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卷一 迷失在西汉末年 第三十八章 课本上的吴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是,因为年代久远,方易的记忆已经模糊,他虽然记起了吴汉此人,也记起了“云台二十八将”,但是吴汉的具体情况,他显然是记不住的,即便是“云台二十八将”有那些人,他也一样是云里雾里,除了吴汉,一个也想不起。

其实这倒也正常,毕竟就连位居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也不是谁都能记全那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即便是单指其中的“天罡三十六星”,也没人敢说自己能记全,而且除了最有名的几个人,其他人的身平恐怕都没人能记得,更何况这少于见到的东汉开国历史,以及更加“模糊”的云台诸将了。

当然,如果方易是一位古代历史爱好者,那么这段历史自然不会陌生,也至少能记得几位云台名将。只可惜方易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对古代历史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在他的学生生涯里,为了获取奖学金,以及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他几乎把所有精力投入到了“学习”这件事上。其他时候,他也只是看看自己热衷的,诸如哲学、心理之类的文章和书籍,即便和历史有关的,也多是些关于欧洲历史,或者中国近代史的书籍。这也就造成了他对老祖宗,大汉朝这段“中兴”历史的模糊记忆。

不过能够知道个大概,也就算是占了很大的便宜,反正也没有人可能完整的记得某段历史,而且即便他记得,恐怕也很难保证,这个史书上记载的,就是完全真实的历史,要知道有句老话叫做“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在中国那么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根本不可能有完全准确的历史记录。所以最终真正不会有偏差的,还是只有那么一个“大方向”!知道多了,反而会被局限,要么畏首畏尾,生怕行差踏错,要么,则鲁莽行事,一命呜呼。

所以,方易最后的结论就是,太过清楚的,记

得史书记载的“历史”,不仅非常困难,而且有时候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只不过,这是他先前的想法,在经历过吴汉这件事之后,他已经意识到,能多了解一些,毕竟还是有好处的,即便不全信史料记载,但至少能作个参考,那样自己做起事来就会更加从容,不至于出现如今这样“危险”的情况了。

想到那吴汉之后的身份,方易觉得用“危险”来形容如今的情况,是一点也不为过。要知道他们得罪的,是一个武将!还是官位最高的武将!最重要的,他还是结束乱世的开国将领!根据这一点信息,都不需要多记得些什么,只需稍稍推想,便可知道,他一定是戎马半生,战功赫赫,才会做到那么大的武官,才能帮助皇帝改朝换代。

这样的一个人,如果说白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就是一个“杀人机器”!有句话叫做“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建立一个国家,作为国家建立最重要的武官将领,他手上的人命与鲜血,会少得了么?他会怕什么?怕死么?怕官府,怕朝廷么?要知道,他推翻政权帮助刘秀建立国家,说明他干的就是“造反”的事业!这种人,什么都不会怕!但你如果得罪这样一个人,你会怕么?

显然,只要是个心智健全的人,都会心生恐惧,方易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此刻他才希望能赶紧替他大哥收尸,那样的话,至少吴汉不会把邓奉的仇恨,转嫁到他,或者其他人头上。否则,以吴汉以后的显赫身份,在这样的年代,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出来的?

知道这些,清楚这些!方易也就越发的后悔,他后悔如果自己能多了解一些历史,那么在吴汉自报家门的时候,他或许就能马上记起他的身份,从而作出最“正确”的反应,甚至和邓奉划清界限,主动站在“正义”的一边!当然,最主要的是“胜利者”的一边。尽管这样显得有些自私,但是人终究是自私的,有道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方易从不掩饰自己自私的本质,何况这种程度的自私,至少还是公平的,因为罪魁祸首是邓奉,是邓奉行凶害了人家兄弟,才会导致这场风波,同时,也把他们一起牵连进来,而且后患无穷。

想到这些,方易心中也是来气!不过此时事情已经发生,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力补救,不给那日后会飞黄腾达的吴汉留下复仇的借口,至于他会不会感激,方易根本不敢想,但求他不要记仇便好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