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楼之成为英莲 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红楼之成为英莲 完第16部分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邱凌听了几句,心中明白了个大概,因问现在是谁管家,秀姐儿便答说,因府中人口简单,寻常也没有什么大事儿,现下就是她娘媚桃管着内事,外头的杂务是她爹负责着。至此,这丫头已经答得相当不错了,邱凌寻思再问也问不出来什么了,便令她先去封氏那边伺候着了,自己换了衣服就来。她应了句就退下了,倒比上一次痛快了不少,想是知道邱凌就是这个习惯了,仍然一句嘴也没多,作为使女来说,算是十分出色的了。

邱凌照旧自己换好了衣服,又简单梳妆了,这才出了门,看时间还略早,便在院中略转了转,见到庭院中洒扫的一对老人,知道这便是秀姐儿的祖父母了。

原来封家渐渐衰败后,原先的家仆们走的走散的散,总共就只剩了秀姐儿一家子在了,除了她的父母亲之外,还有她的祖父母并一个幼弟,说是封府,其实连主带仆不过七八人,倒也真是人口简单之极了。据说封氏原本也给了她们家一笔钱,让她们另谋高就,但上至秀姐儿的老祖父母下至当时才牙牙学语的幼弟都不肯走,更不要说媚桃了,她是自就伺候封氏的,大家抱着哭了一场,此事不了了之,说是主仆,其实更像是家人一般了。shubao2邱凌虽然说在这世界时日不短了,但毕竟来自现世,不由得还是对这等满门都是忠仆的家族肃然起敬。

她上去同秀姐儿的祖父母攀谈了几句,心中一发地清楚了,原来这封府看着不,但却不过是个空壳子了。可怜封肃算计了一辈子,终究还是什么都没剩下,旧日里虽然有些家底,他后来一病不起,倒搭进去不少,他又没有儿子继承家业,幸而有封氏在旁侍奉汤药,好好地将他老两口送了终,但家业也就这么败了。

封氏虽然贤淑,但到底不是如熙凤探春之类管家的能手,兼之又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女儿英莲和老公甄士隐的下落,靠着那点子针线养家,到底还是杯水车薪了些。于是她慢慢地就把那些有能力和门路的家仆们一一遣散了,最后只剩下了忠仆媚桃一家子,幸而她的刺绣技艺日益精湛,不过,也只保得到温饱而已了。

邱凌在进府的时候特意留心看了看府中的情况,本就已经大概猜到了几分,方才问了秀姐儿,又同两位老人聊了几句,基本上已经把家里的情况弄清楚了。看看时候,封氏差不多该起来了,她便告别了两老,转身往封氏的房中走去。心中已经开始在思索封家的将来了,她走得不快,脑子转的却不慢,等到了封氏门口的时候,初步的打算已经形成了,只等着跟封氏探讨探讨便可以执行了。

迈步进了封氏的门,果见她已经起身了,梳洗得整整齐齐地端坐在椅子上喝茶,见她进来,忙丢了茶盅,拉了她过去坐,一面却叫媚桃叫了家中仆人们过来,存着个正式拜见少主的意思。邱凌迎着她丝毫掩饰不住的欣喜和信任的目光,估摸着她这是要让自己管理家事了,心中又是一暖,不由得又朝她那边靠了靠,顺着她说了几句话儿,另一边,媚桃一家已经到了厅中,齐刷刷地见礼。

礼自然还是都免了的,邱凌仗着是自己家里,索性也就说开了,自然还是先感谢了众人的忠心耿耿、不离不弃的,然后顺势征求封氏的意见,看是不是以后礼能免就免了,看着那几位老的老的,不然也是跟封氏差不多年纪的长辈每天这么行礼,实在是十分别扭。封氏自然也是同意的。因唤了媚桃上来将府内的账务等呈给邱凌看,一面又令她同她男人回禀内外事务。邱凌一一仔细看了,认真听了,回了封氏后,有什么不清楚的,便当场就问。没用多久,就将一家子的事务彻底搞清楚了。

