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楼之成为英莲 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红楼之成为英莲 完第10部分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话简直就说到了黛玉心坎儿上,她连忙颔首称谢,便立刻在车中坐定,打开书来慢慢翻开了,侍女又恭敬地退下去,方才号令众人驾车启程,邱凌见这情景,心中不由得暗道,这东平王府倒当真是讲究,彬彬有礼、细致入微得紧,倒也不枉担了那书香郡王美称。

因着身边黛玉如痴如醉地阅读,邱凌恐她一时不查,发生什么撞到车板惨剧,便时刻紧盯着她,东平王府本来就距离林府不甚遥远,两个人又都有事情忙,由此这一路上时间竟过得飞快,还没等黛玉将那一本薄薄书翻完,外面侍女通传声音已经传了进来,“林姑娘,咱们到了。”

黛玉如梦方醒地回过神来,恋恋不舍地将那本书放回原处,邱凌照旧将她扶下了车子,却见她们此时竟然已经身处在一座院落之中,当前是一座大屋,门扉打开,几个身着素色锦衣侍女正在门口侍立,见了黛玉,忙进去回道:“林姑娘到了。”

不一会儿里面出来一名管家模样略年长些女子,笑道:“林姑娘请入厅内休息,王妃已在堂上恭候您多时了。”

黛玉口中称谢,颔首为礼,那女子含笑又施了一礼,才恭敬地引着黛玉进门,邱凌于是扶着黛玉,跟着她踏入了那间大屋,转过屏风又进了一重门,到了一片珠帘前,那女子方才停下,将帘子打起来,躬身请黛玉进去,黛玉又道了谢,方才举步进门,那厅中自然也是十分雅致清贵,见到她们进了门,那原本坐在厅中贵妇,便站起身来,笑着迎了出来,这便是东平王妃了。

这王妃在北静王府已经远远地见过了两次,印象中是不怎么喜欢多话类型,搭配上书香世家那一种特有书卷气,算是十分安静而文雅得体,此刻见了黛玉,却是一副欢喜得紧模样,由此便在那一种安静文雅里掺杂了一股子温柔可亲,她含笑走过来,彬彬有礼地将黛玉往上首让,黛玉还要谦让时,她却笑道:“姑娘不必如此客套,我们府里现下女眷们不多,平日里偶然来了些相熟亲眷们谈风咏月,也是不讲究这些,常常混坐一处,倒也有趣儿,若论以文相交,自然还是坐近些好。”

黛玉仍再三谦让,那王妃见了她如此,只有作罢,却也笑着又赞了一番黛玉礼数周全。亲自将黛玉让到了座位上,方才自己也坐了,命人斟上清茶来,略略倾斜着身子同黛玉说话。黛玉先还略显拘谨,后来见这王妃果然也是个文识广博,倒也渐渐有了一种敬服之感,一盏茶还没喝完,竟似已经遇到了知音一般。

邱凌在一边看着,倒对这位王妃生出了几分好感,做王妃做到这样,倒也算是难得了,那甘翰林家,不知几代书香,方才养得出甘妃这样女儿,这么看起来至少也得同林家仿佛了。她在荣府里这么久,听到看到,除了黛玉外,也就李纨还沾了点这种气质边儿,可惜,她爹不知怎么禁了自家女孩儿学文,不然李纨也会是这种样子吧,如果这样,就算是守寡,大约就也能过得没有那么无趣儿了。

片刻后,外头通传,却是西宁郡王世子妃,南安郡王世子妃到了,她们这次却不是自个儿来,还每人带了府上一位郡主,因年纪略上了两岁,已近及笄之年,又才定或是正定着婚事,倒是很少出来了,故而黛玉同邱凌都是第一次见她们,东平王妃自然是起身相迎,黛玉也赶紧站起身,众人厮见毕,又重新落座,方吃了半盏茶,外头却又通传,北静郡王王妃携郡主到了。

这倒是不错,本来邱凌还担心因年纪小些就只有黛玉一个人,这顿饭恐吃得恐怕没什么意思,不想正想着,就来了熟人了,虽然身份地位还是有些差距,但那小郡主却总归是是上次荷花诗会并赏桂花时候见过,倒也可以说上两句话,刚寒暄了两句,外头又通传,说护将军夫人带着小姐到了,东平王妃方笑着站起身来道:“这回人齐了。”邱凌在后头听着,却觉得有些诧异,果然这东平王妃同北静王妃风格完全不同,她竟不喜欢什么热闹排场,原来却偏好小圈子聚会这一口儿啊。

说不了,就听北静王妃笑道:“我还道我是最晚呢,没想到她比我更晚。”那护将军夫人刚进门儿,冷不丁听了这话,忙笑道:“这倒确是我不是了,原想着这会子出门赶得上午膳来着,谁想着娘娘们都到这么早,看这样子,想是东平王府菊花开得太好了,众位竟等不到午膳后再赏,竟要赶着清早儿过来看那菊英带露之景了不成?”

