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已快抢占城头的先锋部队得知后援已到,他们的进攻更猛烈了,攀爬的速度也加快了,一时间,嘶喊声,嚎叫声响彻了整个邯郸城北门。
又一波云梯架上了邯郸城城头,赵军怒吼着向上爬。
在城门处,一波百余人的队伍拉扯着绳子,上面捆绑着一根十人环抱的木桩,木桩的头端用青铜包裹,这是赵军撞击城门用的木锤,此时这支军队在盾兵和弓兵的掩护下来到了邯郸城北门前,一个百长嘶哑着嗓子大喊:“一二三撞!”
“轰”
城门随着木锤的撞击,开始摇晃。
又是一次撞击,接连又一次撞击,每一次撞击都像有一个无形的大锤砸在了守军的心坎上,他们害怕极了,大门已经摇摇欲坠了,可他们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不停歇的向着大门的方向抛扔滚木雷石,但为时已晚,敌军已经势不可挡了。
校尉站在城头,他已经不知杀死多少攀上城墙的赵军了,可援军还没有抵达,城头爬上来的赵军越来越多,他已经无力抵挡了。
校尉冲着天空大吼一声:“天亡我也!”
但是他仍然不肯放弃,除了指挥一部分人下楼去支住大门以外,他率领着剩余的残兵败将杀向了赵军。
一刻钟,两刻钟,时间一分分流逝,终于,伴随着一声闷响,邯郸城北门被赵军攻破了,无数赵军驱使着战车,战马,有的徒步甚至挥舞着赵旗涌入了邯郸城中。
不远处,城门被击破的场景映入了赵凯眼中,这就是他人生中第一场辉煌的战争,可区区赵国,还很薄弱,在众多的起义军中,赵国简直是跳梁小丑,刘邦,项羽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大敌,有朝一日,赵国必定要和他们一战,必须在战争来临之前,让赵国崛起一方,只有这样,赵国才会永远屹立在历史的舞台。
赵凯不仅仅这样想,他也要这样做,此时城门已破,赵军如蚂蚁搬涌了进去,在远处观望一阵的赵凯抽出了断剑,向前一挥,大声喝令:“冲进去!”
邯郸城西门的战争也异常惨烈,王蒙发动了四千多人的军队对西门发起了总攻,双方从清晨便已开始较量,直到此时,西门都没有被攻克,主要原因,是李良调走了东门和南门的兵力,原想击退西门的赵军,之后再回援北门。
另一方面,对于李良而言,北门能否守住已经不得而知了,至少李良不能停留在北门一线,那样,一旦城池失守,自己连逃走的机会都没有了。
可李良万万没有想到,赵军在西门投入的兵力也如此的多,而且,这支兵马骁勇善战,仿佛还是赵军中的精锐。
几个时辰的拉锯战,民夫跑了不少,军队死伤了不少,而守军所剩也屈指可数,李良也身受多处剑伤却换来了一名溃卒的消息,东门,北门相继失守。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李良知道,自己已经不能再固守城池了,邯郸城终非自己的囊中之物,也许自己能够刺杀武臣,能够占据邯郸,可自己却没有这个能力保守邯郸。
当初单洪的话在李良脑中回荡,不如去投章邯,也许,自己还有再回邯郸的机会。
李良当下毫不犹豫,率领百余名参军士兵,冲出了西门,向着旷野里急速逃去。
各路军队纷纷阻挡李良,可李良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大将,最终,他逃出了邯郸城,向着武安县的方向疾驰而去。
虽然赵军攻克了邯郸城,可战火却在城内弥漫了一整天,到处是熊熊烈火,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有的是李良军士兵的,有的是赵军士兵的,还有很多,是百姓的。
百姓成为了这场战争最大的牺牲品。
可生存下来的百姓更多,当赵军稳定了局势之后,他们张榜安民,去山中巡回那些逃离的百姓,一部分士兵开始清理街道,将尸体运往偏僻的地方焚烧,一些缴械投降的李良军士兵被赵军带出了邯郸城,押往最近的赵军大营。
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当赵凯的军队重新整顿,进入邯郸城时,百姓们箪食壶浆,欢迎赵国的军队重新回归它古老的都城。
这座有着赵国百年传承的大都城,将会重新回到赵人的手中,他们欢呼,雀跃,战争的残酷被他们抛诸脑后,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恐惧已经荡然无存,他们欢迎这支新军队,新政权的回归。
来到邯郸城王宫时,赵凯走上了那条数百台阶组成的高伟大殿,四周站满了赵军士兵,他们欢呼之中,赵凯也同样仰望着大殿,朗然大笑道:“邯郸,我赵凯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