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之贾赦作者:肉书屋
红楼同人之贾赦第8部分阅读
早和烧糊的卷子差不多,只着了件旧衣裳,瞧着死板的没一丝儿人气。
也不等她们行礼,王夫人便转过头去,盯着赵姨娘冷笑道:“擦脂抹粉不着数,还满头簪花带柳的,敢情儿咱们府里出了事,你不担忧着烦,却还兴高采烈着,便是条狗还知道护主呢,你还是个家生子呢。如今瞧着,养着你这个奴才,倒还不如养个玩意儿。”
赵姨娘如何不知王夫人是拿她撒气,只是她再是不忿,也只能忍着,忙慌不跌的跪下道:“并不知府里出了事,太太明鉴。”
“不知?”王夫人冷笑一声,转过头去,细细挑选着镜台上的妆匣,口上淡淡道:“那你就跪着罢。”
说着,便再不理会赵姨娘,只拿着妆粉出来,让梳妆丫鬟侍候着她上妆。
赵姨娘本就挺着个大肚子,跪在地上,且不说寒气逼人,单是体力便撑不过去。
额上渐渐泌出细微的汗珠儿来,脸色也不知是不是被屋里的暖意熏红了,气息也渐急了起来,整个人很有点摇摇欲坠的。
周瑞家的瞧着不忍,只碍着王夫人,不好说话,只侧侧身子,往前接过了丫鬟手中的镜匣,替王夫人照着后头的发髻。
趁着这机会,周姨娘忙忙的从喉咙里挤了句话来,细如蚊呐的劝着赵姨娘道:“可别倔了,快求太太饶了你罢。”
一语未了,王夫人满面寒霜的猛然回过头,瞪着周姨娘,如瞪个死人一般。
周姨娘正瑟瑟发抖的时候,赵姨娘往周姨娘身上一倒,只嚷道:“肚子疼的厉害,真痛死人了。”
赵姨娘呼痛的话儿还未落地,她的裙子上便染开了大片的红色,顺着脚脖子,几行触目的血水也蜿蜒而出,只叫人看得心惊胆颤。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大幻真人张道士那个,书里写的他被先皇御口亲呼,又被当今册封。但是当时有太上皇在,先皇这个词,指太上皇的话,总觉不吉利。于是我便杜撰了一下先皇指的荣国公在的时候的皇帝,太上皇是现在的皇帝,书里元春嫁的是下任的皇帝,这样我觉得比较合适一点,年龄间隔也分开鸟,就是这样。
ps: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偶好参考修改~~~飘走~~~~~今天应该没两更了~~~~~
关于晋江升级的问题,大家看一下自己有没有下载fsh插件,总的来说,大部分电脑应该都有,尤其是喜欢偷菜的亲们,这东西肯定是少不了的。如果安装了插件还有问题的话,亲可以看下安全软件上是不是设置了fsh拦截,或者升级一下插件,我电脑上的这个插件永远是自动提示我升级,于是我开晋江没问题。除此之外,大家还解决不了的话,可以站短一下管理员,爬走~~
张道士进府见宝玉
周瑞家的瞧见了,顿时惊叫了一声,手上的镜匣也险些跌了,只结结巴巴道:“太太,这可怎么办?”
