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只是听着,没有看他也没有应一声儿;他心里没有底儿,接着往下说:“那边的掌柜还说了,只要我能得到今天的书稿带过去,便会再给我一百两银子。”
“夫人,就是这些了,其他的小人也不知道,请夫人饶了小的吧。”说完连连叩头不止。
红袖依然不看他,只是慢声道:“你知道沈家是侯爷吧?你知道郑家也是侯爷吧?你知道我是皇上亲封的县主吧?”
一连串的问话,让张五的头低得更低了,他几乎是伏在地上答道:“小的,小的知道。”
红袖不在说话,只是拿眼看了他一下。
张五一哆嗦,扑在地上道:“那人说新东家绝对不会比沈家差,不然不敢和沈家堆上的;再者开门做生意,自家做自家的,就算是沈,郑两家权大势大,也不能自家开了茶楼,不让其他人再说茶楼的生意。”
他说道这里瞄了一眼红袖,颤声道:“夫人,小的当时是鬼迷心窍,认为、认为他的有道理,不是,有那么一点儿道理,再加上那一百现两银子,我便、便一时糊涂答应了下来。”
红袖没有说话,他沉思起来“一想到有人打仙灵茶的主意,心中便有了计较自然不是一般人,一般人哪里敢得罪沈、郑两家?只是京中和沈郑两家平起平坐的就有十几家,而王爷们便更多了,到底会是哪一位呢?
眼红仙灵茶不是没有,有不少人都和沈侯爷、郑将军露过要插一脚的意思,只是被两家都打着哈哈马虎了过去;让人掺一脚分些银子出去不要紧,只是怕赖人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茶上。
这些人个个都有来头,到时沈郑两家也不好因为一个仙灵茶便和对方翻脸;所以最好的法子就是不理会这些人。
所以,红袖一时间还真不知道会是哪一个人下的手;也许是几个人联手要对仙灵茶楼下黑手也说不定。
她看了一眼张五,淡淡的说:“你想走便可以走,你只是在我们仙灵茶楼里说书,并不是卖身到我们仙灵茶楼,所以去留随意;只是在仙灵茶楼所说的书,并不是你自己的书稿,也不是留传下来的段子;所以,半年之内你也不能在其他任何一座茶楼酒肆之中,用你手中的那个半个书稿赚取银子。”
她并没有为难张五的意思:他不过是个小人物,并且所起作用即其有限他所说的故事还有半部呢,而且就是舍弃这一部书,她还有的是故事可以写出来。
张五虽然贪财出卖东家不是个好东西,不过他的确不是卖身在茶楼,的确是去留随意的;红袖,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张五诺诺的点头答应了。
红袖冷冷的又加了一句:“不管你的东家是什么人,如果你真用那半部书替你的新东家卖命,那么……;你想,你的东家会为了你,和我们沈郑两家翻脸吗?”
张五头上的冷汗更多了,他现在更加的后悔:为什么要贪心?!安安逸逸的待在仙灵茶楼,这一辈子都会衣食无忧不说,而且还能买下田产庄子,日后子孙能做个富家翁。
现在他夹在中间,根本就不好过:哪一方都不拿他的生死当成一回事儿,但是对他的要求哪一方都不低;他不听谁的吩咐都有可能会丢掉性命。
红袖说完之后,便让人把张五带了下去,让他回去茶楼收拾自己的东西:他被仙灵茶楼解雇了。
她对此事并无多大的气,妖怪只能怪她自己调想不周,不管是茶楼里的小二还是说书先生等等,她都没有在上面费什么心思,全部是由老掌柜的打理。如果她上心一些,把现代的一些东西变动一些拿过来用,就不会出现眼下的情形;小二哥还好说,说书先生却是掌握着一定“核心”的人物,怎么能没有约束呢?
红袖认真自习的考虑起这件事情:当然不是用现代的一纸和约就能解决这件事情;毕竟老掌柜的方法还是很不错的,四个说书先生也不过是一个被人收买了去。人情,现在这个时候的人,讲究人情味要重的多,想到对方把小二和说书先生的家眷都接走的举动,红袖忍不住想到:要不要把茶楼的人,都聚到一起住呢?想来想去,的确是个好法子,只是此事还要和沈妙歌好好商议一番;毕竟是大事儿,这么多人家,需要的房舍不在少数;而且不仅仅是让他们搬来住这么简单。
红袖先把自己茶楼里的短处细细的想了一番,想好了补救的法子之后,才又想起了那位新东家。
会是谁呢?长公主驸马?平北郡主?淮南侯……;人还真是不少,想来想去,人人都有那么一点点可能,只是红袖没有半分凭证。
就算是有凭证,红袖也不是想去找人家理论:张五所说的那番话并不是没有道理,人家要开茶楼是人家的自由,她凭什么不让人家开?