听了这话,众人早又笑了一回,重新序了礼,东平王妃便照旧让了她们上座,护将军夫人谦让了一番,便在上面一溜儿椅子末手坐了,带来那小姐便给安置到黛玉身边,大家方坐下,继续吃茶,邱凌一看,原来这将军小姐也是熟人,便是那日同湘云不打不相识卫家小姐,卫若雪。

她听了这卫小姑娘妈刚刚那一番话,倒也多少明白了为何这小姑娘会是那种性子了,伶牙俐齿是会遗传,史大姑娘已经够能说话了,这卫小姑娘年龄似乎还小了一两岁,却同她争辩得不相上下,倒也是个能人,不过她奇异地同黛玉关系倒是不错,因上一次桂花诗会上对黛玉诗情十分敬服,又加上那一场险险赢过了史湘云,心情自然是分外舒爽,不由得同黛玉关系更近了一步,此时在东平王府中重逢,自然倍感喜悦,忍不住就同黛玉小声闲聊了起来。

一盏茶功夫过去,看看外面天色还早,东平王妃便请众人移步到后花园中,边赏菊便等候开席。邱凌陪着黛玉并卫若雪主仆,跟在众人后面,穿过了几条游廊之后,眼前豁然开朗,山石飞流,颇具雅趣,知道这便是东平王府后花园了。

邱凌边走边看,入目之物乍眼一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偏偏每个细节却精致得无法挑剔,又依着观看角度不同而各有风姿,当真是园林中少见类型了。

转过一座玲珑假山飞瀑,又似换了个天地一般,映入眼帘皆是各色菊花,竞相齐放,争奇斗艳,偏偏又错落有致,栽放有序,丝毫没有凌乱之感,众人见了,不免啧啧称奇,东平王妃含笑邀请了众人过去欣赏,大家便纷纷踏入花丛之中,观赏把玩,东平王妃在一旁作陪,或谈笑,或解惑,或鉴赏,极尽地主之谊。

黛玉同卫若雪走在后面,两个人闲话儿,早有那小郡主过来掺了一脚,想是那两位虽然也是郡主,但终究年纪上差了几岁,又是等着嫁人心态,怕是有代沟了。

众人且行且看,且赏且走,时间不觉过得飞快,已经到了用膳时辰,东平王妃忙令侍女们传菜上来,就在菊圃外侧,凉亭中设宴开席。邱凌等跟着姑娘们丫鬟们也被侍女们请到亭外,在回廊上又摆了一桌,坐下用餐,席上各自跟着姑娘都另派了人伺候,请她们吃喝尽兴,如有要事再听候传唤即可。

虽然是坐在了丫鬟席中,但那诸多菜品已经十分丰盛,邱凌心满意足地吃了一顿,恭敬地道了谢,便告罪退席回到了黛玉身边,却见那边却已经开始即兴酒令,玩儿了一圈儿,众女眷们或多或少都是读过些书,自然玩儿起来很是顺畅,因是菊花酒,故而黛玉几个年纪小也略饮了些,但东平王妃终究还是怕于她们身体不好,仍不敢要她们多喝,每人喝了两三杯就喊停了。

一顿席吃下来,宾主尽欢,撤了席,又换上菊花茶来,芬芳四溢,十分惬意。见了此物邱凌倒是心中一动,因觉得此物可以明目健脑,还能松弛神经、舒缓头痛,便想着以后可以偶尔泡来给黛玉喝,想必这茶原料便是刚刚菊圃中角落里那一片白菊了,只是不知道开口要两棵回林府做种是不是太过唐突了。

正在那里略微走神功夫,黛玉和卫若雪却不知怎么地又已经做起诗来了,连三位郡主都在一旁苦思,邱凌虽然没有听到前头,但猜测也是一样,但凡这班人聚会,总是要找个好听由头,一般就是赏花儿,然后呢,主要流程就是看,吃,喝,诗,似乎没有这最后一环,几乎不能算做一个完整聚会,所以有时候几乎什么都不用说,大家吃喝得高兴了,自然就做起诗来了。

