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之红楼如梦作者:肉书屋
红楼同人之红楼如梦第35部分阅读
?”
贾太太叹道:“我如何不知道,只是……”赵嬷嬷如何不知道她,劝了几句,便道:“让厨房炖些燕窝,太太吃些,补补身子,也别太挂记了。”
贾太太挥挥手,道:“罢了。”
赵嬷嬷躬身退下,便亲自往厨房去吩咐。
到了厨房,便见管厨房的婆子梁竟家的上来笑道:“赵姐姐来了,快进来坐坐。”
赵嬷嬷也不客气,随了她进去小间里,客套了两句,便坐下说道:“太太这两日睡的不好,让我过来吩咐炖些燕窝补补身子,你看看哪个炉子空着,早些炖上。”
梁竟家的说道:“这么点事,哪里用得着姐姐亲自过来?随便派个人过来说一句不就好了?”赵嬷嬷笑道:“我也是闲着没事,所以过来看看。你这里可是热闹的很。”看一眼厨房里四五个人,洗菜的,搬柴的,还有时不时来回话的,忙进忙出,不亦乐乎。
梁竟家的笑道:“还不是多亏了姐姐,若不是姐姐在太太面前替我美言,我哪里能得这么好的差事?”赵嬷嬷摆手笑道:“哪里的话,还不是你自己有本事。若你揽不了这个,我便是说一个车的话,又能值什么?”
梁竟家的笑道:“姐姐太谦了。”一面说,一面让人端了一碟糕,一盏茶来,奉与赵嬷嬷。赵嬷嬷有些自得,端起茶来慢慢吃,又说些闲话。
正说话,却见那门口一个小丫头进来道:“梁嬷嬷,薛姨娘让你午饭多做两样小菜送去。”说着递上一把钱来,梁竟家的看一眼赵嬷嬷,道:“知道了,一会儿就送去。”当着赵嬷嬷的面,便把小丫头的钱给收了,数了数,笑道:“薛姨奶奶真是太客气了,这样的菜蔬,厨房还是置办的起的,哪里值得送这么些钱来。快拿回去吧!”说着,作势要把钱塞回小丫头手里,小丫头笑道:“姨奶奶说了,这厨房的人进进出出,柴米油盐酱醋,那样不是要钱的?今儿你要一点,明儿他要一点,可不就亏空了?还是按规矩来的好。妈妈收着吧!”梁竟家的有些两难,赵嬷嬷在旁,脸上带些似笑非笑的神情,道:“罢了,薛姨娘一片好意,又这样公正,很该如此的,你便收着吧!总不能叫你亏空了。日后人人都如此,可怎么好?”
梁竟家的有些讪讪的,只好收了,吩咐下面的一个婆子中午多收拾几个菜蔬给薛姨娘送去。
赵嬷嬷便道:“出来这么会子了,我也该回去了。”
梁竟家的忙道:“姐姐再坐一会吧!”
赵嬷嬷道:“不了,你也忙,说话就是饭点了,忙你的去吧!太太那里指不定有事呢!”梁竟家的道:“那姐姐慢走,常来啊!”送出了门,便回去了。
赵嬷嬷走了几步,回身去看,却见梁竟家的满面笑容地与方才那个小丫头说笑呢,不由心中暗恨,冷笑一声,转身便走了回去。
回至贾太太房中,道:“已经吩咐过了,我让梁家的亲自看着呢!”贾太太道:“也罢了。”
赵嬷嬷又道:“才刚我在厨房,见着薛姨娘房里的丫头了。”贾太太“嗯”了一声,赵嬷嬷便将在厨房的所见所闻一一说了,贾太太冷笑一声,道:“她倒是会做人,这么小小的一招,就把人给笼络过去了。日后传到了老爷耳朵里,也只会说她好的。不愧是大户人家出来的,这么一来,倒显得我刻薄不会当家了。”
赵嬷嬷站在一旁,一声也不敢言语。
过了一会儿,贾太太又道:“今儿怎么好好的要加菜了?是有什么事么?”