她只是想知道是哪一个,可以早一些做防备:想来那茶楼开张,会有针对仙灵茶楼的举动,她不想太过被动。
红袖正在苦思时,老掌柜的亲自来了:因为他有很大的事情要对红袖说,原来他没有当成一回事儿,但是现在茶楼里出现了事情之后,他再一联想便不能不当一回事儿了。如果他的猜测准了,那么……;只是不知道是谁要和沈郑两府过不去,就算是权势大过沈郑两家,为了一个茶楼得罪两府合适吗?
老掌柜的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第23章神茗茶楼
红袖唤了老掌柜的进来,还没有来得及问话,便听有丫头们五老爷来了;她只能起来迎了出去。沈五老爷的第二座茶楼开张之后很火爆,当地的名门贵族、达官贵人,无一不以吃到仙灵茶为荣;他今天赶回京中,原本是想和红袖商量一下,再开两座茶楼的;不想一到老宅便听到仙灵茶楼出事了。
他并没有着急的刨根问底,而是安静的坐在一旁听老掌柜回话。
老掌柜的跑了耒,是因为仙灵茶楼对面的铺子在一个月前被人盘了下来:是强盘下来的,那是一家很大的成衣铺子,虽然他家的衣服并不得豪门大族人的青眼,不过却在中上层的官吏、和富商中很有名气;生意做得很是红火。
但是这样一家捧红火的铺子,却被强迫搬走了;新店和老店虽然只隔了两条街,但是生意一定是受影响的;这还是小事儿。
因为古代人对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极为重视,说一句重若性命也不为过;而成衣铺子三层楼阁的店铺便是祖上留下耒的,听说已经传了四、五代人。
自此可见,当日成衣铺子的老板走时是什么心情了;虽然想拼了性命的,不过最终只能妥协搬走:新店虽然比老店大了三分,但是意义却不同;那老板宁可不要这份便宜,也想要保住自家的祖产。
老掌柜虽然对成衣铺子的老板十分的同情,不过也就是感慨了几句世风日下之类的话,也没有放在心上。后来店铺便开始收拾,自里到外请了许多的工匠在忙活;周围的店铺老板因为事关自家的生意,当然都去打听过这位强买下店铺的人,要做什么营生。
但是人人都没有打听到,老掌柜自然也不知道;虽然对方有些神秘,不过老掌柜却并没有多少担心————不管他是做什么营生,绝对不会开茶楼的。
不会有傻子把茶楼开到仙灵茶楼的对面:那就是自寻死路,有银子也不是这么个赔法儿;所以老掌柜的虽然对那铺子还有几分好奇心,但也只是几分好奇。
直到今天,仙灵茶楼里出了事情,他不经意抬头看向外面时心里一突:那成衣铺子在此地听人说有一二百年了,早也不出事晚也不出事,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被人强买了去呢?
莫不是,它要开得是茶楼?!对面的铺子在早几天便已经收拾好了,已经在招兵买马;只是一样没有人知道是做什么的:小二是哪个店铺都需要的,招几个小二并不能让人看出什么来。
老掌柜的才急急的赶到沈府老宅,向红袖说了此事。
沈五老爷听完之后,看红袖不说话才问老掌柜的:“茶楼里出了什么事情?”老掌柜得了红袖暗中的同意把事情源源本本的说了一遍
他知道了事情的全部后,十分肯定的对红袖道:“对面的店铺,绝对是要开茶楼。”
红袖轻轻的点头,她也是这样想;只是,谁非要做这种无聊的事情呢?不管是谁要开茶楼,不管是不是得了仙灵茶的做法,得了说书先生的相助,最好、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和仙炅茶楼距离越远越好,如此才能赚到银子。
开到仙灵茶楼对面,这家茶楼的主人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和沈、郑两家有仇怨:分明就是在斗气啊。
用意很明显,要把仙灵茶楼的客人抢走,挤挎仙灵茶楼:却不太像是官场之人的做法;官场上的人,就算要把刀子桶到人家的心口上,脸面还是一副亲热的笑容。
红袖想来想去,想不到自己或是沈、郑两家什么时11有过这么一个仇敌;沈五老爷并没有问红袖,而是问老掌柜的,仙灵茶楼里是不是曾经开罪过什么客人?或是有客人表示不满,或是和店里的小二或是掌柜的有过口角等等。
老掌柜的摇头:“从来没有过。大家都知迢这茶楼是沈府的,而且太后和皇上的贡茶也由我们耒送,没有人会在茶楼里寻事;而我们茶楼里小二,我是每日都再三的叮嘱,不管客人说什么,不能顶嘴不能变脸,都要笑脸、恭谨相对。”
沈五老爷摇了摇头,自语道:“这可真是奇了,对面那茶楼怎么会平白无故的出现呢?”他没有问红袖,是因为他知道并相信红袖不会在外面结下什么仇敌;而沈、郑两家的仇敌,他不用问红袖,他比红袖知道的清楚。
红袖也苦笑,敌对的茶楼还真出现的有够古怪;自己在家中闷了三个多月了:当真是人在家中坐,麻烦却从天降。
沈五老爷和红袖商议了半日,直到沈妙歌回来,也没有寻到会如此做的人;而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却说要等对方的茶楼开张之后,看情形再定什么时候开新茶楼,在什么地方开新茶楼。
五老爷的意思是,如果那人真是要和仙灵茶楼对着干,她便不会只在京中开茶楼;沈家,当然不能被一个小人压过去;在沈五老爷的心中:仙灵茶可是沈家的,那可是世代传下去的好东西,怎么能让他人分一杯羹?
