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五代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唐臣传第十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后来累迁彰圣都指挥使,历任曹、沂、饶三州刺史。

清泰三年,从饶州刺史拜为忠正军节度使,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

晋高祖在太原起兵,符彦饶率侍卫兵随唐废帝到河阳。

唐废帝被打败,晋高祖任命杨光速代替符彦饶率亲军,调符彦饶任义成军节度使。

范延光反叛,白奉进率侍卫兵三干人屯驻滑州。

士兵犯法,白奉进抓到五个人,其中三个人是义成军的士兵,于是全部杀掉,符彦饶大怒。

第二天,白奉进带着几个骑兵到符彦饶那里,对没有事先告诉他就杀掉他的士兵表示道歉,符彦饶说:“士兵各有所属,义成军的士兵难道是你能杀的吗?怎么没有主客的礼仪呢!”白奉进发怒说:“士兵犯法,怎么还分你我!况且我已亲自就我的过失道歉,而你大怒不止,想和范延光一同反叛吗!”于是拂衣起身,符彦饶不再韶他,而部下们大肆喧哗,追上白奉进杀了他,符彦饶没有制止他们。

不久屯驻军将马万等人听说发生骚乱,率兵捉到符彦饶送到京师,于是以符彦饶策应范延光反叛的罪名上奏。

走到赤冈时,晋高祖派人杀了他,下韶取消他的官爵。

符彦饶和晋原本没有矛盾,因一时的忿恨,没能管好他的军队,杀死白奉进已经不是他的本意,因反叛被杀,更不是他的罪行。

史建瑭,雁门人。

晋王任雁门节度使时,他的父亲史敬思任九府都督,跟随晋王入潼关攻破黄巢,收复京师,在陈州进攻秦宗权,曾率领骑兵作为先锋。

晋王向东追击黄巢到冤朐,返回时经过梁,在城北驻扎。

梁王在上源驿摆酒,只有史敬思和薛铁山、贺回鹊等十多人侍奉。

晋王喝醉了,在上源驿留宿,梁兵在晚上围攻他们。

史敬思登上驿楼,射死梁兵十多人,碰上天下大雨,晋王纔得以和随行的人一同逃走,从上面吊绳子逃出尉氏门。

而史敬思被梁兵追上,被杀。

史建瑭年轻时在军中任副校,自从晋降服丁会后,和梁在潞州相对峙,史建瑭已是晋军的先锋。

梁兵多次被史建瑭杀死,常常相互告诫要躲开史先锋。

梁派遣王景仁进攻赵,晋军救赵,史建瑭率先锋兵经过井陉,在柏乡打仗。

梁军组成方阵,把军队分成两部分:汴、宋二州的军队在左面,魏、滑二州的军队在右面。

周德威攻击他们左面的军队,史建瑭攻击他们右面的军队,梁军都逃跑了,于是大败梁军。

因功加检校左仆射。

天佑九年,晋进攻燕,燕王刘守光向梁请求军队增援,梁太祖亲自率兵进攻赵,包围橐强、蓓县。

这时晋的精兵都在北方进攻燕,只有符存审和史建瑭率三千骑兵屯驻在趟州。

梁军攻破枣强后,符存审把守下博桥。

史建瑭把他的部下五百人马分成五队:一队到衡水,一队到南宫,一队到信都,一队到阜城,而自己率一队,约定各自捉取梁军割草放牧的人十个到下博会合。

到傍晚,抓到梁兵几十人,都杀掉了,各队留下一人,放他逃去,告诉他说:“晋王的大军快到了。”第二天,史建瑭率领一酉骑兵打着梁的旗帜,混在割草放牧的梁军中,在傍晚叩开梁的营门,杀死守门的士兵,放火大叫,斩杀几十上百人。

