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玉钩看似是从蹀躞带上取下来的,形制颇有些东汉遗风,书生拿在手中反复瞧了好几遍,直到对方有些不耐烦地催他了,终是把手里的钱袋递了出去。
裘三郎颠了颠那钱袋,又笑着拍了拍书生的肩膀,转身进了铺子。
书生手里攥着那玉钩,就像攥着自己的身家性命一般,小心再小心地包进了方巾里。正与李秀云二人擦肩而过之时,李秀云清楚地听见身旁之人忽然叹了口气,继而脚下一停,往左边移了移身子,挡住了那书生的去路。
“你怕是被人骗了,这玉钩是仿制的。”她听见张子初这么冲对方说道。
李秀云“呀”地轻呼了一声,只见书生先是浑身一颤,后而面色煞白地盯着脸覆面具的张子初,哆嗦着唇问,“你是何人?可莫要胡说八道。”
“他没有胡说,这玉钩着实是仿品。”李秀云正待开口,又闻身后插来一个声音。三人回头一瞧,只见一个须髯有些邋遢的中年男人走了上来。
那人看着四十岁上下,手中还捧着好些破铜烂石,明明都是些落败玩意儿,他却当作宝贝似的护在怀里。
“来,小兄弟,帮我兜着先,可千万小心别摔坏咯。”男人说着将怀里的东西一股脑倒给了王希泽,继而咳嗽一声,从书生手中一把夺过了那带钩来。
“你看啊,这带钩虽看似汉制,却在细节处错漏百出。就好比这环扣,汉时根据身份品阶不同亦有讲究,文武三品以上佩玉扣,四、五品佩金扣,六、七品佩银扣,这一个,明显该是三品以上大员所佩。可届时的玉扣大多是双鞓、双扣、双□□尾的,但这只带钩显然只有单扣,有违祖制,所以绝非汉物,更别说其面浆呈色,都不足以为信。”
“不过前些年,我倒在相国寺遇到过一个真品,那可真是……”
男人说起这番话来侃侃而谈,几乎停不下嘴来,略显沧桑的脸上开始绽放出夺人的光彩,连立在王希泽身后的李秀云也一并听入了迷。
“我道一转眼的功夫你又去了何处,原来是跑这儿与人掌眼来了。”温婉娴静的妇人微笑着挽上了男人的臂膀,止住了他的话匣。
那男人见自家夫人来了,顿时收敛了许多。他咳嗽一声,不好意思地一拱手,“失礼失礼,是在下一时忘形了。”
“他便是这般,一说起古玩什物就停不下来,几位小友可别见怪。”这妇人虽看似已近不惑,却是清丽典雅,身上自有一股书香之气,看她身后女使也多捧着诗册词典之籍。
“怎会,还未多谢先生指教。”王希泽礼貌地回了一揖,却见那上当的儒生面色难看到了极致。
妇人身后的厮儿女使从王希泽手里接过了那些秦砖汉瓦。妇人自当中瞥了一眼,微微一笑,“你倒是动作快,看来这回又是我输了。”
“哦?好不容易得空回来瞧上一趟,看来夫人今日运气不佳啊。”男人颇为得意地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应是二人之前做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