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后梁派光禄卿卢砒前来通好,尊推王建为兄,他的印章刻着“大梁入蜀之印”
宰相张格说:“唐的惯例,奉命出使四夷,印章叫‘大唐入某国之印’,如今梁已把陛下当兄事奉,怎么像对夷狄一样地看不起我们?”王建发怒,想杀掉后梁的使臣.张格说:“这是梁官府的过失罢了,不能因此断绝两国的友好关系。”不久梁太祖死,王建派将作监李弦去吊丧,将他的印章刻作“大蜀入梁之印”
剑州树木连枝生长。
六月,文州出现麒麟。
十二月,富义江出现黄龙。
三年正月,永泰出现麒麟。
五月,壁山出现鹌虞兽,两只鹿跟着它。
秋七月,皇太子王元膺杀掉太子少保唐袭。
王元膺,是王建的次子,原名王宗懿,后来改名王宗坦,王建在什仿得到铜牌子,上面刻有二十多个宇,王建认为是符谶,因而用它来给儿子们取名,因此又改名叫王元膺。
王元膺长得嘴像猎嘴,牙齿焉虫蛀,多才多艺,能射中钱中小孔,曾自抱彩球抛到马上,飞驰射球,无不射中。
十七岁,做皇太子,判六军事,创立天武神机营,设置永和府,配置属官。
王建因王元膺年轻任重,用自己记的言行大事告诚他,要他“一切学我做的,就可以保住国家”
又命令道士广成先生杜光庭做他的老师。
唐袭,是王建宠信的人,王元膺看不起他,多次在朝廷上嘻辱他,王建怕他们关系恶化,于是罢免唐袭的枢密使职位,让他出任兴元节度使。
不久唐袭罢任回来,王元膺在朝廷上敷落他的过失,王建更加不高兴。
这月七夕,王元膺设酒召各位王公大臣,而集王王宗翰、枢密使潘峭、翰林学士毛文锡役来,王元膺发怒说:“集王役来,是潘峭和毛文锡唆使的!”第二天,王元膺在王建面前说潘峭和毛文锡挑拨离间。
王建发怒,将要对他们治罪。
王元膺出去后唐袭进来,王建就此事征询唐袭的意见,唐袭说:“太子图谋作乱,想召各位将领、王公来用武力囚禁他们,然后生事作乱。”王建疑心,唐袭请求召营兵进官护卫。
王元膺本来没有准备,听说唐袭召兵,认为是诛杀自己,于是和艺人安悉香、将领喻全殊率天武兵自卫,派人抓获潘峭和毛文锡,鞭打他们,把他们囚禁在家中;召大将徐瑶、常谦率兵出来抵抗唐袭,和唐袭在神武门交战,唐袭被飞箭射中,从马上摔下而死。
王建派王宗贺率兵讨伐王元膺,王元膺兵败,士兵演逃离去。
王元膺藏在跃龙池栏杆下,第二天,出来要饭,蜀人认出了他,报告了王建,王建派王宗翰招引开导他,王宗输还没到,王元膺已被卫兵杀死。
王建于是立幼子郑王王宗衍为太子。
邛州江中出现白龙。
四年,剂南高季昌侵犯蜀的巫山,王建派嘉王王宗寿在瞿唐打败他。
八月,杀死黔南节度使王宗训。
冬,南蛮攻打掠夺边界,王建派夔王王宗范在大渡河打败他们。
昌州出现麒麟。
五年,在龙兴宫建寿昌殿,在殿壁上画王建像;又建扶天合,画各位功臣像。
十一月,大火,王建的宫室焚毁。
王建派王宗俦等人攻打岐国,取得秦、凤、阶、成四州,到达大散关。
后梁的叛将刘知俊在岐国,于是特地率领他的家族前来。
通正元年,王建派王宗绾等人率兵十二万出大散关攻打岐国,夺取陇州。
八月,建文思殿,派清资五品正员官收购群书充实该殿,任内枢密使毛文锡为文思殿大学士。
大昌池出现黄龙。
十月,实行大赦。
改第二年年号叫天漠,国号漠。
天汉元年,杀掉刘知俊。
