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五代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杂传第三十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梁太祖在各地用兵,常常留下裴迪调拨军需钱赋。

梁太祖于是在官府门前张榜,把军中事务留给自己处理,而把财货狱讼等一切事务交给裴迪。

梁太祖西攻岐州,王师范策谋袭击汴,派壮士苗公立送信到汴,暗中窥探虚实。

裴迪召苗公立询问束面的情况,苗公立变脸色,于是屏退旁人秘密追问他,完全了解了情况。

裴迪来不及上报,派朱友宁率兵巡视兖、郫二州,因此王师范虽然暗中作乱,但事情最终未能成功。

梁太祖从岐返回,将吏们都赐以“迎銮时赞功臣”将吏们进见,梁太祖看着裴迪说:“‘时赞,的功劳,只有裴公具有,别的人不配承受。”裴迪入唐,累官迁太常卿。

梁太祖登位,召拜为右仆射,一年后请老归家,以司空退休,死在家中。

韦震字束卿,雍州万年人。

原名韦肇。

为人强悍机敏,能言善辩。

事奉梁太祖任都统判官。

申丛捉住秦宗权,想送到梁太祖那里,又想亲自献于京师,又想挟持秦宗权夺取他的军队。

梁太祖派韦震到蔡州察看,申丛派骑兵三百人迎接韦震,想杀掉他,韦震施计得以幸免。

回来报告梁太祖说:“申丛不值得担心,为他出谋划策的牙将裴涉,是个虚妄庸碌的人。”申丛后来果然被郭墦杀掉。

郭墦把秦宗权送到梁太祖那里,梁太祖想要张扬逭件事,请求向唐进献俘虏,唐朝廷因时溥攻破黄巢,只进献死者的左耳罢了,秦宗权不值得献俘,左拾遗徐彦枢也上疏请求就地斩决。

梁太祖派韦震到京师奏报事情,反复论争,最终把秦宗权作为俘虏献给京师,梁太祖感激他,上表举任他为节度副使。

唐昭宗到石门,梁太祖派韦震从虢州、略州由小路送表章到行宫,唐昭宗赐给他名字震。

粱太祖攻破充、郫二州后,就攻打昊,住清口大败。

梁太祖害怕各镇乘机算计自己,于是暗示杜洪、锺传、王师范、钱铿等人举荐自己任元帅,而且请求兼领郫州。

唐昭宗起初不答应,韦震极力辩白,敢于夸大言辞,语言多不恭敬,唐昭宗最终允许把郭州给梁,梁太祖于是兼领四镇,表奏韦震为郫州留后。

唐昭宗迁都洛阳,韦震入朝为河南尹、六军诸卫副使,因病成了哑巴,以太子太保辞官退休。

梁太祖接受禅让,改为太子太傅(:)梁末帝登位,加太师,死。

孔循,不知道他家世代是什么人。

从小孤苦,流落到汴州,富人李让得到他,收养作儿子。

梁太祖镇宣武,把李让作为养子,孔循于是冒姓朱。

稍稍长大后,在梁太祖营帐中供事,梁太祖儿子的乳母有喜爱他的,收养孔循作儿子,乳母的丈夫姓趟,孔循又冒姓为赵,名叫殷衡。

唐昭宗束迁到洛阳,梁太祖全部去掉天子手下的人,完全用梁王手下的人代替他们,任命王殷为宣徽使,孔循为副使。

孔循和蒋玄晖、张廷范等人共同参与杀死唐昭宗的阴谋,后来孔循和蒋玄晖有矛盾,唐哀帝登位,将要在南郊祭祀,孔循于是和王殷向梁太祖进谗言说:“蒋玄晖私下侍奉何太后,和张廷范等人事奉天子在郊外祭天,希望延长唐的国统。”梁太祖大怒。

