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带着道侣一块穿[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带着道侣一块穿[快穿]——thaty(279)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皇帝听他讲,点了点头,要是九十九件事,顾辞久挨着个的清楚明白的讲述出来,皇帝反而要恼了,那分明就是作假了。可他这么一说,皇帝信任天平上的砝码反而重了一点点:你哪里来的绿豆汤?

顾辞久脸上一红,不好意思的挠挠脸颊:臣偷了赌馆的银子,夜里买了绿豆,又借了酒楼的厨房,自己熬的。

哦?你还会煮绿豆汤?

嗯!这还是少泊给我出的主意呢。就是一开始掌握不好火候,常常糊了锅底。

那你现在可能熬?

陛下,臣不止会熬绿豆汤!要臣给您做几样拿手好菜吗?

好!朕恰好有几分饿了!孙兴德,带世子去御膳房。

陛下,您用你寝宫的小厨房吗?御膳房太远了,有些饭菜端过来就不好吃了。

皇帝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好啊!那就去小厨房!

顾辞久行个礼,跟着大太监孙兴德走了。那边他刚走,皇帝就下令,把段少泊召进来。

你与辞久的鬼魂朝夕相对了三年?人一来,皇帝立刻就问。

算不上朝夕相对,但确实相识了三年。

他可知道他要做九十九件好事?

知道。

可都能说得上来?

段少泊摇头:有的能,有的不能,若是笼统的说,能有三四十件,但若要指名道姓的说出来是谁,那可能也就二十几件。

带他下去,给他纸笔,让他写。据皇帝所知,顾辞久和段少泊就只是今天早些时候,在祭祀段少泊生母的来回路上有那么一阵的独处。就这丁点的时间里,他们倒是能够把词商量好。

但这些能知名道姓说出来的好事,可不只是编出故事来就成了。至少得有个前因后果吧?而且这是在三年内发生的,也是有很多事现在只是初露端倪,乃至于还一点苗头都还没有呢。

段少泊写了半个时辰,交上来了。皇帝拿过来一看,段少泊的字不太好,还有错字别字他在段家并没有被好好的教管过,能写字已经是他自己上进了。不过他事情写得是真清楚,前头是确切的年月日,然后是地点、人名,再然后另起一行,写的确切的事件。

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遣词造句简单干练,明明白白。

没人教,能写成这样,只能说是天赋太好了。

皇帝在心里摇了摇头,为段青云,早年间还以为他是个明白人,虽然有点贪,但不该伸手的银钱他从不会动。谁知道就是个傻子,这么个好孩子他当废物,还要把人嫁个傻子。

皇帝把这一摞纸放在一边,挥了挥手:你先退下。

段少泊退下,大太监孙兴德,带着顾辞久,还有几个端着食盒的小太监上来了。

陛下,时间不太够,臣就做了四菜一汤,还有两饭。拔丝山药、南瓜蒸蛋盅、软炸排骨、布袋豆腐,这是汤,文思豆腐。陛下,您喜欢吃咸的饭,还是甜的饭?臣给您做了腊肉炒饭和八宝饭。

本来做好了面对真白水煮白菜加绿豆汤加窝窝头的皇帝:

这、这真的都是你做的?!皇帝不是个太执迷于口腹之欲的人,_当然这是在今天之前。

这个世界的设定中,嘉朝已经出现了炒菜,但是品种非常的少,嘉朝的普遍菜式是蒸、煮和烤,这一点皇宫里也不例外。

所以,顾辞久端上来的这些饭菜,皇帝别说见,就是听都没听说过!