赵嬷嬷道:“听说是薛姨娘的老娘来了。”
贾太太哼了一声道:“风水轮流转,当初也是了不得的人家,如今却要在我们这里打秋风。你看着一些,可别让她把我们家都给搬空了。”
赵嬷嬷答应着,去了。
薛姨娘房中,一个头发花白,衣衫破旧却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老妇坐在炕上与薛氏正手拉着手说话:“我的儿,可有段时日没见你了,可还好么?”
薛氏道:“妈,我在这里能有什么不好的,不缺吃不缺穿。能有什么愁的,倒是妈你,头发又白了许多,我也不能去看你。”
王氏道:“你这样,更让我心疼。我知道你孝顺,只是,你好了才是最好的孝顺!”薛氏道:“妈瞧瞧我,我有什么不好的?”
王氏道:“大家子后院的事情,咱们又不是没经过的,你又不是做正房太太的,况且不是还有别的人的吗?这么几个人,又哪里是好相与的?”
薛氏眼圈一红,道:“妈放心吧,虽说太太还有别的院子的几个人都不是善茬,我也不是傻的,还能让她们平白算计了去么?”
王氏点点头,拭了泪,摸摸她身上穿的袄儿,道:“这料子虽好,却也是几年前的样式了,你……”
薛氏道:“什么好料子不是穿的?妈也知道,我素日不在这上面留心的。”
王氏道:“你是我生的,我还不知道你么?年轻女孩儿家,哪个不喜欢花儿粉儿的,只有你懂事,往日你哥哥在世时,总是帮着我收拾家事,又要给人家一个好印象,总穿的半新不旧的。可那时是好衣裳多得不行,什么进上的,西洋的,都看不进眼去。如今却是想穿都不行,当初连一眼都不瞟的东西,如今反倒当成宝了……”
薛氏沉默了一回,道:“妈还说这些做什么,都是过去的事儿了。”
王氏泪涟涟,外面小丫头道:“姨奶奶,午膳送来了。”
薛氏上来与王氏擦了泪,方道:“妈快别伤心了,咱们用膳吧!”
王氏拭了泪,一面叹一面让小丫头伺候着上炕吃饭。小丫头虽是个伶俐的,可到底没见过什么世面,见她母女二人入对坐吃饭,同样是吃饭,竟是说不出的好看,那规矩,那气派!看来下人们传的薛姨奶奶从前是大户人家出身的事是真的。小丫头兴奋的两眼放光,只觉自己能在薛姨奶奶身便伺候太有面子了,等下一定要和人说去,自己也沾些光。
一时饭毕,丫头上来搬了饭桌下去,薛氏见无人,便拿出一个荷包出来道:“这个拿着。”薛氏接过来道:“这是什么?”王氏道:“这是我前两日和你弟媳去庙里求的平安符,还有送子娘娘的符,你带着,也好早日怀个胎,以后也好有个依靠不是。”
薛氏面上一红,道:“妈说这个做什么?”
王氏叹道:“你这丫头,怎么还这么害臊?这些事还要我说么?”
薛氏迟疑了一回,道:“妈你不知道,这里的太太面上虽慈善,只是内里可不是个善主。除了那院的李姨娘,之前还有两个呢,除了太太出的两个哥儿,竟只有一个姐儿。我虽也想……将来能有个依靠,可是……”
王氏叹道:“唉,这也是命啊,早先念你父亲还在时就给你择婿。等你再大些,又挑三捡四,最后才选了宝玉。可他突然失了踪,咱们薛家败了,贾家也败了。唉。谁能想你嫁了两回,竟都落到姓贾的人家了。”说罢恨恨道:“这里的太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打听了一回,不过也就是个丫头出身的,当初因为得了老爷的眼,又生了儿子才坐上太太的位置的。算起来,不过也是个填房罢了。你也不必怕她,等你生了儿子,还怕她什么?”