这时,梁兵攻打寿春,大败而回,唐哀帝派裴迪犒劳军队,梁太祖见到裴迪,很愤怒,裴迪返回,唐哀帝不敢去郊外祭天。

封梁太祖焉魏王,备办九锡法物,梁太祖拒不接受。

蒋玄晖和宰相柳璨相继急驰到梁为自己开脱,柳璨说:“自古以来帝王的兴起,必定有封国,而唐之所以没有立即让位,是因为应当先建国,设九锡,然后纔禅让帝位。”梁太祖说:“我不由九锡而做天子,行吗?”柳壕害怕,飞驰离去。

梁太祖派孔循和王殷杀何皇后,又杀掉柳璨和蒋玄晖、张廷范等人,任命孔循为枢密副使。

唐灭亡,在梁任职,为汝州防御使、左卫大将军、租庸使,方纔改姓孔,名叫循。

唐庄宗时,权知汴州。

唐明宗自从魏兵反叛后南逃,唐庄宗往东出汜水,孔循两面观望,派人在北门迎接唐明宗,在西门迎接唐庄宗,供给营帐牲口粮草,对两方礼节相同,而告诫他的人说:“先到的人让他进城。”唐明宗先到,于是接纳他进城。

唐明宗登位,任命为枢密使。

唐明宗到汴州,孔循留守东都,百姓有触犯酒曲法的,孔循杀了他的全家,唐明宗知道他们冤枉,于是诏令天下废除酒曲禁令,准许老百姓可以制造酒曲。

孔循为人表面温和谄媚而实际阴险狡猾,安重诲尤其亲近信用他,大凡孔循说的话,没有不采用的。

唐明宗曾打算让皇子娶安重诲的女儿,安重诲拿这事问孔循,孔循说:“你是掌管国家机密的臣子,不宜和皇子联姻。”安重诲相信他,于是作罢。

而孔循暗中派人禀告唐明宗,请求把女儿嫁给皇子,唐明宗就让宋王李从厚娶孔循的女儿。

安重诲从此开始憎恶他的为人,以孔循出任忠武军节度使,改任横海节度使,死于任上,年龄四十八岁,赠太尉。

孙德昭是盐州五原人。

父亲孙惟最,具有雄才大略。

黄巢攻陷长安,孙惟最率领乡里的子弟,得到义兵一千人,向南攻黄巢于咸阳,兴平州将认为他的行为很雄壮,把州兵两千人增派给他。

因为他参与破贼有功劳,拜为右金吾卫大将军。

朱玫在京师作乱,唐僖宗到兴元,孙惟最率兵攻击贼军。

累官升任墉州节度使,留在京师护卫。

墉州将吏到京城请求孙惟最到镇赴任,京师百姓几万人和神策军又拦路挽留他,不能出行,改为荆南节度使,在京师处理事务,分管神策军,号称“扈驾都”

这时,京师动乱,百姓都靠他作为保障。

孙德昭因父亲恩荫被任为神策军指挥使。

光化三年,刘季述废唐昭宗,把他幽禁在束宫,宰相崔胤策谋恢复昭宗帝位,暗中派人寻求可以共同成就事业的义士,孙德昭于是和孙承诲、董从实响应崔胤,崔胤撕下衣襟书写结盟。

天复元年正月初一,还没有天亮,刘季述将要上朝,孙德昭茌路旁埋伏甲兵,拦击他的车马把他杀掉,孙承诲等人分别搜索他的全部余党。

唐昭宗听见外面喧哗,非常恐惧。

孙德昭驰马赶到,敲门说:“刘季述被杀了,皇帝应当复位!”何皇后呼唤道:“你可进献逆贼的头来!”孙德昭把刘季述的头扔进去。

不久孙承诲等人都取来刘季述余党的人头进献,唐昭宗相信了他们。

孙德昭打破门锁救出唐昭宗,登上丹凤楼复位,因功拜为静海军节度使,赐姓李,号称“扶倾济难忠烈功臣”和孙承诲等人都拜为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凌烟合悬挂画像,都留在京师,号称“三使相”恩宠无比。

