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眼波中已经有了些水色,更有些对人生的彷徨无依。
她不要这么小性子,这么瞧不起人,不然,四哥会不要她了啊!
胤禛轻轻吻着她的脸颊,柔声的道:“这些事情,原是该怪四哥,从小都没有教过你,怎么能怪你呢?你又怎么是天生薄情了?你原是个极好的女孩子,一腔子的热情澎湃,哪里有薄情了?只是你素来都是图在家里娇生惯养的,自然不知道底下的贫苦。”
几滴晶莹清澈的泪珠滑进了胤禛的嘴里,咸咸涩涩的,让胤禛的心也纠结起来了。
黛玉呜咽道:“不是啊,从大嫂子的事情,从环儿的事情,还有金佳婆婆家的事情,我有看到我原来竟是有这样的短处的。我自以为生活的极好,待人也极平和,原来,我也有看不起人的时候,瞧不起他们。光说别人无情,我也是无情的啊,从来都不曾怜悯过底下人的苦楚,总是想要什么便要什么。”
“你已经改了很多了,没有谁天生就是人人平等的。”胤禛轻哄着她,安慰着她。
见黛玉依然为自己不能体谅百姓而难过,胤禛逗她道:“玉儿,今日可是四哥的生日,你要哭鼻子到明天?”
逗得黛玉破涕为笑,小脸郑重地道:“四哥,以后玉儿,会学着爱民的。”
胤禛道:“玉儿最乖了,自然会做一个最关心百姓的女主人。”
黛玉拈起长寿酥凑在胤禛嘴边,道:“四哥,吃长寿酥啊,你要长寿陪着我!”
一阵夜风卷起地上的残红,却飘飞如红蝶,一阵清香,沁人心脾,香甜的长寿酥,更让人心生甜意。
月色朦胧,鸟鸣尚在,唯独彼此的心,氤润如同喝了上好的桃花酒,醉了,迷了!
这一夜,两人的情意,也随着更深了一层。
次日清晨,胤禛一时酣睡,醒来的时候,玉枕微冷,已不知何时,不见了黛玉。
胤禛心中一急,大声道:“玉儿?玉儿?”
一声东西跌落在地,黛玉急忙掀了帘子走进来,道:“四哥怎么了?”
见到黛玉平安无事,胤禛才松了一口气,道:“才醒过来不见你,还以为你出了什么事了。”
黛玉听了,忙道:“在自己家里,还能出什么事情?倒是你将我吓了一跳,今儿个,咱们的粥都洒在地上了。”
胤禛奇道:“你怎么亲自张罗早膳了?丫头子呢?竟是还在睡不成?”
黛玉笑着取来胤禛已经熨好的衣裳,替他张罗穿着,又亲自拿了玉梳子给他梳头,软软地道:“我一问那些丫头子,竟是好些都卖身十年八年的了,有的家生女儿也都好些年没有见自个儿父母了,我便准了她们几日假,回家探亲去了。”
胤禛不禁有些好笑道:“怎么想起来这些了?”
黛玉手一顿,才道:“我以前离家了,都想爹娘的,她们必定也是想家的,再说了,十三日就南巡去了,留宜人球球几个就够了。”
胤禛点头道:“难为你有如此仁爱体贴之心,既然如此,就多给几日假吧!”
一时收拾好了,方到了外间饭厅上,只见宜人等人已经将洒落的粥饭收拾好了,另行端了可人亲自做的早点来。
黛玉忍不住有些羞赫地笑笑,原本想对胤禛献手艺的,没想到胤禛的一声大叫,倒是让自己做的粥都洒了。
胤禛也不在意,只是怕黛玉太过劳累,道:“只要你有这个心就好,凡事哪里能亲力亲为的呢?”
黛玉执拗地道:“我有这个心,也要做好才能以身作则!”
宜人一旁道:“四爷你可不知道,昨儿个,福晋就吩咐我们将她不穿的旧衣裳都找了出来,赏了不少丫头穿不说,还将她自己的银子都拿了出来,吩咐金佳管家送到了玉泉山雪崩的村子里去呢!”
