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第一相士(穿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大唐第一相士(穿越)——木寒霏(64)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李世民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了,淡淡的道:怎么?不愿意算吗?

李承乾紧张的看着陈星,这可是个进退两难的题,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无论陈星算与不算,都容易将父皇得罪了,可按眼前这情况来看,陈星是不算不行了,他父皇不打算放过他了。

星星

李承乾一个劲的给陈星使眼色,希望他别那么倔,先答应他父皇,算一卦吧,这样死死的撑着,大家伙都看着,他父皇下不了台呀。

就在大家屏息静气的时候,精神极度紧张的时候,陈星抬眸回视着李世民道:陛下要臣算,臣自然不敢违抗,不过在这算之前,臣要问陛下一件事。

何事?见陈星竟然爽快的答应了下来,李世民说实话是有些意外的,坐直了身子道。

陛下觉得西周文王可否贤能?陈星扯了扯嘴角道。

李世民顿了顿,不知道陈星突然问这个干嘛,但还是如实回答道:那是自然。

这是陈星僵硬的脸庞,才露出一抹笑,如此,臣便可以开始了。

李世民眼底的疑惑越来越甚,大臣们也低声交谈起来,这少年到底是何意?

过了一会,李世民迷茫的眸子突然亮了几分,继而发出一声大笑道:哈哈,袁天罡你可真是找了一个好徒儿!

这话是对着袁天罡说的,袁天罡倒还谦虚的欠了欠身,却也接下了李世民对陈星的夸奖。

其他人听得一头雾水,尤其是程知节和尉迟恭俩人。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和那位小郎君打哑谜吗?尉迟恭抓了抓头发,疑惑道。

程知节也满脸不解道:就是,我怎么一句都没听懂。

李绩耐着性子给两个老哥儿们解释道:西周文王是最为贤德之主,传言姜太公令其拉马车,文王礼贤下士,便亲自替姜子牙拉车,走了八百步

文王拉车百八步,周朝天下八百年。魏征在一旁接着道。

程知节,尉迟敬德两个大老粗还是不明白,气得李绩瞪了瞪眼,直接不想说话了。

魏征也一样,没好气的瞪了他们几眼,他这话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了,他俩怎么还不明白?

文王是贤能的古人,他的周王朝也才八百年,李世民就算再有政治才华,唐王朝也不可能千秋万代下去,总会有终结的那天。

陈星这是提前向李世民打声招呼,到时算出什么,望李世民不要怪罪,不得不说这少年郎的心思缜密,被逼到这个份上了,还能替自己想退路。

李绩眼底满是对陈星的赞赏,这少年郎果然不简单,过了正月定要与他会会。

有些大臣也渐渐反应过来了,长孙无忌对着房玄龄道:房公你觉得如何?

房玄龄说话圆滑,看了眼李世民神色,淡笑给了个中肯的回答:是个好的。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他也看着家伙不错,且先看看他的本事吧。

那二位就开始吧?李世民不想再等下去,便询问道。

李淳风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师弟已经应承下来了,他也只好舍命陪君子,同陈星一起算了。

宫人拿了坐垫,小桌子,各类用具摆在了大殿正中位置,师兄弟俩便开始算了起来。

俩人拿出周易八卦与龟壳铜钱进行推算,从李淳风先开始,掐算片刻后。李淳风眼睛倏地一睁,看着陈星,而陈星也是淡淡望着他,对着他不着痕迹的摇了摇头,示意他说藏着说。

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悟得循环真谛在,试于唐后论元机,此乃第一象。李淳风说了句颂语,便有人在纸上将这一象记了下来。

这话说得可就含糊了,大殿上除了袁天罡和陈星知道什么意思,其他人都还没反应过来。

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此乃第二象陈星掀了掀眼皮道。

有了开始,李淳风接下来就顺畅了许多,继续推演,道: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大殿上安静得可怕,只见李承乾和陈星你一句我一句,足足推演了两个时辰,最后还是袁天罡看不下去了,在陈星背上重重的推了推。

够了,天机不可多泄露,就到此为止吧。袁天罡凝声道。

陈星和李淳风这才住了嘴,但也已经满头汗水,精气用尽,虚弱的摊坐在垫子上。

一旁记事的小官也是满头汗水,他足足记了六十页,也就是说陈星二人足足算了六十象,这是算到多少年后了?!

陈星望着那些纸张,满意的勾了勾唇,这可是推演到两千年以后了,本以为这本书是他师父和师兄一起推演出来的,没想到落在了他的身上。

这六十卦象,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推背图》!

第77章

大殿上鸦雀无声,落针可闻,他们没想到陈星他们竟然真的算,

算起来还一发不可收拾,根本停不下来,要不是袁天罡推了他们几下,怕是还要在继续算下去呢。

哈哈,你们这算的都是我们大唐将来会发生的事?李世民眼睛发亮道,且不说这算出来的东西准不准确,看上去就挺唬人的。

臣等只是按卦象上说明了一番,至于具体如何,这关于天机,不可过多泄露。陈星微微躬身道。

李世民脸上的笑意渐渐淡了,这是何意?

尽管知道李世民生气了,陈星脸色依旧不变,淡定的回道:臣等只是算出了卦象,这解卦还需陛下自行体会。

李世民目光一凝,落在了陈星身上,陈星脸色依旧未变,背脊挺得笔直,定定的站着一动不动。

看得李承乾心下惴惴,差点都要出声了,李世民这才移开了目光,面色有些冷硬,那就劳烦二位将这些谶语颂词整理出来,

就交给萧太常保管吧。

太常寺卿萧瑀连忙从人群堆里走出来,拱手应下,是

陈星和李淳风对视一眼,李淳风松了口气,对着李世民行礼道:臣等领命。

袁天罡啊袁天罡。李世民本来面容严肃,可见陈星和李淳风,心底又起了爱才之心,无奈的感叹道。

袁天罡老神在在的躬了躬神,示意他有在听,李世民有什么话尽管说。

你可真是找了两个好徒儿!李世民笑着道,当初朕请你入朝为官,你不肯,现今这一个徒儿已经入了朝,那另一个可愿再放手于朕?

这另一个说的就是陈星了,就冲陈星制作出的□□,李世民早就为他准备好一官半职了,只是那时长孙病着,李承乾也刚刚痊愈,好多事都未处理好,李世民也不好开口。

本以为陈星会先说,可他左等右等也没等来,那只好亲自开口要人了。

袁天罡抿了抿唇,心底极其不愿陈星入朝为官的,一是卦象不好,二是今日两个徒儿表现都太过惹眼,在朝中还不知会发生何事,李淳风已经当官了姑且不提,可要他亲手把第二个徒弟送进这火坑,实在不愿,一时之间袁天罡沉默了。

李世民也不着急,而是耐着性子等着袁天罡回答,按理说李淳风都让了,没道理轮到陈星就不同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