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同人]焚香祭酒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三国同人]焚香祭酒——积羽成扇(89)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让袁绍帮忙攻打吕布?可笑至极。到那时,只会是曹军徒劳出力,耗费自己的军力与粮草,做个神圣的打工仔,白送袁绍一块美味地皮罢了。

此言一出,又有些许立场不坚定的谋臣面露犹豫,不再支持亲袁的理论。

但仍有几人对戏志才的观点嗤之以鼻:袁绍出征幽州,公孙瓒岂是好相与的?白马义从闻名天下,袁绍即使能胜,那也是险胜,必会元气大伤,何须畏惧?若袁绍兵败,那更是极妙袁绍溃逃,有公孙瓒的威胁,他岂会不寻求主公的帮助?到那时,有了袁绍势力的帮助,主公岂非如虎添翼?

另一人附和:正是这个道理。兵之所强,此消彼长。袁绍心比天高,北上征讨公孙瓒,却不想想那公孙瓒手握天纵骑兵,积谷千里,城坚难破。又有黑山军相助,袁绍征讨数年,粮草屡次耗尽,皆无功而返。我料今次他必会和前几次一样无所寸进,灰溜溜地回返。

公孙瓒以逸待劳,粮草充足。依我之见,假以时日,袁绍必将偷鸡不成,倒蚀把米,反被公孙瓒击溃。

程昱皱眉:绳锯尚能木断,水滴尚能石穿。诸君所言,未免独断自大。

以程昱的资历与功劳,此语虽然重了些,引得几人心有不满,却也叫他们不敢发作。

可他们仍是隐晦地反唇,各自坚持己见,并不因身份、资历而屈服。

谋士团争辩不休,许多人辩得面红耳赤,唯独三人淡定饮酒,至始至终不发一言。

此三人正是崔颂、郭嘉与荀攸。

曹操冷眼围观了许久战局,发现还有三条漏网之鱼,闲得没事人似的置身事外,不由投注目光。

荀攸便也罢了,他一向喜欢私下献策,不爱当众出风头;这崔颂与郭嘉是怎么回事?

再仔细一看,郭嘉放着他给他安排的前座不坐,和崔颂两个人猫在角落一个津津有味地喝酒吃坚仁,另一个津津有味地吃着水果?

曹操不可思议地将两人的桌案扫了一圈:两人交换了装坚仁和装枇杷的碟子,四个碟子已然见底。郭嘉的桌案上摞着两叠坚仁壳,而崔颂的桌案上,躺着三堆果皮。

眼见坚仁和枇杷都吃完了,坐在郭嘉上首的崔颂,把罪恶的手摸向自己上首的戏志才的桌案。

在曹操的瞪视中,正欲辩驳反方观点的戏志才同样发现了崔颂的小动作,硬生生地收回自己即将开口的辩词,端起自己案上的果盘递给崔颂。

崔颂接过果盘,指了指另一个装坚仁的盘子。戏志才想也未想,把另一个盘子也递了过去。

目睹这一切的曹操:

大约是注视的时间太久,又或者是曹操瞪视的目光太有压迫,如有实质,郭嘉若有察觉,抬头往曹操的方向望来。

曹操持续瞪视,以眼神质问。

郭嘉好似没看到一般,只把酒杯转向曹操的方向,敬酒示意。

曹操:

随后崔颂亦察觉到上方的动静,往曹操的方向看去。

曹操持续瞪视.jpg

崔颂若无所觉,朝曹操并袖一礼,继续低头剥水果。

曹操:

曹操觉得,自己似乎有必要对摸鱼二人组的消极态度表示一下不满。

正好,两方人员吵了一轮,正各自为战,预备让主公接受己方决议。

曹操借缝使力,先笑着各自安抚了一通,然后冷不丁地对摸鱼二人组进行点名:

奉孝,子琮,你二人以为如何?

此时郭嘉与崔颂已吃完了第三盘酒器见空。被曹操询问,郭嘉拢袖而坐,不慌不忙:

乱世进取,平世守成。嘉以为,诸位所争执的,不该是是否征讨吕布,而是该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费最小的代价击溃吕布,收取徐州。

此话便是坚定不移地支持征讨吕布了。

若就此兵败,又该如何?一年纪颇大的谋臣起身质问,声若洪钟,圣上迁都不久,百废待兴。吕布虎踞徐州,帐下人才辈出。陈宫等文臣智计无双,高顺等武将英勇善战,如何能一击溃败?如若兵败,徒然损耗州力,待袁本初从幽州而归,我等岂非要受制于袁本初?

没有如若,郭嘉俄然勾唇,此战必胜。

众人哗然。

任凭智计再高,亦从没有人胆敢对未知的战役说必胜二字。

崔颂尚不及说话,自家挚友就丢下了一个惊雷,不由轻轻地叹了口气。

倒并非郭嘉狂妄。此战,曹操是铁了心要打的,在此询问不过是走个过场。

郭嘉通透练达,深知曹操的心思,便在争执走向白热化的关键时刻,做了这把出头的刀。

眼见反对出战的几人神色有异,崔颂击掌而笑:

自郝萌反叛,吕布日渐多疑。听闻郝萌伏诛前咬定陈宫参与同谋,吕布虽未明信,实已疏之。而布既多疑,又易轻信,以致反复,连说好送出去联姻的女儿都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半路追回,还把使者杀了,平白得罪人,吕布心性如何,可见一斑,若攻之,势必无人来救。

以吕布的人际,附近的群雄只会落井下石。

何况吕布并无用人之能,底下臣将早有怨言,郭嘉默契接口,一语定论,稍与间之,诸将必反。

荀彧亦道:伺机而动,可一举击破。

此时一部分反对的谋臣终于回过味,谨慎地偷觑曹操的脸色。

虽然看不出明显的神情变化,可从曹操一直不回应反对者的建议,反而主动询问鹰派诸人的行为基本可以确定曹操的心理偏向。

此番询问,并不是真的询问此事可否,而是征询如何攻打的良策。

确定曹操的心思后,真正有谋、辩思清晰的反对者纷纷息声,只留下顽固不化、眼色迟钝者,继续负隅抵抗。

曹操见时机已至,喊来侍者,撤食案,取来竹简与刀笔:

时日不早,诸君若有未尽之言,可尽写在竹简上。

除却少许反应不过来的谋臣,其余人皆翻来竹简,蘸墨疾书。

崔颂、郭嘉二人亦不再咸鱼,行云流水,写得飞快。

最后,一直不曾发言,却将诸事凝练于胸的荀攸首先完成简书,递交上首。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