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时候,能开一辆奥迪,去做个几千万的生意,也是不掉价的。
事情谈妥,赵青山以每个种蛋家一毛钱的价格从孵化场老板手里购买,完了再让李宏联系送货的车辆,车费算赵青山的,而自己则每批鸡给李宏一百块钱的信息费。
现在赵青山的孵化场那边,一天就需要六百枚到八百枚的种蛋,然后李宏原先是每十天就给赵青山供应一批种蛋,一次供应六千枚到八千枚。价格呢,是随行就市,便宜的时候三毛钱一个蛋,贵的时候到过五毛六。运费也一直是赵青山付的,一次运费一百五。
一直以来,赵青山和李宏的合作都很愉快,可是没想到竟然出了现在的大问题。
本来打算卖种蛋的李宏,现在倒好,只能当商品蛋来卖了,每个鸡蛋,最少少卖1毛钱了。
孵化鸡苗的成本对于赵青山来说,对于往棋山送鸡的利润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然而,这个事件,却让赵青山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从种鸡到种蛋,到孵化,再到养殖,到销售,最后再到食客的嘴里,这中间的环节太多,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自己整个计划的实施。
如果,把整个产业链给攥在自己手里,下一步,自己的利润岂不是肯定要最大化了?
而现在,整条产业链,还有三个环节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是种鸡、种蛋和加工销售。
种鸡厂里面把握着种鸡的销售,赵青山连父母代的种鸡都很难买到,而种蛋呢,则只能从那些规模比较大的孵化场里面购买,至于说鸡肉加工销售,则被棋山的炒鸡店老板掌握着。
如果说这三个产业链,以赵青山现在的条件来看,最容易被自己抓过来的,就应该是棋山炒鸡那一块了。
棋山炒鸡,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开始形成品牌,然而一直以来,棋山炒鸡的发展也都是棋山上面几十个大小规模不等的炒鸡店来粗放发展,并没有形成产业合力。
如果说,下一步赵青山插手棋山炒鸡市场,将这几十家大小不等的炒鸡店给联合起来,开发出真空包装,可以大规模上市销售的话,肯定也能赚大钱。
然后至于说对于种鸡和种蛋的研究,因为投资巨大,暂时赵青山还无能为力。
事情解决之后,赵青山便开着车,回家去了。
回到东岭养鸡场之后,赵青山立刻便带着刘钊,在自己建的三十个养鸡大棚里面转了一圈,现在每个大棚里面都养着鸡,而每个大棚里面呢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