而梁派出去割草放牧的人,各自都碰上了晋兵,有的已经不见了,那些被放回来没有被杀的士兵,回来后都说晋军快到了。

于是梁太祖在晚上拔营离去,蒋县人追击他们,梁军丢下的粮草武器不可胜数。

梁太祖这时正患病,从此更加严重。

而晋军因此能同心协力收复燕,全是他们两人的功劳。

后来随唐庄宗进入魏博,在旧元城打败刘郭,积累功劳历任贝、相二州刺史。

十八年,晋军在镇州讨伐张文礼,史建瑭率先锋兵攻克趟州,抓到刺史王挺。

军队到达镇州,史建瑭进攻城门,中飞箭而死,终年四十二岁。

史建瑭的儿子史匡翰,娶晋高祖的女儿,这就是鲁国长公主。

史匡翰为将,沉着刚毅有智谋,而礼贤下士,和部下谈话都称自己的名字。

历任天雄军步军都指挥使、彰圣马军都指挥使。

在晋任怀、和二州刺史、郑州防御使、义成军节度使,所到之处军队和百姓都称颂敬重他。

史氏世代为将,而史匡翰喜好读书,特别喜欢春秋三传,和学者探讨,整天没有倦意。

义成军从事关澈特别喜欢喝酒,曾醉骂史匡翰说:“最近听说张彦泽宰割张式,没见史匡翰杀我关澈,天下谈论的人找不到与这事成双成对的。”史匡翰没有发怒,倒满酒割自己还安慰勉励他,人们都佩服他的气量。

死时四十岁。

王建及,许州人。

年轻时跟随李罕之,随李罕之投奔晋,任匡卫指挥使。

梁、晋在柏乡打仗,在鄗邑野河岸边对峙,镇、定二州兵把守河上的桥,梁兵迅速进攻他们。

唐庄宗登上高台望见镇、定二州兵快要被打败,回头对王建及说:“桥如果被梁军夺去,那么我们的军队就危险了,怎么办呢?”王建及挑选两百人飞马进攻梁兵,梁兵被打败,散去。

跟睫唐庄宗在莘县、旧元城打仗,都首先登城冲锋陷障,累积功劳拜为辽州刺史,统领银**效节军。

晋进攻杨刘,王建及亲自背芦苇填沟,首先登城攻克杨刘。

随唐庄宗在胡柳打仗,晋兵被打败后,和梁军争夺土山,梁兵先到,上山摆开阵势。

唐庄宗到山下望见梁军阵地牢固而严整,对他的军队喊话说:“今天的战斗,占领土山的取胜。”于是驰马冲向梁军,王建及率银**军跟着前进,梁兵下山逃跑,在山的西面布阵,晋兵于是夺取了土山。

将领们都说:“溃散的士兵还没有集聚,短时间内不能打仗。”间宝说:“他们在山上布阵,我们在山下,还能击败他们,何况居高临下出击,机不可失。”王建及认为是这样,于是对唐庄宗说:“请你登上高处看我攻破敌军!”随即对士兵们呼叫说:“今天损失的军需物资都在山的西面,焉什么不去拿回来呢!”立即驰马进攻梁军阵地,梁兵大败。

晋军于是在德胜驻扎,在黄河两岸修筑南北城。

梁将贺瓖进攻南城,用竹绳把战船系在黄河河边,晋兵不能渡河,南城很危急。

唐庄宗在军营门口堆放金银绸缎,招募能够攻破梁军战船的人,以至于吐火焰念禁咒的,无奇不有。

王建及穿着双层镗甲手执长矛叫道:“梁、晋一水之隔罢了,何必施巧计!看我今天如何破敌!”立即用大瓮堆上柴草,从上游放火焚烧梁的战船,王建及率两只船载上穿镗甲的士兵随火而去,砍掉他们的竹绳,梁兵都逃跑了。

晋军于是得以渡过黄河,援救南城,贺瓖撤围离去。

自从唐庄宗取得魏博后,王建及统率银**效节军。

王建及带兵,喜欢把家财分发给士兵。

唐庄宗派宦官韦令图监督他的军队,韦令图说:“王建及得到士兵的拥护,怕他有二心,不能让他掌管牙兵。”随即改任为代州刺史。

王建及怏快不乐而死,终年五十七岁。

元行钦,幽州人。

任刘守光的副将,刘守光篡夺父亲刘仁恭的权位,派元行钦率兵在大安山进攻刘仁恭并囚禁了他,又派元行钦谋害他的兄弟们。

后来晋进攻幽州,刘守光派元行钦在云、朔二州间招募士兵。

这时唐明宗在山北夺占土她,和元行钦在广边军相对峙,一共打了八仗,唐明宗七次射中元行钦,元行钦拔出箭继续作战,也射中唐明宗的大腿。

元行钦多次被打败,于是投降。

唐明宗摸着他的背用酒招待他说:“壮士啊!”于是收为养子。

常常跟随唐明宗打仗,多次立下战功。

唐庄宗攻克魏后,增选勇猛的将领保卫自己,听说元行钦骁悍勇猛,选他做散员都部署,赐姓名叫李绍荣。

唐庄宗好战又轻敌,和梁军在潘张打仗,军队被打败后逃散,唐庄宗剩下三四个骑兵飞马逃去,梁兵几百人追上,手持长矛包围他们。

元行钦认出他们的旗帜了,一马飞驰,举剑斩断两支长矛,杀死一个梁兵,梁军溃散逃去。

唐庄宗返回营寨,抱着元行钦哭着说:“和你共享富贵!”从此对他的宠爱超过了其它将领。

拜为忻州刺史,迁武宁军节度使。

唐庄宗在内殿宴请群臣,畅饮奏乐,谈起一生打仗的事开玩笑取乐,而奇怪元行钦不在,于是环视左右说:“李绍荣在哪里?”管事的报告说:“奉命宴请使相,李绍荣是散官,不能参加。”唐庄宗很不高兴地取消宴会。