十二月,实行大赦,改第二年年号叫光天,恢复国号蜀。
光天元年六月,王建死,时年七十二岁。
王建晚年宫内有很多宠妃,贤妃徐氏和她的妹妹淑妃,都靠美色进宫,专宠当权,勾结宦官唐文康等干预朝政。
王建年老昏乱,唐文康判六军事,事情无论大小,都取决于他。
到王建患病时,率兵进宫宿卫,图谋全部除掉王建的旧将。
旧将们听说王建患病,却都不能进见,遇了很久,王宗弼等人只好推门而入,说唐文康想作乱,于是杀了他。
王建因老将大臣多是许昌的老朋友,必定不会受到太子重用,想选择适当的人辅佐太子,未成,而身已病危,于是任宦官宋光嗣焉枢密使、剡六军事。
王建死去太子登位,去掉“宗”宇,单名衍。
王衍字化源。
王建有十一个儿子,他们是卫王王宗仁,筒王王元膺,赵王王宗纪,豳王王宗辖,韩王王宗智,莒王王宗特,信王王宗杰,鲁王王宗鼎,兴王王宗泽,薛王王宗平。
而郑王王宗衍最小,他的母亲是徐贤妃,因母亲受到恩宠而得以立为太子,开崇贤府,设置属官,后来改名叫天策府。
王衍方下巴大嘴,垂手遇膝,能看见自己耳朵,很有学问,能写浮艳的文辞。
王元膺死后,王建因豳王王宗辖长得像自己,而信王王宗杰在儿子们中最有贤才,想在他们两人中选一个立焉太子。
而徐妃专宠,王建年老昏乱,徐妃和宦官唐文康唆使看相的人上奏说王衍长相最高贵,又暗示宰相张格赞成他们.王衍因此得以做太子。
王建死,王衍登位,给王建加上谧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庙号高祖,陵墓名永陵。
王建的正妻周氏叫昭圣皇后,晚王建几天死,王衍因而尊崇他的母亲徐氏焉皇太后,太后的妹妹淑妃为皇太妃。
太后、太妃用教令卖官,从刺史以下,每一个官额缺,必会有几人同来争,而交钱多的人得到官位;又在京都大邑建旅舍,夺取百姓的利益。
王衍年轻荒淫,把政事交给宦官宋光嗣、宋光葆、景润澄、王承休、欧阳晃、田鲁俦等人;让韩昭、潘在迎、顾在殉、严旭等作陪他游乐的狎客;建宣华苑,其中有重光殿、太清殿、延昌殿、会真殿、清和官、迎仙宫、降真亭、蓬莱亭、丹霞亭、飞鸾合,瑞兽门;又建怡神亭,和狎客、妇人在其中日夜畅饮。
曾于重阳节在宣华苑设宴,嘉王王宗寿要他以国家为重,话一出口就哭泣起来。
韩昭等人说;“嘉王发酒疯了!”狎客们都以不恭的言语戏谴嘲笑他,座上宾客焉之哗然。
但王衍不能醒悟。
蜀人富裕而喜好游玩,王氏王朝末年,民间竞相戴小帽子,仅能盖住头顶,低头就掉下来,称焉“危脑帽”
王衍认为不吉祥,禁止戴这种帽子。
而王衍喜欢戴大帽子,每次着便服到民间游玩,民间百姓凭大帽子就能认出他,因而下令国中都戴大帽子。
又喜好裹尖头巾,形状像锥子。
而后宫妇女都戴金莲花帽,穿道士的衣服,酒酣耳热脱下帽子,发髻梳在头顶两旁,再抹上朱粉,号称“醉妆”国中的人都仿效她们。
王衍曾和太后、太妃游青城山,宫人衣服都画上云霞,望见她们飘飘若仙。
王术自作甘州曲,描述她们神仙一样的风姿,在山谷中走上走下时,王衍常常自歌自唱,而且让宫人们都与他和唱。
王衍登位的第二年,改年号为干德。
干德元年正月,在南郊祭天,实行大赦,加封尊号焉圣德明孝皇帝。
第二年冬天,去北面巡视,到达西县,旌旗戈甲,连绵一百多里。
回来时,从板州沿江而上,龙舟彩船,照耀江水,所到之地命人大量供给财物,人们不堪重负。