薛氏只低头弄带不语。
又说了一回话,王氏便要回去了,薛氏也不好留,道:“妈多注意身体,若缺什么,一定要告诉我。还有蝌儿和她媳妇,让他们也好生过日子。我也不多留你了。”
王氏点点头,又流泪道:“你也好生照顾自己。过两日是你的生日,往日的热闹如今也见不着了,到了那天,我也不知道来不来的了,如今接的针线活计多,蝌儿家的赶不及,我也只好帮着做些。”
薛氏道:“妈的眼睛不好,哪里能做这些?”
王氏道:“如今这样已是恩赐了,哪里还能有什么求的?蝌儿和他媳妇算好的了,我也还能说什么?”薛氏不语,拿了平日做的针线出来包了给王氏道:“这个带回去吧,是我平日闲时做的。好歹也能添些家用。”又拿了一个荷包出来,道:“这里面是我省下的月钱,你也收着吧!”
王氏推托不过,只好收了,一时让小丫头带了人出去。留了薛氏一人在房中发呆,想着母亲才说到的话。自己似乎是多年未曾过过生日了。
仿佛记得那年在贾府过生日时,摆酒唱戏,那样热闹,点的那出《寄生草》还在耳边环绕:
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这一生,长的似乎经过了不同的几辈子,却也短的似乎一眨眼便过了……
这辈子,是白活了吧……
番外二
仲春时节,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北静王府一片欢喜,热闹非凡。
梦园里,各个丫头婆子忙进忙出,可个个脸上皆带着喜气。正房内一声婴儿的啼哭传出,早有人往外面传话,不多时,北静王妃又生一女的消息立即就传遍了京中。
北静太妃此时正乐得合不拢嘴,看着跪了一地道喜的丫头婆子们,喜道:“好好好!赏赏赏!每人加一个月月钱,再赏一个上等红封儿!”
众丫头婆子喜得什么似的,忙磕头道谢,伺候得更卖力了,连走路都像带了风似的。
太妃放赏毕,又看一旁呆呆的儿子,推他一把道:“怎么,玉儿生了女儿,你不高兴么?”
一旁的贝嬷嬷看见,噗嗤一声笑了,道:“太妃说错了,王爷哪里是不高兴了,是欢喜傻了!”太妃一看水溶脸上,可不是在傻笑么?不由也乐了。
水溶方才回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黛玉两次分娩,他都是紧张地三魂不见了七魄,如今又听黛玉生了个女儿,这惊过后便是喜了——他早就想要一个如同妻子一般的女儿,只是怜惜黛玉怀孕分娩之苦,便掩了这心思,不想黛玉竟又意外有了身孕,如今一朝分娩,竟真美梦成真,得了个女儿,真有些不切实际之感——竟乐得有些呆了。众人看了,都忍不住抿着嘴笑。
一时太医先出来道喜,水溶忙道:“王妃可好?”那太医也是满面笑容,道:“王妃此番生产甚是顺利,太妃王爷大可放心。只要月子里好生调养一番,便好了。”两个太医相视一眼,心中皆暗自想道,素来这大户人家女人生子,都是先问孩子如何,是男是女。这北静王竟是先问王妃如何,传闻说这北静王爷是个多情的种子,疼妻如命,果然如此。
水溶舒了一口气,太妃也放了心,道:“孩子可好?”
太医道:“小郡主身量小些,却也是健健康康的,王爷放心。”
水溶笑道:“甚好甚好!”而后便道:“多谢太医,费心了。”
太医忙道不敢,太妃又命人带了太医下去吃茶用饭,厚赏相谢。
正说着,却听一阵急匆匆的脚步,还有一阵喧闹声直往这里来,然后一个小小的身子像飞马一般直冲了过来,后面的婆子丫头们急得直喊:“世子爷,您慢点!仔细摔着!”
水溶眼疾手快,就势一捞,便将那直直冲过来的童子给抱进了怀里,轻哼道:“臭小子!跑这么快做什么?”
那孩子不过三四岁模样,眉目俊秀如画,玉雪可爱,像极了庙里观音抱的玉童子,不是水旭还是哪个?此时见父亲一把便抱起了自己,直喜得什么似的,道:“爹爹!我听嬷嬷说妈妈生了妹妹了,我要看妹妹!我要看妹妹!”
