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家人看他病危了,便派人去叫他儿子。达什伍德先生勉强支撑着病体,竭尽最后一点儿气力,紧急中嘱咐儿子,让他照应好他的继母和三个妹妹。
约翰?达什伍德先生不像家里其他人那样难过,但是父亲在临终时的叮嘱却让他十分动容,他答应会尽力让她们母女生活得舒适。他父亲得到这样的保证便也对妻女的将来放宽了心。一时间,约翰?达什伍德先生才有空仔细盘算: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究竟帮她们多少才算合适。
他不是个坏心眼的人,只要您认为冷淡、自私自利不属于坏心眼的范畴的话。总的说来,他还是很受人尊敬的,因为他为人处事还是十分得体的。假如他娶的是位厚道一点儿的妻子,他是可以更受尊敬的,甚至他自己也可能会变得厚道一些。只可惜他结婚时年纪太轻,又非常爱他的妻子;而约翰?达什伍德太太也很像他的丈夫,只不过心地更为狭窄,更为自私自利而已。
他向他父亲承诺的时候,心里盘算着要送给三个妹妹每人一千镑,以补贴她们的收入。并且那时他也的确觉得自己出得起。即使不算自己母亲遗留的那一半财产和目前的收入,眼下每年还能进款四千镑,想到这些,他的心热乎乎的,他觉得是能够大方一下子的。“对,我要给她们三千镑,这样做显得多么大方体面:足以保证她们能无忧无虑地过日子的了。三千镑!我是可以毫不费力地拿出这么一笔巨款的。”他一连好几天,整天都在想着这件事,一点儿也没有后悔之意。
他父亲的葬礼刚过,他的妻子约翰?达什伍德太太就带着孩子和仆从驾到了。她事先没有跟她婆婆打一声招呼。她有权来,没有人能说个不字,因为她的公公一死,这里就是她丈夫的了。不过,她的这种做法实在显得极
其放肆无礼。按照人之常情,对一个处在亨利?达什伍德太太地位的妇人来说,都会觉得非常不愉快。更何况,她的是非感那么强烈,而又正派得那么不切实际,以致这种唐突无礼的冒犯行为,不管是谁干的或者是对谁干的,都会使她一想起来就感到深深憎厌。约翰?达什伍德太太在丈夫家虽然一直以来就没什么人缘,不过从现在开始,她就有机会让她们见识见识,在必要时,如果需要她做出什么事,她是可以全然不管他人的痛痒的。
亨利?达什伍德太太如无特别所指,本书以后内容中的“达什伍德太太”均指“亨利?达什伍德太太”。对这种蛮横粗暴的行径,既如此深恶痛绝,又打心眼儿里鄙视,因此儿媳妇一到,她就恨不得马上离开这所宅子,永远不再回来。不过,架不住她的大女儿一再劝她,让她好好考虑一下一走了之是否妥当,另一方面还因为对三个女儿的深深爱怜,为她们的缘故,她最终决定留下,没有跟她们的哥哥闹翻脸。
大女儿埃莉诺在劝说母亲的过程中起了极大的作用。她虽然只有十九岁,却很有见识,头脑冷静,因此能当母亲的顾问,为母亲出谋划策。而且达什伍德太太的性情急躁,通常会做出些冒失事来,埃莉诺呢,则常能加以劝阻,使她们全家都受益。埃莉诺心地善良、性格可爱、感情强烈,但她懂得如何克制自己——这一特点,是她的母亲有待学习的,而她的一位妹妹决计拒绝学习的学问。
玛丽安各方面的才能都不比姐姐差。她聪敏懂事,而且无论做什么都专心致志,她伤心或欢乐起来就没个节制。她慷慨大方、和蔼可亲、讨人欢喜,一切都好,就是不谨慎。她跟她母亲出奇的相似。
埃莉诺见妹妹过于感情用事,很是担心,但是达什伍德太太却认为这种性格难能可贵。现在她们两人都极度伤心,在相互影响之下,她们助长着彼此的悲恸。最初的丧亲之痛使她们悲不自胜,她们的难过一触即发,说来就来,没完没了的。她们一味地沉浸在忧伤中,哪里伤心便往哪里想,越想越难过,而且打定主意认为这辈子就这么完了,谁来解劝都无济于事。埃莉诺也非常悲痛,但她还能奋发,自己振作起来。她能跟哥哥商量事情。嫂嫂来了,她能以礼相待,照料得体。她能尽力劝说母亲跟她一样打起精神,让她忍让宽容。
最小的妹妹玛格丽特,是个性情快活、心肠不错的小姑娘。不过她虽深受玛丽安的浪漫情绪影响,却没有她那样的聪明劲儿。她已经十三岁了,不过还不能看出成年后是否有希望能比得上两位涉世较深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