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海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海外南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十一段

三(株)[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一曰其为树若彗1。

注解:

1彗:即彗星。因为它拖着一条又长又散的尾巴就像扫帚,所以通常也称为扫帚星。这里实际是指树的形状像一把扫帚。

翻译:

三珠树在厌火国的北面,生长在赤水岸边,那里的树与普通的柏树相似,叶子都是珍珠。另一种说法认为那里的树像彗星的样子。

第十二段

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一曰三毛国。

翻译:

三苗国在赤水的东面,那里的人是一个跟着一个地行走。另一种说法认为三苗国就是三毛国。

第十三段

戴(zh)国在其东,其为人黄,能操弓射蛇。一曰(臷)[盛]国在三毛东。

翻译:

臷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都是黄色皮肤,能操持弓箭射死蛇。另一种说法认为盛国在三毛国的东面。

第十四段

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一曰在臷国东。

翻译:

贯胸国在它的东边,那里的人都是胸膛上穿个洞。另一种说法认为贯胸国在臷国的东面。

第十五段

交胫(jng)国在其东,其为人交胫1。一曰在穿匈东2。

注解:

1胫:人的小腿。这里指整个腿脚。

2穿匈:即贯匈国。穿、贯二字的音义相同。

翻译:

交胫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总是互相交叉着双腿双脚。另一种说法认为交胫国在穿胸国的东面。

第十六段

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考]1,不死。一曰在穿匈国东。

注解:

1考:老。指长寿。

翻译:

不死民在它的东面,那里人的都是黑色的,个个长寿,人人不死。另一种说法认为不死民在穿胸国的东面。

第十七段

(岐)[反]舌国在其东,[其为人反舌]。一曰在不死民东。

翻译:

反舌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都是舌根在前、舌尖伸向喉部。另一种说法认为反舌国在不死民的东面。

第十八段

昆仑虚(q&)在其东1,虚(q&)四方2。一曰在(岐)[反]舌东,为虚四方。

注解:

1虚:大丘。这里是山的意思。

2虚:所在地。这里指山下底部地基。

翻译:

昆仑山在它的东面,山基呈四方形。另一种说法认为昆仑山在反舌国的东面,山基向四方延伸。

第十九段

羿(y)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1,羿射杀之。在昆仑虚(q&)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持]戈。

注解:

1羿:神话传说中的天神。凿齿:传说是亦人亦兽的神人,有一个牙齿露在嘴外,有五、六尺长,形状像一把凿子。

翻译:

羿与凿齿在寿华的荒野交战厮杀,羿射死了凿齿。地方就在昆仑山的东面。在那次交战中羿手拿弓箭,凿齿手拿盾牌。另一种说法认为凿齿拿着戈。

第二十段

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

翻译:

三首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都是一个身子三个头。

第二十一段

周饶国在其东,其为人短小,冠带1。一曰焦侥国在三首东2。

注解:

1冠带:这里都作动词用,即戴上冠帽、系上衣带。

2焦侥国:传说此国与周饶国的人只有三尺高。而“焦侥”、“周饶”都是“侏儒”之声转。侏儒是短小的人。则焦侥国即周饶国,就是现在所说的小人国。

翻译:

周饶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都是身材矮小的,戴帽子系腰带而整齐讲究。另一种说法认为周饶国在三首国的东面。

第二十二段

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一曰在焦侥东,捕鱼海中。

翻译:

长臂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正在水中捕鱼,左右两只手各抓着一条鱼。另一种说法认为长臂国在焦侥国的东面,那里的人是在大海中捕鱼的。

第二十三段

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k))葬于阴1。爰有熊、罴(p0)、文虎、蜼(w7i)、豹、离朱、视肉2。吁咽、文王皆葬其所3。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鸱](ch9)久、视肉、虖交4。

注解:

1帝喾: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唐尧的父亲。

2离朱:可能是神话传说中的三足鸟。这种鸟在太阳里,与乌鸦相似,但长着三只足。视肉: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形状像牛肝,有两只眼睛,割去它的肉吃了后,不长时间就又重新生长出来,完好如故。

3吁咽:可能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虞舜。文王:即周文王姬昌,是周朝开国君主。

4虖交:不详何物。

翻译:

狄山,唐尧死后葬在这座山的南面,帝喾死后葬在这座山的北面。这里有熊、罴、花斑虎、长尾猿、豹子、三足乌、视肉。吁咽和文王也埋葬在这里。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在汤山。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里有熊、罴、花斑虎、长尾猿、豹子、离朱鸟、鹞鹰、视肉、虖交。

第二十四段

(其)[有]范林方三百里1。

注解:

1范林:树林繁衍茂密。

翻译:

有一片方圆三百里大小的范林。

第二十五段

南方祝融1,兽身人面,乘两龙。

注解:

1祝融:神话传说中的火神。

翻译:

南方的祝融神,长着野兽的身子人的面孔,乘着两条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