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秋天收获,百姓们精耕的农田一亩收获六七斗,县衙种的百亩田地,每亩收获是在五、六斗间。百亩田地,那收获可就太多了。百姓们看着一车车被拉进粮仓的粮食,眼睛都是绿的!
那些去服劳役的少年们,都听过顾辞久和段少泊无意中露出的口风,有胆子大的,就回去劝自家阿爷阿父,也去开荒。
正当农人们犹豫不决的时候,顾辞久和段少泊召集各村乡老到县城,教导他们如何育苗,制肥因为如此他们这粗放耕作,每亩的收获才能与精耕的几乎持平。乡老又各自回村,教给村人。
有的农人觉得有了选苗,那来年的收获能更上一层楼,便放弃了开荒的想法。可有的农人觉得,这恰好是说明,新任的县令也希望百姓能够好,能够重更多的地。
泞水与凉山两县,甚至周边各县,开始出现了第一波开荒热。
两处县城新盖的铁匠作坊里,打铁的声音昼夜不停。新鲜出炉的农具,很快就送到了田间地头。
也是幸运,之后的两年间,斛州没有大的天灾,人和农作物都能扛过去。盐戎人也没有大举南下,千人左右的小股部落前来,都让他们沉迷打仗不可自拔的太守都给揍了回去。
第三年初,牧场已经小有规模,第四年的时候,顾辞久和段少泊带着新的呈文找到了范都督。
范都督:互市?与盐戎人?
大魏现在为止,与盐戎人是没有任何官面上的贸易往来的。开放互市这件事,赵书文也做过,不过跟他做的很多事一样,后期这件事没能把控住,差点闹出引盐戎人入关的事情来。
范都督听了顾辞久和段少泊二人做出的解释,先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兹事体大,我做不了主,你们俩进京去吧。
是,大人。
这本来也是顾辞久和段少泊的意思,这四年间,按照剧情来说,赵书文那边早就该干出许多大事了,可是到今天为止,却一点动静都没有,两人已经能确定,这人该是替代了一个孩子,所以才什么都没办法做。
那么,他到底替代的是哪个孩子呢?
阿嚏!一个小胖墩打了个喷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第97章
汶儿快起来,可是跌坏了?刘雪娘走到近前,上上下下的看着这个小胖墩。
小胖墩咧咧嘴,肉胳膊一摆,站起来的同时甩开了刘雪娘:我没事!你怎么这么烦啊!嚷嚷了两句,小胖墩跑远了。
刘雪娘不是追不上小胖墩,只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孩子,无论她如何对他悉心照顾,也换不来他的真心。
阿娘!一个三头身小娃娃倒腾着小短腿跑了过来,一头扑到了刘雪娘怀里。
刘雪娘的脸上顿时不见了方才的忧愁,她蹲下身,用帕子给小娃娃擦脸:睿儿,与阿娘去见你阿爹可好?
好~~~
拉着孩子的小手,刘雪娘到了专门给皇子们辟出来读书的静心堂,太子坐在上首,一群大小少年恭恭敬敬的立在下首,小胖墩竟然也在了。小娃娃很自觉的站进了兄弟们的队列里,刘雪娘很清楚的感觉到,小胖墩充满厌恶的看了她一眼。
怎么了?夫妻俩回去的路上,太子问。他虽然目盲,可很多时候反而比过去敏锐,尤其刘雪娘是他最爱的妻子,两人朝夕相处,她的语言和肢体变化,任何一点他都能清楚的感知到。
就是就是我想着前日刚给你做成的那件衣裳,你穿上了却难看得很,明明是花了很多心思做的,谁知道是这么个结果?
太子捏了捏刘雪娘柔弱无骨的手,我都知道。他又凑到妻子耳边小声说了一句,理那些外人作甚?
声音真的很小,只有刘雪娘能听到,不知道是因为这话,还是因为太子呼出来的热气喷在了她的耳朵上,刘雪娘咯咯的笑了起来。
太宗当年让诸王将两岁到八岁的孩子都过继给了太子,无论庶子、嫡子都可,诸王就一气送来了十四个皇子。为什么太子的兄弟这儿子都能组成足球队了,可是那时候太子的儿子才刚在太子妃的肚子里发芽呢?因为太子没有侧妃,而且他娶刘雪娘的时候,已经是二十一了,这年纪已经很大了。
这并非是皇帝拘着太子不让他娶妻,而是看起来乖乖属性的太子,在自己的妻子上很有那么点顽固的属性,当初非要找个情投意合的。太宗有一段时间还以为他儿子是断袖的,私下里还偷偷跟太子说儿啊,你别担心,你要是断袖的也没事,阿父让朝臣都把儿子送来任你挑拣。弄得太子是既感动又好笑。
后来,太子就看见了打马球的太子妃。马球场上,那么多姑娘在一起混战,一个个的说是蓬头垢面有些夸张,可也是灰土满面,辨不出美丑。太子偏偏就一眼看上了刘雪娘了,可他还没跟别人说,而是自己展开了追求。
所以第一次见面,刘雪娘就把他认作是登徒子,举着马球杆骑着马追了他两条街。
太子就觉得,他更喜欢这姑娘了,最终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刘雪娘知道他是太子时的表情跟第一次太子追求她的时候那表情一样,差别就是第一次的时候刘雪娘手里有个马球杆,而且举起来了。那次她手里没东西,就只是磨了磨牙而已。
所以有身份还是好的!
有点歪题总之,因为这些原因,太子和太子妃的孩子才来得这么迟。可是那个小胖墩又跟其他的皇子们不同。他是齐王的儿子,对,就是那个刚找回来的齐王。
最初回来的,只有齐王一个,可是后来齐王知道了诸王过继王子这件事,突然就说他还有个老婆。于是就又让人找来了一个带着婴儿的女子,他带着老婆孩子,就到太宗面前去苦求,说是来晚了,错过了。
太宗表示,他等孩子再大一点,就是两三岁的时候,送到你太子哥哥那去也是一样的,毕竟你也不会离开岐阳,很方便。
大魏只有太子能留在岐阳,齐王留京这件事,当时朝堂上还议论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太宗不耐烦了,干脆说朕其他的儿子放出去,朕还担心他们祸害百姓呢。更何况是这个从来都没有教养过的儿子,他这个样子放去封地,那不是朕不仁吗?
太宗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朝臣也就闭嘴了,反正被这么评价的齐王,是绝对没可能沾染皇位的。
但是齐王就有些不怎么高兴,听说是在王府里摔摔打打了好一阵,齐王的长史和内官有一个月的时间,天天出去买家具、瓷器,一时传为了笑谈。
齐王绝对是明白这评价的意思的,可他依旧是三天两头的朝宫里跑,听说是对着太宗和皇后各种谄媚。帝后两人毕竟是对这个孩子有亏,所以别管心里怎么定位他,在日常对待他上头,还是亲厚几分的,齐王大概也是抓准了这一点。
太宗不让他送他儿子,这话是为了齐王好,也是为了孩子好。可齐王却不干了,都快抱着太宗的大腿求了,也不知道是把太宗求得心软了,还是求得心头火起了,反正是最后答应了。
于是,这孩子送来的时候,只比太子和太子妃的亲子大半个月。
这孩子被送来后,太子夫妻俩是把他跟自己的儿子搁在一起,都由太子妃亲自照顾的,可是原本挺乖的赵瑾睿,突然开始频繁的啼哭起来。后来夫妻俩发现赵瑾睿的身上有大块的青紫,两人还以为是奶娘趁着他们不在欺负孩子,顿时大怒。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