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神记/干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卷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汉阴生乞市

原文

汉阴生者,长安渭桥下乞小儿也。常于市中丐,市中厌苦,以粪洒之。旋复在市中乞,衣不见污如故。长吏知之,械收系,着桎梏1,而续在市乞。又械欲杀之,乃去。洒之者家,屋室自坏,杀十数人。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2。”

注释

1桎梏(zhi gu):镣和手铐。

2咎:灾祸。

译文

汉代阴生是长安渭桥下行乞的人。他经常到集市上去乞讨,集市上的人都讨厌他,把粪水洒在他的身上。一会儿,他又在集市上乞讨,而衣服上不见粪水的污迹,就像当初一样。县吏知道后,把他抓起来关进牢房,戴上脚镣手铐,但他很快又回到集市上行乞。县吏又把他抓起来,想打死他,他才逃走了。拿粪水洒他的人,家里房屋自行倒塌,压死十多人。长安城里流传着一首歌谣:“见乞丐,给美酒,免得房倒灾祸有。”

左慈使神通

原文

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通。尝在曹公座,公笑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1略备。所少者,吴松江鲈鱼为脍2。”放曰:“此易得耳。”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公大拊掌,会者皆惊。公曰:“一鱼不周坐客,得两为佳。”放乃复饵钓之。须臾,引出,皆三尺余,生鲜可爱。公便自前脍之,周赐座席。公曰:“今既得鲈,恨无蜀中生姜耳。”放曰:“亦可得也。”公恐其近道买,因曰:“吾昔使人至蜀买锦,可敕人告吾使;使增市二端。”人去,须臾还,得生姜。又云:“于锦肆下见公使,已敕增市二端。”后经岁余,公使还,果增二端。问之,云:“昔某月某日,见人于肆下,以公敕敕之。”后公出近郊,士人从者百数,放乃赉酒一罂,脯一片,手自倾罂,行酒百官,百官莫不醉饱。公怪,使寻其故。行视沽酒家,昨悉亡其酒脯矣。公怒,阴欲杀放。放在公座,将收之,却入壁中,霍然3不见。乃募取之。或见于市,欲捕之,而市人皆放同形,莫知谁是。后人遇放于阳城山头,因复逐之。遂走入羊群。公知不可得,乃令就羊中告之,曰:“曹公不复相杀,本试君术耳。今既验,但欲与相见。”忽有一老羝4,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人即云:“此羊是。”竞往赴之。而群羊数百,皆变为羝,并屈前膝,人立,云:“遽如许。”于是遂莫知所取焉。老子曰:“吾之所以为大患者,以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哉。”若老子之俦,可谓能无身矣。岂不远哉也。

注释

1珍羞:亦作“珍馐”珍美的肴馔。

2脍(kuài):细切的肉。

3霍然:突然。

4羝(di):公羊。

译文

左慈,字元放,庐江人。少年时就学会神术。曾是曹操</strong>的座上客,曹操笑着对众宾客说:“今天高朋满座,山珍海味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只差吴淞江的鲈鱼了。”元放说:“这事好办。”于是他要了一个铜盘,盛满水,用竹竿挂上鱼饵,一会儿,就从盘中钓出一条鲈鱼来。曹操拍手叫好,众宾客感到十分惊奇。曹操又说:“一条鱼不够招待大家,有两条就好了。”于是元放再用竹竿鱼饵在盘中垂钓,一会儿,又钓出一条鱼来。两条鱼都有三尺多长,新鲜活泼。

曹操准备亲自下厨烹调,一一赏赐在座宾客。曹操说:“现在鲈鱼有了,可惜没有蜀地的生姜作调料。”元放说:“这也好办。”曹操恐怕他到附近去买,因此说:“我已经派人到蜀地买彩锦,你告诉我的使臣,叫他多买四丈。”元放去了,一会儿就带回生姜。还对曹操说:“在蜀锦市场见到了你的使臣,已告诉他多买四丈彩锦。”

