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不知,娘娘到了自然知晓。”乐喜说道。
“哪儿啊?说了半天还没人告诉本宫是哪儿呢。”辛情问道。
“回娘娘,是瑶池殿。”乐喜说道。
“既然是瑶池殿就不劳烦你带路了,我知道怎么走。”辛情说着,迈步出殿,本来跟着的宫女太监都被乐喜拦下了。辛情便一个人往瑶池殿来了。心里琢磨着老了还是一样没正形的拓跋元衡折腾什么。
到了瑶池殿前,安静得连水面都没波纹,更别提人气了,辛情皱皱眉,更是犯嘀咕,推门进殿人影没有,鬼影也没有,只有那大屏风上的飞天居高临下斜睨她。
“拓跋元衡?”确定殿里无人,辛情试探着叫道。没人回答,瑶池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拓跋元衡这是要跟她玩藏猫猫?穿过正殿后面是偏殿和一处小小的轩室,上次她醉了酒就是睡在那儿的。“拓跋元衡?”又叫了一声还是没有回应,辛情便推开偏殿看了看,也没人,那就只剩下轩室了,除非——他还没来。想想,这个可能性也不小,拓跋元衡这人从来不按理出牌。
不经心地推开轩室的门腰上便多了一双手臂,辛情未料到,小小地惊呼了一下。
“吓着了?”耳边有暖暖的气流吹得耳朵痒。
“这黑咕隆咚的怎么吃?”辛情问道。吓着——亏了病好了,否则吓死都是可能的。
“该怎么吃就怎么吃。”拓跋元衡把她抱在怀里:“不过,朕很久没用膳了,怎么办?”
~~
“吃啊。”辛情说道。
拓跋元衡笑了:“好,那朕先用了。”拥着她向床边走。
“拓跋元衡,我晚上还没吃东西,怎么办?”辛情问道。这男人~~
“别着急,一会儿朕再陪你吃~~”拓跋元衡笑着说道。
“可是我饿了。”辛情说道。
“你饿了一顿,朕饿了两个月,所以,朕先吃,不得有异议。”拓跋元衡轻轻捂住她的嘴:“有异议一会儿再说~~”
一会儿再说——等有时间说了已经是很大一会儿了。
“好好的跑这儿来,弄得跟偷情一样,看来,人有些习惯是改不了的是不是?”辛情枕着他的胳膊,头靠在他胸膛上。有点饿。
“嗯,是啊,就像你,喝醉了总喜欢躲起来睡,以前是躲床底下,后来躲到偏僻的地方。为什么要躲?”拓跋元衡握着她的手。
“女人醉了酒不好看,怕人看见丢丑。”辛情笑着说道。
“骗朕。”拓跋元衡捏捏她的手:“朕给你一次机会,老实交代。”
“本来也没骗你,交代什么。”辛情裹着被子起身:“饿了,吃些东~~”
“交代完了再吃。不过,你不说朕也知道,要不要朕说给你听?”拓跋元衡将她环在怀里问道。
“好,臣妾恭听圣训。”辛情笑着说道。看你能说出什么花儿来。
“有些人死鸭子嘴硬,什么事什么话宁可烂在肚子里也不肯说一句,可是却有个说醉话的毛病,喝多了酒就会竹筒倒豆子,怕人听见,所以要躲,是不是?”拓跋元衡问道。
果然是这么猜,看来皇帝的话也不都是对的。
“皇上圣明。”辛情说道:“你怎么知道?”
“朕听过。想不想知道朕都听到了什么?”拓跋元衡问道。
“呵呵,不想。”辛情笑着说道,推推他的胸膛:“我饿了,要吃饭。”知道是啥就不用听了,浪费时间。
“你啊,上次喝醉了就是睡在这儿的,拽着朕的袖子说不喜欢朕和别的女人鬼混,还说讨厌昭仪。平日里总是一副对朕满不在乎的样子,喝醉了才说真话,你这个人哪,别扭。”拓跋元衡笑言。
辛情笑了,这人自恋。说得好像她是个大醋坛子。还好还记得自己说了什么,若真不记得听了这话还不窘死。
“这话真是我说的?我怎么没印象?”辛情笑着问道,不想笑,忍不住。
“难道是朕编的?酒后吐真言,早知道朕早就灌醉你了。你说,当年你躲到床底下是不是因为朕去了昭仪那儿没去陪你?”拓跋元衡问道。
当然——不是。那是因为一些无辜的人因她而死她难过。
“您说是那就一定是。”辛情笑着翻出他的怀抱:“不听你说这些没影儿的事了,听不下去。”
“敢说不敢认,原来你也没多大胆子,还一直跟朕张牙舞爪的。”拓跋元衡笑着披衣起身,拍了拍手,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宫女太监进来服侍他们更衣,都穿戴好了,膳食也已备好,两人到桌边坐下用膳。
拓跋元衡喝了些酒,嘴边一直带着笑意,笑得辛情不自在。
“你怎么不问朕高兴什么?”拓跋元衡问道。
猫吃了鱼还用得着问他滋味如何?
