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村养鸡大亨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511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两年,家电市场发展非常迅速。

在八十年代的时候,电视开始慢慢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里。

在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一般老百姓家里面,需要的家电无非就是一台电视而已。这个时候,电视已经普及了。

一开始影响家电普及的因素主要就是价格,这里包括家电本身的价格和电费。另外,在85年以前,农村里面基本没有多少供电。

而且电价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是很贵的。七十年代末的时候,普通员工的工资只有一个月40元,合着一天也就一块多钱,而当时的电价是一度两毛二,一天要是用个两度电,一少半的工资就没了。

农村真正实现大规模供电,实际上是从95年以后开始的。

随着供电规模扩大,随着2002年电改,然后同时家电价格也开始越来越亲民,于是,整个家电市场开始火热起来。

曾经国内首富是个卖家电的,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当年家电销售行业的火热程度。

七十年代,各家各户都有的家电,恐怕就是收音机了。

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电视机开始进入老百姓家里,然后一直到八十年代内,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黑白电视已经基本上普及到所有家庭里面。黑白电视能普及,主要是在八十年代内的时候一台黑白电视机只有几百块钱而已了。这个价格,大多数老百姓是可以接收的了。

电视普及之后,下一个开始销售火热的家电,是影碟机。港台电影的火热,带动着影碟机和盗版光碟的火热。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每个地方的火车站旁边,学校旁边,农村集市上,都有大量穿着军大衣卖光碟的。

到九十年代内的时候,慢慢的老百姓之间的贫富差距开始越来越大,有钱人家里的家电开始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起来。洗衣机、冰箱和空调,成了富人家里新的标配三大件。

然后穷人家里呢,空调和冰箱,在九十年代内的时候,还是不敢想的,顶多就是花几百块钱买个半自动的洗衣机。

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时候,富人家里面开始用一种价格昂贵,但是收视效果让人觉得咂舌的家什头,那就是卫星电视信号接收器。

这种外观看起来很像一个大锅盖子的东西,在九十年代中期最开始出现在老百姓的视线当中的时候,大约是三千块钱左右的价格。

九十年代中期,三千块钱,基本上相当于一个篷工一年的收入了。

这个价格,肯定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够承受得起的。

实际上大锅盖的生产成本一点都不高,而且技术含量也没有多少,最先生产这种产品的厂家直接赚翻了。

不过因为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很快其他厂家也开始生产大锅盖,然后竞争便激烈起来。

然后到九十年代内的时候,大锅盖的价格,已经只有一两百块钱的样子了。

当然了,那些质量特别好的,还能卖到几百块钱的样子。赵青山用的大锅盖,都是正牌厂家生产的,能够及时跟上软件更新的,可以一直使用。而那些盗版厂家生产的大锅盖,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