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侯门娇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侯门娇第18部分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说话间韵香已经把红袖的长剑取了来,红袖一拔剑郡主身边的两名丫头便上前一步轻喝了一声:外面立时便涌进来一些侍卫。

平南郡主急忙喝退了侍卫,又训斥了两名丫头才对红袖说话,表示出她的歉意。

红袖笑着一抱拳道:“无妨,只要郡主不怪罪民女就好。”平南郡主又客气了两句,便请红袖舞剑。

红袖很干脆,弯腰抱拳之后便舞起剑来,一面舞还一面漫吟:“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她舞得剑法本来就不是观赏的剑法,那剑又是一把极为不错的利器,所以在道道剑光中弥漫出森森的杀气,让厅上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了一种冷:透到骨子里的冷。

她吟到“十步杀一人”时接连使出了几招杀手,剑光更是亮了三分,杀气自然也强了三分!

平南郡主一直挂在脸上的温柔笑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惊惧:她生平第一次知道了怕字,实实在在的怕。

诗自然是好诗,可是却没有人为诗喝彩:诗与剑法的配合,把厅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吓到了。

当红袖收势站好行礼时,厅上众人还在呆愣中,只有沈妙歌是清醒的,双眼放光的看着红袖:他相信红袖不会伤害他。

红袖言语还是一样恭谨有礼:“不知道郡主还能看入眼吗?”

第六十八章才女要不得

红袖说完话之后,平南郡主身边伺候的人还都没有回过神来;倒是郡主先自惊惧中挣脱出来,勉强挂上笑容:“好剑法。”虽然她强自镇静并且只说了三个字,却依然有着一丝颤音。

红袖行礼如仪:“民女不敢当郡主的夸奖。”她的声音平和,无喜无骄很诚恳。

平南郡主不想太过于示弱,又强自撑着多说了一句:“诗,更好!”她身后的人这才都醒了过来,人人都低下了头,不敢正视红袖。

红袖脸上很适时的出现了一些红晕,仿佛有些不好意思:“回郡主,民女更不敢当此夸奖;因为那个诗,不是民女所写。”她是真的不好意思了,因为那诗真的不是她所写,是不经主人同意借来的嘛。

“啊?”平南郡主听了之后一愣,然后感觉心里好过多了:那首诗不是不好,实在是太好了!但是她却被红袖的剑意吓到了,所以对于诗的感悟并不多。

就算不多,也让她有些自惭不如了;现在她心里平顺过来:此女,只不过是个武夫罢了。细细品一品诗,更加认为不会是红袖写出来的,虽然她会武,但是那样的诗句却不是一个养在闺阁中的女子能写出来的。

红袖不想得一个才女之名,尤其还有可能会是那种很大很大名气的才女:一来不适合她,她只适合做个平常的小妇人;二来本尊的小红袖,可真的不会做诗,如果她突然变得能文能武成为名动天下的才女,郑将军夫妇再溺爱女儿怕也会对她生出疑心来的。

平南郡主勉强又同红袖说了几句闲话,便开口送客;至此人们方松了口气。

沈妙歌走出东院时,看向红袖的目光是直直的、定定的,那目光中有着太多掩饰不住的东西;他第一次非常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心意:自己喜欢的就是红袖这样的女子,而不是郡主那样的女子。

那剑法、那身姿、那诗……,总之红袖的一切都让他心动不已,不是说原来他没有心动,只是他并不明白那是一种什么感觉;而今天红袖带给他的震撼太大了一些,忽然间他便懂了。

梦喜几个人看沈妙歌的神色,都嘻嘻笑着坐上软兜或是车子走了,没有人等红袖。

红袖倒也大方得很,她和沈妙歌是夫妻,就算是亲密些也没有什么不妥吧?

上了车子后,沈妙歌立时便开口道:“那诗,是不是你做出来的?实在是、实在是太好了!”他其实最想说的不是这个,不过话到嘴边他却说不出来心中所想,便又改问此事了。

红袖看向沈妙歌笑道:“旁人不知道也就罢了,你也不知道我吗?我能做出那样的诗来?”她既然不想做才女,那就彻头彻尾不做。

沈妙歌想想便认真的点头:“也是,你如果能写出那样的诗来,我便能写出比那更好的诗来了。”还上下打量了一番红袖。

红袖闻言假装恼了,两个人便在车子里玩闹了一会儿:刚刚在郡主那里,他们实在是太过压抑了,现在正好放松一下。

不过沈妙歌还是极喜欢那首诗的,回到房里便让红袖写了下来,然后便连连念诵起来,不一会儿他便倒背如流了。

然后背的兴起,他也取了剑舞起来:比起红袖来,他的剑意少了三分杀气,却多了几分雄浑凝重。

红袖看得也手痒起来,也取了剑和他对舞,一时间满屋子都是剑光,赵氏和众丫头早就退了出去——虽然相信不会被伤到,不过还是避一避的好。

他们两个人现在的剑法都不错,所以屋里虽然空间不大,他们却也舞得很尽兴。

直到两个人都累了才收势站好,此时才发现门口立着沈侯爷和沈太夫人。沈侯爷看到他们收势还轻轻的拍了拍手掌道:“好!”他没有想到儿子的剑法居然如此不错,看来郑将军是一点没有藏私啊。

