乃至亚马逊都无例外的挺了过来,股价再次走高。而雅虎却从此蹶不振,再也没能超过自己的开盘价格。

雅虎的技术含量太低了,不论是网模式还是公司的商业运作,都不是个值得上心的存在,与其长期持有,不如等到巅峰时再做短线,又何必在它身上缘木求鱼。可以说从开始,雅虎就不是陈远鸣属意的长持目标。

而现在,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和软银咄咄逼人的态势,这支潜力股是形如鸡肋,要做的只是在它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而已。

“作为盈利点是相当不错。”陈远鸣唇边露出了点笑意,“不过也是时候给点金石套点现了,软银最近有跟我们联系吗?”

乔纳森诧异的看着自己这位年轻的老板,“您想把雅虎的股票出手吗?其实换些普通股也未尝不是个良好的投资方向……”

“不划算。”陈远鸣摇了摇头,“我们的本职是天使投资,而不是投资基金,对他们而言可以长期持有的股票,对我们而言就太过薄利了。如果雅虎能够成功上市,未来几年间将会是互联网公司的个投资高点,我可不希望这时候点金石面临资金匮乏的窘境。”

听到这番话,乔纳森也不由冷静了下来。如今他已经深知面前这位青年在商业上的绝佳天赋,两年前自己完全不看好的公司,现在居然也成了炙手可热的新贵,而在投资回报比上,又有什么能凌驾在天使投资的回报率上呢?怕是贩毒都不能比这个赚吧。

理清了思路,也重新确认了公司的主旨所在,乔纳森干脆的点了点头,“软银是有跟我们交易的意图,如果您需要的话,我会尽快跟他们取得联系。”

陈远鸣微颔首,“很好,约他们出来谈谈吧。”

比起点金石方面的冷静,软银可就对雅虎迫切了。在参与了二轮投资后,软银就发现雅虎很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爆点,个引发互联网革命的存在。由于对计算器产业的极大兴趣,软银很快就在雅虎的投资上占据了优势,如今已经成为第顺位的大股东,但是他拥有的股票数额依旧不占绝对优势,这就使他无法成为真正控制雅虎的幕后黑手所在。

而阻断了他预期目标的,正是家名为点金石的天使投资公司。

作为潜在敌人,软银自然花费了不少精力去研究这个对手,但是得到的结果却让他很是惊讶。在投资着眼点上,点金石的选择方向超前的惊人,如今已经成为不少互联网公司的原始投资人,不难看出这家公司对于互联网业务的偏爱。但是这种偏爱对于自己而言却是种阻碍,既然花费那么大的精力去经营这方面业务,自然也不会嘴里的肥肉轻易松口,想来从他口中夺取雅虎的股份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因此软银很直接的利用了如今的国际局势,半是利诱半是胁迫的跟雅虎两位创始人建立了合作同盟。如今大陆政权和台湾的紧张谁都不会忽视,因此雅虎从开始就没有率先进入中国的打算。既然日本和台湾才是主攻方向,那么这位来自大陆的中国投资人,自然也就被他们隔离在了墙外。

无法占据董事会优势,又无法让网进入自己的国家,创造二次价值,雅虎的存在也必然会让点金石头痛不已,现在唯要留意的就是看牢点金石的动向,让他不至于投入他人怀抱。

而这点,很快就得以实现。点金石最终还是打出了投降的旗号,递出了橄榄枝。满怀得胜的喜悦,软银带着不可世的矜持进入了谈判场,开始了磋商。

没人知道谈判的细节,但是结果却显而易见。最终两者达成了协议,软银拿出自己手中的网景股份,跟点金石的雅虎股份做等价交换,剩余部分则按上市当天收盘价的80%进行回购。由于软银介入网景的时机不佳,只拿到了5%的股份,只是如今网景股份又有不小的增长,大致可以抵掉7%的雅虎股份,只要再用现金购回点金石手里那不到10%的股份即可。不管怎么算都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在协议达成的两天后,雅虎正式上市了。

可能是因为跟网景距离太近,雅虎的开盘价只有22美元,但是随着各方势力的加入,这个价格飞快的涨了起来,最高度冲破了40美元,收盘微微回落,最终定格在了28美元。

没有给点金石反悔的机会,软银立马兑现了合约,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举拿下了雅虎的所有股份,成为绝对优势股东。而点金石则以250万美元的风投资本,获取了高达2800%的盈利。

至此,互联网热潮正式来开了序幕。

(本章完)

