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同人]焚香祭酒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三国同人]焚香祭酒——积羽成扇(9)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除却面上有些尖锐的神色,倒是可以称得上五官端正,眉眼敦厚,不带丝毫邪佞之气。

对于无关紧要之人说的垃圾话,崔颂一向自带过滤功能,全当对方在迎风放气。

所以他很有风度地朝三人行了个同辈礼,做饭前祷告似的拱了下手,就准备绕路离开。

慢着

崔颂脚步不停。

你等一等

继续往前走。

崔颂你且站住!

崔颂伫足,故作惊讶地折身:竟是在叫我?

他的表情不似作伪,倒显得叫人的一方格外的无礼

先是省略称谓不知所云,接着又大声地喧哗。尤其是最后一句喝止,因为急切而拔高了音调,引得附近的几个仕子皱眉,纷纷停止交谈,面带不豫地望了过来。

方脸士子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察觉到周围若有若无的审视,他的脸上有些烧,暗骂世家子惯爱装模作样,拂袖走出凉亭。

原以为,以这些所谓天才的傲气,最初的一句挑衅足以惹怒他们。反唇相讥也好,怒气勃发也罢,只要在这个会上发作,任凭你有天大的才华,也免不了一个气量狭小、不敬前辈、恃才放旷的恶名。

却没想到这个崔颂年纪不大,忍性却是了得,不仅装作没听出他的嘲讽,还若无其事地朝他行礼,自顾自地调头离开?

果如恩师所说,这些世家子心机深沉、沽名钓誉,没有一个是良善之辈。

想到自家才华绝世,却因为出生而处处被世族官宦压一头,终其一生不得志的老师,方脸士子掩去眼中的热意,在众位士子的注视下走到崔颂跟前。

在下汉阳贺纬,无名小卒耳,久闻君之大名。纬想与君把臂而谈,却见君匆匆而过,避之不及,不由急切了些刚刚若有言行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自称贺纬的士子说得客气,话中却夹着针:前辈想要和你切磋文学,你为什么躲?难道是嫌弃这个前辈没有才名,不配和你交谈么?

除此之外,他还为自己的失态作了解释:因为迫切地想与名士交流学问,一时心急,没顾上礼貌问题。而他之所以心急,也是因为这位名士对他视而不见的缘故。

这些弯弯绕绕,含沙射影,崔颂未必全懂,但暗埋在其中的恶意,他就算是捏着鼻子也能嗅出来。

千言万语,崔颂一言以应对之:这位仁兄,我适才是去更衣

我刚刚是去上厕所,所以和你打了招呼就走了,有什么不对吗?

一听是贺纬半路拦人,为了所谓的切磋不让人去上厕所,众人看向贺纬的目光顿时变得十分微妙。

贺纬差点一口气没吸上来:你

崔颂并袖一揖,笑道:承蒙贺兄厚爱,既如此,不若我们结伴同行?去厕所?

听出他的潜台词,周围人都笑了。贺纬的脸涨成了猪肝色,认定周围这些世家子沆瀣一气,存心看他笑话,遂不再端着所谓的风度,冷然笑道。

无妨。你我先较量个一场,再去更衣不迟。

试着忽略周围异样的目光,贺纬立直背脊:听闻清河崔郎三岁成诵,八岁通赋,字若仙云,六艺皆精。今日我想与你比试一场,你是应还是不应?

崔颂问:你想与我比诗斗赋?

贺纬面露讥诮,一脸你当我傻的神色:谁人不知清河崔郎最擅作诗作赋,纬虽不才,却也有自知之明,不会自取其辱,滥作诗赋班门弄斧。

崔颂忍住嘴角的上扬:你待如何?

贺纬道:既是君子六艺,无一不通,那便与我比试六艺中的数,如何?

理工汪崔颂:

贺纬不屑道:可是怕了?

你想怎么比?崔颂双袖对拢,在袖子下面掐了掐自己的手心。

贺纬讲述了比试的方案。说来简单,其实就是各自出题,考校对方数的能力。

崔颂大方地将先出题的权利让给贺纬无关轻敌,更不是犯傻地讲究谦让,事实上,崔颂还未看过古代的数学书,不知道古代数学的题目是怎样的,因而只得把球踢给对方,自己伺机而动。

贺纬出了一题:今有田广三百六十六步,从四百三十三步,问为田几何?

崔颂:

围观的众人窃窃私语。

此题乃是由《九章算术》中的计田法演变而来,题目本身并不艰涩,但因数字较大,短时间内难以算清。若是未带算筹[1]与纸笔,仅凭心算,更是难上加难。

一人道:这贺纬真是好本事,自己擅长数,就激崔家小郎与他比数,以己之长攻他人之短,这就是汉阳寒士的作风?

旁边的人出声附和。

是极。亏得这贺萧图(贺纬的字)虚长崔郎数岁,都是父辈的人了,还这般刁难一个未及冠的成童,竟也不嫌丢人?

以他之言,崔郎擅文,比文是班门弄斧;可他怎么不说自己擅数?和崔郎比数倒是正义了?好见识,好正义,我当替他臊一臊。

当真陋儒!我耻与此人同席!

与贺纬一起来的两名汉阳寒士禁不住掩袖埋面。

却也有刻板迂腐的老学究看不惯崔颂的轻忽。

贺萧图的确有违君子之风,可这崔家的小儿也太张狂了吧?盎公曰: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崔家小儿身负盛名,却要以己之短攻他人之长若在此败于这名不见经传的寒士,他如何面对死去的何公?

年轻的士子不以为然,但出声的是年老的长辈,他们不便辩驳,遂假装未听到,继续耳语窃声,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讨论。

崔颂自然也听到了老学者的那一句话,他浑不在意地笑了笑,引用了唐朝韩愈的名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与贺兄今日切磋论道,互补不足。若颂今日败了,则颂技不如人,甘拜下风。借口己之短,彼之长,或以年龄为由搪塞,岂非自欺?

老耆宿捋着胡子,咀嚼那句闻道有先后,互补不足的话,脸色略微回缓。再听到后面的言语,他不由有些动容:莫怪何公如此偏溺幼徒。学海的高足,有君子之风,行若由夷,当得贤名。

贺纬最看不惯世家子有事没事端着的仪态,即便是输也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心中火气直冒:答不上便答不上,非要扯这等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