红袖脸上一红,急忙和沈妙歌上前把人请了进来。

沈侯爷坐下后第一句话便是:“袖儿,刚刚琦儿背的诗就是你在郡主那里所做吗?”

红袖小小吃了一惊,不过是一首诗罢了,怎么连侯爷也惊动了;她还是照旧的回了话,沈侯爷又让她抄录一份便起身走了:沈家自然不能让红袖受委屈,不过那些话不必他来说。

古人对于诗词的喜爱超出了红袖的认知,她看向沈太夫人时心中暗想:她不会也是为了诗而来吧?沈太夫人看到红袖的目光笑道:“我也听说那诗了,不过却不是为了那个来的。”

她是为了郡主而来。

不过沈太夫人的话又让红袖小小的吃了一惊:她很高兴红袖能吓到平南郡主,并且暗示红袖和沈妙歌,日后可以不必事事处处相让郡主——只要像今日一样不被她捉到把柄就成,让红袖他们两个人尽管不用太客气。

沈太夫人说完话之后,便起身走了:她很忙的,哪里有时间闲话?红袖和沈妙歌对视一眼之后只是一笑:沈府如此倒让两个人都安心不少。

沈侯爷拿着诗回到了上房,想把那诗好好的收起来。

“侯爷回来了。不知道夫人的身子可大好了?”花氏一边请安一边问道。她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见过侯爷了,而这一切自然是被那个郑红袖害的。

“夫人的身子还不太好;”沈侯爷看了花氏一眼:“你怎么会在这里?”上房是沈夫人的院子,她不在花氏应该进不来才对。

“妾侍正巧路过这里,看到侯爷进来,便担心上房没有几个丫头,而留下来的也不知道侯爷的喜好,不知道怎么伺候;所以才跟在侯爷身后进来,看看侯爷有什么吩咐没有。”花氏早已经想好了应对的话,所以答起来并没有半分迟疑。

沈侯爷的眉头还是微微皱了皱:沈夫人小产的莫名其妙,他如何不疑心?不过他还是平声道:“没有什么,我只是来放一点东西这就走了;没有事儿你回房吧。”

花氏没有想到沈侯爷马上就走,她有些幽怨的看了一眼沈侯爷:“侯爷,老宅那边人少,夫人身子又不好,不如让妾侍过去伺候着吧?”

沈侯爷微笑着用手抚了抚花氏的肩:“你们夫人就要回来了,好好在家等我。”说完便挥手道:“下去吧。”

花氏无法只得福了一福退下去:只是在心中又把红袖骂了一通。

沈侯爷却在屋中呆立了半晌才把诗放好,然后唤来沈府的大管家吩咐了几句起身回老宅了。他走之后不久,沈夫人院子里看门的婆子们都换了——原来的婆子们都被打发到园子里的洒扫上去了。

花氏听说后心中一惊:难道侯爷对自己生出了不满或是怀疑来?说起来,也是自己今儿太过心急了些,不应该尾随侯爷进上房的。

只是事情已经这样,她知道眼下最好就是什么也不要做,不然下一次被打发的人就是她自己了;如此想着,她强按下所有的念头,只管在房里歇着哪里也没有去;就连她院子里的人也被约束着少到其他地方去。

花氏的做法,在次日便被大管家使人告知了沈侯爷。沈侯爷听说之后沉默了一会儿,却什么也没有说;他是真的对花氏生出了疑心来——如果花氏心中无鬼,应该会为了他的所为打听一些什么,怎么也会有些惊慌;现在她的所为便有些不合常理了。

红袖听到韵香说,花氏随在侯爷身后进了沈夫人的院子便笑了:“她,看来是真有些急了;”一面说话一面把针别在了衣襟上,眯着眼睛看自己绣的枕套:“应该让她再急一些,然后她都做过什么便会被侯爷查出来了。”

“姑娘,您为什么不告诉小侯爷,让小侯爷给侯爷说呢?那样侯爷直接查起来不是更快?”韵香有些不明白红袖为什么要把事情弄得这么麻烦。

“你啊,不懂。男人,看自己身边的女子,总是蒙着眼睛的;如果不是他自己除下那眼睛上的布条儿,无论我们说什么他也只会半信半疑——而我们那么做,反倒是打草惊蛇。”红袖慢条斯理的说完后,指着枕套道:“韵香,你说这里用什么样的红色会比较好?”

