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父,那刘曜确实和
还敢狡辩,看我不打死你这逆子
董卓正要挥鞭,被蔡邕喝止。
且慢。
董卓倒不是真想打死吕布,闻言便停了动作。
蔡邕临近耳顺之年,行动有些不便。
他艰难地起身,面向吕布道。
将军说刘子明有谋逆之心,可有证据
自然有。
吕布找来自己的扈从,取拿来一叠竹简。
蔡邕打开,匆匆浏览了一遍,问吕布敢问将军。是否还有别的证据
吕布道这难道不能说明他的勾结之罪怎么还要别的证据
蔡邕蹙眉这上面只有刘子明几次探视许子远许攸的记录,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吕布道那许攸密谋谋害义父。刘曜与他关系密切,不是反贼是什么
蔡邕有些恼了这如何能一概而论许子远许攸之罪,尚未盖棺定论。而刘曜与许攸出自同门,念及旧情前去探视又有什么过错他若真的图谋不轨,必然心虚畏怯,又怎会有胆子去找许子远
吕布一时辩驳不得。
蔡邕面有惋惜之色怕是误杀了好人矣
董卓同样心有戚戚焉。刘曜与他关系尚可,被枉杀了不说,还要叫他董卓平白背负骂名。董卓有些憋闷。经此一事,他对吕布更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看都不顺眼。
他忍不住又骂吕布,将边陲将士的彪悍与粗野表现得淋漓尽致。
眼见吕布的脸色愈来愈黑,蔡邕忙出来充当和事佬。
罢了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还是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为好。
唉
那江遵
董卓道对对对快请江士子上来那起子混账到哪偷奸耍滑去了,怎么还不把江士子请过来你,快过去催上一催。
不一会儿,江遵被人带了上来。
他虽然衣裳狼狈,面有余惊,但总体而言仍是十分从容,颇有高士之风。见到董卓,他自然流畅地行礼,面上并没有丝毫怨怼之色。
拜见太师。
只这一下,就拉高了董卓和蔡邕的好感。
董卓仔细打量江遵,意外地发现他并不是上回过来谢恩的那个江士子。
蔡邕示意董卓发问。
董卓压下心中的疑惑你既献上良策,为什么不告诉我它的弊端与局限
江遵又作了一揖,侃侃而答。
实不相瞒,那份策论非我所献。
董卓哦了一声难道你不是江遵
江遵回道我姓江名遵,表字子明,泰山钜平人氏
董卓冷哼一声那份策论分明就是你江遵所献,还敢抵赖
江遵道那策论确实是我写的,但这献策之人并非我也。
蔡邕听明白他的意思你是说有人冒用你的名义,向太师献策
江遵道正是如此。如若不信,可当场核对字迹。
董卓许之。
于是拿出帛书,又叫江遵当场书写,逐字对照,字迹果然不同。
虽大致相同,但于细微之处无一处相似,非同一个人的字迹。
蔡邕作为书法名家,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差别。
江遵的字写意流畅,虽有几分矫饰,但能看出飞龙在天之势。
而献策之人的笔迹,只是字形相同,意境上却差得很远,过于拘泥而流于下乘。可见其主是个不懂得变通的人。
董卓粗眉毛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这是怎么回事
江遵闭口不言。
蔡邕劝道若有隐情,就与太师直说,他定会还你清白。
江遵还是不言。
董卓道你扭捏什么,快说。
江遵敛目而立。
董卓拍案而起怕是哑口无言吧你既说不出因由,就让奉先把你砍成两半,丢出去喂狗。
吕布在一旁暗恨。
平时恣意打骂,这时候又想到他了
江遵的嘴跟河蚌一样严实。
眼见董卓即将发作,蔡邕先一步对江遵疾言厉色道这时候还不说,当真想背负谋逆的罪名去黄泉哭号吗
江遵喟然长叹是遵遇人不淑,无颜面见太师。
遂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娓娓道来。
根据江遵的说法,他与贺维是在洛阳文会上认识的,彼此惺惺相惜。后来他们一起游学,又一起逃难,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江遵平时有什么著论,或是好的想法,都会贺维分享。哪知贺维竟会盗用他的杰作,将它献给太师。
又因为江遵与贺维分享这篇策论时,并未提到其中的弊端与局限,贺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贸然献给董卓,这才引起了动荡与混乱。
吕布奇道既然那贺什么的盗用你的策论,为什么不写自己的名字偷完东西还写你的名字,那贺什么的难道是个傻子吗做这种出力不讨好、帮你白白宣传的蠢事
江遵镇定道那是因为这个策略,我曾给旁的人看过。贺维心知署自己的名会被人识破,影响他的名誉,所以就写了我的名字,然后冒充我,谋求太师的赏识。
董卓听江遵这么一说。想起江士子确实有过来谢恩,还领走了许多奖赏。
想来,上回那个江士子就是江遵说的冒充他的贺维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