其他倒还好,媚桃和她男人都是伶俐人儿,事务又实在是简单,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财务的问题比她想象的还严重,竟有些一日不做工便温饱不继的苗头了。邱凌这个时候才觉得,自己积累的那二十两银子的工钱有多么重要了,便按照自己先前的想法,分成了投入、际、投资、应急等几份。又重新分了分工,两位老人除了日常的洒扫工作外其他的一概不用做了,媚桃和她男人继续担任管家和管家娘子。秀姐儿伺候封氏并同她娘一道儿给封氏刺绣时打打下手,连秀姐儿九岁的幼弟俊哥儿都领了份儿跑腿儿的工,如此大家各司其职,虽然工作内容变化不大,但怎么看都有了一股子井井有条的新气象。

都整治停当了,第二天,就见俊哥儿蹦跳着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说是驿馆送来给姑娘的,邱凌接过看时,见上面写着“甄氏英莲女兄芳鉴”,心中不由得一暖,展开看时,果见行风格一如既往的风雅出尘,字里行间更是透着浓浓的姐妹深情,把她看得十分动容。整封信采斐然,畅通透,信尾却提了一首杏花诗,略显委婉羞涩。邱凌愣了片刻,不禁一笑,心中已然明了,不用说,这诗自然是指代那杏榜了,算算时间,会试的成绩已经出来了,那其中游鱼戏水、露珠沾花之意,自然是说甘漉、余瑜两人均得高中了。她又读了一遍,提笔写了封回信,还是忍不住略略打趣了她一番,下一次,可不要这么猜哑谜了。

过了两日,林祥伯带了林府的家人前来辞行,邱凌扶着封氏出来辞谢,打点了些礼物盘缠等物送了,又拿了些土仪请他们带回京城给黛玉父女,顺便将给黛玉的回信托他们带了回去,这才将他们送出了门,回过头去开始专心治家。

因着现在家里的主要收入都是封氏的刺绣,邱凌面上没有说什么,但心中却暗暗觉得终究非长久之计。封氏这刺绣的技艺虽然高,但在苏州这个刺绣之乡,高手精品层出不穷,如果不是行家里手,根本无法辨识都是高手的众人相差无几的绣艺,像甄家姑奶奶那种品味眼光无比挑剔加上有钱又有闲的毕竟是少数。

故而这么多年下来,封氏的刺绣来来去去就只有本省的那几家老主顾,另外最多就有些老主顾带来的外省散客,她又讲究技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一年到头儿也做不了几件,故而单价虽然高,总收入依然只够温饱,更不要说她一直密切关注女儿和老公的下落,在上面耽误的钱和功夫,都不少。

接下来的日子,邱凌一面说服了封氏不再多接绣品,另一方面请媚桃的男人出去慢慢打听些在卖的零散土地,因她不好出门,便靠着他在外出面买入,慢慢地,也累积了些田产,又找了人来种,渐渐也能支持家用了,还略有了盈余。邱凌便调整了家中工作岗位,秀姐儿的祖父母年事已高,邱凌便另请了几个人来家,接替了他们的工作,让他们安心养老。

她令极有刺绣天分的秀姐儿专心同封氏学艺,又另找了几个女孩子同她们一道儿,一两年下来,她们刺绣的东西虽然比不上封氏,但也算是上品了。封氏在邱凌的安排下慢慢减少了亲自刺绣的工作量,一年只绣几样,物以稀为贵,名气愈发大噪,因着她的绣品都暗以云纹做标记,又称之为“云织”,倒有个同“慧纹”并肩的意思了。

黛玉同她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虽然分隔两地,但姐妹感情历久弥深,自从她打趣过黛玉的暗语之后,黛玉给她写的信倒愈发直白了,两人几乎无话不谈,邱凌也因此知道了甘漉连中三元,进了翰林院,余瑜也继承了林如海的衣钵,中了探花,进了兰台寺。大观园自然还是修起来了,元妃也省过亲了,东平王妃家又添了个孙子之类的云云。