“您高兴什么呢,说来臣妾也高兴高兴。”辛情说道。
“晚上朕告诉你。”拓跋元衡说道。
现在听他说“晚上”怎么带着暧昧se情的味道呢?
辛情没搭理他,自顾自吃饭。
至于晚上怎么告诉的,起居注上没记载,没有查证。
辛情的病眼看着到年底了才好得差不多,加上儿子明年要娶媳妇,辛情高兴,拓跋元衡似乎比她还高兴,早早下旨说这个年要隆重些,辛情便很忙,不过,心弦和心月这两年一直都给她帮忙,所以倒不是很累。坐在坤懿殿里看女儿井井有条的安排各项事务辛情又高兴又感慨。
“歇会儿吧,福宁啊,来的人先都挡了吧。”辛情说道:“去准备些热点心和汤来。”
“母后,你累了?都说让您歇着了,就是不听话。”心弦说道。
“母后,来来来,月儿给您捶腿啊。”心月笑着跑到她身边坐下给她捶腿。
“我是怕你们累,过了这两天就都歇着,母后来安排。”辛情说道。
两人对视一眼笑了。
“您怕我们给您丢脸是不是?您放心,有什么不懂的我们会问福宁公公和乐总管的,而且,这两年您也都教过了,该怎么办我们知道啊。”心弦说道。
“让你们学会不是非要让你们做。”辛情说道。
“学以致用嘛,再说,现在不练练,以后万一出了差错人家该说母后教的不好了。”心月笑着说道。
“我知道你们心疼母后,总是不好好说话。”辛情笑着说道。多好,两个小崽子三岁的时候就说保护她,现在才十四岁就知道帮她分担“家务”了。
“尊老爱幼不是您教的吗?母后,过了年我和心弦就十五了,您给我们准备什么礼物啊?”心月问道。
“嗯,准备什么呢?准备两个驸马?怎么样?”辛情笑问。十五及笄,可以着手先定下人家了。
两人耸耸肩膀:“不要。”
正好膳食也备好了,两人便岔开话题,拉着辛情去吃东西。
“不要驸马,难道你们也和朵朵一样让我养一辈子?”辛情问道。
“哎呀,母后,不要说这么扫兴的话题,驸马有什么好的,如果出嫁了像玥姐姐那样,宁可不要。”心月说道,心弦点头:“像父皇也不要。”
呃~~
“像你们父皇当然不行,不过,这世间还是有好男子的,比如说舅舅。”辛情笑着说道。
“可是,像舅舅那样的人就只有一个呀,其余的男人,您看都不是什么专一痴情的人,哦,南宫伯伯也除外。”心月说道。
“所以,母后,您就不用操心我们的婚事了,随缘。”心弦笑着说道。
“唉,除了哥哥,没有一个让我省心的。”辛情说道。不错,女儿们很有主见,不会委屈自己。
“是啊,不过,最让母后操心的是父皇,可不是我们哦。”心月贼兮兮地笑着说道。
“贫,干活去。弦儿陪母后聊天。”辛情拍她一下。心月还是笑,辛情忽然觉得她那个笑和自己年轻时候怎么那么像。
可能是心情好,宫里还是和往年一样辛情看着哪里却顺眼了些,不自觉地脸上便常带着笑。这天去给太后请安,太后这些日子气色有些不好,眼神都没有往常冰冷和犀利。妃子们请完了安,等着辛情是走是留。太后让她们出去了说有些话要和皇后说,辛情便笑着让妃子们退下了。
“太后有什么吩咐?”辛情问道。
“你赢了。”太后说道,口气听着很是凄凉。
“赢?我不记得和谁定下过什么赌约,太后这话从哪儿说的。”辛情问道。
“怎么,看哀家老了,对哀家手下留情了?”太后说道。
辛情笑了笑,想了想说道:“因为你老了,就算我手下留情你也对我构不成威胁,尤其~~玨儿并没有如你的愿和我反目成仇,你一定比我当时受的打击更严重,我还怎么忍心对您如何呢?不过,那几个年轻女人不是您的什么亲戚,杀了也不算对您不敬,是吧?”
