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农村里搞建筑的工作并不多,待遇有两种算法:一是按日算,二是按平方收钱。不过不管是哪种,东家都得包两餐,如果不包的话就折合成金钱算提前算给他们。
而刘家给的工资就是按平方收钱的,刘爸体谅着这些做建筑的工人不容易。每天都顶着寒风跟着砖头泥浆打交道,好些个人的十只手指都爆裂得厉害,几乎没有完好的,都贴上了胶布呢。
况且是自己四哥带头来给自己建房子的,老计算着怎么帮着自己既节省材料,又能把房子建得尽善尽美。自己这当兄弟的也不能让他失了面子,于是每天的菜式肯定有一两个荤菜,不管是鸡肉还是猪肉都管够!这么一来,这帮建筑工人哪个不是吃得嘴巴流油的?话说,一个月下来,这么繁重的工作不但没瘦下去,反倒是胖了一些。而且晚上睡觉时他们和自家婆娘一说,看着当家的大了一圈的腰身,乐得她们如同自己吃了大餐一样。这可不,自己当家的吃得好了比自己吃得好还让人开心。于是在她们这群妇女的宣扬下,刘富足家待人厚道大方的名声就传得全村皆知了。
如此一来,刘妈是乐得见牙不见眼了,本来她还一直反对着买那么多肉菜来着,自己家的吃不了多少,白白便宜了别人。在她的想法里,反正每天都得给他们工钱了,伙食上就应该省省,一天有个荤菜给他们就行了,犯得着侍候得那么好么?村尾肥嫂家建平房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两天才买个一斤猪肉,平常最多就是炒个蛋应付了事了。人家不照样建好了平房?而且还省了好几百的伙食呢。
不过省是省了几百块的菜钱,但也落了个刻薄吝啬的名声。如今听到刘妈家的名声那么好,那个肥嫂一见到刘妈就免不了在嘴巴上讨点便宜,酸她几句,最好能刺得刘妈心里不舒服才好。
刘妈看着家里那占地一百二十平的楼房渐渐成行,心情好得不得了。别人的酸言酸语根本就影响不到她的好心情。如今每天都乐呵呵的,逢人就笑。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村里的人也乐意给刘妈这个面子,所以刘妈如今在村子里的人缘是特别的好。毕竟现在的刘富足家可不同往日了,瞅着往上盖的楼房,想找碴的人都得掂量下自己的份量了。
话题扯远了,刘妈把猪肝和粉肠清洗干净了,放在案板上切了起来,她看了坐在门边椅子上的刘爸一眼说:“我说孩子他爸,咱们是不是也该买几十斤猪肉来腊起来了?趁现在天气还不错,不容易发霉!”要是今年春节下雨那可就麻烦了,牛毛细雨,虽然不湿人。但下个几天几夜没完没了的,这些路都泥泞得很,出趟门也不容易,晾着的猪肉也容易发酶,看着就不敢吃。
“急什么?还有半个月才过年呢,猪肉的事你就放心吧。我已经知会过三哥家了,他过两天就杀一头猪,咱几兄弟分了,价格就按市场上的给。”刘爸看着迅速飘散的烟圈道。然后思绪渐渐转到楼房上面去了,过年前应该能把二楼封顶,年初的时候再在二楼楼顶上整两间一米来高的阁楼吧。一来可以放些粮食啥的,二来夏天的时候也可以上去吹吹风纳纳凉。到时再让他们里外都粉刷一下,挑个好日子就能迁进去了。
第一更到,晚点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