王夫人瞧见了,面上也露了些惊慌之色,只是她到底是掌家理事的,只朝着周瑞家的斥道:“急个什么劲,还不去请了大夫来。”
说着,又朝着周姨娘道:“你矗在这儿做什么,还不抬了她回屋去,越发没个正形儿。”
周姨娘慌忙在丫鬟的搀扶下,扶着赵姨娘坐了起来,又有外头的粗使婆子听见了里头的动静,抬了春凳进来,折腾了好半晌儿,才把赵姨娘给抬回屋去了。
见着赵姨娘被抬出去了,王夫人忙又命人拿水泼地,又换了那地上的毡子,才吩咐一个小丫鬟道:“去给老太太说一声,赵姨娘发动胎气了,我便不过去了。”
那丫鬟忙忙的出去了,王夫人才对着镜子又收拾了一番,才领着人朝着赵姨娘屋里去了。
也是周瑞家的心善,她又最是个爱献勤讨好的,瞧着赵姨娘怕是要早产了,刚出了王夫人的房门,使人给赵姨娘屋里的人捎了个信,方才出去请大夫去了。
因这缘故,赵姨娘一抬进院子,那屋里的嬷嬷们早已准备妥当了热水白布,瞧着便让人紧着的心略松了些。
那边儿赵姨娘屋里闹腾腾的鸡飞狗跳,这边儿贾母屋里却静悄悄的落发可闻。
贾母一早便命人递了帖子去清虚观请张道士,虽说张道士如今不大和两府走动,但贾母的面子他却不能不给,故而贾母一派人相请,这张道士便应下了。
那张道士来时,贾母正靠在炕上,捧着掐丝手炉,半合着眼睛,一动不动,仿佛又睡了过去。
丫鬟们也不敢打搅,只敛声屏气,袖手站在一边,忽听得远远的似有人传道:“张神仙来给老太太请安了。”
贾母骤的睁开眼来,只看了一眼旁边的丫鬟,忙道:“快请进来说话。”
话儿还未落,便见着赖大搀着张道士进来了。张道士一见贾母,便作揖道:“无量寿佛,老祖宗一向可好?几日未到府中走动,老太太越发精神了。”
贾母笑道:“好,好,好,老神仙可好?”
说着,又让丫鬟给张道士看座奉茶。张道士忙忙的谢过了,只笑道:“托老太太万福万寿,小道还算硬朗。”
说着,又问着贾母道:“怎么不见府里的哥儿,正月里我那小观里作迎神道场,本想请了府里的哥儿过去,只是人多又嘈,怕扰了哥儿们念书,倒不好来请。今儿哥儿也不在家?”
贾母忙忙道:“珠儿还在学里念书呢,琏儿回金陵老家去了,倒是宝玉在屋里,单为他,我这儿有个事儿要问着老神仙呢。”
说着,一面便让丫鬟去抱了宝玉来,一面又向着张道士叹道:“说起来,我年纪也大了,日里老梦着国公爷,想同旧时人唠叨两句,也寻不着人来。如今我们府里光景不如前了,家里的爷们也不争气,那些亲戚们来往的越发少了些,偏事儿又一出接一出着,叫我是混吃等死都不能够了,只得惊动惊动你们这些老人儿,好歹能听我抱怨几句。”
张道士听了,只笑道:“哪里就到那地步了,老太太只怕是念着国公爷了,才混作些梦罢。倘若老太太安不下心,四月里小道要做场遮天大圣的圣诞,老太太不妨叫人给国公爷念几卷经罢。”
听着张道士这么一说,贾母心下倒安了些,她也知这张道士是老成了精的,要他把话说明白是不可能的。
只是事关荣国府的前程,贾母不得个稳信儿,却是安不下心来,于是又端起茶道:“说起这念经,我倒想什么时候去观里打个蘸。我们自打了进了京,竟是从未回过南,金陵老家来人也只说些寒温,也不知祖茔究竟如何,祖宗们可安稳着,只得日常做些功德,略尽些心力罢了。”
张道士听了,忙忙道:“老太太最是心诚的,既行了这般好事,有祖上恩德耀着,便是有一二烦心之事,也皆烟消云散了。论理,这些俗事我们出家人不该擅言,但我也不比别人,哥儿们自不必说,老爷们也好着,国公爷瞧见了,只有高兴的。”
