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干都这么好吃,大伙对于新鲜甘薯的滋味自然也很好奇。
可惜今年种出的这些还得留着种植用,没法拿来给大家吃。
最后,全县只有几个负责种甘薯的百姓尝了它的味道,这也是为了确认甘薯的品质,浅尝过后,剩下的就要仔细保存起来。
有熟人实在忍不住,就去询问其中一人,那甘薯具体是什么滋味。
然后就听对方惋惜道:“你是不知那甘薯有多奇妙!简单烤熟,啥佐料都不用加,就能变得喷香扑鼻。吃起来沙中带着蜜,简直像是甜滋滋的点心,口感酥糯无比……唉,今年大家吃不上真是太可惜了!”
当这番话在城里传开后,甘薯就彻底成了全县百姓的白月光。
好在,这次没让大家馋几天,盛珺的生鲜区就发力了。
大概是这次甘薯种得很成功,达到了生鲜区的要求,解锁了甘薯的供应选项。
很快,就有大批品质上乘的甘薯出现在盛珺的超市里。
这可把枣儿她们高兴坏了。
培育用的甘薯不再紧巴了,多地都能快速铺开甘薯的种植。
百姓们也都能尝到甘薯的滋味了。
而且方仙儿这边的甘薯,品种肯定要优良许多,种下去以后,来年的产量一定会再创新高,或许很快就能撑起整个北地的食物消耗。
对于枣儿她们来说,这足以解决掉压在她们心头最重的一块巨石。
第153章
今岁的秋日本就较往年寒冷些,早晚的温度就更低了。
清晨,天还未完全亮堂起来,宽敞的路道上就传来阵阵马蹄声。
于同驾着车马,抽手拢了拢身上的呢子外套,又拽了一下头上的薄线帽,暗自庆幸听了自家媳妇的提醒,出门时身上的衣物才穿得足够厚实。
他身上的呢子外套款式有型,据说是用羊毛和兔毛制成的,质地摸着稍稍有些硬,却足够抗风保暖,在这个季节穿可谓是刚刚好。
呢子外套是福利铺近期上架的新品,不算便宜。
好在于同的工作比较特殊,有些补贴,于是便买回去一件,一家人还可以轮着穿,如此就感觉十分划算了。
提到工作,于同这会儿就是在工作的途中奔波,他正打算往兴和县去。
他们一大家人本在平泽的一个村庄里生活。
后来九斗发了水患,村里接到了通知,要招志愿者去做灾后建设。
于同家中有好几个兄姐,彼时还未分家。
一大家人在一起过日子,总有些家长里短的摩擦。说来都不是什么大事,但也总鸡飞狗跳,让人不甚痛快。于是,于同在和媳妇商量后,干脆彻底分出家中,一家四口直接报名志愿者搬到九斗去了。
做出这个决定,除了想解决家庭矛盾以外,也是认为九斗的情况对他们而言是个机遇。
如今已是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九斗已经慢慢恢复生机,码头也快建好了,于同他们也彻底将这个地方当成了自己的家乡,在九斗过上了稳定幸福的生活。
于同他媳妇很有术数天赋,这是之前村里扫盲学习时发现的。
在方军的治地,有本事的人走哪都不愁生计,于是他媳妇刚来到九斗没两天,就被治水部门给招去了,说是在做什么水文方面的统计工作。
于同自己没媳妇聪明,较为突出的长处就是力气大不偷懒,可惜在方军的地界,这样的人并不出挑。
好在,他比较幸运,还有重建九斗且自愿落户的经历,顺利找到了一份在九斗与兴和两地运送物资的工作。
这份工作待遇还不错,有不少人羡慕,可于同对此并不满足。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
在自家媳妇的鼓励下,他也趁着工作闲暇自学了不少东西,近期就打算参加考试,去九斗的运输分部谋个文职。
九斗与兴和间的路早已修缮过,比以前好走不少,如今往来一趟的速度飞快。
眼看着就快到兴和了,于同快马加鞭提起速度,盘算着等进了城先去吃个早饭。
没过多久,他就到了城门跟前。
时间虽早,但这会儿进出城的人已经开始排起小队。好在守城的兵士做事很利索,队伍一直在往前动,没怎么停下过。
过了一会儿,终于轮到于同。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身份证”递过去,兵士扫了一眼,很快就挥手让他进城了。
这种身份证是近日刚在各地流行开的,每个正经百姓都能在户籍部定制一张。
这东西的材质和工艺都很特别,上面写着一串数字,每个人的都不一样。
那数字的部分不知是用了什么手段,竟然是凹进去的,还涂着一种在光下会变色的油墨,简直和法术一样,于同估计没人能有造假证的本事。
不过,制作身份证也需要时间,每日户籍部都在排队,人满为患,所以目前多数人仍在使用临时户籍。
眼下只有少数人拿到了证件,于同就是其中之一。
对此他颇感幸运,也十分自豪。
每到要出示证件的场合,于同就会下意识将胸挺得像家里养的大公鸡一样鼓。
这会儿,他收回了证件,便顺顺当当往城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