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完皱起眉头,这么说,我第一次收到的两只眼珠子正是法医系303班的梁晓琪。我看着沈奕问:“你的意思是梁晓琪的死亡和韩胤、许清两位学长的死亡有着极大的联系?”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沈奕说道,他消息还挺灵通,他有个舅舅正在我们附近的一个派出所上班。而且在我们这群学生里边,他也算是够八卦的男生,他的话应该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看他的样子,为了帮我,他还找人打听了。
“为什么?”我嘀咕了一句。
“还能为啥?我调查过了,一年半之前,梁晓琪、韩胤、许清他们曾经涉及一宗杀人案。案子并没有归档,我没能找到关于它的一丝一毫,我想肯定是有人故意把这个案子遮掩起来。袁圭,你要是有兴趣,可以从这个案子入手,不过,感觉挺难。”沈奕说道。
“杀人案?没有归档……”我寻思着,也难怪吴晃先生迟迟没有对韩胤、许清的案子进行大力的侦查,我每次问起,他总是给我打马虎眼。如果第四双眼珠子是吴晃先生的,看来这个没有归档的案子和吴晃先生有着直接的关系。
“袁圭,你要是没空,我倒愿意帮你查一查。”沈奕像是一个犯毒瘾的吸毒犯般笑着对我说。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我只是客气地回复一句。
“袁圭,你别客气,大家都是兄弟,你的新任务,我们都看到了,只怕你又得跟学校请假了。”沈奕笑嘻嘻地说。
他的话倒是提醒我秋千瞳还有一个任务交给我。我对秋千瞳这个女人没啥好感,但任务还得去做。我总觉得这个任务和“囚鸟”有着不少的牵连。我白了一眼沈奕,这人不仅八卦,看来还喜欢偷看别人的东西。
我拉开床边桌子的抽屉把里面的新任务文件拿出来。这是一份案宗报告,案子发生在苏省云甸镇,地方离西南地区的沐城县不算太远,搭车大概需要五六个小时即可。
这份案情报告不算新,早在三年前便有人递交上来。也就是说,案子在三年前就已经发生。估计当时并没有引起某部门的重视,三年后,云甸镇派出所再次将这桩案子呈上来。因为在三年后的今日的前一个星期,一场大暴雨再次将这个案子重新展示在人们面前。
三年前,也就是1993年,6月初,雨季,连续下了三天的暴雨,绕着云甸镇一大圈的白沙人工河道河水暴涨。雨水停歇之后,河面水位开始慢慢下降,一个船夫用小船载着水果蔬菜到河岸菜市场出售的途中发现几根人骨漂在河面上。
船夫把尸骨一一打捞起来,这船夫平时做着蔬菜水果的生意,他还兼职帮死人捡骨,是一位捡金师傅。云甸镇流行二次葬,人死亡之后会进行第二次葬礼,这时候需要捡金师傅将死者的骨头捡起来放进装骨头的骨瓮,再寻一风水宝地进行再次埋葬。
因此,船夫对人骨挺了解,他从河面上把一根根碎骨头捞起来后拿到河岸上,七拼八凑,竟给他凑出一副人骸模样。
船夫去报警,派出所当时并不重视,认为是大雨冲刷了坟墓,或者冲开哪座山上的棺材才,人骨才会随着洪水来到镇子边上的白沙人工河。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6月中旬,云甸镇又遭遇一场暴雨,白沙人工河道内又有人打捞起一堆人骨碎片。
直到七月尾,云甸镇一共遭遇11场大暴雨,其中六场暴雨结束后,均有居民在白沙人工河河面上打捞到人骨头。
两个月内打捞了六具尸骨,云甸镇派出所所长吉乐民带着一班民警去白沙人工河的源头还有河流附近搜了几天,结果没有发现任何坟墓、棺材被雨水破坏的痕迹。而且,云甸镇近那几年并没有人口失踪的报案。
云甸镇派出所觉得这个案子没法亲力亲为,只好递交到县里,县里又到了市里,市里又去了省里,经过层层研究和分析,最后案子送到首都的某部门。
他们也许都认为,案子过于离奇,只有某部门的专家人士能找到此案的关键。
三年后,一个星期前,云甸镇下了一场暴雨,暴雨席卷了云甸镇两天两夜。白沙人工河的水涨得都快淹到附近的街道。
暴雨走后,河水水位慢慢下降,一堆白骨浮在河流上面慢慢地漂流。发现白骨的居民集合起来用渔网将白骨打捞起来,经过做捡金师傅的老船夫拼凑,他把尸骨拼成两副人骸,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
最诡异的是船夫在其中一根股骨骨筒内找到一张卷起来的纸条,纸条是一张箭牌口香糖的包装纸,上面写着一行小字:谁来救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