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静坐在地上,他放弃了这样费力的取火方式,脑中开始思考另一种方法。
“有了!”
邱文想到了更为简单的方式,他重新选了一根竹条,约两尺长,在头尾两端都绑上绳子,做成了一把弓,然后将弓弦缠绕在木棍上。
之后在钻板上新挖出一个凹槽,底下垫上引火绒,将木棍重新放进去,左手拿着木板压在木棍顶部,右手则是来回拉动竹弓。
这样的方法比较之前省力了许多,而且木棍转动起来也非常的快。
随着摩擦的时间越久,在木棍与钻板的摩擦点上,开始冒出小股白烟,还一直往下掉落出黑色带有火星的粉末。
等到粉末积成一小堆,邱文便轻轻拿开上方的生火工具,从地上捧起引火绒,手掌微微合十,对着火种轻轻吹气。
在邱文的氧气输送下,火种开始慢慢变大,引燃了旁边的引火绒,最终,它燃烧起来了。
“哈哈!简单!”
成功生起了火,邱文便忘了刚开始的窘况,心里不由的沾沾自喜起来。
他又接着练习了几次,虽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但至少现在已经不用发愁生火的事情,他相信只要熟练起来,生火自然会很简单。
趁着时间还早,邱文便在从水潭分离出的小溪出口清理起里面的石头来,他要将水潭打造成一个养鱼池,不管之后会不会捕到鱼,但至少现在不能让里面存在的小鱼游走。
邱文并不是要把石
块搬走,那样做起来太费劲,也没有必要。他只是清理出了一条小道,把小溪地下的泥土裸露出来,这样在钉入木头时才不会吃力。
将石块清理好后,邱文在里面竖着钉上了几条竹板,由于小溪并不是很宽,所以并不费多少时间便完成了。
竹板钉好之后,邱文把许多竹条都穿插在了上面,做成围栏,竹条之间间隔出小指粗细的缝隙,这样的大小,能防止小鱼游走,也能给溪水提供足够大的空间流出,不会让围栏因为阻挡住水流而被冲垮。
围栏做好后,天色也暗了下来,邱文便回到庇护所,开始编织新的捕鱼笼。
之前挂在椰林中的捕鱼笼早就已经被台风刮得不知去向,即使还挂在树上,邱文也不想再拿回来,因为现在有了更好的材料,自然没有必要再去用藤蔓做的捕鱼笼了。
他这次做的捕鱼笼和之前用藤蔓做的完全不一样,因为要捕大型鱼类,鱼笼自然得要装的下才行。
捕鱼笼的材料用的是竹子,虽然之前做门时还剩有一些竹芯,但是竹芯比较脆,不适合做笼子,所以邱文又砍了许多两厘米宽的竹条。除去内部的竹节后,也不削掉竹芯,直接将它们砍成了一米长的竹条留着备用。
然后选出另外三根竹条,削去内芯,将每根竹条都掰弯成一个口字型框架。为了能让竹条定型,掰弯的同时,邱文将竹条放在火上烘烤,待竹条变黑后放入水中冷却。
他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只是因为小时候看到奶奶编织竹篮时这样做过,便也跟着学习了。
三个框架都做好后,用绳子将接口捆绑好,然后把三个框架排列整齐,位置为两头和中间各放一个,之后按照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在上面绑上之前砍好的竹条,这就是捕鱼笼的基本形状。
但邱文并没有把捕鱼笼的六个面都捆绑上竹条,鱼笼的左面是一个可活动的竹板,这个竹板可以随时解开,为的是方便从里面拿出鱼获。
而鱼笼的右面,则是留了两个巴掌宽的开口,开口中斜着捆绑上了更为细薄的竹板,一共两张,呈“V”字形绑在鱼笼内部,而且邱文只在竹片的二分之一处固定,两张竹板的前端则是像十指交叉一样固定在其中。
这是给猎物的入口,因为制作竹板的竹片非常薄,一些体型较大的鱼可以游进笼内,而只要进入笼子内部,“V”形的竹板便能捆住猎物,让它无法再游出来。
这是邱文在原有的捕鱼笼上改良出来的,他不知道这样的鱼笼是否能成功捕到大鱼,只有待明天去湖泊尝试一番才可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