况且那人怕不是来分一杯羹的,而是来破坏仙灵茶的好名声。
沈妙歌也没有想到,对面会开一座茶楼;他看五叔父和红袖都猜不出对方是谁耒,便打发人给沈侯爷禀告了此事,请他使人出去查一查。
不过,沈家刚刚准备查的时候,又接到了沈妙歌的话:不用查了。
一大早起来,沈妙歌吃完早饭便出去了;而红袖刚和沈五老爷坐在客厅里,老掌柜的便使人来请沈五老爷过去:红袖有身孕,沈妙歌此时不会在府中,所以老掌柜的才来请沈五老爷。
原来,今天对面的茶楼开张了!
红袖一听眉头皱了皱,打发一个给沈妙歌送信儿,便执意要和沈五老爷一起去茶楼看看;沈五老爷挂着茶楼,又拗不过红袖只得和她一起出门:自然是瞒了沈老祖的。
马车快到茶楼时,侄走得极慢了:人太多了;前面是锣鼓喧天,听上去热闹非凡。
红袖自马车悄悄的向外看去,对面的店铺粉刷一新,挂满了彩绸,十分的喜庆;待走得近了,看到高悬的有两个牌匾;一个牌匾上书写着几个龙飞凤舞的大牢:神仙也止步;另外一个牌匾写着:神茗茶楼。
只看这名字,红袖就感觉到了对方的敌意:要压仙灵茶楼一头一—你的名字里有个仙,我便取个神字!
不过对方排场很大,舞龙舞狮的便有六队之多,比仙灵茶楼开张时各请两队多出何止一倍?说乱贺客却要差一些,京中的豪门贵族、朝中的大臣来得人并不多,却也不是没有。
有几辆车子红袖便识得上面的标记,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敢在对面开茶楼,还敢挖仙灵茶楼的墙角,一定是有背景的人:俩几个达官贵人很正常。
红袖一到茶楼,老掌柜的吓了一跳:这么大的肚子可不是玩儿的,当下立时便请红袖和沈五掌柜的到了二楼坐下;他们要看对面的盛况,所以并没有进包厢。
有人在靠外窗的地方放好了椅子,沈五老爷和红袖坐好和对面看了过去:现在只是开始,对面安排的好戏应该还没有上场才对。
在沈妙歌赶来不一会儿,舞狮舞龙的都退到了一旁;红袖认为接下耒对方的掌柜和老板应该露面了。
不过,和掌柜的一起上来的却不是老板,而是三个漂亮的女子!这群女子有的浓梨艳抹,有的清雅脱俗,不过有一点却是共通的:面对这么多人,却没有一般女子会有的羞涩。
这是一一青楼女子?!红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忍不住用手帕子揉了揉眼再看:果真是青楼女子;不过并不是一般的青楼女子,举止之间很是从容,却并不显得过于轻浮。
对面掌柜的大声说了一番话,感谢了众人的捧场,而且他还是很特意的看了两眼仙灵茶楼二楼:窗子大开,他能—看到那里有人。
他指着三个女子说了一番话,不过红袖他们距离太远,并没有听清楚;不过下面的人群马蚤动起来,有欢呼的也有吹口哨的,甚至还有人在骂。
那掌柜的也不理会这些,带着女子下去了;这时上来了一个人,是张五先生;他的出现让众人马蚤动了一番,他只说了两句话,便匆匆回了茶楼里。
茶楼里又走出了一个人来,一个女子;红袖虽然隔得有些远,却还是一眼认了出来:她居然是郭珍珠!
