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冷哼一声,算是默认了曹操的解释正确。
黄巾军的声势看似浩大,在正规军的围剿下却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就如同荥阳暴/民叛乱的时那样,他们的武器也多是农具、菜刀之类,比不上正规军的刀剑。
加之人们注重孝道,往往一个黄巾军的身后,会跟着一连串的家眷,这群黄巾军如同蝗虫过境,每当到达一个地方,都会被他们糟蹋地连地皮都翻起。
对于熟读兵法,懂得运用兵力的老将而言,这伙百姓就是明晃晃的嫩豆腐,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能将他们给拿捏住。
黄巾首领不懂战法,十几万叛军大半都是老弱妇孺,看似人多势众,实则不堪一击。
皇甫嵩可以将任何计谋轻易地实施,在他的眼中,这群黄巾,每一个人的人头都是明晃晃的军功!
他下令安排任务,让曹操带上一千骑连夜偷袭火烧敌方后寨,朱俊负责中路援军,其他人有的负责先行冲杀,孙坚负责后续运输粮草辎重。
如此,深夜一到,黄巾军在一片火海之中被朝廷军杀个人仰马翻。
天色微亮,满地的尸体,血流成河,老人、妇女、男人、孩子,黄色的头巾染成暗红,如此屠杀式的进攻,令人胆颤心惊。
皇甫嵩道:派遣送信兵前去洛阳送捷报,我军趁胜追击,立即启程进攻下一个城镇!
曹操目光涣散,眼中是满地堆成山的百姓尸骨,这一战他们总计杀了近三万黄巾军,如同切豆腐一样简单,重复麻木挥刀的动作,杀得胳膊酸软。
他回过神来,叫住了皇甫嵩:等等!将军,他们都是因生存被逼反的百姓啊!日后杀敌之时,可否避开老弱妇孺?
皇甫嵩冷眼以对:你一时妇人之仁,下一刻就会有孩子将菜刀捅入你的腹部!
曹操哑口无言,皇甫嵩的话语像是一个塞子,将他想要继续说话的勇气都给堵住了。
战场之上忌妇人之仁,他都懂,可看到一条条鲜活的百姓生命流逝,竟是比荥阳之战还要令他痛心。
叛民当杀,最无可赦,这是律法之中记录的,可若是全天下的百姓都成了叛民,难道要全部都杀尽吗?待杀完后,没有了百姓的拥戴,帝王还能是帝王,国还能是国吗?
身处血淋淋的战场,曹操头一次质疑起了刘宏如同玩笑一样的决定。
大汉根上烂了,所以就自暴自弃将它毁灭吗?那么全天下万民,那么多生灵的性命又何其无辜啊!
曹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等这次回了洛阳,一定要劝说陛下绝对不能放弃大汉最后的生机。
接下去一路沿线攻城略地,皇甫嵩都贯彻杀光、杀净的原则,无论男女老少,全不放过。
曹操为此与皇甫嵩争执起来,两位主帅在营帐之中的争吵声几乎将整个帅帐都掀起来了。
他们是贫民,手无寸铁的贫民,劝降比杀尽更能令此地恢复元气,没有百姓在此休养生息耕种,以后就没有粮食,到时候荒地凋零,人烟稀少,地方交不起税,谁来养朝廷!
皇甫嵩愤怒拍案:造反的不是大汉百姓,而是叛军!不杀怕他们,不把他们杀到无法反抗,难道还等着他们再次联合起来进攻洛阳吗?!
二人在营帐内争执,其余副将则心有余悸地躲藏在营帐之外,窃窃私语。
孙坚小声对朱俊道:皇甫将军确实杀得太多了,至少妇人和孩子不该杀。我赞同曹中郎将的说法。
朱俊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不杀妇人与孩子,他们会记恨,妇人会生孩子,孩子会长大,以后还会再次兴起叛乱!
孙坚不赞同道:只要能够拥有安宁的生活,谁愿意再过刀尖甜血的日子?妇人还能改嫁,孩子长大还能种地,他们本质上都是穷苦的百姓,没有他们为朝廷纳税,日后洛阳岂不是没有了粮草来源?
你错了,他们就算是死了,其他地方的百姓也会生育,洛阳永远不怕没有税收可以收,朱俊反驳道。
孙坚觉得和他说不通,倒是曹操的性子,实在是太和他胃口啦!其他的他或许看不透,也不如曹操的能耐,但是有一点他看的比曹操清楚。
算了,就当是报答他之前为我解围,孙坚喃喃说了一句,没有理会朱俊诧异的眼神,等到曹操与皇甫嵩不欢而散,立马就前去将曹操给拉走,与他私底下聊。
曹操纳闷:孙副将,你是皇甫将军的副将,来找我做什么?
孙坚神神秘秘将曹操拉到自己营帐内,压低声音道:你可知道皇甫将军为何执意要将这些百姓杀尽?
为什么?曹操不悦道:他就是冷血,要除去一切后患!
不,你想错了,孙坚摇了摇头,指了指天边,对曹操道:我们远在千里之外,洛阳那边接受到的捷报之中,获得的是单纯的数字,让帝王与洛阳朝臣看到我们一共杀死了多少敌人,日后就能够换得多少功绩。
曹操闻言,瞪圆了眼睛,气愤地浑身发抖,孙坚忙捂住了他要大骂的嘴,紧张道:我知道他们都是百姓,我也知道他们无辜,他们都是被逼反的,可是战场形势不容仁慈,我们需要的是士气,兵卒们冲杀的动力是军功,我们不能有任何一次败仗,否则士气溃散,大家就都完蛋了!
所以就要全部杀光?!十七万百姓,十七万啊!
☆、第49章第四十九章
孙坚忙捂着曹操的嘴:那小心一些,现在说这些,动摇的是我的军心。
曹操也知道这个道理,很快就压抑了下来,他低下头,无奈道:就不能,少造一些杀孽?
我们现在才进攻到哪里,全国总计多少地区沦为黄巾贼的手下,他们的杀孽也不少,至少现在,在能够稳住大局前,就连我也赞同皇甫将军那么做,若是大局稳固他依然是以现在的法子来屠杀,将士们、主簿们才会去劝,孙坚说着,认真注视曹操,在他印象中性子急的右中郎将,竟在他的劝说下平静了下来,显然是将他的话给听进去了。
瞧瞧之前他与皇甫嵩那争执的势头,孙坚感到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他真听进去啦?
曹操点了点头,将孙坚拉入自己的营帐中,与他私底下进行详细聊天,他坚定道:若大局一定,黄巾残余当以劝降,劝说他们去种田,而不改徒增杀孽,你觉得呢?
孙坚应了,甚至道:若到时候将军还与皇甫将军起争执,我会站出来为您说话。
曹操不由露出了微笑:听说孙副将是孙武的后代?我看你眼界与其他人完全不同。
孙坚哈哈笑道:祖先正是孙武,因家学之故,我自幼就对兵法感兴趣,学了不少纸上谈兵的主意,如今到了要将学来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国家效力的时候了。
孙坚身高八尺余,英姿颜,五官看上去很令人感到舒服,就是那对粗杂的眉毛让曹操总忍不住想拿小刀子给他修一修,每次看到他的正脸都会忍不住一阵手痒。细聊之下,发现他们竟然同岁,更让曹操直呼有缘。
行军相处之下,两人渐渐熟悉,都是喜好兵法,性格正义的青年人,男人之间的心心相惜,结成战场好兄弟也不过是一杯水,一碰拳头的形式,曹操与孙坚相约:等天下安定,以后一起喝酒!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