“拓跋玨会恨你的,将来一定会的。”太后说道。
“你恨了我二十年了,从我第一天踏进宫廷你便不喜欢我,你觉得一切都是我造成的,我害死了你儿子,我害你赫连氏没了倾天权势,可是,你仔细想过没有,要对付你的不是我,是你的儿子。我只是被他利用着罢了。这几年我一直在想,其实你心里并不真得憎恨我,因为你知道究根结底这不是我的错,不过,在拓跋元衡和我之间你只能选择恨我,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怨恨自己的儿子,对不对?我不过是代替拓跋元衡被你怨恨的人罢了。”辛情说道。
“不要以为你很会看人的心思,我恨你,你难道不恨我吗?”太后问道。
“既然你会因为庆王的死恨我,我义父的死我又怎么会无动于衷呢,我恨过你,不过,这些年我觉得你遭受的报应够了,我尽量不去恨你。”辛情说道。
“又在做戏?”太后冷哼。
“做戏也好不做戏也罢,您老了我也不年轻了,我不想把剩下的时间都跟您斗心思,我只想过些平静的日子。”辛情说道。
“我斗不过你,你有皇上。”太后说道。
“如果只有这么想您才不会与我斗,那么~~您就这样想吧。”辛情起身:“快过年了,过完了年您又要添一位孙媳了,您也高兴高兴吧,臣妾告退。”
走出慈寿殿,辛情深呼口气,但愿老太太剩下的岁月能轻松点,也让别人轻松点,天天绷着神经好累。
年依旧热闹依旧累人。陪着拓跋元衡祭祀祖宗接见大臣除夕守岁,忙得好像没一刻能消停,鱼儿和宗家来觐见也都是急匆匆的,好不容易过了十五,年味儿淡了些辛情才有空好好请了鱼儿进宫来叙旧,宗铭辛这几年一直在东宫当值,和辛情熟稔些,鱼儿的小女儿宗新晴不常随母亲进宫便有些生疏,不过,因为几个女孩儿年龄相仿很快便也混熟了。
宗铭辛来请过安,因为拓跋玨还有事要办便告辞了,只剩几个女孩儿留在殿里。
“姐姐气色看起来好多了,前些日子吓死我了。”鱼儿说道,脸上尤有忧色。
“有什么怕的,谁不死呢,呵呵。”辛情笑着说道。
“本来要进宫来请安,可是姐姐居然很快又出京了,唉,身体不好怎么还跟着皇上出京?”鱼儿嗔怪。
“出去散散心回来不就好了?我的病啊就是在宫里憋的,出去走走就好了。”辛情笑着说道。不是跟着拓跋元衡出京,是央求拓跋元衡带她出京,当时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活到现在。
“要是觉着宫里憋得慌就去府里坐坐,就像当年姐姐去老宅子,偷偷地带两个人就好,然后我给你煮面吃,没准儿也好了。”鱼儿说道。
“好啊,哪天有空了,我带着丫头们去你们家闹一天。”辛情笑着说道。
“母后,要去姨娘家啊?什么时候?”心朵耳朵尖,听见了便跑过来问。
“快了。”辛情说道。
“母后,是因为铭辛哥哥要娶亲了吗?”心朵笑眯眯地。
“说到这个~~鱼儿,铭辛也快到成亲的年纪了,有没有看中的小姐?”辛情问道。
“没有吧,没听他说过,回头我问问。不过,倒是有几个媒婆上门要给他说亲的,我说铭辛还小就给回了。”鱼儿说道。
“不小了,你看看,玨儿都要娶了,如果铭辛和玨儿一起成亲,那我们两个老太婆就可以一起抱孙子了,多好。”辛情说道。
“姐姐这么一说,我还真想抱孙子了。回头我赶紧让人找媒婆来。”鱼儿说道。
“姨娘,不用那么麻烦,铭辛哥哥若有看上的人,让母后下道旨意就可以了呀,京城哪个媒婆能有母后面子大啊~~”心朵说道。
“是啊,我这个京城面子大的媒婆给铭辛哥哥做了媒就轮到你们几个丫头了。”辛情笑着说道。皇后媒婆~~面子是挺大,仅次于皇帝了。
“我可说过了,母后,我不嫁,除非是天下第一美男子。”心朵说道,脸上毫无女儿家的羞怯。
“朵朵,不是告诉你要矜持点儿吗?否则,别说天下第一美男子了,是个男人都会被你吓跑的,你就真不用嫁了。”心月笑眯眯地说道。
“反正父皇和母后会养我,等父皇母后老了就换哥养我。”心朵说道。
“哥哥到时候有了太子妃有了儿子女儿还有空管你哦?”心月说道。
“母后,心月欺负我。”心朵撒娇。
“好了好了,凑到一起就吵。早点都嫁了也让我耳根子清静清静。”辛情摇摇头:“福宁,传膳。”
吃着饭,心朵和心月暂时消停了些。用过膳,鱼儿看辛情也有些累了便带着女儿告退出宫去了。晚上和拓跋元衡说起这事儿,拓跋元衡说她越来越喜欢热闹了,辛情便笑,说人老了都喜欢热闹。