一盏茶时候还没有过完,黛玉和卫家姑娘已经完成了,三位郡主略慢了一拍,也很快交了卷,几位贵妇们一同鉴赏,果然,还是推了黛玉为首,邱凌想了想,这倒不是说黛玉当真是战无不胜,碰巧是这几次咏东西都合着她性子,芙蓉就不用说了,那个是“风露清愁”,月桂却也是“冷香袅娜”,这一回菊花,愈发地“霜姿傲骨”了,倘若是咏咏牡丹什么,倒是不太匹配了,即便都是好,也就不能保证做得最出彩了。

黛玉等少不了谦虚了几句,当下众人便将那几首诗稿放在一起品评,东平王妃家中父辈兄辈里都曾经有人中过榜首,自幼深受熏陶,在文学造诣上算是在座中最深,由此便将众人诗中亮点很巧妙地都点评了点评,轮到黛玉时候,却笑道:“林姑娘这首,我却看不出那最好一句了。”众人听了这话,倒有点吃惊,邱凌却似已经猜到了她要说什么。

果然,这王妃虽然卖了个关子,但自己却先撑不住了,笑道:“我只觉得这诗,句句都好,须得好生装裱了,挂起来鉴赏。”

听了这话,众人又忍不住笑起来,护将军夫人笑道:“娘娘可又犯了痴病了,但林姑娘这诗却也确是甚好,这么看去,倒颇似娘娘旧日之风呢。”

原来这众人中,唯有这卫夫人是东平王妃旧日闺中密友,两家算是世交,小时往来甚多,故而她知晓王妃旧日文风,此时随口说来,倒引得王妃心中一动,正待说话时,却见那南安郡王世子妃在一旁笑道:“娘娘镇日里常叹因无女儿伴在左右,内院里甚为寂寥么?难得这林姑娘年纪虽小,但文采风流,颇有娘娘昔日之风,不如将林姑娘收为义女,岂不美哉?”

正文34、义母

/名书南安郡王世子妃这话,大约不过是随口一说,但却恰如一石入水激起了千层浪。厅中气氛霎时热烈起来,邱凌静静地侍立在黛玉身后,往上首座位上看去,见那东平王妃虽是忽然给说中了这桩心事,却是十分欣喜,护将军夫人面带微笑,想来也觉得这主意不错,西宁郡王世子妃表情平静,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那北静王妃面上虽然不显,但目光中却多少有些不快。邱凌心下了然,知道她必然是有些不忿东平王妃这出“横刀夺爱”戏码了。

这也难怪,按说黛玉算是由这北静王妃借着那次寿宴机会正式引入她们这个京中显贵们女眷圈子里。根据邱凌这几次观察,这王妃本身自然也是十分喜欢黛玉文采风流,姿容秀美,又加上因了她姐姐甄氏关系,恐怕也早就知道了兄姐已经属了意将黛玉许给自己娘家侄子甄庆霆事情了。她既然探明了甄氏和甄友直心意,难免也就存了个多多接触心,故而才会不停寻着机会同黛玉往来,大约除了想给北静王府增添点热闹气氛之外,恐怕也多少存了个好好看看黛玉是不是有她姐姐甄氏说那么好,算不算得上是自家侄儿良配这个意思。

不想,这时机选得不怎么凑巧,大约还没有等她看个分明,斜刺里却冲出一个东平王妃来,不但同黛玉一见如故,如今更是要认成干亲,正如同那句俗话儿说,“将失去方知其珍贵”,邱凌看着那北静王妃满腹抑郁模样,暗暗猜测保不准她自己心中恐怕也本已隐隐存了这个心思,真要收了黛玉做义女,继而便可以堂而皇之地掺一脚她婚事,虽然说可能没有什么决定权,但总归还是有个建议权,姑姑义女许给侄儿,来个亲上加亲,那将是多么美好事儿,想必她和她姐姐甄氏姑奶奶费了这么大劲儿把黛玉绕进来,大约存也就是这个心思了。

邱凌想了一回,忽然觉得如果她们真是这么考虑,那这想法倒也不错,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甄家姐妹们讲究是招招稳健、步步为营,没成想这东平王妃看着文质彬彬,却是个想到就做性情中人,再加上护将军夫人和南安郡王世子妃推波助澜,竟然被她当场便说破了,依着她地位,这事儿一说已经先成了一半,当真是平白地给了北静王妃当头一击。

这甄妃此时猛然听说了黛玉竟忽然要成了东平王妃义女,看这样子竟还有些十有要成意思,自然多少就有些不快了。特别是又看到那东平王妃在南安郡王世子妃有意无意点破了之后,竟然真得开始征求起黛玉意见来,更是忍耐不住,正欲开口说点什么,一旁坐着西宁郡王世子妃却抢先开了口,她在北静王妃旁边坐着,早把一切看了个清清楚楚,心中想也觉得南安郡王世子妃这话说得多少有点欠妥,此时开口就存了个圆场意思,当下笑道:“东平王妃娘娘果然爱才如命,只是这林姑娘原本是北静郡王妃殿下引荐给咱们,想也是视为己出一般疼爱着,却不想,倒被娘娘抢了先,思量着弄成自个儿闺女了,岂不让北静郡王妃殿下独自伤心。”

