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同人]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历史同人]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大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曹操也是这样觉得,战后表功时将张飞任命为了先锋尉,率领先锋营,屯军于宁阳城。

张飞新接手到满是精锐的先锋营,却因年纪小而被老兵痞子们嘲笑,众人不服他,他便下狠手,用实力来将他们给揍趴、打服!

张飞还来向关羽问招:关二哥手下的精锐骑兵一个个乖得像兔子一样,只要是你的指挥他们都愿意听从,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威慑住了他们,让他们对你敬服的呢?

关羽沉吟片刻,打量起了张飞。脸有些偏圆,眼神清澈单纯,问问题的时候表情傻乎乎地,这样可不能让人敬服。

关羽建议道:人们都道嘴上有毛的男人成熟稳重,嘴上没毛,那是稚嫩小子,办事不牢靠。

张飞闻言,再也不剃胡须了,待他年岁渐长,留了一脸厚重的卷毛胡须,让人一眼就能看到他气质,感受到他的威慑。

另一边,曹操与戏志才正在商议最佳的进攻黄巾时机。

现在时间还太早,黄巾真正的领头人白饶与眭固还未现身,恐怕会打草惊蛇。戏志才手中捧着暖炉,身上披着曹操给他猎来缝制的兽皮披风,原先淋雨后有些苍白的脸因为热气而红彤彤的,散发着健康的光泽。

到底是年轻人底子好,一碗姜汤下去,再好好睡上一觉,不至于真的病倒。

曹操低头,吭哧吭哧地磨剑,将自己的武器磨地又光又亮,心满意足地插回鞘之中。

来年开春,我军要进行春耕事宜,大军得去务农,唯有部分营地继续留守,春天也不是好的进攻时机。

因此,若要进攻黄巾,唯有在春耕以后,秋收到来之前。

主公可有想过,我们在忙着做什么事的时候,敌人也在做那些事?

当然,曹操哈哈笑道:白绕都让黄巾军在济北种植冬小麦了,又忙着加固城防,这回黄巾军败退后撤,可以一直安分到明年,这正是我们修养生息的好时候。

主公何不也让将士们将冬小麦种上?趁着秋季种下,来年又能收获了。

曹操摇了摇头:我们的收成足够温饱了,不能贪多,良田是有地力的,用多了就没了,需要时间来恢复,曾经有先生教导过我:可持续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治理的时候,不仅要满足现在的需求,更要考虑好几年后,不能危害到我们的下一代,否则祖先造孽,子孙遭殃,这并非我的本意。

戏志才笑了:看来主公已经心里有了主意,于地力之道主公比我懂得多,那么志才便不多嘴了。

他笑起来就像是初冬的清风飘过山间,传来阵阵兰香,幽静又清雅。

自从有了顶尖谋士,曹操晚上做梦都在笑,他词赋极佳,心情愉悦时灵感上头,作了一篇赞美身边智囊的赋。

陈宫像绿竹,荀彧像雪梅,戏志才像幽兰。

竹之骨宁折不弯;雪中梅花,如冰之清,灼灼如华;碧幽雅致的兰花,宁静致远

曹操吟赋一首,高兴诵之:我的谋士们都很棒,希望以后百花盛开,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才为我所用。

从此,不论出身,不论名声,有才之士,唯才是举!

将安阳防线加固后,曹操下令,命治下休养生息,等候春耕的到来。

兖州的冬季干冷,雪花覆盖在大地上,像一片片白花花的衣裳,久久不曾化去。

这段难得安宁的日子,让曹操能够抽空回到东郡,与家人一起过上一个团聚年。

每次做赋,曹操都喜欢找人分享,分享是他从小学会的没得,喜悦分享出去,一份快乐就会变成双倍的快乐。

他将《谋士赋》先给了曹嵩看,贱骨头似地问曹嵩:爹,儿子写的怎么样?

