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师厚到达凉州,上奏推荐押衙副使崔虎心、阳妃谷首领沈念般等人和中原留下的人的子孙王廷翰、温崇乐、刘坐墓为将吏。
又从安国镇到凉州,设立三个州以便控制各羌族,任用他们的酋豪做刺史。
但凉州夷人和汉人杂居,申师厚是个小人,不能安抚亲善他们。
到周世宗时,申师厚留下他的儿子而自己逃回,凉州于是和中原隔绝。
祇有瓜、沙二州,直到五代结束,还时常前来朝贡。
沙州,后梁开平年间有个节度使张奉,自称“金山白衣天子”
到唐庄宗时,回鹊前来朝拜,沙州留后曹义金也派使臣跟着回鹊前来,唐庄宗拜曹义金为归义军节度使、瓜沙等州观察处置等使。
后晋天福五年,曹义金死,儿子曹元德继位。
到七年,沙州曹元忠、瓜州曹元深都派使臣前来。
周世宗时,又任曹元忠为归义军节度使,曹元恭为瓜州团练使。
他们进贡的东西有:硇砂、羚羊角、波斯锦、安西白氍、金星矾、胡桐律、大硼砂、聒褐、玉团。
这些名称都是从来人口中得知的,至于他们的兴亡、世次,史书上都失去记载。
但吐蕃没有出现在后梁。
后唐天成三年,回鹳王仁裕前来朝拜,吐蕃也派使臣随来,从此多次到中原。
唐明宗曾到端明殿接见吐蕃使臣,询问他们的牙帐在哪里,回答说:“西距泾州二千里。”唐明宗赐给他们虎皮,每人一张,都披上虎皮下拜,屈身转动,毡帽掉下,乱发如蓬,唐明宗和手下人都大笑起来。
到漠隐帝时还来朝拜,以后就不再来了,史书上也失去他们的君主世次。
回鹍,给唐朝带来的忧患尤其严重。
它的国土、君主世次、风物民俗,在唐朝已广为人知。
唐朝曾嫁女给他们,因此他们世代把中土皇上当成国舅。
国土原在娑陵水上,后来被黠戛斯侵占,迁移到天德、振武军之间,又被石雄、张仲武攻破,剩下的人西迁,受吐蕃役使。
这时吐蕃已攻陷河西、陇右,于是把回鸜分散安置。
五代时,居住在甘州、西州的回鹊曾被中原所知,其中甘州回鹊多次前来,仍称中原星上为舅,中原用诏书答复也称回鹊焉甥。
后梁干化元年,派都督周易言等人前来,而史书上没有记载他们的君长名号,后梁封周易言等人官爵,派左监门卫上将军杨沼把他们护送回本土。
到唐庄宗时,王仁美派使臣前来,进献玉、马,自称“权知可汗”唐庄宗派司农卿郑绩持旌节册封仁美为英义可汗。
这年,仁美死,他的弟弟狄银继位,派都督安千想等人前来。
同光四年,狄银死,阿咄欲继位。
天成二年,权知国事王仁裕派李阿山等人前来朝拜,唐明宗派使臣册封王仁裕焉顺化可汗。
晋高祖时又册封为奉化可汗。
阿咄欲,不知他跟狄银的亲疏关系,也不知他何时继位去世;而仁裕,直到五代结束,常来朝贡,史书上也失去记载。
它的土地出产玉石、耗牛、绿野马、独峰驼、白貂鼠、羚羊角、硇砂、腽肭脐、金刚钻、红盐、屙氍、驹骔皮革。
适宜白麦、青稞麦、黄麻、葱韭、胡荽生长,用骆驼耕种。
他们的可汗常住在楼上,妻子称为天公主,国相称为媚禄都督。
拜见可汗时,就脱帽披着头发进去作为礼节。
妇女束上发髻,五六寸高,用红绸包着;出嫁后,就戴上毡帽。
又有别族称为龙家,风俗和回纥大同小异。
长兴四年,回鹊前来进献一对白鹌,唐明宗命令解开绳子把它们放了。
从唐明宗时起,常卖马给中原,他们带来的宝玉都归朝廷,而对犯禁做买卖的百姓就加以治罪。
周太祖时解除禁令,老百姓得以和回髓私自做交易,玉价因此大幅下跌。
颢德中,前来献玉,周世宗说:“玉虽宝贵,但没有什么好处。”退回了。
于阗,国土、君主世次、风物民俗,唐朝已有记载。
五代乱世,中原多变故,不能安抚招徕四夷。
曾和中原交往的夷族仅留下名称,他们的君主世次、兴亡,都不能考知。
而于阗尤其速,距京师万里之外。
它的国土,西南面靠近葱岭,和婆罗门为邻国,而相距还有三千多里,南面和吐蕃连接,西北面到疏勒二千多里。
后晋天福三午,于阗国王李圣天派使臣马继荣前来进献红盐、郁金、耗牛尾、玉氍等,后晋派供奉官张匡邺代理鸿胪卿,彰武军节度判官高居诲任判官,册封李圣天焉大宝于阗国王。