一年以后,使臣回来,果然多买了四丈。曹操问他,他说:“去年某月某日,我在市场见到一个人,把你的命令传达给了我。”后来曹操到近郊游玩,随从官员有一百多人,元放拿着一坛酒,一片肉干,亲自为官员们倒酒,一百多个官员都酒醉肉饱。曹操觉得很奇怪,派人查找原因。走到一家酒店,得知昨晚这家酒店的酒肉全都不见了。曹操生气了,心想杀元放。元放在宴会上,曹操想捉拿他,他却隐入墙壁之中,忽然不见了。于是曹操悬赏众人,见到元放就捉拿他。而一街的人都同元放一个模样,谁也认不出他。后来有人在阳城山头见到元放,曹操派人去捉他。元放混入羊群。曹操知道元放不容易捉住,就叫人对羊群说:“曹操不再杀你,只想试一试你的神术,现在已经应验了,只想与你见面。”忽然有一只老公羊,弯着两只前脚,像人一样站起来说:“看我们慌忙成这个样子。”那个人立刻说:“这只羊就是元放。”那些人纷纷扑向这只羊。而百只羊都变成了老公羊,并弯着两只前脚,像人一样站起来说:“看我们慌忙成这个样子。”终于无法能将元放捉住。老子说:“我之所以有忧患,是因为我有形体。如果我无形体,我还有什么忧患呢?”像老子之类的人,可以说能够做到没形体了。难道不应该敬而远之吗?

于吉请雨

原文

孙策欲渡江袭许,与于吉俱行,时大旱。所在熇厉1,策催诸将士,使速引船,或身自早出督切。见将吏多在吉许。策因此激怒,言:“我为不如吉耶?而先趋附之。”便使收吉至,呵问之曰:“天旱不雨,道路艰涩,不时得过。故自早出,而卿不同忧戚2,安坐船中,作鬼物态,败吾部伍。今当相除。”令人缚置地上暴之,使请雨若能感天,日中雨者,当原赦;不尔,行诛。俄而云气上蒸,肤寸而合;比至日中,大雨总至,溪涧盈溢。将士喜悦,以为吉必见原,并往庆慰。策遂杀之。将士哀惜,藏其尸。天夜,忽更兴云覆之。明旦往视,不知所在。策既杀吉,每独坐,彷佛见吉在左右。意深恶之,颇有失常。后治疮方差,而引镜自照,见吉在镜中,顾而弗见。如是再三。扑镜大叫,疮皆崩裂,须臾而死。(吉,琅琊人,道士。)

注释

1熇(hè)厉:炎热。

2忧戚:忧愁烦恼。

译文

吴国孙策想渡过长江袭击魏国首都许昌,于是带着道士于吉一起走,当时天气十分干旱。他们所在的地方炎热得厉害,孙策就催促全体官兵,让他们快一点把船拉来准备渡江进军。他又亲自一早出去督促,却看见将官们多聚集在于吉那里。孙策因此而被激怒了,说:“我做得不及于吉吗?你们倒先去依附他!”就派人去抓于吉,于吉被抓来了,孙策就责备他说:“天气干旱得一直不下雨,水遭受到阻碍,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拉齐船只渡过江去,所以我一早出来动员大家。但您不和我共患难,却安心坐在船中,装神弄鬼,败坏我的部队。今天该把你宰了!”就命令部下把他绑了扔在地上,让太阳晒他,并命令他求雨。如果他能感动上天,中午就下雨的话,就宽大赦免他;否则,就执行死刑。一会儿,云气向上蒸腾,一块一块地合拢来。等到中午,倾盆大雨一下子倒了下来,河流山川都满得溢出来了。官兵们十分高兴,认为于吉一定能被宽大了,就一起前往庆贺慰问。孙策却在这时把于吉杀了。官兵们都很悲痛惋借,就把他的尸体藏了起来。那天夜里,忽然又有乌云升起,把他的尸体盖住了。第二天一早跑去一看,不知道于吉的尸体到什么地方去了。

孙策杀了于吉以后,每当一个人坐着,就仿佛看见于吉在他的旁边。他心里非常厌恶于吉,精神也有点失常了。后来他治疗伤口刚刚痊愈,便拿起镜子来照自己,却看见于吉在镜子中,他便转过头不看。像这样照了好几次。他突然扑倒在镜子上大叫大嚷,伤口便又都溃裂开来,一会儿就死了。(于吉,琅琊人,是道士。)

介琰变化隐形

原文

介琰者,不知何许人也。住建安方山,从其师白羊公杜受玄一无为之道。能变化隐形。尝往来东海,暂过秣陵,与吴主相闻。吴主留琰,乃为琰架宫庙,一日之中,数遣人往问起居。琰或为童子,或为老翁,无所食啖,不受饷遗1。吴主欲学其术,琰以吴主多内御,积月不教。吴主怒,敕缚琰,着甲士引弩射之。弩发,而绳缚犹存不知琰之所之。