邱凌每一封都认真看,认真回,也将自家的事儿同她说说。红楼的故事还在照着老样子延续,而自己终究超脱在外,过着平淡如水的日子,除了老妈这两年没有间断地打听甄士隐的下落,想着他能想明白了回家来以及闲下来开始准备给她说亲之外,没有什么烦忧的事儿了。

寒来暑往,一晃儿到了第三年,刚过了年,早又有人传话来说在京城附近瞧见了疑似甄老爷的邋遢道士,封氏便坐不住了,非说年下进香时发了愿的,这次定能寻着甄士隐归家,定要去京城看看。邱凌无法,只得同意,正收拾的光景,恰黛玉的信函又至,道是林如海新升了正都御使,甘漉在翰林院也做得十分风生水起,两家已经选好了日子,过了端午便要过门了。邱凌度其意,想是她因念着同邱凌姐妹情深,便特意来信相邀的意思,恰巧封氏有意上京寻夫,她便顺坡就驴,将家中事务待清楚了,带了封氏和媚桃,一路往京城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抢救存稿,其实跟重写也差不多啊大家久等了shubao2

正文54、叙旧

(shubao2)54、叙旧

邱凌携着一母一婢,一路北上,照旧走的水路,又是早春的光景,两岸风光依旧,绝美似画,但世易时移,一晃三年过去了,多少难免有些个物是人非之感。shubao2她凭栏眺望,见远处水色天光,蓝的湛蓝,绿的靛青,混为一色,煞是迷茫,直看得她的心也跟着迷茫了起来一般。想是在姑苏城中平静安定的日子过久了,那基本不用费心经营的时光实在是轻松惬意的很,这时候再想起这花花绿绿,需要使出浑身解数才好应付的京城,自然便会有些不适应之感了。

然而不论她的心情如何,京城还是渐渐地近了,待到远远看见城门,她总算轻轻吁了一口气,幸好,一路平安。在这世界,她总共只有黛玉和封氏这两个最上心的人,现下一个眼巴巴地盼着她来,另一个磨破了嘴皮子非要来,那么来就来吧,既来之,则安之,反正,该来的,总归会来的。

到得渡口,已经有林府的人在那里候着了,见了她们的船靠岸,忙不迭地迎上来,打头的却是林祥伯,说是姑娘接到了来信,算着是这两日到,让他们天天来候着呢,今儿可算接着了。邱凌颔首微笑,道了句辛苦,这也是路上逢着了一两次坏天气,误了几日行程,没想到出发前给黛玉回的信竟先了她到了京城了。也罢,便先去林府看看准新娘子,倒也是这个理儿。

她心中已经有了这个打算,却还是转身问过了封氏,果见她虽然暗暗着急去寻甄士隐,但也深知不急在这一时,林家总算是对她们母女有过大恩的,她最是知恩之人,因此也没有说什么回绝的话,于是她们主仆三人便上了马车,跟着林祥伯一行径自往林府去了。

此时还没到晌午,林如海正在府衙中处理公务,故而众人未在外院多做停留,林祥伯令厮们将车停在仪门外,早有几个婆子上来搀了几人下车,换了软轿往里走,到了内门时,忽然听得一个熟悉的声音道“姑娘,秋凌姐到了。shubao2”

邱凌在甄家自然是被封氏呼为她女儿的本名“英莲”的,此时猛然听得人叫自己这个名字,顿时感觉十分亲切,忙掀帘子看时,这咋咋呼呼的不是雪雁却是哪个。她忙下了轿子,还没站稳,就听得黛玉的声音清清楚楚地道“雪雁,你怎么还叫秋凌姐,是甄姑娘才是。”

这话说得虽然半点没错,但邱凌如何听不出来其中隐含的淡淡怀念,是了,秋凌姐是可以一直伴在她身边的亦仆亦师亦的存在,甄姑娘却是待一阵就走的,如何比得上相依相伴的旧时光。