心朵的生日大年初一那天睡过去了,二月里又是拓跋玨心弦心月的生日,不过因为三月里就是拓跋元衡的万寿,所以他们的生日都是简化处理,今年四月又是拓跋玨大婚所以生日更是简化到不能简化:兄妹三个每人被辛情赏了两个鸡蛋和一碗长寿面,拓跋元衡说她这个当娘的偷懒。
过完了年辛情一直筹备着拓跋玨的婚礼,因为是太子大婚,藩王和地方官进京祝贺是不能避免的,不过,拓跋玨在月初礼部开始着手准备太子大婚的时候便自己上了道折子,大意说太子是诸王之首,因此更该为诸王表率,皇室大婚本已奢华,藩王及地方官进京祝贺,一来荒疏政务,二来劳民伤财,故而特上奏请旨免藩王及地方官进京之礼,各地只上呈贺表即可。这道折子被拓跋元衡发下各州、府、县,一时之间天下百姓皆盛赞太子。
“哥,你将来一定是个好皇帝。”这日,下了上书房,兄妹俩练剑的空儿心朵笑着说道。
“为什么?”拓跋玨问道。
“哥将来做了皇帝一定很爱民又很节俭,母后说,守成之君都要这样的。”心朵说道。
拓跋玨拍拍她的头:“小丫头,你懂什么。”
“懂啊,当然懂,哥是好儿子好哥哥,一定也是好皇帝。”心朵笑着说道。
拓跋玨轻笑不语。
三月初九是拓跋元衡的寿辰,三月二十二是拓跋玨大婚的日子,月初的时候偃朝的送亲大队伍已到了,被安排住在宫中南苑。那日拓跋元衡下朝回来一脸似笑非笑。
“有什么高兴的事脸上都藏不住笑了?”辛情笑着问道。
“今天偃朝送亲使者来觐见了。”拓跋元衡说道。
“嗯,是该高兴,再过不到二十天儿媳妇就进门了。”辛情说道。
“奚祁派了个老熟人做使者,你猜是谁?”拓跋元衡问道。
辛情想了想,扯扯嘴角:“奚祁不至于这么无聊吧?”
“就是这么无聊,靳王来了。以前你刚刚封贵妃那会儿,靳王就来过,现在朕明白,奚祁是故意的,那时候~~”拓跋元衡斜眼看她:“你是否也知道他是故意的?”
“知道,宁王可是特意告诉我的这么问什么意思?”辛情笑了。
“你说什么意思?当年朕还说若有适龄的公主便招了靳王做驸马,还好没有,否则朕就丢丑让你们看笑话了。”拓跋元衡说道。
“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提它干什么,反正你的面子也没丢,再说,即使说有人心里不舒服,也是靳王窝火,呵呵。”辛情笑着说道,能不窝火吗?前妻变成丈母娘。
“你还看笑话,你这个人一点同情心都没有。”拓跋元衡说道。
“同情也要看对象。”辛情说道。
“当年额头的疤是怎么来的?”拓跋元衡手抚上她额头。
“撞的,柱子上撞的。命大没死了。”辛情抓下他的手:“不过很疼,觉得脑袋都要碎了。我要是再同情他就是真撞坏脑袋了,呵呵。”
拓跋元衡皱皱眉,使劲握了握她的手。辛情仍旧笑着。
拓跋元衡的万寿,时隔十几年辛情再次见着了靳王——苏朵的前夫。辛情看他一眼,想起那晚的谈话便低头笑了,立刻感到桌下拓跋元衡捏了她的手,转头看他,他正端着酒杯一饮而尽。
等他放下酒杯辛情从太监手中接了玉壶亲自斟酒:“慢些喝,酒喝急了不好。”
拓跋元衡看看她笑了。
歌舞表演折腾了一个多时辰,拓跋玨忽然想起来问她:“弦儿那几个丫头跑哪儿去了?”
“说是要给你惊喜,不知道折腾什么呢。”辛情小声说道。她那三个女儿每年给他们准备寿礼都是神神秘秘的,她们小时候还把她推出殿过。
“惊喜?”又看她一眼小声说道:“果然有其母必有其女。”
正“交头接耳”的两个人忽然发现宴会安静了,抬头看看,霄游苑明镜湖中那个本来没有光亮的高台之上忽然灯火通明起来,映得周围的水面更加绚烂。
等了半天没动静,拓跋元衡笑了:“几个丫头这是捣什么鬼?”
辛情也不知道所以没法回答他。
等到辛情也快没耐性的时候忽然琴声响起,不疾不徐的调子,伴着琴声一艘轻纱围住的小船不紧不慢飘近了,船快到高台,一道人影由远而近“飘”过来,看到那造型辛情想起了电影《神话》里的金喜善。
“飞的那个一定是月儿,弹琴的是弦儿。朵朵哪儿去了?”拓跋元衡小声问道。
“朵朵啊,下午的时候有?br/gt;
好景良天第12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