注释

1饷遗:馈赠。

译文

介琰不知是哪儿的人。住在建安方山之中,向他的老师白羊公杜学习玄一无为道术。能变化形体和隐身。常去东海,暂住在秣陵,和吴王君主孙权有来往。孙权留介琰住下来,为他修建了宫庙,一天之内,多次派人去问候他的饮食起居。介琰有时变为儿童,有时变为老头儿,不吃不喝,不接受赠赐的财物。孙权想学习介琰的法术,介琰认为孙权的妃嫔太多,几个月都不教他。孙权生气了,命令把介琰绑起来,让士兵拿弓箭射他。弓箭齐发,介琰身上绑的绳子还在,却不知介琰到哪儿去了。

徐光复仇

原文

吴时有徐光者,尝行术于市里:从人乞瓜,其主勿与,便从索瓣,杖地种之;俄而瓜生,蔓延,生花,成实;乃取食之,因赐观者。鬻1者反视所出卖,皆亡耗矣。凡言水旱甚验。过大将军孙綝门,褰衣而趋,左右垂践。或问其故。答曰:“流血臭腥不可耐。”綝闻恶而杀之。斩其首,无血。及綝废幼帝,更立景帝,将拜陵,上车,有大风荡綝车,车为之倾。见光在松树上拊手指挥嗤笑之,綝问侍从,皆无见者。俄而景帝诛綝。

注释

1鬻(欲):卖。

译文

吴国有个叫徐光的人,曾在街坊上表演法术:他向卖瓜的人要瓜吃,那卖瓜的不给,他便向卖瓜的要瓜子;然后用拐杖在地上打了个洞把它种上,一会儿瓜子发芽,瓜蔓延伸,开花结瓜;他就摘下来吃,又送给观看的人吃。卖瓜的回头看看他卖的瓜,都没有了。徐光说到的水灾旱情,都很灵验。有一次他经过大将军孙綝的门口,提起衣服急匆匆地跑过去,鄙弃地向两边吐唾沫并用脚践踏着。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回答说:“那里流血的腥气,实在让人不能忍受。”孙綝听见了这话,十分憎恨他,就把他杀了。砍去他的头,却没有血。到后来孙綝废除幼帝孙亮,改立孙休为景帝,将要拜谒皇陵让景帝登基,刚上车,忽然有大风摇荡着孙綝的车子,车子被大风刮倒了。孙綝只见徐光在松树上指手画脚地讥笑他,孙綝问随从人员看见徐光没有,大家都说没看见。不久景帝就把孙綝杀了。

葛玄使法术

原文

葛玄,字孝先,从左元放受九丹液仙经。与客对食,言及变化之事,客曰:“事毕,先生作一事特戏者。”玄曰:“君得无即欲有所见乎?”乃嗽口中饭,尽变大蜂数百,皆集客身,亦不螫人。久之,玄乃张口,蜂皆飞入,玄嚼食之,是故饭也。又指虾蟆及诸行虫燕雀之属,使舞,应节如人。冬为客设生瓜枣,夏致冰雪。又以数十钱使人散投井中,玄以一器于井上呼之,钱一一飞从井出。为客设酒,无人传杯,杯自至前,如或不尽,杯不去也。尝与吴主坐楼上,见作请雨土人,帝曰:“百姓思雨,宁可得乎?”玄曰:“雨易得耳!”乃书符着社中,顷刻间,天地晦冥1,大雨流淹。帝曰:“水中有鱼乎?”玄复书符掷水中,须臾,有大鱼数百头。使人治之。

注释

1晦冥:昏暗。

译文

葛玄,字孝先,跟随左慈学习九丹液仙经。他与客人吃饭时,谈到法术变化的事情,客人说:“吃完饭,先生表演一个法术看看。”葛玄说:“你想见到无中生有的东西吗?”于是,他从口中吐出饭粒,全变成了几百只大蜜蜂,飞到客人身上,也不螫人。过了好久,葛玄张开大嘴,蜜蜂纷纷飞进他口中,葛玄嚼着吃着,还是饭粒。他又指挥虾蟆及各种爬虫燕雀之类跳舞,它们都像人一样和着节拍跳起舞来。