她心中感慨,这情绪却也是一闪而过,那一边黛玉早看到她了,已经笑着迎了上来,挽着她的手亲热地道“姐姐到了,一路可还顺利?”一面又同邱凌亲自扶了封氏下轿,嘘寒问暖,十分殷勤,三年未见,妹妹还是那个超凡脱俗的妹妹,出落得更是秀美夺人,但想是喜事将近,加上见到了邱凌她们太过高兴的缘故,竟有了些终于食了人间烟火的模样。

春纤、风英也从黛玉身后转出来同邱凌和封氏见礼,大家久别重逢,自然是分外亲密,就连封氏也受了感染,弃了轿子不坐,众人一路走一路攀谈,步行到了旁边的会客之所,早有丫鬟奉上茶来,黛玉亲自奉了,邱凌还是依着旧日习惯,行了半礼,这才坐下说话。

彼此又聊了聊近况,便到了午饭时间,封氏原想带了邱凌告辞出来,却哪里拗得过黛玉,她再三苦留了吃饭,两人推辞不过,只得留下,饭毕,黛玉又亲自安排着封氏歇歇午觉,封氏一路颠簸了过来,原也疲惫了,客气了两句,就由得黛玉和邱凌两个扶着去了客房歇息。黛玉命春纤和风英好生照顾了,这才携着邱凌退了出来,径直带她往自己房中说话。

邱凌瞧着她东忙西忙了这半天,连春纤风英两个都支开了,只剩了雪雁在身边,倒是一愣,后来一想也就明白了,自然是为的那两个更细致周到,照顾起封氏来更妥帖的缘故。shubao2她心中一热,知道道谢反而会生份,故而笑着开了口,出口的却是句打趣儿的话“许久不见,姑娘的家,管得愈发好了,也是时候去人家家里管管了。”

黛玉听了哪里有不知道她所指何意的道理,赶上来作势要打她,笑闹间,仿若回到了旧日同睡一张大床时的欢乐时光,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就算隔得再久,提起来,还是鲜活的如昨日才发生的一般。

借着这一两句玩笑话和笑闹,两人顿时更见亲密了些,相互瞧着笑了一阵子,黛玉便起身拿了案上的一个木箱子来看,里面却是满满的一叠记事录,原来她旧日给邱凌引导的养成了这记日志的习惯,竟然一发不可收拾,从未间断地坚持了下来,倒也是个有点子恒心的了。姐妹两人便顺势坐在案边翻阅,几年下来,黛玉的笔愈加老辣,真真无愧她才女的美名儿了。

在黛玉的追书,许多生活琐事读来都煞为有趣,引得邱凌不时发笑,间或打趣她两句。不想黛玉在东平王妃的教导之下,口才愈发厉害,同邱凌的信往来斗嘴打诨又从未间断,早已经练就一番铁齿铜牙,倒叫邱凌一点儿便宜都占不到,雪雁还在旁边间或插上一两句嘴,偏还常常打了岔,一时间,把两个人笑得眼泪都快要出来了。

两个人笑了一回,邱凌因问起黛玉的婚礼事宜,这才不过三月初,离着正日子还有两个月,因着林如海和东平王妃的高度重视,她的东西倒是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邱凌想起东平王妃那张温婉的脸,忽然有点怀念,看这情形,这位著名的闺女控王妃殿下,是早就卯着劲儿准备上了干女儿的婚礼了,恐怕从订亲的时候就开始动手儿了,不然,那么多林林总总的嫁妆,怎么这么早就齐全了。

既然聊到了嫁妆,黛玉难免就有些不好意思,那甘漉也是她看中的,这两年间订了亲,虽然不如之前随意,但也是隔不了多久就能见上一面的,有了东平王妃在中间搭桥,这大舅母家的二表兄,自然还是见的到。接触久了,这甘漉的好处,自然就看得更多了,情人眼中出西施,愈发才貌仙郎了一般了。