黛玉还得意地对胤禛道:“我已经决定了,今儿天好,我也要去亲农。”
听得胤禛有些傻眼,随即轻轻咳嗽了一声,道:“你也去耕地不成?外面田里皆是泥泞,只怕你去了又说受不了了。”
黛玉坚定地看着胤禛,双目也是炯炯有神,分外清澈,脆生生地道:“亲农是知民间疾苦,就是因为受不了,才会知道百姓谋生之艰辛!若是我竟受得了了,那百姓的日子也不是艰辛的了。”
最后一句话声若蚊吟,却还是给胤禛听得清清楚楚。
抚着额头想了想,胤禛道:“也好,既然你一心要去,好生吃过了饭,我带你一同去,正好玉泉山,也有咱们家的田庄。”
见胤禛不反对自己去,黛玉欢天喜地地一叠声让一人盛饭,许是心胸开阔之故,倒是多吃了半碗粥。
胤禛见状,倒也是心中欢喜些,总算这个爱吃猫食的小家伙肯多吃饭了,也算是因祸得福。
好不容易用完了饭,黛玉已经叫人预备了马车等物,忽而见胤禛却是一身短打扮,扎着裤腿,一条长辫子也盘在了额头,活脱脱的一个庄稼人,不由得一愣,疑惑地道:“四哥怎么这副打扮?”
胤禛眼中带着笑意,指着黛玉一身家常宫装道:“难不成,你竟是要穿着宫装去下地?”
黛玉恍然大悟,随即又抬起头问道:“可是,我穿什么好啊?”
宜人抱着一个包袱过来,笑道:“倒是有几件乡下人的衣裳,姑娘且试试?”
说着服侍黛玉换下华贵的宫装,却是穿着红色葛布褂子,系着一条翠绿长裙,皆是细布缝制出来的。
想必也是虑着黛玉细皮嫩肉的,故而不敢给她粗布衣裳穿,恐怕磨破了她吹弹可破的肌肤。
黛玉不免有些新奇,对着穿衣镜看个不停,忽而皱眉望着镜子中发鬓上的金簪,道:“哪里有农妇戴金簪的啊?”
可人道:“难不成福晋真的是要荆钗布裙?”
看到黛玉点头,可人方上前给黛玉打开发鬓,重新用一根红头绳挽着发鬓,果然用一根木钗绾着。
挽着妇人的发鬓,露出绝丽秀美的容颜,却依然是高雅淡丽。
黛玉心中怜悯贫农,今儿又是头一回亲农,原是一腔子热血,欢天喜地地随着胤禛到了乡下里。
哪里知道一到了地儿,却不禁有些傻眼。
一块块的田亩。齐整整地井然有序,可是,却有许多的百姓忙得热火朝天。
几只耕牛时不时地哞哞几声,更添了些山野情趣,有关那红黑的脸膛上,却是汗珠密布。
如今才是开春,春风犹凉,那得花费多大的力气,才是一身的汗?
几个农妇也是忙着赶牛耕地,没有一个空闲着的,虽有一两个少妇坐在田埂上,却是带着一堆的孩子,手里还不断做着活计,或者也有几个年轻的小女孩挎着篮子挖野菜,也没有空闲着说贪恋山野风光的。
与他们相比,黛玉倒像是来赏玩风光的了。
胤禛已经换上了一双轻巧的草鞋,这里自有家中特地由自己耕种的田地,便也下田去了。
黛玉更加有些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干什么,只好一双湿漉漉的眼睛看着胤禛。
胤禛对她一笑,自是舍不得她下地干活,吩咐人取来一个篮子,递给她道:“山间路边野菜多得很,这时候最是鲜嫩的时候,你也颇懂得几本书,就挖了野菜,咱们回去做野菜汤吃。”
黛玉只好接过了竹篮,拿着一把黑黝黝的铁铲子,回头要问胤禛挖什么野菜的时候,却见胤禛已经下田去了。
不好打搅胤禛,黛玉只好自己亲力亲为,努力瞪着眼睛瞅着地上绿油油的一层草。
虽也读过几本医书,可是书上的跟地上生的,都没有一个样儿的,让黛玉瞅得眼睛也发涩起来。
一个小女孩笑眯眯地道:“姐姐,你在找什么呢?地上可没有什么东西可看的!”