韵香看了一眼:“姑娘,婢子认为用金色比较好。”她们姑娘很聪明,可是在配色上却没有半分聪明劲儿:“姑娘,你怎么懂这么多?婢子还真没有想这么多,男人家真不相信他的女人会算计他?”

红袖听得心里一突,连忙把柳氏拉出来做挡箭牌:“你想想,我们府上不是有柳……,我父亲人精明吧?可是他却一直认为柳……是好人呢。”

韵香听得直点头:“对啊,对啊;原来婢子没有想过,那些年真是难为姑娘你了。”她比红袖大几岁,此时看红袖带着十二分的怜悯:这么小的孩子懂这么多,真不知道吃了柳姨娘多少亏呢。

如果柳姨娘知道韵香的想法,一定会同她拼命的:是她这些年吃了这个小丫头很多亏好不好?到现在她头上还有一个小丫头留下的疤呢。

红袖搪塞过去之后,便不想再谈此事岔开了话题。

而赵氏正好自外面进来,脸色却不太好看;红袖便唤她过来问她有什么事儿。

赵氏轻轻一叹:“我刚刚被唤去老祖宗那里了。”

第六十九章圆房之前的准备

沈老祖叫赵氏过去?红袖的眉头微微一动:怕没有什么好事。

“老祖宗有什么事儿?”红袖一面说一面取了针来开始绣花儿:好事歹事都是事儿,反正躲是躲不过的,生气着急等却是要不得的,只要她带出了颜色便会让她在沈府难以立足。

赵氏过来坐在了脚踏上,她的脸色始终没有展开:“老祖宗这次是唤奴婢过去有大事儿;眼瞅着再有月余就要年节了,而过了年节没有多久姑娘和五爷就要圆方了……”

红袖听到这里脸上一红,说实在的她到现在还没有准备好,不,是从来没有想过和一个小男孩洞房;赵氏继续说道:“老祖宗唤我过去,就是为了准备圆房的一些事情。”

“现在就要开始准备?”红袖摇了摇头:这还有好几个月呢,沈家的人太过着急了。

赵氏看出了红袖的心思便道:“现在准备正好,不然就要有些晚了;比如今天老祖宗所说的圆房之前的,那个、那个‘暖床丫头’的事,便要现在开始物色……”

“奶娘,你说什么丫头?”红袖打断了赵氏的话,她的心头升起了不舒服的感觉:“丫头可是不缺的,还要什么丫头?”

赵氏看了一眼韵香等人,此事还真不好明说;她想了想早晚姑娘也是要知道的,便伏耳对红袖说了一番话;红袖听完之后脸上并无红色只有白色:分明就是被气的。

她很生气,非常生气!

她现在才知道原来按照俗成,沈妙歌在圆房之前,要收一两个通房丫头:并不是一般的通房丫头,而是身负重任教他如何“人事”的女子!

如果在她嫁过来之前沈家如此作为,她无所谓:反正她是眼不见为净,再说她那个时候也没有穿越呢,想管也管不着了;但是现在沈家的人要在她眼皮底下安排这样的事情,她如何能忍得?

“姑娘,我知道你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不过这是规矩,您还是想开些吧,莫要让人诟病姑娘善妒。”赵氏却劝了红袖两句。

看她认为此事是理所应当的,那她在为什么事情不高兴?红袖便问了出来。

赵氏摆手赶出去所有的丫头才道:“老祖宗的意思,最好是让韵香和茶香去教五爷那个什么;老祖宗说那两个丫头早晚是要收到房里的,所以早些也就无所谓了;而且是知根知底的人,姑娘也能……”

用她的人?红袖的眼角抽了抽:“不行!”而且她心中不舒服的还有一点:原来韵香和茶香是郑姜氏选来给沈妙歌做小的人。

赵氏点头:“她们原本就是准备给五爷的通房,可是那个圆房之前的事情应该是由沈家准备人,怎么能用我们家的人?况且,老祖宗的意思是规矩不会坏——他们的人一样准备,只是等姑娘和五爷圆房之后,再让五爷……”

红袖听得心里更不舒服:把她的人给了沈妙歌做小还不成,沈家原本应该准备的那两个丫头还是要准备的,沈老祖打得好算盘!

