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这话大有道理,其实就是死马当做活马医,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救不活罢了,可万一救活了呢?岂不是赚大了?
郑皇后半信半疑,也就不再阻拦安道全,只对蔡京哼了一声说道:“哀家姑且信你,可是如果救不活,哀家还要与太师理论!”
于是安道全开始在“尸体”上针灸,这边李格非主审白胜,审理的过程中,首先由赵楷将事情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然后是白胜自辩,最后是证人作证,最后是三堂合议。
综合多方供述,案情大体是这样的,今日寅时三牌许,郑国舅突然到了四代弟子居住的院落之中,指名让白胜出来,当时四代弟子皆被惊醒,却没有人听见白胜出门。
总共九十七名四代弟子居住在院子里的八间房屋之中,与白胜同室的十二名弟子均供认白胜昨夜并未回到这里睡觉。
卯时初,四代弟子起身练功时,发现郑肃扑倒在院落正中,背后插着一支羽箭,根据该羽箭的规格可以认定,此箭来自西前院,也就是四代弟子练习箭术的院落之中。
四代弟子因之大哗,又引来了三代弟子进入院落,随后是曹正带着荀四和白胜赶到现场,白胜当场给郑肃喂了一颗丸药,并守在郑肃身边不许任何人靠近。
这种情况下,人们已经认定白胜必是杀人凶手,必将受到国法制裁,反而没人上前与白胜争执了,即便是一向针对白胜的三代弟子也选择了静观其变。
再后来就是赵楷闻讯赶来,对本案做出了初步调查取证。
如果根据上述事实来分析,那么杀郑肃的凶手就该另有其人,但是唯一不能确定的是曹正和荀四是否作了伪证。
所以三堂首脑同样统一不了意见,以李格非为代表的一方认为应该仔细勘察现场去寻找真凶,而另一方则认为应该给白胜、曹正以及荀四上大刑,看看他们是否是在串供撒谎。
这场辩论逐渐扩大到了蔡京和郑皇后之间。蔡京认为上大刑必定会把此案办成屈打成招的冤假错案,而郑皇后当然认为打死白胜也不为过。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蔡京和李格非一派的短板在于,你说勘察现场寻找真凶,这现场早已被三四两代近二百名弟子破坏殆尽,如何勘察?没人能够勘察得了!
况且从另一方面来说,你说另有真凶,那么真凶谋杀郑国舅的动机是什么?如果真凶抱有谋杀郑国舅的动机,为何在此前的漫长岁月里隐忍不发,直到白胜进入御拳馆才选择动手?
虽然蔡京和李格非等人颇富智慧,也对三代弟子展开了逐一讯问,只问今晨郑肃是不是一个人出的门,但是因为郑肃的特殊地位,在三代弟子的院落中是住单间的,所以这个问题没人能够回答出来。
但是蔡京和李格非并未就此灰心放弃。他们随即就把替白胜辩护的重点放在了白胜的武功上面。白胜的武功高低是破案的关键线索。
都说白胜不会武功,那么,白胜作为刚刚进入御拳馆的第四代弟子,如何能够打得过第三代弟子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