黛玉红着脸道:“瞧着你们都在挖野菜,我也在找野菜。”
那女孩瞧着黛玉俏生生的模样,心中也生好感,将篮子放在黛玉跟前,笑道:“这才是能吃的野菜。”
黛玉好奇地看着她篮子里水灵灵绿嫩嫩的野菜,问道:“这是什么啊?闻着有一股清香呢!”
女孩子笑道:“这是春天头一茬儿的野荠菜啊!”
黛玉讶异地瞪大眼睛,道:“这就是荠菜?可是,和书里画的不大相同啊!”
那女孩子笑道:“书本子俺们没见过,山里土生土长的荠菜漫山遍野的,就是晒干了也认得。”
黛玉拿了一把荠菜放在手心里左右翻开,怎么瞧都和书上画的不同,却不免得意道:“原来这个就是荠菜,我认得了,一定要挖一篮子回去给四哥吃!”
便拿着那女孩子挖的荠菜当样子,满眼瞅着地上找荠菜,可是瞧来瞧去,满眼都是绿色,怎么也找不到荠菜。
黛玉不禁有些焦急,道:“好生奇怪,为什么你就能找到,等到我找的时候,荠菜就不见了?”
女孩子失笑道:“姐姐你急什么啊?我生在乡下这么七八年了,从小就是吃着荠菜长大的,就是闭着眼睛也能闻到,自然是认得的,姐姐是富贵人家的千金,又是头一回来怎么会轻而易举的就分辨了荠菜出来?”
黛玉奇道:“你怎么知道我是富贵人家的小姐?我也是农妇打扮呢!”
女孩子一阵娇笑,道:“姐姐模样生得这样好,白嫩嫩水灵灵的,一瞧就像是山里的桃子,穿得虽然不是绫罗绸缎,可是比我们乡下这些粗布衣裳可是好得多,而且姐姐的口音就是京片子啊,和乡下土语俚曲都不一样。”
说着又将下巴往胤禛那里一抬,道:“那位四爷,我们从小就见着的,他时常都有来干活,照顾那一块地。听说,那位四爷是京中的大贵人,年年雪崩的时候,四爷都有亲自来,我们村子里的好多房子,都是四爷吩咐人给建了起来的。”
看着女孩子对胤禛满眼的倾慕感恩,黛玉不自觉的也与有荣焉。
“那你叫什么名字啊?”黛玉倒是喜欢这女孩子的坦率大方,生得也倒是不俗。
女孩子露齿一笑,竟如一朵黑红的杜鹃花开放,道:“我叫青儿,姓王,王青,我还有一个兄弟叫板儿。”
黛玉思索了一会,才笑道:“青儿,你们村子,如今怎么样了?可有些回苏了?”
青儿道:“虽然今年雪崩,死了一大半的人,但是总算是同心协力的度过了难关,听说,今年的租子全免,想必过几年,村子必定还会发起来了的,只怕到时候更齐整些了呢!”
说着亲热地拉着黛玉的手,道:“姐姐,我来帮你挖荠菜,回去做给四爷吃。”
黛玉只觉得她的手掌粗糙,刺得自己的嫩手生疼,忙翻看她的手掌时,却见手心满是焦黄的老茧,手指也十分粗大,不见女孩子的柔嫩滑腻,可见从小都是靠着双手吃饭的,不禁对着这些庄稼人,更生了三分敬意。
青儿一面替黛玉挖荠菜,一面教黛玉分辨各种野菜,道:“如今生计不好,家家户户的粮食都是不够的,野菜倒是派了极大的用处,今儿个挖了好些野菜回家去,做了窝窝头吃起来也是喷香的!”
黛玉不免又好奇起来,道:“野菜窝窝头?好不好吃?”