沈妙歌现在的身子很好,所以沈家已经在着急为他收房里人。

“姑娘,其实你不用担心;”赵氏迟疑了一下还是道:“头一年里,就算有丫头什么的、那个有了喜,沈家也不会留下来的;这也是规矩。”

红袖直翻白眼:这都是什么规矩!不过,她知道生气也于事无补,现在只能想办法:好在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呢。

赵氏又啰嗦了几句:无非就是抱怨沈家不依规矩要用韵香等人;红袖打发她出去之后,哪里还有心思绣花,可是想来想去此事却好像无法可解。

越是如此她心中越烦躁:一个平南郡主还没有打发掉,沈老祖便把主意打到了她贴身丫头的身上不算,还要再来两个通房丫头,这日子还让不让人过了?

其实,红袖却误会沈老祖了。

因为按着规矩,陪嫁的丫头本就是给男方的通房;而沈老祖认为自己府上安排两个人给沈妙歌,不如用红袖的人,让她心里也能舒服些——她纯粹只是为了红袖着想,以一个古人的想法为红袖着想。

红袖烦了两日也没有想到法子,好在平南郡主自那日之后,就没有再请红袖过去东院,也没有找她麻烦,不然她现在还要应付郡主只怕会更烦。

郡主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沈家的姑娘们都被她请去了四五次,只是红袖不去,她自然也不能单独请沈妙歌过去;就算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脸皮也是要顾的。

沈府并没有同红袖说这些,她也不想同沈妙歌直说,所以此事便横在了她的心中:一日想不到法子,她一日便不痛快。

红袖就是不能接受:在她和沈妙歌成为正是夫妻之前,要允许他的床上先爬上去两个丫头;她不能理解古人们是怎么想的,这让新妇情何以堪啊?

而且女子成亲之前如果不贞便是大罪,而男子却一定要成亲之前不能守着清白,这种道理不知道古人是怎么想出来的。

她为此一直都是闷闷不乐,沈妙歌想尽了法子逗她开心,也只是换她一时之笑。

红袖的烦躁是有根源的:因为她原本就打算要做的事情就很多,她和沈妙歌想先把沈侯爷院子里的人理清楚,长房的人不能抱成一团,怎么能怪被人下手害了子孙呢——当然不是指沈夫人的身边人,而是指沈侯爷的身边人,他的侍妾。

然后她和沈妙歌才好全力应对沈家各房:一房一房慢慢来,她不相信就找不出来那个要害沈妙歌性命的人。

而沈妙歌和红袖常常商议的也就是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只是,如何才能家和?那害人的人不找出来,如果能一家和和气气的才怪!

他们小夫妻除了一心要查那害人的人之外,平时里和兄弟姐妹们也常常聚一聚:都是沈家的人,手足就应该有个手足的亲热劲儿——兄弟阋墙是一个家族败落的根源。

如此多的事情,红袖和沈妙歌还没有理出一个头绪来的时候,居然又多了这么一件暖床的事儿。

红袖终于决定对厨房下手了,无他,只是她需要发泄一下;而厨房的那些人,也太不把她和沈妙歌当成一盘菜了。

红袖和沈妙歌这天没有去厨房,而是把厨房的管事媳妇叫到了内宅的书房内,把他们早就议好的新规矩告诉了她。

红袖仿佛没有看到管事媳妇已经变了的脸色,只管接着说了下去:“日后便按这些规矩行事,以前的规矩不要再提了,听清楚没有?记不住也没有关系,我已经让人把规矩都写了下来,你不识得字可以找人教你把它背下来。”

管事媳妇心里正在怒骂:如果按照这些规矩行事,哪里还有什么油水可捞?虽然她也知道新规矩可以让沈府节省不少银两,也可以让沈家上下几百下人们得不少的实惠——但这些同她有什么干系?

再听到要背规矩,心下更是恼怒;不过主子就是主子,再小也是主子;她不敢直接把不满说出来,也不敢直接说新规矩不可为,只能委婉的、“好心的”提醒红袖:“袖儿姑娘,原来的规矩大多是沈家祖上传下来的,还有一些是老祖宗定下的……”

祖上传下来的东西、老祖宗的规矩如果改了,那可以算是不孝;不孝可是大罪。

红袖却不理会她话中的暗示,直接打断了她的话:“这些我都知道,新的规矩我也早已经回过了老祖宗和太夫人;你,只管好好的按新规矩做事,把厨房里的事情管好。”

管事媳妇听到这里知道不可能让红袖收回她的新规矩,只得行礼答应了下来:明的不行,她还可以来暗的!虽然她是婢仆

侯门娇第18部分阅读

欲望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