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奣带领廉县的士兵,要精通骑术之人,往并州方向,大规模的“传递军情”,甚至要丢掉一些紧急军情,故意让刘九得到,使刘九认为汉军的主力部队,正在向他的草原老巢奔袭,如此一来,刘九为了老巢的安全,必会撤兵的!
可这个计策是有巨大风险的,那就是刘九在撤前,会不会发疯似的,非要攻下廉县不可?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李勤要裘盛带着百姓撤走,如果走陆路,一来妇孺走不快,二来容易被匈奴兵发现,所以最好走水路,廉县靠河,船是够用的,百姓们躲在船上,顺流而下,反而能离得县城更远些。
李勤带着扶角军抵挡刘九的大军,这时要再守土墙,那就不现实了,阵地修得再好,可要是遇到上万的匈奴大军,几百人也一样守不住的,只能改去守城,不求用打来得到赢,而是用拖延时间来得到胜利,刘九的大军极有可能打进城去,那么李勤和扶角军,有全体阵亡的可能!
这个计策成功的几率很大,可李勤能不能活着看到最后的胜利,却是两说了,对他自己和扶角军来讲,是极为危险的!
三人把计划的方方面面都理顺了,裘盛叹了口气,道:“李郎,咱们以前不认识,什么交情都没有,可你此次来援,却要承担如此巨大的危险,这让我裘某和全城百姓,以后如何报答啊?”
李勤也叹了口气,他站起身来,道:“我虽尚未成为本郡校尉,可守土之责却是不能推卸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百姓,为了百姓啊!”
裘盛也站起了身,他看着李勤的侧面,过了好半天,才轻轻地道:“李郎,最仗义!”
围魏救赵的大计划,迅速地执行了下去,只留下数百名壮丁帮助守城,修建工事,而其余百姓皆走,老弱妇孺们都登上了船,家中财物只好舍弃,在大难临头之际,虽然家破,但人未亡,已是不幸中的万幸,倒没有谁会抱怨,百姓们在上船前,反而感谢李勤,都叫着李郎最仗义!
并州方向的大草原。
年纪还不到四十岁的刘九,站在一辆大车上,大车由二十几头牛拉着,是辆楼车,车上不但有帐篷,还有一座高高的木楼,让他用来指挥大军,匈奴兵在一里之外,就能看到他的大纛,为他扫平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刘九身材魁梧,单从身材上来讲,竟不输与典韦,而且比典韦还要粗壮,他一脸的黄须,眼珠子也微微发黄,嘴巴极大,鼻梁极高,从相貌上来讲,和他的弟弟几乎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尤其是和刘十一相比,根本不象是亲兄弟。
刘九身上没有穿着盔甲,而是穿着一身很普通的皮袍子,戴着一顶破旧的皮帽子,装扮上丝毫没有匈奴王本应有的华贵,反而象个潦倒的穷牧民,如果他一个人走在草原上,压根就不会有人认为他是匈奴单于的有力争夺者,只会认为他是个连饭都吃不上的穷光蛋!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刘九往楼车上一站,四周的匈奴兵望向他时,眼中却都充满了敬畏之色,认为只有这样的首领,才能带领他们得到胜利,打败所有的敌人,抢光敌人的牛羊,占领敌人的草场,占有敌人的妻女,九帐部大王,和别的匈奴王不一样,他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不但对于汉地英雄们很重要,对于匈奴人来讲同样重要。如果一个首领啥啥的都随大溜儿,别人如何,他也如何,那牧民们何必追随他呢?追随谁都一样,何苦追随刘九?
刘九在匈奴人中的地位极高,有不知道单于是谁的,却没有不知道刘九是谁的,因为刘九的英雄之名,响彻草原,乃是匈奴第一勇士!
刘九的部落和地盘,完全是他一手打出来的,他的部落叫做九帐部,那就是因为他在继承部落时,原本富强的部落只剩下了九个帐篷,不用别的部落来吞并,部落自己就快消失了,可刘九凭着弯刀和弓箭,硬生生地打败了比他大几倍的部落,反过来吞并,再吞并,十数年的征战之后,九帐部拥有牧民十几万,是草原上第一大部,可以上阵厮杀的匈奴兵达到了三万,对外号称二十万,威震草原!
楼车上,刘九回过头,看了眼远处的仆从军,叫道:“让他们快着点,等咱们打下了北地郡,我让他们在汉地立帐篷,告诉他们,好日子在后头呢!”
匈奴兵大声答应,奔向后队,对着仆从军大声吆喝,命令他们加快行军。
刘九进攻北地郡之前,刚刚扫平了并州外面的几个乌桓部落,裹挟了大批的乌桓士兵和牧民,他打算在大抢北地郡后,把这些仆从部落留下,替他看守北地郡,吸引汉廷的兵力,这样他的草原地盘才不会受到威胁,又可以腾出兵力,去抢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