葛玄冬天为客人准备鲜瓜鲜枣,夏天又为客人送去冰块雪花。又把几十个铜钱,叫人投进井中,葛玄拿着一个盘子在井上,口中念念有词,铜钱一一从井里飞出来,落在盘子里。他为客人摆酒,没有人端杯子,杯子会自动来到客人面前。如果客人没有喝干酒杯里的酒,酒杯不会自己离开。

葛玄曾和吴王坐在楼上,看见百姓在做祈雨的泥人,吴王说:“老百姓盼望下雨,难道可以求雨吗?”葛玄说:“求雨很容易!”于是葛玄画一道符放在神庙里,一会儿,天昏地暗,大雨倾盆,雨水四处流淌。吴王说:“水里有鱼吗?”葛玄又画了一道符,投入水中,一会儿,水里出现几百条大鱼。他叫人去捉。

吴猛止风

原文

吴猛,濮阳人。仕吴,为西安令,因家分宁。性至孝。遇至人丁义,授以神方;又得秘法神符,道术大行。尝见大风,书符掷屋上,有青鸟衔去。风即止。或问其故。曰:“南湖有舟,遇此风,道士求救。”验之果然。西安令于庆死,已三日,猛曰:“数未尽,当诉之于天。”遂卧尸旁,数日,与令俱起。后将弟子回豫章,江水大急,人不得渡;猛乃以手中白羽扇画江水,横流,遂成陆路,徐行而过,过讫,水复。观者骇异。尝守浔阳,参军周家有狂风暴起,猛即书符掷屋上,须臾风静。

译文

吴猛是濮阳人。在东吴任西安县令,因此在分宁居住下来。天性非常孝顺。他遇到神人丁义,教给他成仙秘诀;后来又得到秘法神符,道术非常高明。有一次遇到大风,他画一道符,投到屋顶上,有一只青鸟衔去。大风立刻停止了。有人问是什么缘故。他说:“南湖里有一条船,遭遇大风,有道士向我求救。”去验证情况,果然如此。西安县令于庆,已经死了三天,吴猛说:“他的气数还没有尽,应当告诉上天。”于是他睡在尸体旁,过了几天,他与县令一道坐了起来。后来他带着弟子回豫章,江水太急,人过不去;吴猛用手中的白羽扇一划,江水改道横流,出现一条陆路,他们慢慢走过去,走完后,江水又恢复原状。看的人感到十分惊异。吴猛常驻守浔阳,参军周家有狂风吹起,他画一道符,投到屋顶上,一会儿风就停止了。

董永与织女

原文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

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1百疋2。”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

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

1织缣:织绢。

2疋(pi):同“匹”

译文

汉朝的董永,是千乘县人。小时候就死了母亲,和父亲一起生活,他尽力种田,用窄小的车子让父亲坐在里面伴随着自己。父亲死了,没有钱埋葬,他就把自己卖给人家当奴仆,用得到的钱来办理丧事。买主知道他贤能孝顺,就给了他一万个钱,叫他回家去守丧。

董永守完了三年孝,想要回到买主那里去干劳役。在路上碰到一个女子,对他说:“我愿意做您的妻子。”就和董永一起到买主家去了。主人对董永说:“我已经把钱奉送给您啦。”董永说:“承蒙您的恩德,我父亲死了才得到安葬,我虽然是个卑微的人,也一定要尽心竭力来报答您的大恩。”主人说:“这女人会干什么呢?”董永说:“会纺织。”主人说:“您一定要这样来报答我的话,就只要让您妻子给我织一百匹双丝细绢。”于是董永的妻子为主人家纺织,十天就织完了。

这女子出门后对董永说:“我是天上的织女。只是因为您极其孝顺,天帝才命令我来帮您偿还欠债的。”说完,就腾空而去,不知到了什么地方。

钩弋夫人之死

原文

初,钩弋夫人有罪,以谴死,既殡1,尸不臭,而香闻十余里。因葬云陵,上哀悼之。又疑其非常人,乃发冢2开视,棺空无尸,惟双履存。一云,昭帝即位,改葬之,棺空无尸,独丝履存焉。

注释

1殡:把灵柩送到墓地去。

2冢(zhong):坟墓。

译文

当初,钩弋夫人犯下罪,被赐死,出殡以后,尸体不发臭,而有香气飘到十多里外。于是把她安葬在云陵,汉武帝哀悼她。又怀疑她不是普通的人,就掘墓开棺来看,棺里是空的,没有尸体,只留下一双鞋子。另一种说法,汉昭帝即位后,重新安葬钩弋夫人,棺是空的,没有尸体,仅留下一双丝织的鞋子。