这年冬十二月,张匡邺等人从灵州走了两年到达于阗,到七年冬纔返回。
而高居诲记下很多来去见到的各国山河,但不能说清李圣天的世次。
高居诲写道:“从灵州渡过黄河,走三十里,纔经过沙漠进入党项领土,叫细腰沙、神点沙。
到达三公沙,在月支都督帐中留宿。
从这里走四百多里沙漠,到达黑堡沙,沙漠尤其广阔,于是登上沙岭。
沙岭,是党项的牙帐,酋长叫捻崖天子。
渡过白亭河到达凉州,从凉州西行五百里到达甘州。
甘州,是回鹊的牙帐。
它的南面,群山连绵一百多里,是汉朝小月支的旧地,有别族,称为尘壶山沙陀,据说是朱耶氏的遣族。
从甘州西行,开始经过戈壁,戈壁中没有水,带着水赶路。
甘州人教后晋使臣做马蹄木涩,木涩上有四个孔,马蹄上也凿四个孔连接木涩,骆驼蹄则用耗皮包上纔能走。
向西北走五百里到达肃州,渡过金河,向西走一百里出天门关,再向西走一百里出玉门关,经过吐蕃土地。
吐蕃男子戴中原帽,妇女扎辫子,戴瑟瑟珠,据说好的瑟瑟珠,一个能换一匹好马。
西行到瓜州、沙州,二州中有很多中原人,听说后晋使臣前来,刺史曹元深等人到郊外迎接,向使臣询问天子的日常生活。
瓜州南面十里的鸣沙山,据说冬夏有殷殷如雷的声音,说道就是禹贡中所说的流沙。
还有东南十里处的三危山,据说是三苗流放的地方。
它的西面,渡过都乡河是阳关。
沙州西面足仲云,他们的牙帐在胡卢碛。
据说仲云是小月支的后代,仲云人勇猛好战,瓜、沙二州的人都怕他们。
胡卢碛,汉明帝时征伐匈奴,屯驻在吾卢,大概就是这个地方。
这里没有水而常寒冷多雪,每到天暖雪化的时候,纔能得到水。
张匡邺等人西行进入仲云领地,到达大屯城时,仲云派宰相四人、都督三十七人迎候后晋的使臣,张匡邺等人用韶书慰劳晓谕他们,都向东下拜。
从仲云向西,开始经过盐碱滩,这里没有水,人们挖出地下的湿沙,放在胸前止渴。
再向西,渡过陷河,砍来樫树放在泥水中纔能渡过,不然就会陷下去。
再向西,到达绁州,绁州是于阗设置的州,在沙州西南面,据说距离京师九千五百里。
再走两天到达安军州,于是到达于阗。
李圣天的衣帽服饰同中原一样,殿堂都向东,称为金册殿,有楼叫七凤楼。
用葡萄酿酒,还有紫酒、青酒,不知是用什么酿成的,而味道很好。
他们的食物,是用粳稻浇上蜜糖,用米饭浇上奶酪。
他们穿的,是布匹和丝绸。
有花木园圃。
其俗迷信鬼神皈依佛教。
李圣天日常起居,经常让五十个紫衣僧人列队侍奉,这年年号是同庆二十九年。
这个国家的东南面是银州、卢州、湄州,南面一千三百里是玉州,据说汉朝张骞探索到的黄河源头出自于阗,而多玉的山就是这个山。”黄河的源流就从这里出来,到于阗分成三条河:束叫白玉河,西叫绿玉河,再向西叫乌玉河。
三条河都产玉,但颜色不同,每年秋天河水干涸,国王先在河中捞玉,然后国人纔能捞玉。
从灵州渡黄河到达于阗,常常见到吐蕃族帐,而于阗常和吐蕃相互攻打劫掠。
张匡邺等人到达于阗后,李圣天就指责吐蕃,要与后晋结好。
张匡邺等人返回,李圣天又派都督刘再升进献一千斤玉石和玉印、降魔杵等物。
后汉干佑元年,又派使臣王知铎前来。
高丽,原是扶余人的一支。
他们的国土、君主世次见于唐朝,和别的夷狄相比,有姓氏,而且他们的官号也可略知其义。
唐末时,他们的国王姓高。
同光元年,派使臣广评侍郎韩申一、副使春部少卿朴岩前来,而他们国王的姓名,史书失传没有记载。
到长兴三年,权知国事王建派使臣前来,唐明宗于是封王建为玄菟州都督,任大义军使,封为高丽国王.王建,是高丽的世家大族。
开运二年,王建死,儿子王武继位。
干佑四年,王茎死,儿子王昭继位。
王氏三代,在整个五代时常来朝贡,拥立国王必定向中原请求任命,中原常常优待地答复他们。
那里出产铜、银,周世宗时,派尚书水部员外郎韩彦卿到高丽用数千匹丝绸换铜铸钱。
六年,王昭派使臣进献黄铜五万斤。
高丽人懂文字,喜好读书,王昭进献别叔孝经一卷、越王新义八卷、皇灵孝经一卷、孝经雌图一卷。
别叔,记叙孔子的出生和他的弟子的事迹;越王新义,以“越王”为问答题目,类似现在的“正义”;皇灵,叙述不吃五谷而长寿;雌图,记载日食、星变。