第二天,立即拜元行钦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从此就不召群臣进内殿,只是宴请武臣罢了。

赵在礼在魏反叛,唐庄宗正选派大将攻打他。

刘皇后说:“这是小事情,可催李绍荣去指挥。”于是任他为邺都行营招抚使,率两千人讨伐赵在礼。

元行钦进攻邺都南门,用诏书招降趟在礼。

趟在礼送来羊酒犒劳军队,登上城墙对元行钦说:“将士们离开父母多年,没有得到圣旨准许就逃奔回家,给皇上带来忧虑,追悔莫及!如果你为他们说好话,还能改过自新。”元行钦说:“天子因为你们对国家有功,这个小错误必定会宽恕你们。”趟在礼行再拜礼,把诏书拿给各军看。

皇甫晖在一旁夺过诏书撕掉,军士大肆喧哗f,元行钦都上报了,唐庄宗大怒,命令元行钦说:“攻破州域那天,不要留下活的!”于是增召各镇军队,都归元行钦统率。

元行钦屯驻澶州,把各镇军队分成五路,拆毁百姓的车轮、门窗、屋椽做成木筏,渡过长庆河进攻冠氏门,役能攻克。

这时,邢、沼各州都相继反叛,而元行钦进攻邺都没有成功,唐庄宗打算亲自率兵前去,群臣都劝阻,于是派唐明宗讨伐他们。

唐明宗到魏,驻扎在城西,元行钦驻扎在城南。

而唐明宗发动兵变,进入魏后,和赵在礼合谋。

元行钦听说了,撤退屯驻卫州,把唐明宗反叛的事上奏。

唐庄宗派金**指挥使李从璟飞马召来唐明宗商量事情。

李从璟,是唐明宗的儿子。

走到卫州时,唐明宗已经反叛,元行钦于是捉住李从璟,准备杀掉他,李从璟请求返回京师,元行钦于是准许了他。

唐明宗从魏县率兵向南,元行钦率兵赶回京师。

跟随唐庄宗到汴州,走到荣泽时,听说唐明宗已经渡过黎阳,唐庄宗又派李从璟向唐明宗表示和好,元行钦认为不行,因而杀死了李从璟。

唐明宗进入汴州,唐庄宗到万胜镇时不能再前进,他和元行钦登上路旁的山顶,摆酒,相视而哭。

有一个乡下人进献野鸡,问他这个山的名字,乡下人说:“叫愁台。”唐庄宗更加不高兴,于是罢酒离去。

向西走到石桥,在野地上摆酒,唐庄宗对元行钦说:“你们跟随我很久了,富贵危难无不同甘共苦。

现在危急紧迫,却默默无语,坐观成败。

我到荣泽时,准备独自骑马渡过黄河,亲自请求唐明宗,你们各自陈说利害。

现在让我落到这个地步,你们怎么样呢?”元行钦哭泣着回答说:“我原是微贱之人,承蒙陛下抚养,官至将相。

危难的时候,不能报效国家,即使死也不能免去罪责。”于是和将领一百多人,都解开发髻割断头发,放在地上,发誓以死报国,君臣相抱痛哭。

唐庄宗回到洛阳,几天后,又到汜水。

郭从谦反叛,唐庄宗死,元行钦出逃。

走到平陆时,被乡下人抓住,送到虢州,刺史石潭打断他的双腿,载在囚车上,送到京师。

唐明宗见了,骂道:“我的儿子有什么对不起你的!”元行钦睁大眼睛盯着唐明宗说:“先皇帝有什么封不起你的!”于是在洛阳街上被斩首,人们都为他哭泣。

唉!死之所以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为义而不苟且偷生。

因此说:君主在就和他同在,君主死就和他同死的人,纔是国家的忠臣。

当唐明宗的军队在魏叛乱时,将领们不知该跟谁,而惟独元行钦以反叛罪上奏,又杀掉唐明宗的儿子李从璟,以至于割下头发发誓,他的忠诚的节操值得颂扬。

到唐庄宗死时,他不能自杀,反而逃亡求生,最终被抓到杀死。

他的话虽然没有屈服,但死却不是他的意愿,有什么可贵的呢?安金全,代北人。