红袖想破了头也没有想到的东家居然是她。
红袖看得呆了一呆,还是不太明白她为什么要在仙灵荠楼对面开一座茶楼:自己可不曾得罪于她;不收留她算不上是得罪吧?就算是得罪,仇恨也没有重到如此地步吧?红袖不可思议的看着郭珍珠;而郭珍珠也遥遥的看着红袖,她在笑;只是红袖看得并不太清楚。
郭珍珠能开茶楼,不用说是诚亲王的支持:只是红袖不明白,一位堂堂的王爷怎么会让他的女人出来抛头露面。
郭珍珠的出现让楼下的马蚤动更厉害:如此漂亮的女子可不是天天能见到的,而且还是几乎每个男人都会喜欢的那种女子。
弱柳扶风一一红袖看到郭珍珠款款走上台时,脑中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这个词;没有疑问,郭珍珠真得很美,让人怜惜的美。
郭珍珠说了两句话后便也退回了茶楼中;而茶楼也正式开张,欢迎任何一个人进去。
二十四章郭大娘来访
沈妙歌看到红袖面色有异,立时问红袖:“你认识那个妇人?”
沈妙歌并没有说错,她和红袖都是习武之人,眼力要比沈五老爷强的多:都看到郭珍珠已经换作了妇人装扮。
红袖轻轻点头,眯起了眼睛:“我认识她,嗯,有过一面之缘。”她和郭珍珠真得不熟,甚至那天一别之后便再也没有见过,也没听说过她的事情。
沈五老爷皱紧了眉头:“妇人抛头露面,对方的行当,不太正经。”他如此说,一半是他看到了那三个漂亮女子,一半是他的观念。
在这个时代,由女子挑大梁的店铺只有一种:青楼。就算是小家小户的妇人不得不抛头露面,但也只是被人唤作老板娘:不管店铺由谁真说了算,对外面来说总是有个男人来做老板的。
就像红袖,仙灵茶楼是她一手办起来的,她却在人前并没有露半分面儿;而人们所知的就是此茶楼是沈府所开。
而郭珍珠以妇人身份公开向众人表明了她的身份,这在人们看来她无论如何也算不得是良家妇女了。
袖儿,你怎么会认识这种人?”沈五老爷并没有要责怪红袖的意思,他只是奇怪,以红袖的脾性与深居简出的生活,怎么会和这种不正经的妇人结仇呢。
红袖轻轻一叹:“此事说起来话长,和廉亲王爷有那么一点点关系。”她在看到郭珍珠之前,根本就没有想到对面茶楼的东家会是她。
听到红袖的这句话,沈妙歌立时想到了一点:“这人,就是你和那个连姑娘当日所救下的女子?”
红袖点头,她看了一眼对面的茶楼:自一楼到三楼,都有穿红着绿的丫头穿梭其中;她不自禁的摇了摇头,这还像是茶楼吗?
听到楼梯响,老掌柜的和一个小二哥上来了。小二哥刚刚到那边去看热闹打听消息了,听到小二哥的话后,红袖苦笑了一下:真不知道连姑娘当日救郭珍珠做什么,现在看来多么像是多此一举。
原来,对面的茶楼,除了不能住宿之后,什么都提供:有歌妓表演,吃茶吃酒都有女子相陪,包厢里伺候的茶师就是女子除非你特别指定要男茶师。
说它是青楼吧,里面的女子却不是入了妓籍的,而且也不留客过宿;说它不是青楼吧,可是那老板郭大娘亲口说了:只要付足了银子,店里的姑娘也愿意,是可以带出去的她当然不是明说,而是暗示的。
那和青楼女子也没有什么区别了,她现在领着这么一群女子做营生,和去了青楼有什么不同?连姑娘不知道看到后会如何想。
虽然挂着茶楼的牌子,做的营生却不是茶楼的营生:虽然有一部分,但是加上了那些女子之后,吃的那也不是茶了。
“郭大娘?”红袖忍不住轻轻打断了小二哥的话:“你是说那位老板吗?”郭珍珠的年龄并不大,和红袖差不多听她说是父母疼爱她,所以一直没有给她定下亲事;而此次去寻亲,便是到那边投靠亲戚,借亲戚的光能攀上一门好亲事,如此年青的女子,怎么也不能被称之为大娘吧?
“是啊,对面的老板就是郭大娘;”小二哥点头应道:“他们那里的说书先生也有四名,而且也说得不是平常的那些东西,倒也不是我们茶楼里的书。”
红袖听到这里问道:“说的是什么?”
“和我们的书差不多,却不太一样;我也不会说,反正听着和我们茶楼里的书有些相同似的。”小二哥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他是真的说不清楚,不过红袖却已经听得明白了。
想来郭珍珠是让人来听书,记下了自己茶楼里所说故事的大概,又得了张五手里原来的手稿之后,请人捉刀仿写的?br/gt;
侯门娇第65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