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文坛女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五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总觉得梁萧是个悲剧性的人物,空负身绝学、空负参天大志,却什么也没有带走,什么也没有留下,甚至……还背负着千载恶名。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因为也有过错、也有徘徊和挣扎,才能感受梁萧真实性。

可以说《昆仑》包含了太太,让叶弥尔对它恋恋不忘,终日魂牵梦萦。

不同于金庸写事,古龙写人,《昆仑》的实在辩证种价值,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叶弥尔印象最深的就是,梁萧在军中曾问过个战友:“你们为什么要打仗?”

“为了得到的土地、的财富、的美女……成吉思汗的话是不会错的……”

“烧杀抢掠,淫人妻女……这便是你们的志向么?”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是嫌恶而萧索的。为了时之气,为了所谓的建功立业,最后却都是满足了这种人的私欲?满手血腥,何处能载如此沉重。所以他决定叛元——在听到这番话之后,在经历了破城惨象之后,在目睹战友为自己抵罪拼死**胜了宋人之后。“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首诗,他在从军期间念过两次。悲凉的调子让别人都以为是他疯了,只有他知道自己是清醒的:将功成万骨枯,却是少白发送走黑发……所以他孑然离去了,去天涯漂泊,只为解答心中的那个疑问。

叶弥尔总觉得梁萧太过于真,因为太追求真,容不得丝假才会如此寂寥。众人皆醉我独醒或许是梁萧这类人生寂寥的本质,追求自己心中所求,与俗世显得格格不入。

叶弥尔想用自己的手向所有人展现独属于梁萧的风采。

当然《昆仑》虽好,但也有为读者诟病的地方。诟病最广的地方应该是梁萧助元攻襄阳,违背其父遗愿。其实细究之下,梁萧此举也有其合情合理之处。梁萧自幼自失去父母,又经历重磨难,未能培养成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的是依靠直觉来处理问题。参军只是为了保护和照顾被强迫从军的几个好友,真正让他助元军征战襄阳是因为他无辜的义妹遭义军掳走后毫无人性的毒打险被杀害,再加上有身边的好友死在南宋人之手这令梁萧对整个宋军产生的仇恨彻底趋于水火不容之势。梁萧跟云殊之间个人的恩怨,无疑也是促成他这样选择的重要原因。为了报仇,他必须在蒙古人这边,帮助他们攻打襄阳。其实梁萧并非爱好杀戮,他只是凭着种简单的直觉进行战争。而在看到襄阳如同人间地狱的惨状,梁萧也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大错。无关乎宋元,他给整个天下带来了无穷的杀戮和痛苦。

世人尽皆指责梁萧助纣为虐,可是这天下事谁是谁非真的能说得清吗?对于宋人,成吉思汗是罪恶,是毁灭他们切的魔鬼;可是对于蒙古人,成吉思汗却是雄才伟略的大英雄。世人如此恣意指责梁萧,无非是觉得自己在道德的制高点而已。

就像是书中九如大师说的那样:名利也好,恩怨情仇也罢,不过人世间的场虚幻大梦,到头来不过是场空。王侯将相、帝王霸业,最后不过是黄土抷,千百年后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罢了。

至此,《昆仑》现!

第五章

欲望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