杜兰香与张传

原文

汉时有杜兰香者,自称南康人氏。以建业四年春,数诣张傅。傅年十七,望见其车在门外,婢女通言:“阿母所生,遗授配君,可不敬从?”傅,先名改硕,硕呼女前,视,可十六七,说事邈然久远。有婢子二人:大者萱支,小者松支。钿车青牛上,饮食皆备。作诗曰:“阿母处灵岳,时游云霄际。众女侍羽仪,不出墉宫外。飘轮送我来,岂复耻尘秽1。从我与福俱,嫌我与祸会。”至其年八月旦,复来,作诗曰:“逍遥云汉间,呼吸发九嶷。流汝不稽路,弱水何不之。”出薯蓣子三枚,大如鸡子,云:“食此,令君不畏风波,辟寒温。”硕食二枚,欲留一,不肯,令硕食尽。言:“本为君作妻,情无旷远,以年命未合,且小乖,太岁东方卯,当还求君。”兰香降时,硕问祷祀何如。香曰:“消魔自可愈疾,淫2祀无益。”香以药为消魔。

注释

1尘秽:污秽,指人间。

2淫:过多。

译文

汉朝时有个叫杜兰香的人,自称是南康人氏。在建业四年春天,她屡次来找张傅。张傅当时十七岁,望见她的车子停在门外,而她的丫鬟来传达她的话说:“我娘生了我,让我嫁给您,我哪能不恭敬从命呢?”张傅先前已把名字改成了张硕,张硕便呼唤这女子走上前来,打量了一番,大约十六七岁,而她谈到的却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她有丫鬟二人:大的叫萱支,小的叫松支。装饰着金花的车用青牛拉着,车上吃的喝的都齐备。她作诗道:“我娘住在神山上,经常游览九重天。羽毛仪仗婢女持,宫墙外头不露面。飘飘车轮送我来,难道再羞住人间?依我幸福不寓身,嫌我祸患在面前。”到那一年八月初一,她又来了,作诗道:“自由往来天河间,呼吸散发九嶷山。追求你呵不停步,穷乡僻壤何处不跑遍?”她拿出山药果三个,像鸡蛋一样大,对张硕说:“把这吃了,让您不怕风浪,不受冷暖的影响。”张硕吃了两个,想留一个,她不肯,让张硕吃光。她又对张硕说:“我本来要给您做妻子,感情可别疏远了。只因为我现在年龄还没有到数,其中稍微有点不协调。等到太岁位于东方卯次的单阏年,我会回来追求您的。”杜兰香降临时,张硕问:“祈祷祭祀的事怎么样?”杜兰香说:“消魔本来就能治好疾病,过分地祭祀并没有好处。”杜兰香把药物称为“消魔”

弦超与神女

原文

魏济北郡从事掾弦超,字义起,以嘉平中夜独宿,梦有神女来从之。自称:“天上玉女,东郡人,姓成公,字知琼,早失父母,天帝哀其孤苦,遣令下嫁从夫。”超当其梦也,精爽感悟,嘉其美异,非常人之容,觉寤钦想,若存若亡,如此三四夕。一旦,显然来游,驾辎车1并车,从八婢,服绫罗绮绣之衣,姿颜容体,状若飞仙,自言年七十,视之如十五六女。车上有壶榼,青白琉璃五具。食啖奇异,馔具醴酒2,与超共饮食。谓超曰:“我,天上玉女,见遣下嫁,故来从君,不谓君德。宿时感运,宜为夫妇。不能有益,亦不能为损。然往来常可得驾轻车,乘肥马,饮食常可得远味,异膳,缯素常可得充用不乏。然我神人,不为君生子,亦无妒忌之性,不害君婚姻之义。”遂为夫妇。

