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贤梁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三十六章朝廷的反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一秒记住【 www.gaola.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梁并非一点都不担心的,他坐在帅府内翻来覆去的思考现在的战局,因为自己的影响,黄巾军变强了,但是朝廷却会变得更强,如果张宝那边的胜利的确是朝廷放水,有意诱敌深入,张梁就算现在给张宝去信警告也没用了,张宝已经进入了朝廷的包围圈内,当务之急是给马元义的书信,让他立刻去支援张宝,不求占领兖州,只要能和张宝的军队会师,一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张梁再次拿出细作传回的书信,挑亮了烛光仔细的重新翻阅,看看是否有自己遗漏的地方。

——分割——

邺城,地公将军张宝的临时帅府内,张宝正和众将领在商量军事部署问题,张角的弟子之一孙夏说道:“将军,现在我军接连大胜,杀才朝廷军队丢盔弃甲,为什么不乘胜追击,而是停留在邺城按兵不动?”

张宝道:“人公将军在战前就提醒过我,要谨慎行事谋而后动,最近的连场战斗打的太顺利了,让你们对朝廷起了轻视之心,要知道朝廷可是拥有百万军队,我们现在不要主动出击,暂时巩固在邺城附近的占领区为主。”

张宝虽然也不想停下进攻的势头,可是在临行前张梁的再三嘱托让他长了个心眼,不要贸然出击,可是张宝虽然作战勇猛,但是他性情冲动,并不适合当统帅。

让张宝成为一军之将还行,但成了一军的统帅,身边还没有谋士军师的帮助,光凭张宝的智慧,想要看破朝廷的部署还是太难为他了,毕竟张宝只是出身底层之人,虽然念过书,但让他去策划大规模的战争根本不可能,他手下的几个人都是张角弟子,出身都比较贫寒,大都勇猛有余谋略不足。

可是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黄巾军本来就是百姓组成的部队,反抗的是朝廷、地主和氏族。那些文人谋士大多出身氏族和权贵,根本不可能加入黄巾军为张梁所用,现在张梁的手下可以用猛将如云来形容,张角的八大嫡传弟子全都武艺高超。还有张燕、黄尸虎这样的手下,张梁手中护教军任何一个放出去都能算个不错的大将。

可是三国时期高人、奇才、鬼才无数,打仗光凭勇猛和不怕死可不行,再猛的将军没有谋士的帮助,一样会落个身死的下场。

张梁本来想在冀州巩固黄巾军的占领地,等自己的地盘安定下来再想办法收罗人才,可是朱隽的进攻使张梁的计划破灭,用十五万人就引出张宝的五十万黄巾军离开了冀州。张宝的出击让张梁在冀州的布置成了无功用。

本来冀州在张梁的吩咐下已经构建出犹如铜墙铁壁般的军事要塞,虽然这么说有点夸张,但是张梁的确在加固城池和训练兵员上下了苦功夫,冀州各城之间互相照应,如果朝廷的军队来攻,不付出惨重代价休想打破张梁构建的壁垒。

可是现在张宝就好像乌龟离开了龟壳,虽然还长着一张会咬人的嘴,但是却失去了抵御猛兽的最佳工具。身在邺城的张宝却茫然不知自己陷入了危机,还在和手下将领商讨未来对朝廷的攻势。

终于在张宝占领邺城的第三天,朝廷发动了对张宝军团的攻势,在邺城的前方黄埔嵩带领的朝廷三十万军队顶住了张宝的军团前锋,在张宝的后方董卓带兵西出太行山的壶关切断张宝军团的退路,陶谦在徐州出动大军死死拖住马元义的在青州的部队,不让马元义有机会支援张宝,朝廷这次是狠下心要歼灭张宝为首的第二军团,不但计划周详布置严谨,更是打的张宝措手不及。

张宝在几路朝廷军队的围攻下终于不敌,带着被黄埔嵩击败的残兵在董卓的围堵下杀出一条血路,躲回了冀州,朝廷进军在此战大捷后乘胜追击张宝,不但尽数收复失地,更是打进冀州,把张梁辛苦经营的几座坚城夺了去,因为张宝的贸然出兵,这些城市的驻兵都被抽调,所以朝廷的军队才轻易破城。

这次朝廷的军队以黄埔嵩为统领,朱隽、董卓、曹操、孙坚为辅,出动军队七十万,先是诱敌深入,然后四面围攻,切断黄巾军的后路,最后乘胜追击张宝败军,前后只用了十天,就将黄巾军的第一次大军团进攻扼杀在萌芽之中。

张宝退回冀州,回到巨鹿就被张梁一顿臭骂,张宝这次断送了二十万黄巾军,都是因为他擅自出战,破坏了张梁的计划,张宝自知有错,只能听这张梁在帅府内咆哮。

张梁现在的脾气很坏,这次的败退让黄巾军的占领地收缩了不少,朝廷军队咄咄逼人的杀到了广平以南,不停的派出小股部队骚扰黄巾军占领的各座城市,逼得张梁不得不亲临前线指挥战斗。

在青州方面,马元义和陶谦的部队打的昏天暗地,黄巾军的人数占了上风,而陶谦以军队训练有素为优势,只用了十几万部队就牵制住马元义的三十万黄巾军。

如果张梁在广平再次失利,青州的济南就危险了,一旦朝廷的军队占领济南将切断冀州和青州的联系。

到时候马元义就会成为孤军,黄埔嵩的部队再回头攻击青州,这场浩浩荡荡的黄巾起义就算失败了一半,甚至比历史上的失败还惨,因为现在的黄巾军是有统一指挥的,比历史上的黄巾军强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张梁连夜带着援军赶往广平,这次张梁算是倾巢出动了,除了在北方驻扎防备公孙瓒的部队,基本冀州的黄巾军都被张梁抽调,士兵素质不如朝廷军队,但人数一定要压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