众人看了都笑了,水溶心中欢喜,脸上却是不露出,只正色道:“妹妹还在里面呢,你跑这么急做什么,见了祖母也不请安么?”太妃最疼水旭的,此时便道:“旭儿是听见有了妹妹高兴呢,你不也乐傻了么,怎么这会子还说起这些来了?”
水旭却是极懂事的,做了个鬼脸,从水溶怀里下来,至太妃身前规规矩矩请了个安,又给水溶请了安,方笑道:“祖母,我是听说妈妈生了妹妹了,太高兴了,才忘记给祖母请安了,父亲这是教导我呢。”
太妃心里爱得什么似的,一把搂了水旭道:“我的心肝肉啊,可叫我怎么疼你才好,这样小小的年纪,怎么就这么懂事呢?”众人也都奉承道:“正是呢,世子这么个年纪,最是贪玩的时候,可没见过哪家的孩子这般懂事的,还是太妃王爷教的好。”
太妃嗔道:“我就怕他老子把他管太严了,给管傻了。”
水溶哭笑不得,道:“这小子这样皮,您又总这么惯着,若我还不管一管,日后还了得?”
太妃道:“多大的孩子啊,你就这么管。你小的时候比他还皮呢,如今还不是好好的?但凡是人生下来,总有个父母的影子在,你和玉儿这样的,还能生出个什么孽障来?”
水溶说不过母亲,也不说话了,况此时也不是说话管教儿子的时候,正在此时,却见里面的婆子出来了,笑道:“王妃已收拾妥当了,太妃可进去瞧瞧么?”
太妃笑道:“好的很。”便起身往黛玉房里去,水溶也要进去。婆子忙拦道:“血房不干净,王爷还是止步吧!”
水溶皱眉道:“什么烂规矩,快罢了吧!”三步并作两步便往里面去了,水旭也拉着父亲的手跟进去了,婆子哪里拦得住,只急得跳脚。太妃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叹道:“果然是父子俩个,一个模样的行事。”挥手让婆子下去,也急忙忙往房里去看孙女儿。
进了房,至黛玉床前,便见黛玉半坐在床上,精神还好,穿一件绯紫色寿山福海暗花绫衣,额头上缠着半寸宽的帕子,头发只挽成一个侧髻,除一根白色东珠发簪挽着之外,其他一点饰物也无。收拾的干干净净,白白脸儿,越发可怜可爱。水溶坐在床旁,一手拉着黛玉的手,另一手抚上她的脸,道:“辛苦你了!”
黛玉面上一红,半垂下头,水旭看一看母亲,又看一看父亲,半趴上床沿,也学了父亲的样子,抓了母亲的手,可惜手不够长抚不上母亲的脸,只好慨然作罢,两手一起抓着手,学了水溶的腔调道:“妈妈,辛苦了。”
众人看了,都忍不住笑了出来,水溶黛玉夫妻两个之间的温馨气氛被破坏殆尽。水溶叹一口气,轻拧他的鼻头一下,骂道:“你这个小磨人精!”
水旭小小年纪哪里明白这个,只觉得父亲拧得鼻头有点疼,便扑向黛玉撒娇道:“妈妈瞧,爹爹欺负我呢!”黛玉好笑不已,因一时抱不动他,便示意他上床来坐下。水旭眼睛一亮,吭哧吭哧就要爬上床,结果还是人小个短以失败告终,而他的父亲大人还在一旁看着笑。
眼见他嘴一扁,就要哭出来,水溶忙一把抱起他,放在黛玉身边,黛玉便搂了他坐在一旁,拿指头轻揉他的鼻尖,轻声道:“好孩子,你爹爹不好,一会儿咱们告诉祖母,好好说他。”
水旭脸上乐开了花,转头瞥见水溶的脸色,那笑便僵住了。
太妃在一旁看的直乐,婆子丫头们忍笑忍得脸上都有点变形了。
水旭人小,念头转得也快,问道:“妈妈,我妹妹呢,我妹妹在哪里?”
黛玉笑道:“不是在那小车上么?你去看看妹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