三年正月,回到成都。
五年,建上清官,塑王子晋的像,尊崇为圣祖至道玉宸皇帝,又塑王建和王衍的像,立在王子晋像的左右,又在正殿塑玄元皇帝和唐朝各位皇帝的像,准备车马前去朝奉。
六年,任王承休为天雄军节度使。
天雄军,就是秦州。
王承休作为宦官得到宠幸,任宣徽使,王承休的妻子严氏,是绝色佳人,王衍和她私通。
这时,唐庄宗消灭后梁,蜀人都很恐惧。
唐庄宗派李严访蜀,王衍和他一起去上清官朝奉,而蜀都士人百姓,车帘挂满珠宝,沿途夹道围观。
李严见蜀地人物富盛,而王衍骄奢淫逸,回去后就献计伐蜀。
第二年,后唐魏王李继岌、郭崇韬伐蜀。
这年,王衍改年号为咸康。
王衍自从登位以来,每年常在子来山打猎。
这年,又到彭州阳平化、汉州三学山打猎。
因王承休妻子严氏的绿故,十月,到秦州,群臣急切谏阻,王衍不听。
到达梓潼,大风刮起房屋树木,太史官说:“这是贪狼风,会有败军杀将的事。”王衍不醒悟。
王衍到达绵谷,而后唐军已进入他的境土,王衍害怕,于是返回。
后唐军所到之地,州县都迎接投降。
王衍留下王宗弼把守绵谷,派王宗勋、王宗俨、王宗昱率兵抵抗后唐军。
王宗勋等人到达三泉,望风而逃。
王衍诏令王宗弼杀掉王宗勋等人,王宗弼反而和王宗勋等人合谋,送降书给后唐军。
王衍从绵谷返回成都,百官和后官妇人在七里亭迎兄,王衍夹在后宫妇人中组成回鹊队回到宫中。
第二天,到文明殿,和群臣相对哭泣。
而王宗弼也从绵谷飞驰而返,登上太玄门,抓获成都尹韩昭,宦官宋光嗣、景润澄、欧阳晃等人并杀掉,把他们的头装在匣子中送给李继岌。
王衍随即上表请求投降,王宗弼把王衍迁到天启宫。
魏王李继岌到达成都,王衍君臣自相捆绑并带着棺材,到七里亭投降。
唐庄宗召王衍到洛阳,赐给王衍的诏书中说:“固然应当分块土地赐封给你,一定不会在险困中逼迫你们,日、月、星辰在上,一句话也不骗你!”王衍手捧诏书高兴地上路,率领他的宗族和伪宰相王错、张格、庾传素、许寂,翰林学士李曼等人,以及各位将领僚佐的家族几千人柬去。
同光四年四月,到达秦川驿,唐庄宗用艺人景进的计策,派宦官向延嗣诛杀王衍的家族。
王衍的母亲徐氏临刑时呼叫说:“我儿子拿一个国家投降,反而被杀死,信义都不要了,我知道灾祸不久就要来了!”王衍的妾刘氏,黑发如云又美貌,执刑的人想放过她,刘氏说:“家破国亡,义当不受耻辱。”于是就刑而死。
王宗弼,原姓魏,名叫弘夫,王建收他为养子。
王建攻打顾彦晖时,王宗弼曾把王建的话泄露给颅彦晖,颅彦晖被打败,王建像原来一样对待他。
王建快要病死时,王宗弼任太师兼中书令、判六军事,辅佐国政。
王衍投降后,王宗弼把蜀中珍宝奉送给魏王和郭崇韬,请求任西川节度使,魏王说:“这是我家的东西,哪用你进献?”过了几天,被郭崇韬杀死。
王宗寿,许州百姓家的儿子。
王建因他和自己同姓,收他作养子。
王宗寿好学,擅长弹琴下棋,为人淡泊谦让,喜好道家方术,在王建时任镇江军节度使。
王衍登位后,王宗寿任太子太保、奉朝请,以炼丹养气为乐。
王衍淫乱,只有王宗画常常直切劝谏,后来任武信军节度使。
后唐军伐蜀,所到之地迎接投降,魏王曾写信招降他们,只有王宗寿不投降。
听说王衍已投降,大声痛哭,随王衍东迁,到岐阳时,贿赂看守的人,得以见到王衍,王衍眼泪打湿了衣襟,说:“早听你的话,哪有今天!”王衍死后,王宗寿逃到渑池,听说唐庄宗被杀,便逃进熊耳山。