赠诗一篇,其文曰:“飘浮勃逢敖,曹云石滋芝。一英不须润,至德与时期。神仙岂虚感,应运来相之。纳我荣五族,逆我致祸菑3。”此其诗之大较,其文二百余言,不能尽录。兼注易七卷,有卦,有象,以彖为属。故其文言既有义理,又可以占吉凶,犹扬子之太玄,薛氏之中经也。超皆能通其旨意,用之占候,作夫妇经。七八年,父母为超娶妇之后,分日而燕,分夕而寝,夜来晨去,倏忽若飞,唯超见之,他人不见。虽居闇室4,辄闻人声,常见踪迹,然不睹其形。后人怪问,漏泄其事;玉女遂求去。云:“我,神人也。虽与君交,不愿人知,而君性疏漏,我今本末已露,不复与君通接。积年交结,恩义不轻;一旦分别,岂不怆恨?势不得不尔。各自努力!”又呼侍御下酒,饮啖,发簏,取织成裙衫两副遗超。又赠诗一首,把臂告辞,涕泣流离,肃然升车,去若飞迅。超忧感积日,殆至委顿。去后五年。超奉郡使至洛,到济北鱼山下,陌上西行,遥望曲道头有一马车,似知琼。驱驰至前,果是也。遂披帷相见,悲喜交切。控左援绥,同乘至洛。遂为室家,克复旧好。至太康中,犹在。但不日日往来,每于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旦,十五日辄下,往来经宿而去。张茂先为之作神女赋。

注释

1辎车:古代有帷盖的车子。既可载物,又可作卧车。

2醴(li)酒:甜酒。

3祸菑:同“祸灾”

4闇(àn)室:幽暗的内室。

译文

三国曹魏时,济北郡从事掾弦超,字义起。在魏齐王嘉平年间,一天半夜他睡觉梦见神女来陪伴他。神女自称是天上玉女,原来是东郡人,姓成公,字知琼,小时候父母死了,天帝可怜孤芳,派她下凡出嫁随丈夫。弦超做梦的时候,精神爽快,感觉清楚,他赞赏知琼美貌,不是一般人可比,醒来后思念不已,知琼的容貌若隐若现,这样过了三四个晚上。

有一天,知琼现身来游,乘坐华贵小车,随从有八个婢女,穿着绫罗锦绣的衣服,姿态容貌身材像仙女一样,她说自己有七十岁,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车子上有壶、榼、青白色的琉璃器具,饮食特别。她准备了美酒,与弦超一起饮食。她对弦超说:“我是天上的玉女,被派下来出嫁给你。想不到你有德行,是前世缘分,我们宜于做夫妻。不能说有什么好处,也不能说有什么害处。我们经常往来,可以坐轻车,骑肥马,吃山珍海味,穿不完的丝绸绢缎。但我是神人,不能为你生儿育女,也没有妒忌之心,不妨碍你的婚姻关系。”于是他们结为夫妻。

知琼送给弦超一首诗:“我在蓬莱仙境飘游,云板石磬发出乐声。灵芝不用雨水滋润,至高德行等待机遇。神仙哪是凭空感应,是顺天意来帮助你。容我将会五族荣耀,违我就会招来灾祸。”这是她诗的大意,诗文有两百多个字,不能完全记录下来。知琼还注释周易共七卷,有卦辞,有象辞,用彖辞作为归类。所以其中的文字,既有意义道理,又可以用来占卜吉凶,像扬雄的太玄和薛氏的中经一样。弦超都能理解其中意思,用它来预测吉凶。

他们做夫妻七八年,弦超父母为弦超娶了妻子以后,知琼和弦超隔一天吃在一起,隔一天睡在一起,知琼晚上来,早上去,快得像飞一样,只有弦超看得见她,别人看不见。虽然在闺房里,常常听到她的声音,见到她的影子,但是看不见她的形体。后来有人奇怪,问弦超,弦超泄露了他们的事。玉女要求离去,说:“我是神人,虽然与你交往,不愿被人知道。而你粗心大意,我已经彻底暴露了身份,不能再与你交往了,多年往来,情义不轻;一旦分别,怎不伤心?情势所迫,不得不离开你。我们好自为之吧。”她又叫婢女来备酒饮食,打开箱子,取出两套彩丝金缕的衣服,留给弦超。又赠诗一首,和弦超握手告别,痛哭流涕,她凄然地登上车,像飞一样离去。弦超忧伤了很多天,几乎委靡不振了。

知琼走后五年,弦超奉州郡差使去洛阳,来到济北鱼山下小道上。往西走,远远望去,弯道尽头有一驾马车,像是知琼。弦超驱马上前去看,果然是知琼。于是揭开帷幕相见,两人悲喜交集。催赶左边骖马,拉着车绳,一同乘车到洛阳。又结为夫妻,重归于好。至晋武帝太康年间,他们还生活在一起。但不是天天往来,每当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和每月初一、十五,知琼就降临,过一夜就离去。张茂先为她写了神女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