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很是欢喜,他早就觉得无聊了,还奇怪地看老太爷,“不是爹你使了钱,给俺谋的差事?俺本来也不想去明州水师还在是泉州城好。”
“…”老太爷咳嗽掩盖着。他的私房钱都写了帐册子装箱了。准备带过去和张夫人一起过日子。所以最近这几天早就忘记给亲儿子谋差事这回事了。
俗话说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郑三郎还不知道这个现实。邓裹儿得闻三郎重新得差事的喜事,只记得大开了府里公中库房准备给三郎备新马匹、新腰刀,连三郎并他手下的随从家丁们多做几身新衣裳去衙门里当差。
没料着,她听到了一个不确定的消息:“二娘子,有意给三郎说一门京城里的好亲事?”
+++++++
邓大管事的船在无数挂角灯的画舫间驶过,来到了湖边的浅湾前,小船上等着是赵若愚的小厮伏安,见得邓大管事来到船头,连忙迎上。
“小哥。”邓大管事客气拱手。他也连忙恭敬回礼:“大管事。”
邓管事和郑老太爷是一样是老粗,年纪上了五十只有一个女儿邓裹儿和郑家三兄妹一起在府里长大。前些年郑大公子要个房里人看中了她,为这事郑家两兄弟还争吵起来。他这回上京城来也是想和二娘子说,要是大公子还没有成亲还记着旧事,他就把裹儿送过来好了。
总不能让兄弟俩连面也不见地斗气。郑家迟早还要出祸事。想着这个理,他对伏安笑道:“和你们赵公子说。二娘子一直在参选用的催户籍公文。老太爷也是没办法,就只能叫我捎过来了。”
“是,邓爷爷。我们公子说,老太爷要说他有了外室私生子养在外面不娶进来。这事是没有的。宗谱上尽可以去查。外面的流言不攻自破。”伏安也把赵若愚的意思转达了。
邓大管事只有女儿没有正妻,只是姘头怀了孩子生下来丢给他。如今他富贵起来在泉州城里还真养了两个外室,对赵公子的外室他早查过了。他笑着点了头。
灯点如星,六桥苏堤在望。郑二娘在等着见他。邓大管事准备上船的时候,郑归音手上正看着几册的泉州户籍公文,旁边姜力媳妇笑道:“二娘子算得真准,果然就是今日到了。除了大公子的都办好了。虽然这事一直在衙门被压着,但咱们泉州毕竟离京城远。还是办妥了。”
“大公子的不用我们管。”她仔细翻看后满意笑着,“总算也熬出来了。咱们不仅是归正人。也算是宋人了。”又叹,“我倒也罢了生在北边。爹爹和大郎、三郎还有各家的叔伯可都是宋人。居然也要费这个功夫。”
“这也是防着奸细潜入,毕竟…”说着这些军国大事,姜力媳妇在意的只是对郑家生意、户籍的影响,又笑劝着:“正好就赶上了宫里的选试呢。女官来家时必定要查看的。”
“说得没错。”她颔首,“快请邓大叔吧。”
邓大管事进来,她在帘子里起了身请他在帘外坐下。问了家里的养父,又问了三郎销案回家后是不是平安。他吃着茶,琢磨着老太爷的意思慢慢开了口:“二姑娘,看不中赵公子?”
“爹爹看中他?”她在府里早学会了这一手互相试探。做贼的也不容易。邓管事就是郑家上上下下几百口里最精明那个人。从来都是话中有话。
“倒也不是…”邓老管事想了想,“老太爷叫小的查过的。那汪云奴确实不算是外室。孩子也没说是赵公子的。但她名下的铺子和财产多半是赵若诚给赠。小的眼不瞎,赵若诚不过是赵公子的内管事。这些财产也就是赵公子给汪云奴的。这样一来小的就回禀了老太爷。这汪娘子至少有五成将来是要纳妾进府的。眼下只是还有忌讳没拿定主意。”说到这里,他放下茶,“赵公子对她不甚中意。”
她笑了道:“大管事果然眼明心亮。”暗暗想着,多亏他自己也养外室。明白男人心里的弯弯绕绕。
“二姑娘,认识公主家的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