这时,崔胤正打算诛杀唐的宦官,在外和梁交结作为依靠,而宦官也倚仗李茂贞作保护,梁、岐两方交相争斗。

冬十月,宦官韩全诲劫持唐昭宗到凤翔,孙承诲、董从实都随行,而孙德昭独亲附梁,于是率兵护卫崔胤以及百官保卫束街,催促梁兵西进,梁太祖颇为感激他亲附自己,拿龙凤剑、斗鸡纱送给他。

梁太祖到华州,孙德昭以军礼在路旁谒见。

梁太祖到京师,表奏孙德昭为同州留后,将要出行,京师百姓又请求把他留下,于是任为两街制置使。

梁兵包围凤翔,孙德昭把他的士兵八干人归属梁太祖,梁太祖更加感激他,让他先到洛阳,赐给处上等住宅。

唐昭宗束迁,拜为左威卫上将军,因病免职。

梁太祖登位,用乌银带、官袍、笏板、名马赏赐他。

病稍痊愈,任命为左卫大将军。

梁末帝登位,拜为左金吾大将军而死。

孙承诲、董从实到凤翔,和宦官们一起都被杀死。

王敬莞是颖州汝阴人。

在州中做事,任牙将。

唐代末期,王仙芝等人在汝、颖二州间攻战劫掠,刺史不能抵御,王敬莞就替代他,拜为刺史。

王敬莞的状貌魁伟雄杰,而又沉勇有力,善于使用铁**,**重三十斤。

颖州与淮西是邻境,多次受到秦宗权进攻,奋力作战抵御秦宗权,秦宗权把河南各州全部攻陷,惟独壬敬萎不能攻克,因此颖州附近各州的百姓,都依仗王敬莞躲避贼人。

这时,各地残破,惟独颖州有二万户人口。

梁太祖进攻淮南,路经颖州,王敬莞供应梁兵十分丰厚,梁太祖非常高兴,表奏王敬莞为沿淮指挥使。

后来梁兵进攻昊,庞师古战死于清口,败兵逃回,经过颖州,大雪,士兵饥寒交迫,王敬莞于是沿淮河堆积柴草为其做粥供应他们,逃亡的士兵大多靠此活命,梁太祖表奏王敬莞为武宁军留后,又拜为节度使。

天佑三年,任左卫上将军。

梁太祖登位,王敬莞因病退休,后来死在家中。

蒋殷,小时候为王重盈的养子,冒姓王。

梁太祖攻取河中,因王氏的旧恩录用他的子孙,表奏蒋殷为牙将,梁太祖特别喜欢他。

唐迁都到洛阳,蒋殷任宣徽北院使。

梁太祖已经攻克襄阳,转而进攻淮南,还军时屯驻在正阳,唐哀帝派蒋殷犒劳军队。

这时,唐哀帝正要筹划在郊外祭天,蒋殷和枢密使蒋玄晖等人有矛盾,于是向梁太祖进谗言,说蒋玄晖等人教天子在郊外祭天,并等待助祭的诸侯以谋求复兴,梁太祖大怒,唐裒帝为此取消了郊外祭天。

这时,梁太祖将有杀君篡国的阴谋,何太后曾哭泣着叩头对蒋玄晖等人说:“梁王继位后,希望保全唐家母子。”蒋殷于是诬陷蒋玄晖等人曾私下侍候太后,梁太祖斩蒋玄晖和张廷范、柳璨等人,派蒋殷在积善宫杀掉太后。

唐哀帝下诏表示羞愧,自称因母后的缘故无法祭祀上天,于是最终没有郊祀。

平民朱友珪和蒋殷友善,朱友珪杀梁太祖自立,拜蒋殷为武宁军节度使。

梁末帝登位,以福王朱友璋代替蒋殷,蒋殷不受替代。

王瓒也是王氏的儿子,怕受蒋殷的连累,于是说蒋殷不是王氏的儿子,原本姓蒋。

梁末帝下诏削除他的官爵,恢复他的原姓,派牛存节讨伐他,蒋殷全族人自焚而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