话儿说出一半,丫鬟们却把宝玉抱进来了,只见着宝玉着了件银红撒花袄儿,缩在丫鬟怀里挥着手脚咬着小手,动来动去,片刻不肯停歇。
张道士忙上前瞧了瞧,只朝着贾母道:“哥儿越发长的好了。”
贾母只笑着从丫鬟手里接过了宝玉,才对着张道士道:“他不过样子好罢了,夜里常常哭闹着,时不时还病个一两场,偏他老子还说,是娇惯出的毛病。”
张道士闻言,只笑说道:“如今虽进了春,但天寒着,哥儿受不惯,也是有的。再着,二老爷素来方正,否则也教不出珠哥儿来,前儿我还在旁处,还见过珠哥儿写的文章,都说有乃祖之风,可见老太太的福气越发厚重了。”
贾母听得心喜,只是嘴上仍埋怨道:“可别说了,珠儿这般出息,他老子还成天说他不大读书,只差没把孩子逼出病来。要我说,真说出息,他还没自个儿子能耐呢。”
张道士听得一笑,正要接过话儿奉承两句,外头忽奔来一个小幺儿,只一进屋便喘着粗气道:“有太监来降旨了。”
唬的贾母心神不定,只不知又出了什么事儿,但她究竟是这荣宁二府的最长者,风里浪里也见得多了,只朝着张道士告了罪,便往里屋更衣去了。
贾赦因昨日入宫见圣,突遇马道婆这两件事,又惊又怕,偏又遇着夜里风冷,一时心神耗损不说,又引得好了大半的身子骨生出些不适来,故而早上难免比往常贪睡几分。
邢夫人素不敢逆贾赦的意思,又见贾赦昨儿入宫着实受累,便也由着贾赦睡去,自己则领了王善保家的在花厅里对账。
贾赦正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忽听得外头忙忙碌碌的脚步声不停,一时又似有什么人嘀咕不停,一时又似在搬动什么东西。
贾赦翻了个身儿,只模糊的想着,王夫人他们这么快就找齐人手了,到底是大户人家,缺什么都不缺人。
想了想,贾赦拿被子往脸上一盖,又要睡过去,忽然被人一推,贾赦不耐的睁开眼,只见着邢夫人满面喜气道:“老爷快醒醒,宫里赐宴给咱们府里了。”
贾赦骤然清醒,先是一惊,而后还以为是自己在梦里听差了,忙问道:“你方才说什么?”
邢夫人言笑盈盈,只说道:“宫里赐了宴下来,便是咱们府里众人也各有赏赐,老爷快起来罢。”
贾赦心里松了一口气,瞧这样子是风平浪静了,他还以为自己一穿越,就直接把荣国府给蝴蝶掉了,没想到只是虚惊一场。贾赦忙忙的起了身,更了衣裳,去往贾母院里,仔细瞧个究竟。
贾母正让人送了张道士回去,见着贾赦进来,只忙朝着贾赦说道:“今儿是上已节,圣上在宫里宴请了几位老亲王,一时说到咱们家,念起你父亲和你爷爷的功劳,便命人赐了宴席下来。还有几样节礼,我让人给你媳妇送去了,你可瞧见了没?”
贾赦笑了笑,只说道:“只忙着过来,还未得见。”
贾母听了也不以为意,只又忙忙的念叨道:“今儿宫里既赏了东西下来,可见昨儿是白担忧一场,方才我与你张爷爷说了,待得过几日,便到他观里去打平安蘸,也好消消灾祈祈福。”
贾赦想着昨儿忧心大厦将倾,如今眼见平安无事,往观里去烧烧香也好,不说书里本就有神仙之说,单他穿越这事就够玄幻了,没准拜多了菩萨,什么还泪的因果,自然就消了。
想到这儿,贾赦忙笑道:“母亲既要去打蘸,不妨带些散碎银钱,沿途散给那些贫苦人家,这济贫一事最是有功德的,戏文里还说,积德行善有福报呢。”
贾母听得越发高兴,只朗声一笑,对着贾赦道:“你这主意好,怜贫惜下,才方是咱们家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