而且这些饭菜显然不是顾辞久为了博人眼球,随随便便胡乱做出来的。不用吃,皇帝就已经确定这些饭菜好吃了,因为摆盘太好看了,气味也太香了。

是,臣不敢欺君,也就是洗洗涮涮,剥皮去鳞之类的请大师傅们帮了帮忙,后头包括切块雕花在内,都是臣自己动的手。

再次表示惊叹的皇帝:那、那朕就吃了。对了,你刚才还问朕吃甜的还是吃咸的?先让朕尝尝,看哪个合口味。

是。

然后皇帝就看顾辞久从食盒里边端出两个大盘子,上面都是扣着个半圆形的饭?一闻就知道了那八宝饭是甜的,腊肉炒饭是咸的。顾辞久亲自盛出了两小碗,先给了试膳太监。

时隔几十年,再次感觉到试膳太监碍眼的皇帝:

俩小太监狼吞虎咽的就把饭吃进去了,其中一个小太监没忍住,把碗里粘着的豆沙也给舔了。两个小太监的脸上,明显都露出幸福的表情。

别干等着了,把其他饭菜都快试了!

按照规矩,试膳太监是应该试吃完了一道,等上片刻,再试吃下一道。可皇帝已经吹胡子瞪眼,眼看着就要拍桌子骂人了,而且这做饭的是襄侯世子,大太监孙兴德在边上从头看到尾,这做出来的饭菜要是还有问题,那皇帝屁股底下的位子早就换人了。

所以,这时候也不是不能换个规矩。

这个拔丝山药,吃的时候沾一沾水,不然容易粘。这个南瓜盅小心烫到嘴。小太监那边吃,顾辞久还小声的补充注意事项。

皇帝只觉得自己嘴巴里的唾液在疯狂的分泌,总算小太监吃完了,没问题了,皇帝举起筷子来,开吃!

拔丝山药的山药是过了油再裹糖的,糖壳咬下去的瞬间有咔的一声脆响,里边的山药内里软糯外边则有油炸之物特有的一股椒香和劲道的口感。

软炸排骨外皮炸得焦脆,但一口咬下去却并不会拆,相反咬了一口的肉汁,合着外边的盐与胡椒,真恨不得连骨头也一并嚼碎了咽下去。

布袋豆腐看着软胖可爱,却并非草包,里边是满满的笋丝、虾仁与蘑菇丝,同样是一口下去鲜汤四溢,看起来是菜,却是要用勺子吃。

南瓜蒸蛋盅,皇帝留到了最后,因为本以为这也就是个蒸蛋,蒸蛋皇帝吃得多了,谁知道这蒸蛋却是从未有过的软滑,进到嘴里的蒸蛋仿佛瞬间就融化了开来,可滋味却绵绵密密的留在了口腔里。

皇帝好像尝到了奶香,还尝到了螃蟹的香气?勺子继续朝下挖,挖出了大块大块的蟹肉和蟹黄,伴着软糯的南瓜和蛋,这蟹的香味不但没有被压住,反而越发甘甜鲜美。

菜都吃完了,皇帝才想起来饭没吃。

不过没事,不是还有汤吗?就着汤一样能吃下去!

可是,一勺子八宝饭进去,甜而不腻的豆沙和红枣泥,软糯的莲子,馨香的花生和瓜子,还有作为一切底料的绵软糯米

再一勺子腊肉炒饭进去,满嘴都是切得细细碎碎的腊肉丁、蘑菇碎、栗子块,还有完美的融合和了这几样的、裹着鸡蛋的米粒

嗝!皇帝打了个饱嗝,看着满桌的空碟子,他也有点呆。

皇帝的年岁在这个时代来说,也已经不小了,今天之前,皇帝吃饭一直都是遵循养生之道的,当然还有皇帝也吃不太下去饭了。御膳再怎么好,也就是那几样,早吃腻歪了。

那一大盅汤,皇帝想,还是别喝了吧?

尤其看下面襄侯父子都低着头不说话了,皇帝也有些脸红,老脸略微挂不住。可是他又觉得反正都丢了脸了,好像没必要再继续死撑着了吧?

尤其,这时候孙兴德上来亲自端起了汤盅,这是要把汤撤下去了!

别!放下!

皇上您今天孙兴德硬着头皮劝道。

两口汤而已,正好消食。皇帝板着脸说他自己都不太信的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