西宁郡王世子妃平素里最是个不紧不慢性子,说起俏皮话儿来倒也别有一番趣味,众贵妇不由得善意哄笑了一回,北静王妃大约也觉得自己有些情绪外露了,想是有意克制了一番,脸色略略恢复了平静,跟着众人把目光都投向了东平王妃,有那么一点儿看你怎么接话儿意思。

那东平王妃却也笑得欢畅,见大家都看着自己,却也继续微笑着道:“哎呦,这就实在是惭愧了,我这也是逼不得已啊,我哪里有北静王妃好命,得了郡主这么一样心头宝啊。虽说府里头有两个儿子,可惜命里竟一个女儿都没有,众位却也知道儿子们大了,一个个就是会跑得没影儿了,这一两年,府里头就剩我一个了,那旧日至爱诗文字赋,竟无人共赏。如今见着了黛玉,我实在是心头欢喜,一时难免忘形了,北静王妃殿下可不要见怪啊,就可不知道我有这个福分没有了。”

她这一番话,轻飘飘地转移了众人注意力,倒让邱凌想起这东平郡王家两位公子来,据说这两位旧日倒也是名满京都风雅人物,秉承其父教诲,本也是极其难得京城名公子。现今世子已经成婚分府别居,世子妃也是位名门千金,人自然也是极其聪慧漂亮,但无奈于这文学造诣上并不十分用心,又是才入门没多久就传出了喜信,身子又弱,王妃看着不落忍,已经免了她日常请安,要她在世子府里好好养着了。世子也在东平王爷王妃面前告了罪,除了日常在朝中点个卯,做点子有没工作,每日回王府中请个安之后,也就安心去照顾世子妃安胎了。二公子也是才定下了个望族闺秀,出了年儿就要大婚,现今也已经带了人分府另住去了。故而,偌大王府内院,竟只有王妃一个正主,实在是甚为无趣儿了。

她这一回见了黛玉,自然也就生了个留她在身边陪伴意思,这东平王妃看着文静优雅,但竟也是个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一条道走到黑类型,既然有这个意思,也就留了点心,竟还真给她找了点旧日缘分出来,她一面重新命侍女们重新给大家斟了茶,一面已经将她发现娓娓道来。

又是一盏茶时候过去,众人这才知道,原来这王妃家说起来同林家也还是有渊源,甘家祖上同林家祖上封侯那位侯爷也曾有过些交往,据说有一位祖姑奶奶还差点同林家结过亲,虽然说后来阴错阳差没有成,再后来林家封了侯,又移居去了维扬,渐渐地联系便少了,但这旧日渊源还是在。邱凌听着这话,心中十分不免感慨,所以说,贵族世家为什么能这么长久地延续下来,果然,往上数个四五代,总有一两代有那么一点牵扯,这么一联系下来,搞不好,整个京城,诸侯王公,大家都是有亲。

听了这个消息,黛玉虽然惊诧,倒也没有小家子气地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只是按着礼数先谢过了王妃厚爱,然后自然还是把那套“事关重大,黛玉年幼不敢擅作主张,待回府禀明了父亲再亲自来王妃府上答复”话说了一遍,小小年纪,应答已经是十分得体,自然给众人留下了更加好印象。东平王妃一口应允,然后又道自己也预备禀明王爷亲自同黛玉之父林副都御史大人协商此事,以示正式。

她这里满心欢喜地定下来,一回头却见北静王妃犹自在那儿闷闷不乐,便过去笑道:“这事儿原是我急切了,但也请娘娘不要如此伤怀,万一过几日我当真有这个福分收了这孩子做义女,自然还是要好好感谢娘娘引荐,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小郡主虽有王爷娘娘照料,但总归在府中无有年纪仿佛玩伴,想来多少也有些寂寥,届时若娘娘不见怪,我便会常常带着黛玉来北静王府叨扰,咱们母女几个一处品茗论诗,说笑玩闹,岂不乐乎?”

北静王妃听了这话,自己想了一回,倒也是这么个理儿,而且东平王妃既然抢占了先机说了这收义女话,她心里就算再不甘也不好当面翻脸,只有勉强笑着敷衍了几句,其他两位世子妃并一位将军夫人

红楼之成为英莲完第10部分阅读

欲望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