青儿笑得露齿,道:“没有粮食吃的时候,窝窝头就是最好吃的东西了!”
说着从衣襟中摸出一个布包来,打开看时,却是青惨惨的两半个窝窝头,虽有些野菜的味道,却让黛玉欲掩鼻而退。
“这是我今天早上吃饭的时候偷偷藏起来的半个窝窝头,想等干活饿了,给我兄弟吃!”青儿说着,递到黛玉跟前,眼儿也是亮亮的,道:“姐姐你尝尝,这就是我们这里最好吃的窝窝头了,香得很。”
不知道为什么,黛玉心中竟生出了一股悲怆之意。
这就是太平盛世吗?这就是康熙大帝下面的国泰民安吗?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吃着山珍海味,他们却是吃着窝窝头果腹。
也许在他们眼里,这窝窝头比皇宫中的山珍海味更为美味!
这是他们的血汗凝结的啊!
雍亲王妃第094章咬伤
“痛痛啊!”黛玉痛得哇哇怪叫,小手只要往后缩。
胤禛辖制住她乱动的双手,给她手心敷药。
雪嫩滑腻的小素手,只因握着铁铲子挖荠菜,荠菜倒是没挖到多少,手心却给磨破了皮。
胤禛原本正在赶着耕牛犁地,转眼瞧见黛玉泪汪汪地坐在田埂上,捧着双手不断呼气,他便心觉有异。
当他看到细嫩的手心竟是血肉模糊的时候,又是气,又是心疼,立刻边带黛玉回来了。
听着黛玉呼痛,胤禛狠狠地瞪了她一眼,道:“既然知道手疼,做什么这么倔强挖荠菜?”
黛玉委屈地含着两泡清泉,呜呜咽咽地道:“我也不知道会磨破手啊!看着青儿挖得好生带劲,我就也想到挖到。”
果然是娇生惯养的主儿,人家比她年纪小的女孩子,都没有磨破手,自己却一点小伤也哇哇大哭。
细细地用纱布给她包上才敷药的双手,胤禛沉着脸嘱咐道:“这些日子,不准沾了水,什么事情也不要做,吃饭让我喂你。”
见胤禛脸色不好,黛玉也不敢说话,委屈地点头答应了。
胤禛将她拥在怀里,心中却是自责不已。
明明知道黛玉从小就是娇生惯养,不是丝绸的衣裳,也磨得她肌肤发红,自己却带她下乡务农,真是想自己打自己耳光!
黛玉软软地咕哝道:“四哥,不要自责啊,今天我知道了很多东西呢!就权当这是束修好了!”
胤禛瞪着她的头顶,束修,世间有如此贵重的束修吗?竟让他一心一意守护着的妻子受伤!
不过黛玉这么一伤,简直就是当了几日废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活着比皇帝都舒服。
跟胤禛抗议了好几回,一概都给胤禛驳回,什么时候双手复原,什么时候才能自己动手。
因此黛玉直到坐上了南巡的马车,依然心中怨念不已。
头一回跟着康熙南巡的龙驾,黛玉在心中烦闷,康熙随行所带之人太多,每每都是有人来啰唣,恼得她推病不见。
坐在马车里,黛玉气闷得很,让宜人揭开帘子,将小脸探了出去,看着一直都跟在马车左右的胤禛,道:“四哥,闷!”
胤禛今日穿得极其华贵,紫色长袍,深紫色巴图鲁马甲,越发显得他双眸幽深,举手投足之间,挥洒着富贵霸气。
眼中含着柔色看着黛玉,道:“怎么?闷的慌了?”
黛玉点点头,伸着一双依然纱布裹着的双手,欢喜地叫道:“四哥,我也骑马好不好?”
胤禛微亦沉吟,黛玉立即道:“不然,我骑着辟邪好了,辟邪最乖了,又不会将我甩出去,还会保护我。”
这一行南巡,她心知是康熙引蛇出洞之策,岂能不带她可爱的辟邪呢?
