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后,吴怀斌让吴宪诚把村里的主要几个人叫到了一起。吴怀斌把印刷厂放在村里,村里盖一个小学的事情告诉了大家。当吴怀斌告诉大家,村里的孩子不管男女五岁以上十三岁以下都要进小学,十三岁以上自己愿意,父母同意的也可以进小学读书。不要束脩,提供中午饭,农忙时放假。
规模先控制在两百人,两年后增加到一千人,再后面再说。小学地址就选在村东面的山岗上,谁家的地由吴宪诚去买,造房子,人工?佛堂的临时住所搞好后全部调过来。先把教学楼弄下来,九月可以开学,现在已经七月半了。众人一条一
条的提出来,一条一条的安排下去。
早上,吴宪诚自己骑着毛驴拿着十斤盐去鲍亭长家,报备小学的事情,然后让村里几个乡兵用牛车载着三百斤盐去石塔祠堂,让吴族长挑个日子认祖归宗。
吴怀斌起来了,拉着李刚来到村西的小河边,指中被小河还抱的中间百多亩小江心屿说:“老师,把印刷厂办在那里怎么样?我想下面点立个坝,把河心在垫高点,把印书厂放中间,然后这里搭个桥。你说怎么样?”
李刚看看说道:“防个小毛贼还可以,要的大军来了肯定防部住的。”
吴怀斌说道:“大军?除了李元吉那个拎不清的,估计就秦王会了。其他人,嘿嘿……”
下午吴宪诚回来了,对吴怀斌说道:“鲍亭长很肯定小学作用,并希望自己的孙子可以入学。吴族长说明天就是好日子,三牲不用办了,那边已经准备好了,明天我们直接去就可以了。”
吴怀斌点点头,问道:“马铃薯种下去了么?”
吴族长说:“种下去了,现在苗已经半尺高了。”
拉着吴怀斌往地头走,来到村口,只见吴伯真在地头搭了一个小茅草棚,天天守在这里,难怪回来就没有看见吴伯真。周围都用细竹子,密密麻麻的编了一圈,别说鸡了,就是小毛毛虫都钻不过来。
吴怀斌观察了一会儿,很好的长势。边上的胡萝卜已经开出碗的花,听吴宪诚说道,再过几天就可以收种子了。
李刚指着马铃薯说道:“这东西很重要吗?需要人这样来看护?”
吴怀斌没有对李刚隐瞒:“老师你说,一个大唐只有几个却可以生产出亩产过三十担而且一年两季,可粮可菜的作物你会怎么样?”
李刚猛地把胡子拉下几根颤颤巍巍的说道:”三十担,两季?六十担,真有这样高产么?”
吴怀斌无所谓的说道:“最差最差的收成。如果和我伯真叔这样尽力的话,就是一季六十担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