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月没说话,不过眼神里也不无赞同。
“的确如此,除去冯氏西厂以及中立三派,朝廷剩下的人都还不成气候,对此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只不过……”花九戚手上无意识的动作突然停下了,说:“你们都忽略了一个人。”
花容和时暮盘算着京城的各方势力,竟是一点也不觉得漏了哪一点。
佘月拧起眉毛,说:“你的意思是……”佘月猛地摇头,“这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花九戚反问。
“那个人……”佘月话说到一半突然没了声,竟觉得原本认为再明显不过的原因此刻显得格外苍白,连他自己都不能说服。
看佘月想透了,花九戚才继续说:“你们想不到也正常。毕竟他最招摇的时候都过去了几十年,而又有谁能想到,一个人可以将自己隐藏到那种地步。”
花九戚看向花容和时暮:“你们忽略了那个恰恰是最不能忽略的人。”
“在皇城,万人之上,手眼通天。”
“看不惯外戚争权,又不得不维持虚假的平衡。”
花容突然有个想法。
“还有谁能比那人更能做到这一步?”
除了御座上那个男人,怕是再也没有人能做到了吧。
“是天启大帝。”花容笃定。
没想到他竟然藏得这么深!
若说天启大帝,在整个天元大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昏君。
身为西北蛮人的天启军本就不为中原人视为正统,就算天启帝欲盖弥彰般地改国姓为富有中原气息的萧也未能博得所有中原人的认可。
而后天启大帝刚刚登基便下令屠城,此举虽然被视为君启帝国一次杰出的反抗行动。然而依然屹立的酆都残骸却无时无刻不在昭示着天启大帝的残暴无知。
甚至连帝国名称就是仅仅在前朝“君启帝国”中加个“大”字。
其蒙昧亦可见一斑。
从此天启大帝便被冠以蒙昧、落后,暴虐的名号,再脱不去。
而天启大帝却并非如此简单。
若对几十年前的帝国稍有印象的人只略一思索,便能记起,天启大帝也曾展现出杰出的政治才能。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
天启帝曾以雷霆手腕镇压前朝余孽,同时改革旧制以安定民心,双管齐下,稳定**的速度在整个历史上也是首屈一指。
然而,广为流传的纪事年表中对此事均以“武力镇压”一词寥寥带过,仅能在少数野史中窥见蛛丝马迹。
至于原因为何,便在于后话——天启大帝备受史官口诛笔伐的另一缘由。
天启大帝的昏聩大致始于冯氏的得志。
许是因为蛮族女子大多粗犷健壮,比不得中原女儿的娇俏多情,是以身为其中佼佼者的越贵妃冯氏便早早入了这蛮族汉子的眼。
冯氏是个攻于心计的。天启大帝这般百炼钢也能在她手里化作绕指柔。
日日曼舞,夜夜承欢。
如此风流韵事,甚至被编入话本广为流传。
天启大帝为冯氏之才情侧目,便是三千宠爱集其一身,恨良宵苦短,去日苦多。
从此君王不早朝——这是显而易见的。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又有俗话讲,池里无鱼,虾公为主;山中无虎,猴子为王。
天启大帝下了场,“虾公”“猴子”就热闹起来了。
先是暖玉温香的越贵妃,后有阴柔毒辣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