都是无稽之谈。
渤海,原称棘鞫,高丽的一支。
唐高宗消灭高丽,把他们迁移分散安置在中原,在平壤设置安柬都护府统治他们。
武后时,契丹进攻北边,高丽一支大乞乞仲象和棘鞫酋长乞四比羽逃奔到辽东,在高丽旧地分别称王,武后派将领攻杀乞四比羽,而乞乞仲象也病死了。
乞乞仲象的儿子祚荣继立,于是并吞乞四比羽的族人,共有四十万人众,占据挹娄,向唐朝称臣。
到唐中宗时,设置忽汗州,任祚荣焉都督,封为渤海郡王,他的后代就称为渤海。
他们的贵族姓大,开平元年,国王大谨误派使臣前来,到显德年间为止常来朝贡。
他们的国土物产,和高丽一样。
大谨误的世次、兴亡,史书失去记载。
新罗,是弁韩的后代。
他们的国土、君主世次、风物民俗见于唐朝。
大族是金氏、朴氏,从唐高祖时封金真为乐浪郡王,他的后代常做君长。
同光元年,新罗国王金朴英派使臣前来朝贡。
长兴四年,权知国事金溥派使臣前来。
金朴英、金溥的世次、兴亡,史书都失去记载。
从后晋以后不再前来。
黑水棘辐,原称勿吉。
后魏时被中原所知。
它的疆域,东面到海,南面和高丽交界,西面和突厥接壤,北面和室韦相邻,大概是以煎肃慎氏的土地。
他们分成几十部,而黑水株缰处在最北端,尤其强劲勇悍,没有文字记载。
他们的武器,是角弓、楛木杆箭。
同光二年,黑水棘鞠兀儿派使臣前来,后来常来朝贡,从登州航海出青州。
第二年,黑水棘鞫胡独鹿也派使臣前来。
兀儿、胡独鹿好像是黑水棘辑两个部落的酋长,各派使臣前来。
而他们的部族、世次、兴亡,史书都失去记载。
到长兴三年,胡独鹿死,儿子桃李花继立,曾向中原请求任命,后来就没再出现了。
南诏蛮,见于唐朝。
这一国在过去汉朝的永昌郡柬面、姚州西面。
唐僖宗到蜀,招募能够出使南诏的人,招得宗室子弟李龟年和徐虎、徐虎的侄子徐蔼,于是任李龟年为使臣,徐虎为副使,徐蔼为判官,出使南诏。
南诏住的地方叫苴哗城,李龟年等人不到苴咩城,而到善阐,要求和唐朝结为甥舅关系。
唐僖宗许诺把安化公主嫁给他,南诏大喜,派人随李龟年回来求公主,不久,黄巢失败,收复长安,唐僖宗柬归纔作罢。
同光三年,魏王李继岌和郭崇韬等人攻破前蜀,得到王衍时俘获的南诏蛮数十人,又得到徐蔼,自称曾出使南诏,于是伪造诏害归还俘虏,派徐蔼等人带着金银绸缎招抚南韶,用威德晓谕他们,南诏不接受。
到唐明宗时,俦州山后两林百蛮都鬼主、右武卫大将军李卑晚,派大鬼主傅能何华前来朝贡,唐明宗拜李卑晚为宁速将军,又以大渡河南山前邛州六姓都鬼主怀安郡王勿定揉莎为定速将军。
第二年派左金吾卫将军盅昭远焉入蛮国信使,乌昭速未能到达而返回。
徉柯蛮,在辰州西面一千五百里处,以耕植为生,而没有城市聚落,受到攻击时,就相互屯聚在一起。
刻木为符契。
首领姓谢,名字见于唐朝。
到天成二年曾来遇一次,它的使臣叫清州八郡刺史宋朝化,衣帽服饰同中原一样,进献两万颗草豆蔻、五百两朱砂、两百斤蜡。
昆明,在黔州西南三千里外,出产羊、马。
那里的人结着椎形发髻、赤脚、披毡布,他们的首领披虎皮。
天成二年,曾来过一次,首领称昆明大鬼主,罗殿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派使臣前来,使臣称“若土”随徉柯而来。
占城,在西南海上。
土地方圆一千里,束面到海,西面到云南,南面和真腊相邻,北面到达骥州。
那里的人,风俗和大食国相同。
骑的是象、马;吃的是稻米、水牛、山羊。
神奇的鸟兽,有犀牛、孔雀。
前代不曾和中原交往。
颢德五年,国王因德漫派使臣莆诃散前来,进献八十四瓶猛火油、十五瓶蔷薇水,进表写在贝多树叶上,用香木制成匣子。
猛火油洒在物体上,遇水就起火。
蔷薇水,据说出自西域,用来洒在衣服上,衣服穿壤了香气都不散。
五代时,四方夷狄出现在中原的,最速的不超过于阗、占城。
史书上记载的,西北面很详细,东南面尤其简略,大概是因为太远了而很少去,而且不关中原的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