天成二年,出山到京师,上书请求得到王衍宗族的尸骨安葬.唐明宗赞赏他的忠诚,任为保义军行军司马,封王衍为顺正公,答应按诸侯的礼仪安葬他。
王宗寿得到王氏家族十八具尸骨,安葬在长安南三赵村。
唉,自从秦、汉以来,学者们就常谈吉祥的征兆,即使有明辨是非的人,也不破除这种迷信。
我读蜀书,读到龟、龙、麒麟、凤凰、骋虞之类世人所谓称帝称王者的吉祥征兆,无不出现在他们的国家中,奇怪啊:但考察了王氏兴亡成败的原因后,就可以懂得了。
或许有人认为一个王氏还不能够说明问题,那么观察一下当时天下的治乱,就可以明白了。
龙作为一种物,以不出现为神奇,以升云行天焉得志。
如今心安理得地暴露出它的形体,这就不神奇了;不升上天空而下落到水中,逭就失其原位。
而又出现得那么多,简直可以兴妖作怪了!凤凰,是鸟类中远离人世的。
过去虞舜治理天下,政治成功而百姓喜悦,命令夔奏乐,乐声应和,乌兽听了都跳起舞来。
在这个时候,凤凰恰好到来,虞舜的史官因而一并记下作为美谈,后世因而把凤凰到来作为天下有道的征兆。
后来凤凰多次到来,有的出现在昏君败政的时代,有的出现在危亡大乱的时候,这果真是吉祥的征兆吗?麒麟,是兽类中远离人世的。
过去鲁哀公外出打猎,得到麒麟却不认识,大概是搜索后纔获得的,不是它自己出现的。
因此孔子记载在春秋上,说的是“去西面打猎得到麒麟”是讥讽他的话。
“去西面打猎”是批评他走得太远;“得到麒麟”表示讨厌他尽敷猎取。
记载打猎必定要写上地名,而鲁哀公驰骋经过的地方太多,不能一一写出地名,因此用“西”字概括众多的地方,说他整个国家的西部都走遍了。
麒麟,是人们很少见遇的野兽,可见鲁哀公穷山竭泽尽敷猎取,以至于不认识的野兽,都搜索而获得了,因此说是“讥讽他”
圣人死后,异端邪说产生,就把腆麟作为帝王的吉祥征兆,而用符命、谶纬等诡秘神怪的话来附会。
凤凰曾经出现在虞舜时候,认为吉祥,还有点道理,到以后出现在乱世,就可以知道它不是吉祥的征兆了。
至于麒麟,以前有天下大治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时代,却不曾出现过一次,一出现就正当乱世,既然如此,那谁知道它是吉祥的征兆呢?龟,是黑色的东西,污泥川泽中,敷都敷不完,死后受到占卜的人的看重,恰好有用罢了。
而戴氏礼记认为它在宫廷池泽中是帝王难以招来的吉祥物,然而戴礼记杂出于各家,它的错误也已很多了。
胸虞,我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诗经说:“唉呀胸虞!”贾谊认为胸这种东西,是周文王的园林;虞,是园林管理官。
当页谊的时代,说法就如此,那么把它当成野兽,这种说法大概出在近代吧?破除人们的迷信,难以在他们深信不疑的时候和他们争辩,等他们产生怀疑的时候,随之攻破就行了。
麒麟、凤凰、龟、龙,这些帝王吉祥的征兆,出现在五代的时候,又都集中在蜀,这就使得即使喜好吉祥之说的人也感到可疑。
藉着这可疑之处攻破它,大概可以使迷信者对此事进行深刻反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