话音刚落,就见跟着马车后头懒洋洋的辟邪“嗖”的一声,蹿到了马车前面,养着头望着黛玉。
辟邪愈发生得高大威武,神威凛凛,随行的马匹也似有灵性,皆不敢靠近辟邪,不过也因辟邪收敛了浑身的霸气,不然,马匹早已吓得软了四条腿,瘫在地上瑟瑟发抖了。
黛玉眼儿眯成了新月牙,赞道:“辟邪最乖了,听到我要骑你,你就过来了。”
说着便往辟邪身上一跳,也不管马车正在行走,吓得胤禛打了个激灵,翻身接过黛玉,一同坐在了辟邪身上。
“胡闹!马车还在动,你就往下掉,若是辟邪不同灵,岂不是摔着了?”胤禛心有余悸地斥责道。
黛玉往胤禛怀里一钻,道:“四哥才不会让我摔着呢!”
她有四哥啊,四哥在跟前看着她,她拿定了四哥一定会护着她的!
胤禛有些拿她的淘气没办法,不过软玉温香在怀,黛玉又如此淘气,他便也不去骑马了,与黛玉同骑辟邪。
黛玉斜坐在胤禛怀里,对着两旁的景色指指点点,再看着前头一些女眷皆乘坐马车,便笑道:“这样好的景色也看不到了,初春的气息是最清爽的,有着花草的味道,她们也都闷在马车里,真是可怜。”
虽然一行人皆是寻常富商人家的打扮,但是康熙为首,诸位皇子陪伴,骑着高头骏马,皆是掩不住的贵气,俨然还是豪门巨室,满是颐指气使之气,路旁之人,无不让道,唯恐招惹了这个富贵人家,给自己惹祸上身。
康熙听到黛玉脆生生的声音,便回头一看,见到两人同骑辟邪,倒也不失为一副极美的画卷,便笑道:“你们两个,跟在后头做什么?上来跟朕并骑。娃儿,你倒是特立独行,比咱们满洲女子还要豪爽大气。”
黛玉拍拍辟邪的头,道:“辟邪,你最快了,超过皇阿玛!”
辟邪晃悠悠地挪到了康熙马匹并行,一声儿也不吭,只是斜眼看了一眼康熙的坐骑。
康熙心中只觉得古怪,身下一阵颠簸,竟是马匹受了些惊吓。
黛玉忍不住娇笑出声道:“皇阿玛,你这龙马,可也不成的,无法衬出皇阿玛的威严呢!”
康熙也不置可否,因瞅见了黛玉包着纱布的手,奇道:“娃儿,手怎么伤着了?烫着了?”
听康熙的语气十分关怀,黛玉心中微微一动,举起双手,叹气道:“臣媳太过娇生惯养了。跟着四哥去乡下务农,四哥累得那样都没事,臣媳却是给挖野菜的铁铲子磨破了手心,四哥就像包着大伤似的将臣媳的手裹成了这个样子。”
康熙听了便道:“真个儿不知道拿你们怎么办,好好儿,下乡干活做什么?你们又不是那庄稼人,偏生找罪受。”
说着高声吩咐李德全道:“李德全,朕记得随行也带了最上好的伤药不是?回头取些来给四福晋送过去。”
李德全忙答应了一声,康熙才回过头对黛玉道:“娃儿,下回得仔细些儿了,不能做的活儿,不要强求。”
黛玉笑逐颜开,道:“就是哦,不能做的活儿,不能强求,皇阿玛也不准强求四哥去娶别人!”
说道最后,还不忘对康熙以往给胤禛指腹为婚的事儿颇有怨念。
康熙听了这话,不由得哈哈大笑,一旁的胤祥也笑了起来,道:“真个儿四嫂牙尖嘴利的!”
一双湛然有神的眸子也含笑看着黛玉,为她那丽色天生的容姿所折服,更为她那清灵飘逸的气度所折服。
唯独这样的女子,能体察民间疾苦,方能足以匹配得上四哥罢!
胤祀眸子却是顾盼不已,瞧着胤禛身后总是跟着一个身穿黑衣且面戴银罩的男子?br/gt;
红楼之禛心俜玉第35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