作者有话要说:先发,等到回家再慢慢校对=w=

是说昨天有人问关于爬榜的问题,其实就是耽美同人首页的半年榜啦

之前上过两天,现在又忧桑滴掉了下来

这个榜主要就是靠积分,也就是新字数、文章收藏、作者收藏和正分评论来计算

我自己努力加油新,大家如果方便的话也可以留言(记得定要打正分啊,零分不算,负分倒扣qaq),或者收藏下作者和文章,这样积分就会跑滴比较快吧~~

埃玛,继续努力!争取爬上首页_

第百六十九章

短短3、4个月时间,网景上市、雅虎上市,微软最新代操作系统windows95也以火爆姿态进入世人眼帘。在这迭加的推波助澜中,互联网这个巨大而崭新的矿脉自然开始呈现在沙山路和华尔街的觊觎目光中。

有了关注,自然就有了竞争。在互联网热潮兴起之前,点金石还算是在捡荒野里掉落的钻石,基本等于无本买卖。而当沙山路真正开始发力后,它面对的压力瞬间就开始暴增,资金问题自然就成了非常关键的环。

按照风险投资的惯例,从种子公司到正式上市,风险投资般分为几个阶段。最开始的天使投资,其后的首轮投资(亦称种子投资),再后面的a轮、b轮、c轮投资,直至上市。在所有的投资环节中,天使投资的收益率最高,但也具备很高的风险度和实际收益额偏低的问题。

原因也很简单,就算有10倍的回报,天使投资的额度往往只是1050万美元,翻个10倍也不是什么大钱。同时投下的公司能否真正成长也是未知,每年出现的上百家种子公司里,年后还能存活下来恐怕还不到十分之,而这十分之里,能够上市的是寥寥无几。

因此那些成熟的大型风投公司,往往会在a轮、甚至b轮之后加入投资行列,为那些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拥有很大潜力的公司下注,获取不算疯狂,但是非常稳定的收益。不过当个投资领域开始火爆起来时,这种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之间的界限瞬间就会模糊,大型公司会步步往首轮投资方向渗透,势必会对中小型投资公司产生定影响。

作为个小型风投公司,点金石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虽然占了很大的前期优势,也为自己闯出了些名头,但是规模、人力资源乃至财力上依旧难以跟大型公司相提并论。同时想要在种子公司里持有股份,控制自己的股本不被轻易稀释,也必须争取加入首轮、甚至是a轮的投资环节,而这个环节,需要的资金就非同般了。

点金石在过去的两年里进行的投资可以说相当可观,涉足的种子公司就超过了58家,还有10余家进入了首轮投资环节,如果不是依靠部分种子公司被大型集团并购获得的收益,以及来自期货方面的增资投入,恐怕早就无以为继。

因而雅虎这桩买卖,不但让点金石名声大噪,也顺利解决了目前现金匮乏的窘境,让点金石有了进步挑战互联网浪潮的潜力。这种专心于套利而不是涉足公司管理层的做法,也让不少大型风投公司对点金石放松了警惕,开始跟它进行接洽,从这边入手部分种子公司,进入下个投资环节。这方面,点金石交出的答卷相当优秀,让后续的风投公司大为满意。

而那些真正会成为黑马的种子公司,比如网景、nvidia、realworks、亚马逊、乃至刚刚进行过天使投资的ebay,则早早进入了远扬的投资范畴,由其进行a轮乃至其后的投资,进步占据这些未来之星手中的股权。

这种内部消化目前还未引发太关注,是这些种子公司实在新潮过头,就连硅谷风投老手都有些吃不准脉络,不如静待它们发展,今后参与b轮乃至上市前的投资;另则是因为远扬的业务范畴主要还是股票和期货,而非风投,它们之间的厉害关系不大,也无需过度反应。

这样的投资环境对于远扬而言自然得天独厚,但是越来越的资金支出,却让基金内部出现了短暂的资金链紧张。

经过94、95两年在期货、股市和墨西哥汇率上的斩获,陈远鸣目前已经获得了高达17亿美元的进账,但是这种收益却不是纸面上的净收益,压在他头顶的还有另样沉重的枷锁。在美国,有支名为“资本所得税”的大棒,从1993年开始,不超过年期的短期资本所得要支付高达39%的税收,而超过1年期的长期资本所得,也将面临10%28%的税率。这个收率将在未来几年得到调整,但是如今还个件让人十分痛苦的存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