曹嵩白了他一眼:一闲下来就瞎嚯嚯,瞧把你给得意的。

曹操又将《谋士赋》给了陈宫,陈宫哑然失笑:这是主公送给我的新年礼吗?竹之风骨,我可还没有到那个境界,主公谬赞了。

陈宫嘴上说着,心里可美滋滋,他性情刚直,可不如竹之君子一样宁折不弯吗?这比喻恰当,由主公作赋夸出来,让他倍儿有面子。

梅君子荀彧收到以后,诡异地沉默了片刻,回信给曹操:君如日耀,而士为星,漫天星辰,月惟一人,君心之月又安在?

曹操想了想,回答荀彧:君即吾心之明月。

戏志才也收到了曹操派人给他送来的《谋士赋》,还有他亲自写的新年对联,他拍案大笑,对仆从们道:我这位新认得主公可真有意思,郭奉孝没能在这样好的时间来与主公相见,反而去找那汝南豪族出身的袁绍,扶天下寒门者唯有曹孟德,以后有他后悔的!

他跑去找了荀彧,笑着与友人分享新年里收到的喜悦,躬身调侃荀彧道:梅君这称呼不错,你感觉如何?

荀彧心情颇好,打趣戏志才道:等梅兰竹菊都凑够了,再来个松墨冰壶,春夏秋冬。

戏志才呛了口口水,被他噎得不清。

你便不怕主公身边谋士越多,自己泯灭于众人,得不到提拔重视?

荀彧淡淡道:投靠主公的谋士,或为名利,或为事业,各人志向不同,只看各自本事。我来到主公身边,为的是扶持大汉,救天下苍生,此心若出,不知要有多少人嘲笑我心比天高、不切实际,但那又如何,我已经来了,并且找到了我所想要的明主

更何况这主公还与他志向一致!

戏志才笑着摇起了折扇,摇头晃脑:鸟择良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仕,文若可想好了?

同为汉臣,孟德比我更心痛这乱世来临,荀彧想起当年少年曹操志得意满惨遭现实痛击,拉着他醉酒哭诉自己名字没了,他说当官不为民,那是窝囊废,他说恨庸碌之官蒙蔽陛下,他不信天命,只信自己,便是拼碎一身骨头都要去唤醒陛下。

那日的情形历历在目,就连曹操一拽着他袖子擦鼻涕的模样都记得清清楚楚。

在所有人都在装睡,每一个人都在明哲保身的时候,就这傻子,硬着头皮去闯,闯丢了自己名字,闯没了太学名声,落得流放任地,五年不能回家

谁又能想到,此去永别,洛阳不再,家园尽毁呢?

荀彧坚定道:世道黑暗,前路为明,孟德就是能为我指路的那盏明灯,他就是我的明公。

所以,他倾心相付,忠心不二,正是因为有人在前面引路,才可做他曾经想都不敢想的豪赌!

戏志才算是明白了,荀彧那颗心是直接焊死在了曹操这棵树上。

他轻耸肩膀,轻松道:你的眼光我不相信,谁让你与主公从小就关系好。但我相信我的眼光,主公与众不同,他将会是天下寒门的希望,我只要一直跟着、辅佐他,就能看到我想要的光景。

荀彧瞥了他一眼,扭头道:寒冬腊月摇扇子,脑病不清。

戏志才轻哼一声,摇地更起劲了。

为了过年的年气,邹氏早早就给三个孩子穿上了红衣裳,年仅十岁的曹昂,长得比同龄人高上一大截,练了两年武,摸索出了些内力,更加精力充沛。

曹操回家过年,一家子都热闹了起来,两岁半的曹宏与曹丕已经可以清晰地开口说短句了。两个娃娃从小一起长大,关系亲密,稍稍将他们分开曹丕就要一顿嚎哭,好似离了兄弟就不行。

除夕夜,天空下起了纷纷雪,安宁祥和的东郡万家灯火通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