想是自己好事将近,黛玉顺口聊起了其他姐妹的近况,贾家那几位自然还没有什么大的动静,湘云同黛玉年纪仿佛,已经定给了卫若雪的哥哥卫若兰了,听说也是才貌俱佳的,保龄侯府上也是准备入秋后给她办了及笄礼送她过门。迎春也订了亲事,连探春那儿也有官媒上门儿,邱凌暗自算了算时间,也是到了这个时候了。嫁中山狼的嫁中山狼,远嫁做王妃的做王妃,只是,在这个当口儿,当事人都不知道。旁的人也不知道,还道都是良缘呢。

说着说着,黛玉的话头便转到了邱凌身上,想是见这么多旧日的姐妹们都有了归宿,但邱凌这儿竟一点动静都没有,便有点为她着急的意思了。算起来英莲今年已经十八岁了,在这里已经算是大龄适婚女性了,无奈邱凌虽然来得时候挺长了,但心里也确实没有仔细想过这件事儿,要不是这一两年封氏开始积极地为她筹划相亲,她压根儿还觉得自己是个孩子呢,可不是吗?在现世,她十八岁的时候还在念呢,到了这个世界,竟然都快成了剩女了,实在是,让她有些哭笑不得。

于是她赶紧笑着打岔,顺口说起了宝钗,她是和英莲同岁的,刚刚那一堆有主的名花里,可不包括这位姐姐吧。黛玉掩着口吃吃笑了笑,喘着气道“没得拿人家宝姐姐来取笑,她怎么能一样呢,薛姨妈和二舅母自有打算的,还是说你罢,真要没人儿,我们这里有个好的,还给你留着呢。”

邱凌听了这话,倒有点儿脸红,虽然是暗示,但给这妹妹说的这么明显,真是是个人都听的出来了,她看着笑成一团的黛玉和雪雁,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可怜她一世的英明,都毁在那一个呆子身上了。

这话还得从三年前说起,余瑜那一次貌似光明磊落实则耐人寻味的飞船送金事件,既然得以成行,睿智如林如海恐怕早就知道甚至是默许了的,看后面那艘来接那呆生的船竟然来的那么及时那么凑巧就知道了。事后邱凌常常想,她同生仅有的那几次集都是在林老爷的房或是庭院附近,说不定,有那么一次、两次的,在场的不只他们两个呢,这么一想,她顿时出了一头冷汗,这原是她思虑不周了,造成了这般误会,实在是不妥了。好在她当时身在姑苏,还想着这辈子就留在那儿了,即便有点什么终究会随着时间逝了的,没想到时隔了三年回来,这旧事儿还是难免被重提。

林如海知道了,聪慧如黛玉又怎么会不知道,天晓得余大爷那次惊人的追船之旅在她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不会弄成她喜欢的什么《牡丹亭》、《西厢记》的桥段就好了,邱凌苦笑了一下,还是正色岔开了这个话题,没有接黛玉这个茬儿,怎么说呢,她那个一有了不想弄清楚的事儿就扔在旁边做鸵鸟的毛病,还是没有变,一如现世那唯一的一段感情,孰是孰非,又怎么说得清,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了干净。反正,还能拖上一两年,说不定到时候,封氏就放过她不要她嫁人了呢,虽然这希望有点渺茫。

黛玉见她避而不谈,便也笑了笑,随着邱凌转换了话题,但她心里是怎么想的,邱凌就猜不着了。两个人继续天南海北地东拉西扯,叙叙旧情,只聊的天昏地暗,一不留神一个下午就过去了。春纤进来说老爷有请的时候,姐妹俩同时一愣,这才发觉外头天色已经不早了。黛玉有些不好意思地起身,忙问了问封氏,一面怪春纤雪雁也不提醒她们一声,慢待了长辈。春纤笑道“甄家太太早就说了,姑娘同甄姑娘许久未见,定有许多私己话儿要说,特意嘱咐我们别来叨扰,要我和风英陪着她转了转后面园子,现下正在坐在大厅里头喝茶呢。”

黛玉听了,这才略略安心,邱凌倒是很快明白过来封氏的心意,当娘?br/gt;

红楼之成为英莲完第16部分阅读

欲望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