为人勇猛果断,擅长骑马射箭,号称能够生擒敌人、搜索伏兵。

在晋任骑将,多次随唐庄宗打仗立功,官做到刺史,因病住在太原。

唐庄宗攻下魏博后,和梁在黄河对峙。

梁将王檀袭击太原,晋军都跟随唐庄宗在黄河,太原没有防备,监军张承业十分恐惧,率领各部门工匠登上城墙抵抗,而外面进攻很急。

安金全勉强支撑着起来对张承业说:“太原,是晋的根基。

一旦失守,大事就完了。

我确实精疲力尽了,但还能为你打败贼军。”张承业很高兴,把镗甲武器交给他。

安金全穿上镗甲跨上马,召集率领子弟和过去的将吏一百多人,晚上冲出北门,在羊马城中进攻王檀,王檀的军队惊慌逃散,而晋的救兵陆续来到。

但唐庄宗不认为安金全有才能,在有生之年都没有为他记功。

安金全和唐明宗有老交情,唐明宗登位后,拜安金全为振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在任两年,召回京师,因病死去。

袁建丰,不知道他的家世。

晋王讨伐黄巢到华阴,捡到他,当时纔九岁,喜欢他俊俏爽朗,收养了他。

长大后学习骑马射箭,任铁林都虞候,跟随晋王进攻王行瑜、李匡威,因功迁突阵指挥使。

跟随唐庄宗攻破夹城,在柏乡打仗,迁左厢马军指挥使。

唐明宗任衙内指挥使时,袁建丰任副使,跟睫唐庄宗进入魏,攻取卫、磁、溶三州,拜为沼州刺史。

进攻梁将王千,杀敌一千多人,抓获将校七十多人。

迁相州刺史。

跟随唐庄宗在胡柳打仗,指挥使孟谦占据相州反叛,袁建丰返回讨伐平定了他。

调任隰州刺史,因风病罢任。

唐明宗登位,因旧时的交情召他回京师,并亲自到他家里,安抚慰问很殷勤,加检校太尉,在京师任镇南军节度使,让他领俸禄到死,赠太尉。

西方邺,定州满城人。

父亲西方再遇,任汴州军校,西方邺在车中,以勇猛有力出名。

二十岁时,南渡黄河求官于梁,不被任用,到黄河边投奔唐庄宗,唐庄宗任他为孝义指挥使,多次跟随唐庄宗征伐立下战功,同光中任曹州刺史,率领州军屯驻汴州。

唐明宗从魏回师南渡黄河,而唐庄宗向东去汴州,汴州节度使孔循有二心,令在北门迎接唐明宗,在西门迎接唐庄宗,陈设堆放的东西一样,说:“先到的进去。”西方邺于是斥责孔循说:“皇上攻破梁抓到你,对你有不杀之恩,怎么想接纳唐明宗而对不起国家呢!”孔循不回答。

西方邺估计争不过孔循,而石敬瑭的妻子,是唐明宗的女儿,当时正在汴州,西方邺想杀掉她,以便稳定人心。

孔循知道他的打算后,把她带到白己家中藏起来,西方邺没有办法。

而唐明宗已到汴州,于是率领五百骑兵向西在汜水迎接唐庄宗,呜咽哭泣,唐庄宗也为此嘘晞流泪,于是让他率兵作先锋。

唐庄宗到汴州西面,不能进城,返回洛阳,被杀。

唐明宗进入洛阳,西方邺在马前请求赐死,唐明宗称赞叹息很久。

第二年,剂南高季兴反叛,唐明宗派襄州节度使刘训等人招抚讨伐,而任束川董璋为西南面招讨使,于是拜西方邺为夔州刺史,作董璋副手率兵出三峡。

不久刘训等人因无战功被贬黜,将领们都被罢官,董璋也曾出兵,只有西方邺一人攻取三个州,于是以夔州为宁江军,拜西方邺为节度使。

不久他又夺取归州,多次打败高季兴的军队。

西方邺是个武臣,做的事很多不合法律,判官谭善达多次劝阻。

西方邺发怒,派人上告谭善连接受别人的钱财,把他投进狱中。

谭善达素来刚烈,说的话更加不恭敬,于是死在狱中。

西方邺患病,梦见谭善达作祟,死在任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